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联考联合你∠V201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的血和肉。有的人以为细节描写只有到了纯文学作品出现时才会大量地有意识地存在,有的人认为神话或者历史记载的叙事相对粗率,所以不大注意细节的描写。其实不然。《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却长于叙事,在叙事中有着众多的细节描写,包括写写,大大增强了叙事的魅力,产生巨大的审美张力和艺术魅力。简言之,《左传》作者在用细节说话。《左传》善于塑造人物,对于人物的描写,即有许多细节。其细节描写,已注意到不但写形,而且致力于传神。这对于写人来说,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卫献公贪虐无道,被国内的孙氏、宁氏驱逐出境。襄公二十六年,卫献公流亡国外多年后被迎回国内,作者叙述卫献公回国不同态度。作者就是用如此细腻的细节,活画出卫献公气量狭小、忌刻怀恨、骄横无信的性格。细节,就揭示了华父督的贪色丑态。正是这样的一个细节,引发了第二年,华父督竟然“攻孔以上这些,都是细节里面隐藏着巨大艺术张力的例子。《左传》叙述人物心理活动,也用细节描写。常常是将人物心理活动,融于叙事之中,用细微的动作细节和精妙的语言细节刻画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的心理。如襄公二十六年:穿封戌囚皇颉(郑国大夫),公子围(即楚灵王,此时尚未为王)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这就是“上下其手”成语典故的出处。公子围要与穿封戌争功,就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深知公子围骄横的本性,于是,他用细微的动作——“上下其手”与微妙的称呼——“夫子”“此子”,来暗示郑皇颉。这里既有动作细节,也有语言细节。这段描写,微妙地传递出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的心理信息。传神的语言细节,常能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章中,郑庄公发繁我独无。”“繁我独无”一句话,反映了郑庄公此时此刻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内心矛盾——既有儿子对母亲感情的真实流露,又有欲掩其弃母不孝恶名的企图和自悔无法挽回的惋惜。颍考叔心领神会,准确地抓住这一细节,把握住郑庄公的复杂心理状态,不失时机地导演了一出母子大隧相见的剧情。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口语化的人物语言细节,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最适于揭示特定场合下的人物性格。婪女色之嘴脸,如在目前。文公元年写江芈怒骂楚太子商臣之言:“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左传》写战争,也常常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对阔大复杂的场面加以补充。这样,把对历史动态的整体勾勒与细节的工笔描绘结合起来,突破了记史的局限而使之兴味盎然。这里可举齐晋章之战为例。残酷激烈的战争气氛通过情节的推进,使人如临战场;“流血“灭此朝食”和卻克三人相互鼓励的细节,虽然是战争中的描写,却分明映照出人物的性格。这 些都是作者的神来妙笔。《左传》中战争的史料,主要来源于各国史书和传闻,不难发现,作者有意搜集战争中的大量细节。细节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与作者所掌握的历史材料和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密不可分。作者常以链条式的结构来组织细节,使得作者在自己掌握的题材范围内有极大的纵横驰骋的创作自由,他可以根据需要来安排次序,决定弃取,掌握详略。而且,作者的细节描写又是而溃不成军的惨状。这样的细节描写,简洁而传神,其效应与《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关公温酒载如生”(冯李骅《左绣·读左卮言》)。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史书的叙事更富于生活化的意味,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加小说化、文学化,无疑增加了艺术魅力。细节的掌握,说明作者已经把视角深入到那些为一般史家所不屑的或未加注意的事件之中,通过深入的观察分析,挖掘深层的历史内蕴,把握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巴尔扎克认为,小说创作的规律与历史著作的规律不同,历史记载过去发生的事实,而小说应描写一个更美满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小说称作“庄严的谎话”。《左传》本是史书,但又有不少非记史所必需的生动的细节描绘,这就把“记载过去发生的事实”和“描写一个更美满的世界”结合起来,成为一部具有很强文学性的历史著作。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作为历史著作,叙事粗率,却因大量细节描写而增强了叙事魅力,产生巨大审美张力和艺术魅力。B.《左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忽略对人物外形的刻画,而致力于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等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中对人物的描写。D.《左传》作者从各国史书和传闻中搜集了大量的战争细节,这使得作者拥有对各种题材极大的创作自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写的作用和特点。B.本文长于例证。为了论证《左传》善于通过细节揭示人物心理这一观点,文中列举了伯州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4.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文字的行文思路。(4分)5.阅读下面《烛之武退秦师》选段,结合上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缒”这一细节的作用。(6分)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夜缒而出,见秦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主角(节选)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化了。他就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他一直在念叨:“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是深深记着师父的。高一语文试题第3页(共10页)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出场了。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突然间,易青娥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黑,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怨》终于演完了。《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也是秦腔这门艺术的“绝活”。小生裴瑞卿(古存孝扮)终于被李慧娘从贾似道(袤存义扮)的私牢里救了出来。贾似道带着人,在满院追杀不止。第一杀手贾化(周存仁扮),一手举火把,一手提钢刀,一路死缠着慧娘与裴生不放。满台便刀光闪闪、鬼火粼粼起来。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并且浑身至今都留着无法医好的累累疤痕。就在易青娥看他恢复练习这套“绝活”的过程中,他的眉毛、头发也是几次被烧焦。浑身依然被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易青娥明显感到,师傅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观众的掌声瞬间将乐队的音乐声吞噬得无影无踪。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朱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挥手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高一语文试题第4页(共10页)“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铅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千w细……再拌……”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菲呢。”朱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有删改)文本二:陈彦的长篇小说,具有显著的“戏剧性”特征。他早期以地方戏创作为主,直面社会问题,而后开始小说创作,以其熟悉的“戏剧题材”与“戏剧性笔法”入手,观照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与底层社会的现实人生。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这句话表明苟老师对自己的容貌十分关注,担心自已容貌的变化会影响“李慧娘”形象的生动展现。B.“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这句话表现了师父对李慧娘角色的演绎已完全进入了情境,体现了师父高超的演技。C.苟老师表演的“连珠火”“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这是演出的高潮,也是他艺术生命的极致绽D.团长在苟老师生命垂危时仍安排将其抬上舞台,不顾老艺术家的身体状况,体现出他对舞台效果的极致追求。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充分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手法,成功刻画了苟老师在舞台上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B.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介绍了“秦腔吹火”这门绝活,补充交代了苟老师的从艺经历和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C.小说在记叙苟老师“卧鱼”动作时,“他终于撑不住……双腿是散了架的”这个交代是结尾苟老师以生命完成谢幕的铺垫之一,使故事的结局更具有合理性。D.“观众的掌声瞬间将乐队的音乐声吞噬得无影无踪”运用比拟和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苟老师演技的精妙绝伦。8.文本一以易青娥的视角描写苟老师表演过程,这一叙事角度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9.文本二中提到的“戏剧性笔法”在小说《主角》的情节处理方面是如何体现的?(6分)高一语文试题第5页(共10页)(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定公十年夏,齐大夫黎钽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①,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於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钽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遂行。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材料二: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卫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节选自曹丕《以孔羡为宗圣侯置吏修庙诏》,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适鲁A观仲尼庙堂国车服回礼器回诸生回以时习礼国其家G余祗回留之不国能去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不同。高一语文试题第6页(共10页)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夹谷之会之前,孔子提出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请求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B.齐景公在与鲁定公的会晤中认识到齐国与鲁国在“礼”上的差距,知道在道义上比不上C.为了防止鲁国强大对齐国造成威胁,齐国送给鲁国女乐车马。季桓子因此多日不听政,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D.曹丕和司马迁一致认为,天下人活着时的荣誉随着死亡而结束,孔子却能为万世师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4分)(2)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宋]黄庭坚(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濒关。(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注】①黄庭坚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曾在四川过了六年流放生活,直到徽宗即位后才被赦还。遇赦归家途中写了这两首诗。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所见所感。“湘娥十二鬟”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16.两首诗蕴含了诗人的多重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微小生物和粟米作喻,既表达对人生短高一语文试题第7页(共10页)(2)历史纪录片《春秋风云》中,解说词描述某诸侯国陷人绝境时写道:“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未息又遇粮荒,终致社稷倾覆。”泛舟时身体的清冷感受,又通过对江面景物的描写暗含精神世界的辽阔自由。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大家用完饭一般会说“吃完了”,而陕西话与河南话则可能会说“吃毕了”或“吃毕咧”。普通话里大多将“完"“毕”连用,①,很少搭配使用“毕”字,但在古语中使用较多。完成”。而杜牧洋洋洒洒写下的《阿房宫赋》里,亦有“六王毕,西、河南的朋友真是开口就有“古人之风”。古语是别于今语的存在,方言对标的则是普通话。古语能够活在方言里,证明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②,就会发现今天口耳之间的古语确实很多。古语的方言不仅有趣,还很美,甚至能够打破各地方言的刻板印象,“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江南烟雨之感,在活泼可爱的四川朋友口里可能被叫作“雨飞飞儿”,“飞飞”就是描述③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20.《红楼梦》中掺杂了大量各地方言,语言通俗灵动,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例,分析加点的词语是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的。(3分)①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②晴雯一听就气得喊道:“我哪里就害瘟病了?只怕过了人!我离了这里,看你们一辈子都别头疼脑热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除画面感外,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绘画美还体现在留白艺术的使用上。他曾言:文字“不能虽然可以引发读者思考,而且可以让作品美轮美奂,余味无穷,呈现出一种含蓄美。在《咸菜茨高一语文试题第8页(共10页)菇汤》中,汪曾祺花了80%以上的笔墨不厌其烦地写茨菇汤做法,大书青少年时代对茨菇的厌段各用一句话——“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故乡的雪”,将厌恶作简写甚至断裂处理,即为留白之一种。在留白中,读者可以细细思考文章的节奏为何突然加快,慢慢体悟作者被压抑的思乡之情如何瞬间迸发出感人的力量,亦可感受作者对故乡情感的丰富复杂性。在此过程中,咸菜茨菇便化作作者情感的寄托物和读者思考的依托物,进而物化明暗双线交织实现留白。在明线中,作者以月令为序,细细状写葡萄十二个月生长过程,画面感极强,可做十二个月的月份牌。暗线则是葡萄种植者影影绰绰的劳动身影,如“六月,浇水、背后人民劳动的艰辛,以及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代文化典籍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不能与不为”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800字。高一语文试题第9页(共10页)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年春季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C(A项,曲解文意,原文中“有的人”的观点是“神话或者历史记载叙事相对粗率”,选项将其曲解为“《左传》叙事粗率”。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不但写形,而且致力于传神”,选项将其曲解为“忽略对人物外形的刻画”。D项,“这使得作者拥有对各种题材极大的创作自由”错误。由原文可知,“常以链条式的结构来组织细节”才是作者有极大的创作自由的原因,另外,“创作自由”的范围也仅限于“在自己2.C(“意在证明《左传》中有不少细节描写,所以它是‘庄严的谎话'”错误。文章结尾引用巴尔扎克对小说创作规律的看法,意在说明《左传》把“记载过去发生的事实”和“描写一个更美满的世界”结合起来,具有很强文学性,并非证明《左传》是“庄严的3.A[B项,指《左传》具有语言简洁含蓄的特点。C项,从文采和内涵角度高度评价了《左传》在史书中的地位。D项,是对文学作品创作中艺术真实(即虚构)的理解。]4.①作者先点出两种错误看法(或者“作者先反驳两种观点”),②引出“《左传》作为历史著作细节描写无处不在”的观点,③接着简述《左传》中细节描写的作用,进一步强调《左传》作者在用细节说话。(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5.①在人物塑造方面,“缒”这一细节体现出了烛之武英勇无畏、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2分)②在叙述战争方面,“缒”这一细节表现了复杂紧张的战争形势,呈现出郑国孤立无援的处境。(2分)“缒”这一细节还对“秦晋围郑”这一阔大战争局势进行了补充,使战争描写兴味盎然。(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6.D(“不顾老艺术家的身体状况,体现出他对舞台效果的极致追求”错误。将复杂情境简单归结为“追求舞台效果”,既忽视文本细节,又窄化了人物行为动机。团长的决定并非不顾老艺术家的身体状况,单纯追求舞台效果,而是基于多重考量。苟老师在弥留之际仍有“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的肢体语言,暗示其渴望完成谢幕的遗愿;面对观众狂热的谢幕呼声,团长作为现场负责人必须做出应急处理;这一决定本质上是对老艺术家职业精神的尊重。)7.AL"运用了神态描写”错误。小说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如“卧鱼”动作的详细分解)、细节描写(如“双腿是散了架的”“浑身颤抖着在呼唤”)、肖像描写(“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斗篷”)等手法,但并未出现神态描写。]8.①通过易青娥的观察(如“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每一口火吐出来……浑身的起伏变化”),既侧面烘托苟老师技艺的极致(动作难度、体力透支),又以徒弟的敬畏心理强化其“以身殉艺”的崇高形象。②易青娥的实时视角使表演过程具有“同步见证感”。如“卧鱼”动作的计时描写,既为后文苟老师谢幕去世蓄势(体力耗尽),又通过“灯光切暗”“双腿散架”等细节,将表演危机与人物命运危机交织,使高潮更具悲剧冲击力。③徒弟视角暗合“艺术代际传承”主题。易青娥从“旁观记录”到“突然觉得自己能成大演员”的转变(如“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表明苟老师的死亡不是终点,而是以生命为火种点燃后辈的艺术觉醒,使“主角”精神在师徒间完成交接。(每点2分,任答两点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9.①情节高度集中:全文以苟老师最后一次演出为核心事件,时间压缩在“化妆→登台→谢幕”的线性进程中,空间聚焦于后台化妆室与舞台,模仿戏剧“三一律”式的结构(“三一律”可不设置为计分点)。②戏剧张力十足:苟老师不顾自身身体状况仍上台倾情演绎,尽力完成“卧鱼”“吹火”等高难度技巧,在生命极限与艺术信仰的激烈对抗中增强了戏剧性张力。③结局震撼人心:观众“掌声如浪涛”与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形成巨大对比,故事的最后,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给读者以极大的戏剧性震撼。(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10.ADG[句意:(我)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服装和礼器等,看到了读书的学生们用当时的礼仪在孔子旧宅中演习。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依依不舍不想离去。“适鲁”动宾结构,其后A处断开。“观”的宾语有多项,到“礼器”为止,其后D处断开。“余”作主语,其前G处断开。] 12.D“一致认为”错误。“天下人活着时的荣誉随着死亡而结束”是司马迁的观点。)13.(1)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道歉,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或外在形式)来道歉。君主如果心里恐惧不安,就用实际行动去道歉吧。[采分点:“谢”,道歉;“质”,实际行动;“文”,花言巧语(或外在形式);每点1分,句意1分](2)我请求先尝试一下阻止孔子当政;如果阻止不了,就把土地送给他们。难道算迟吗!(采分点:“沮”,阻止;“致”,送达,给予;“庸……乎”,难道……吗;每点1分,句意1分)14.①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治理国家有方,使鲁国社会秩序良好。②坚守礼仪,在外交场合维护国家尊严。③有伟大的思想和文化贡献,整理经典,著《春秋》,其思想影响后世。④有教化之功,修礼正乐。(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5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高一语文参考答案—215.D(“玉鉴琼田”“表里俱澄澈”是洞庭湖平静的景象。“银山堆”是洞庭湖风雨中波浪滔天的情形。)16.①贬谪之痛与身世之悲:“投荒万死”写流放与贬途的艰险,“鬓毛斑”写容颜衰老、壮志难酬的沧桑。②劫后重生的庆幸:“生出瞿塘滟濒关”写诗人历经贬谪险途终被赦还,表达了劫后重生的喜悦。③归乡在即的喜悦:“未到江南先一笑”,以未至家乡而“先笑”的独特表达,凸显归乡在即的欢欣之情。④对君山胜景的赞美:第二首“绾结湘娥十二鬟”将君山比作湘夫人发髻,以神话意象赞美其灵秀。“可惜不当湖水面”更借未能近观的遗憾,表现出对君山雄奇之美的沉醉。⑤超脱磨难的豁达:第二首“满川风雨独凭栏”在风雨中静观山水,“银山堆里看青山”以奇想展现笑对困境的洒脱。(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但两首诗的情感都要涉及。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7.(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懂(3)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每空1分)19.(示例)①或单用“完”字②只要留心(细心)观察③朦胧细雨飘飞(细小)的情状(每处2分)【解析】第①句为介绍普通话中对“完”和“毕”的使用情况,结合后文的“很知普通话应当和古语情况相反,故补写的句子为“或单用‘完’字”。第②句与后文构成“只要……就”的复句,且结合后文的“发现”一词可推出补写的句子为“只要留心(细心)观察”。第③句补写的内容为解释“飞飞”的含义,结合前文“江南烟雨之感”,此处的“飞飞”应当是表现朦胧细雨飘飞或细小的情状。20.(示例一)①“辣子”是南省俗称,属于方言,以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豪爽泼辣、性情乖张的人;(2分)此处称王熙凤为“凤辣子”,生动贴切地表现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1分)(示例二)②此处的“过”为传染之意,(1分)将疾病传染的过程化无形为有形,(1分)同时也可表现出疾病传染之快。(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21.(示例)留白不仅可以引发读者思考,而且可以让作品妙趣横生,余味无穷,呈现出一种含蓄美。(关联词修改正确,1分;成语修改正确,1分,考生若改为意思相近的其他成语,也可酌情给分)【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搭配不当,“不仅”搭配“而且”,应将“虽然”改为“不仅”;二是成语使用有误,“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但一般适用对象是建筑物或装饰品;“妙趣横生”指的是语言、文章、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更为适合。22.(示例)留白,是汪曾祺在散文中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丰富的意象,以省略的叙述激发读者的想象,以含蓄的表达传递深远的情感,好似中国的写意山水画,以寥寥几笔,深蕴自然意趣。(要结合“留白”的意义,2分;要体现“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23.【写作提示】自己对能力与意愿的理解。或者是,联系历史或现实,分析“不能”与“不为”在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但文体已经明确,必须写议论文。【参考立意】①能力有限,意愿无穷:从“挟太山”与“折枝”的对比,探讨能力与意愿的辩证关系。②不为者常借口,不能者常努力:分析“不为”背后的惰性与“不能”背后的局限,思考如何突破自我。④王之不王,非不能也:从孟子的观点出发,思考责任与担当的意义,探讨如何避免以“不能”为借口推卸责任。【题目示例】②从“挟太山”到“折枝”:能力与意愿的抉择③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④能力有限,意愿无穷【评分细则】一、关于是否符合题意(一)符合题意这道作文试题规定了下述的写作任务:“古代文化典籍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二)基本符合题意1.只在文章开头、结尾提及材料,文章主体部分内容基本结合材料内容。2.提及材料内容,但论述的主要内容与材料只有一点隐含的关系。(三)偏离题意4.白卷。(一)基础等级等评分。(二)发展等级发展等级分要与基础等级分相匹配。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一类卷51分~60分。能够满足题目所给的所有任务,立意准确,逻辑思维能力强,表达能力突出。二类卷42分~50分。能够部分满足写作任务,符合题意,能紧扣主题行文,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三类卷36分~41分,基本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表达能力一般。四类卷36分以下,偏离题意,或者是符合题意但表达能力差,或者是未达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榆树市红星乡头号小学2025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学卷B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西藏自治区左贡县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天津城建大学《几何量公差与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市太谷县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家庭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治与合理用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职语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揭西县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2025年协作体初三暑假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模拟试卷(8)化学试题含解析
-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 2025年中国人保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土石方施工合同协议书
- 《nike的品牌发展史》课件
- 胎盘植入课件讲义版
- 口腔门诊接待流程
- 2025年上半年下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拟聘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江苏盐城东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店零售医疗器械规章制度
- 【MOO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