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原理讲义_第1页
服装设计原理讲义_第2页
服装设计原理讲义_第3页
服装设计原理讲义_第4页
服装设计原理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设计原理》讲义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设计概念简介

一、计划、构思的形成。

二、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

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三、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第二节服装设计简介

一、服装概念简介

1.广义:就相对广义的服装概念而言,服装是指衣服、鞋帽和装束的总称,是指

一切可以用来装身的物品。

2.狭义:就相对狭义的服装概念而言,服装是指用织物等软性材料制成的、穿戴

于身的生活用品。

二、服装设计概念简介

服装设计是以服装为对象,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运用恰当的设计方法

和表达方式,完成整个创造性行为的过程。

三、服装设计的特征

1.服装设计是设计要素和服用功能的统一体。

2.服装设计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的或民族文化的特征。

3.服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结合体,既具有艺术性的形象思维,又

具有工程性的逻辑思维。

四、服装设计的构成要素

(一)款式设计

1.造型:构成服装的框架和样式,包括外轮廓的结构设计、部线条组织和

部件设计三方面。

2.色彩:色彩具有强烈的性格特征,具有表达各种感情的作用,经过不同配色的

设计能表现出不同的情调。

3.材料

面料:决定服装质地的外观效果。

辅料:反映服装的在品质和细节处理上的审美诉求。

(二)结构设计:决定服装裁剪的合理性

(三)工艺设计:决定服装成品的加工质量

第三节服装设计原则

一、实用原则

(一)功能性

(二)技术性

二、审美原则

(一)文化性

(二)艺术性

(三)时尚性

三、经济原则

第四节服装设计相关条件

一、服装设计的条件

(一)五W条件

首先是什么人穿(Who)

其次是什么时候穿(When)

第三是什么场合穿(Where)

第四是穿什么服装(What)

第五是为了什么穿(Why)

(二)TP0原则

T即Time(时间)

P即Place(环境场合)

0即Object(着装主体)

二、服装设计师的条件

(一)知识结构

1.理论知识

2.市场经验

(二)设计师的人格素质

思考与练习

1.从服装设计的构成要素看,不同服装的设计关键在哪儿?

2.在实际服装设计中,如何协调服装设计的实用原则、审美原则和经济原则?

3.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训练?

4.尝试利用服装设计的多个条件给不同的服装设计进行设计定位训练。

第二章服装设计过程与表现

第一节服装设计过程

一、设计目标定位

(一)设计需求定位

(二)产品设计定位

二、确定设计方案

(一)收集资料

(二)设计方案构思

(三)深化设计方案

三、设计表现

四、规格尺寸

五、结构设计

六、制作坯样

七、样衣制作

(一)样衣试制

1•面辅料预处理

2.工艺流程

3.加工手段

(二)试衣

(三)样衣分析

1.材料

2.造型

3.版型

4.尺寸

5.工艺

第二节服装设计的表现方法

、平面表现

(一)服装设计速写

(二)人体着装效果图

1.人物造型

2.着装效果

3.表现技法

4.背面造型

5.细节表现

6.文字说明

(三)平面款式图

(四)产业用设计稿

二、立体表现

三、虚拟表现

思考与练习

1.完整的设计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拟好设计题目,请学生根据题目叙述设计过程。

以课堂提问或讨论的形式进行。

2.自拟一个设计题目进行服装款式设计,设计表现要求如下:

⑴以设计速写的形式设计10款服装;

⑵从中挑选出1款并用人体着装效果图表现;

⑶画出其平面款式图;

⑷画出其完整的产业用平面款式图。

第三章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第一节服装设计的审美角度

一、造型:服装的造型美是指服装由造型因素而产生的美感,是通过形式美来表

达,并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进行服装造型构成。

二、色彩:服装的色彩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服装本身所具有的色彩美感,

包括服装面料的色彩美和服装由搭配而产生的色彩美感;二是服装与外界因素的

协调而产生的色彩美感,包括肤色与饰品、服装色与肤色、服装色与环境等。

三、材料:服装的材料美是指由材料因素而产生的美感。材料美的侧重点主要放

在面料上,因为它是服装材料美的外观表现,许多辅料的功用只是服装材料美的

在表现。

四、工艺:服装的工艺美是指由服装的工艺因素而产生的美感。制作工艺是否精

良直接影响到服装品质的好坏。

五、综合美:服装整体美是指服装造型、色彩、材料、工艺、流行、功能等因素

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美感,是服装物质容与精神容的完美结合。

第二节服装设计中的形式美原理

一、节奏与旋律

(一)节奏:是事物在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

阶段性变化。节奏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无规律的,包括反复、交替、渐变

等。

(二)旋律:人的视线在随造型要素移动的过程中所感觉到要素的动感和变化就

产生了旋律感。旋律在服装中的应用主要有重复旋律、流动旋律、层次旋律、放

射旋律、流线旋律、过渡旋律等。

二、比例与平衡

(一)比例:任何物体,或设计整体与部分,或部分与部分之间,都存在着某种

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叫做比例,是由长短、大小、轻重、质量之差产生的平

衡关系。

比例分割:比例分割是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个小面积的个体,比例分割的对象是同

一整体。

比例分配:比例分配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之间确定某种比例,比例分配的对

象不是一个物体。

(二)平衡:在服装设计中,平衡则是指构成服装的各基本因素的大小、轻重、

明暗以及质感的均等状态。平衡一般包括对称和均衡两种形式。

三、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设计中的两种对立形式。

(一)对比:对比是借两种或多种有差异的元素之间的对照,质和量相反或极不

相同的要素排列在一起就会形成对比。

(二)调和:调和是将有对比的造型、材质、色彩等元素进行统一和协调,使整

个设计效果和谐。

四、变化与统一

是构成服装形式美诸多法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法则。

(一)变化:服装设计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设计过程,变化具有多样性和运动感的

特征。

(二)统一:在服装设计中,任何一件服装都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造型、

材料、色调、花样等许多个个体共同组成的统一体。

五、强调与削弱

(一)强调:强调能够突出重点,使设计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被强调的部

分经常是设计的视觉中心。主要包括强调主题、强调工艺、强调色彩、强调材料、

强调配饰等。

(二)削弱:服装设计中的削弱就是对非主要因素进行舍弃或减弱,目的是为了

反衬强化的元素。

六、呼应与穿插

(一)呼应:呼应是指在设计过对设计元素的添加、删减或排列等使得两个不同

的设计或同一设计的不同部分产生某种关联性。

(二)穿插:穿插是指造型元素的交叉,可以作为呼应的一种手段,穿插可以改

变设计中的单调。

七、疏密与虚实

(一)疏密:疏密是指调整设计元素的距离以达到设计意图,间距大叫“疏”,

间距小叫“密”。

(二)虚实:虚实是通过对造型元素的虚化或实化来调整设计,太实的设计往往

会显得呆板没有立体感,适当虚化某些部位的设计可以增加设计的层次感和立体

感。

八、视错

由于光的折射及物体的反射关系或由于人的视角不同、距离方向不同以及人的视

觉器官感受能力的差异等原因会造成视觉上的错误判断,这种现象称为视错。常

见的视错包括尺度视错、形状视错、反转视错、色彩视错等。

第三节设计的视觉中心

一、视觉中心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的设计的视觉中心,也叫趣味中心、设计中心或设计焦点,是指在整个设计

中引起视觉兴奋、最引人注目的部位。

二、视觉中心的设计要点

(一)取位:总的取位原则是选择最能表现人体美或反映服装构思的部位。

(二)数量:一般情况下,一套服装中以只有一个视觉中心为好,以一般不超过

两个为原则。

(三)题材:题材是表现主题的基本素材。可以是具象形态或抽象形态,也可以

是平面形态或立体形态。

(四)造型:视觉中心的造型是设计者需要关注的重点,有时为了突出中心会用

比较新颖奇特的造型。

(五)色彩:设计的视觉中心可以使用与整件服装完全相同或不同的色彩。不管

使用何种色彩,都可以结合造型或材质创造出不同的形态。

(六)材质:在视觉中心的表达上,可以根据设计需要使用任意材质,不同的材

质会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

(七)工艺:视觉中心的制作工艺是表现设计的重要方面,一件服装引人注意的

部分经常体现在其工艺特色上而非其他元素。

思考与练习

1.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安排设计的视觉中心?

2.在设计中如何利用视错进行具体设计?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寻找多款世界服装设计大师的典型作品,分别从服装的不同审美角度进行评判

分析。建议以学生课堂交流讨论、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

4.利用形式美原理,分析服装设计大师的经典作品。并分别或组合利用形式美原

理进行服装设计练习。要求以人体着装效果图表现。

第四章服装设计造型元素的应用

第一节点、线、面、体的关系

一、点、线、面、体的概念

(一)点:点是零次元的非物质存在。点是服装造型设计的最小元素。

(二)线:在几何学上点的移动轨迹构成线。造型设计中的线可以有宽度、

面积和厚度,还会有不同的形状、色彩和质感,是立体的线。

(三)面:面是线的运动轨迹。造型设计中的面可以有厚度、色彩和质感。

(四)体:体是面的移动轨迹和面的重叠,点、线、面是构成体的基本要

素。

二、概念的相对性

点、线、面、体的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在服装设计中,应该根据造型元

素与周围环境之间或者造型元素相互之间所形成的比例关系来确定其概念。

三、形式的转换性

在造型设计中,不同的组合形式可以完成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利用造型元素形式上的可变性进行设计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服装造型。

第二节点、线、面、体在服装中的造型风格

一、点的造型风格

不同的点运用在服装中会有不同的造型风格,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二、线的造型风格

不同的线造型结合不同的材质、工艺等也会形成不同的风格。

三、面的造型风格

面在服装中的造型风格也是非常多样化,即使同样的面由于其排列方式不同也会

使服装具有截然不同的风格。

四、体的造型风格

体在服装中可以表现出笨重、厚实、温暖、活泼等感觉。

第三节点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点的形状

(一)几何形的点

几何形的点是由直线、弧线这类几何线分别构成或结合构成的。它给人以明快、

规之感,装饰味比较浓。

(二)任意形的点

任意形的点其轮廓是由任意形的弧线或曲线构成的,这种点没有一定的形状,给

人以亲切活泼之感,人情味、自然味较浓。

二、点的位置

(一)局部造型的点

局部造型的点在服装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比较跳跃、灵活的特点。

(二)大面积造型的点

大面积造型的点在服装中比较有艺术表现力,通常会是一件服装的设计重点或特

色。

三、点的厚度

(一)平面的点

平面的点是指在服装造型中比较平薄的厚度不大的点,这类点看上去比较规整、

平贴、秀气。

(二)立体的点

立体的点是指厚度较大、有一定体积感的点,立体的点在制作时通常会使用扭曲、

翻折、褶祖、层层粘贴或者加填充物等手法做出很多造型。

四、点的虚实

服装设计中点的虚实包括两方面:

其一,当许多条线并列放置,每一条线都在中间断开,由此形成虚点的集合。

其二,由于点的材质和制作方式不同形成点的虚实变化。

五、点的大小

在服装设计中,不同大小的点组合会给人千差万别的心理感觉。

六、点的数量

(一)单点

在服装设计中充分利用单点要素的造型作用,能够强调服装的某一部分,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

(二)两点

两点出现在同一个图形中,视觉效果会比单点丰富得多,两点间距不同,位置不

同,给人的感觉会不同。

(三)多点

多点排列在服装中使用可以强化服装的设计。数量较多或大小不一的点组合在一

起,就会给人以活泼感、层次感。

七、点的间距

点的间距指点在服装上排列的远近疏密,点的排列疏密结合、远近适当可以增加

服装的形式美感。

八、点的表现形式

(一)辅料表现的点

钮扣、珠片、线迹、绳头等都属于辅料类的点的应用,这类点兼具功能性和装饰

性。

(二)饰品表现的点

小手袋、胸花、丝巾扣、人造花等属于饰品类的点。

(三)工艺表现的点

刺绣、图案、花纹等属于工艺点的要素。

第四节线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一、线的形状

(一)直线

直线具有硬直、单纯的性格。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和斜线之分。

(二)曲线

一个点作弯曲移动时形成的轨迹就是曲线,曲线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三)虚线

虚线是由点串联而成的线,具有柔和、软弱、不明确的性格。

二、线的位置

(一)局部造型的线

在服装设计中线经常用于服装的边缘设计。局部使用线的位置比较随意。

(二)大面积造型的线

大面积的线造型配合材质特性、色彩、

形状、粗细等方面设计因素,往往比较有设计特色。

三、线的粗细

(一)线的宽窄

线的宽窄对服装也有很明显的影响,宽线条给人比较随意、跳跃、刚硬的感觉,

细线条给人隐蔽、柔和、优雅的感觉。

(二)线的厚度

1.平面的线

在服装造型中比较平贴的线,这类线看上去比较规整、大方。

2.立体的线

指有一定厚度和体积感的线,立体的线通常会使用层叠、堆砌、扭绞、搓捻或者

加填充物等手法形成。

四、线的虚实

线的虚实也有两种表现。

一是线条本身是虚线或实线;

二是线条形式的面料是厚实或不透明的,给人比较“实”的感觉,线条形式的面

料是轻薄或透明的,给人“虚”的感觉。

五、线的间距

指线在服装上排列的远近疏密。线的排列一定要合理安排间距,同时结合线条的

粗细、形状等因素以增加服装的形式美感。

六、线的长短

不同长短的线条会给人不同的感觉,短线条显得干脆利落,长线条显得柔美飘逸,

长短线条搭配使用时可增加服装的空间感。

七、线的表现形式

(一)造型线表现的线

服装中的造型线包括服装的廓形线、基准线、结构线、装饰线和分割线等。还有

出于美的需要而运用的各种装饰线条。这类线条可根据设计需要和设计心情自由

发挥,而且一般不太会受工艺的限制。

(二)工艺表现的线:运用嵌线、褶祖、镶拼、手绘、绣花、镶边等工艺手法以

线的形式出现在服装上的构成元素。

(三)服饰品表现的线

在服装上能体现线性感觉的服饰品主要有挂饰、腰带、围巾、包袋的带子等。

(四)辅料表现的线

服装上表现线性感觉的辅料主要有拉链、子母扣、绳带等,其兼具服装闭合的实

用功能和各种不同的装饰功能。

第五节面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一、面的形状

(一)直线形的面

通常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称作直线形的面。直线形的面具有明确、简洁、秩

序性的特点,用在服装设计中感觉干脆、利落、现代感强。

(二)曲线形的面

圆形、椭圆形等称作曲线形的面。圆是最单纯的曲线围成的面,在平面形态中极

具静止感。

(三)随意形的面

由自由曲线圈出的面就是随意形的面。随意形的面随意、自如、轻松,充满情趣。

二、面的大小

在服装设计中,衣片是组成服装的基本元素,不同大小的衣片组合会增加服装的

视觉层次。

三、面的虚实

面的虚实主要是通过不同厚薄的面料或面料的肌理效果来表现,与线的虚实类似。

四、面的表现形式

(一)服装裁片表现的面

服装是由裁片组合而成的,大部分服装裁片都是一个面,服装是由这些面围拢人

体形成的体。

(二)图案表现的面

服装上经常会使用大面积装饰图案,而且图案往往会成为一件服装的特色,形成

视觉中心。

(三)服饰品表现的面

服装上面感较强的服饰品主要有非长条形的围巾、装饰性的扁平的包袋、披肩等。

(四)工艺表现的面

用工艺手法在服装上形成面的感觉是许多服装经常用的手法。

第六节体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一、体的形状

设计中的体可以是面的合拢或点、线的排列集合等,比如面的卷曲、重叠或合拢

形成的体,点线的排列集合、点线构成的部空间也会形成体。

二、体的大小

大小不同的体在服装中可以表现出笨重、厚实、突兀、活泼等感觉。造型比较夸

的裙身或大的零部件、配件通常会有一种稳重感。

三、体的虚实

体的虚实主要根据形成体的元素和方式而定。

四、体的表现形式

(一)衣身表现的体

服装衣身的整体经常会使用宽松浑圆有一定体积感的造型。

(二)零部件表现的体

突出于服装整体部位的较大零部件大都具有较强的体积感。

(三)服饰品表现的体

服装上体积较大的三维效果的服饰品如包袋、帽子、手套等都是体造型。

第七节造型要素的应用方式

一、单一要素的使用

指在整件服装或服装的某一部位只使用一种造型要素。

二、多种要素的结合

使用点、线、面、体多种要素来塑造服装的立体造型,可使服装的造型表现丰富,

可以在造型的空间、虚实、量感、节奏、层次等方面进行多种变化设计。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尝试寻找典型图片分析理解。

2.运用点、线、面、体的单一造型要素各设计一组服装款式。要素表现形式不限,

造型特征突出。

3.运用点、线、面、体多种造型要素的结合方式进行服装款式设计练习。要求同

时使用的造型元素不少于三种。

第五章服装设计构思途径

第一节设计灵感

一、灵感的概念

灵感是指在人类的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在头脑中突然闪现,灵感是偶然产生的,

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增量性和专注性的特点。

二、灵感来源

(一)生活

生活中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设计素材。

(二)自然

大自然也是人类创作活动中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自然界中的任何存在

都可能激发人的思维,使人从中捕捉到灵感。

(三)时空

在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中所有想到的与时空延续有关的东西都会成为服装

设计的灵感来源。

(四)姐妹艺术

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诗歌、文学等姐妹艺术在很多方

面是相通的,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服装设计很好的灵感来源。

(五)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激发设计灵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利用服装的形式表现科技成果,即以科技成果为题材,反映当代社会的进

步。

其二,利用科技成果设计相应的服装,尤其是利用新颖的高科技服装面料和加工

技术打开新的设计思路。

(六)社会动态

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大事件会影响到服装领域,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七)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民族之间产生了特色与个性。对丰富的民族文

化的了解可以使设计师的灵感不断。

(A)名人效应

名人具有一定的社会感召力,设计者便可以从他们身上寻找设计灵感。

(九)资料

在设计灵感来源中,资料是最直观的也很容易被运用的。

第二节设计思维

一、常规设计思维

又叫正向思维,是人们习惯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是直接发现问题,根据问

题的焦点从正面甚至是表面上直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逆向设计思维

逆向设计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就是按照人们习惯的思路走向,进行逆向思考,

设想一些出乎人们意料的新方案的思维方式。

三、联想设计思维

联想设计思维是指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法,联想能使设计者从更广

阔的围创造新的艺术形象。

四、无理设计思维

无理思维就是要故意打破思维的合理性而进行一些不太合理的思考,然后在这些

不合理的思考中寻找灵感,发现突破口。

五、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在设计过程中,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方向、多角度、多层次

去思考。

六、收敛设计思维

收敛思维又称集中思维或定向思维,其特点是在已知的围借助发散思维找出多个

设计点,然后深入构思并找到切入点。收敛思维主要用于设计中、后期。

七、创造设计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突破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核

心和实质。

八、灵感设计思维

灵感设计思维是由灵感引发创作冲动而进行设计。灵感设计思维有两种表现形式:

从抽象到具象和从具象到抽象。

第三节设计角度

一、流行角度

流行的角度是指根据流行情报和市场信息进行设计,大部分服装商品都要注意流

行感。

二、仿生角度

仿生角度是指以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原型,将合理而优美的造型、机能以合理的

方式结合到服装设计中去。

三、模仿角度

模仿角度是指以某个典款式为原型进行设计。模仿是为了汲取典款式中的优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四、借鉴角度

借鉴角度是指从传统的历史、文化、民族的视角出发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

现代设计手法,融入现代的流行元素,以独特视角再现传统风貌,

五、题材角度

题材角度是指从命题或主题的角度进行设计。服装设计的题材有广泛和具体之分,

也有抽象和具象之分。

六、机能角度

机能角度是指注重服装机能性的设计视角。一是保护人体的机能,二是体现

着装个性、身份地位的机能。

七、意境感受角度

从意境感受角度进行设计构思是指设计时没有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状,

完全凭设计者对某种感觉或感受的领悟来进行设计。

八、具体事物角度

选择一个具体事物作为设计构思出发点,所有其他设计元素都是从这个具体事物

分化、转变而来。

第四节服装设计方法

一、借鉴法

借鉴法是在一定原型的基础上,借鉴某些设计容或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具

体方法包括市场调研、变换、增删、移用、派生等。

二、联想法

联想法的具体方式包括拓展设计、象形设计、趣味设计等。

三、夸法

夸法是通过把事物的状态和特性夸大或缩小到极限来研究其可能性的设计方法。

四、反常规法

反常规设计是指设计方法突破常规设计所涉及的容,换一个角度进行设计。包括

逆向设计、变向设计、转移设计和结合设计等具体方法。

五、重叠法

重叠法是将某些造型重叠放置而产生新的造型。根据重叠结果的不同,重叠法可

分为并置和叠加。并置设计是将某一基本造型并列放置,造型仍清晰地保持原有

单一造型的基本特征。叠加设计是指将基本造型做重叠处理。叠加有投影和透叠

两种效果。

六、发射法

发射法是指把基本造型按照发射的特点排列。包括中心式发射、同心式发射、螺

旋式发射三种。

七、肌理法

肌理法是指在通过改变服装材料的表面特征及质地,使材料表面具有一定空间凹

凸起伏效果的方法,包括粘贴、卷曲、揉搓、压印、辑缝、抽褶、雕绣、剪切、

系扎、分离、镂空、折叠、抽纱、旋转、包缠、植加其他材料等。

八、限定法

限定法是指在某些设计要素被限定的情况下进行设计的方法。设计要素的限定主

要包括造型限定、色彩限定、面料限定、辅料限定、结构限定、工艺限定等。

九、撑垫法

撑垫法是指在服装的部用较硬的材料做支撑或铺垫。

十、悬挂法

悬挂法是指在一个基本造型的表面附着其他造型。其特征是被悬挂物游离于或基

本游离于基本造型之上,仅用必不可少的牵引材料相联系。

H、归拔法

归拔法是指用熨烫原理改变服装原有造型。归拔是利用纤维材料受热后产生收缩

或伸的特性,使平面材料具有曲面效果。

十二、立裁法

立体裁剪是指在模特上用材料直接裁剪。立体裁剪法是常用的专门造型方法之一,

尤其适合解决平面裁剪难以解决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

1.不同的设计思维分别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在设计中如何具体体现?

2.设计思维与设计角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寻找不同的灵感来源进行创意服装设计练习,设计思维和设计角度不限,要求

设计尽可能新颖奇特。

4.尝试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服装款式设计练习。

第六章服装廓形设计和部件设计

第一节服装廓形设计

廓形是服装的外部造型剪影,决定服装造型的整体印象。

它是区别和描述服装的重要特征。

一、影响服装廓形的主要因素

(一)色彩

色彩对服装廓形的影响在利用视错效果时特别明显。

(二)面料

服装的廓形往往很大程度上会受面料的影响。相同款式甚至相同尺寸的服装,由

于选用面料不同,其廓形效果可能会相差很大。

(三)工艺

工艺手法对服装廓形的影响也会很大这里的工艺包括两方面,一是面料本身的加

工工艺,二是服装的加工工艺。

(四)运动

主要是从服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角度来考虑服装廓形的设计。

(五)服装风格

廓形应反映出服装的风格。

(六)人体体型

体型的高矮胖瘦、凹凸起伏是廓形设计的重要参数。

(七)流行因素

设计师在设计廓型时,一定要结合当前流行,才能设计出好的服装作品。

(八)对比要素

包括上下装的长度对比、宽度对比、体积对比、线形对比等。

二、廓形设计关键部位

(一)肩

平肩、溜肩、矗肩等。

(二)腰

高、中、低腰设计(按高低分)。宽腰设计、束腰设计(按围度分)。

(三)臀

自然、夸、收缩。

(四)摆

宽、窄、直线形、曲线形、对称形、不对称形等。

三、常用服装廓形及其应用

(一)字母形

H形、X形、A形、T形(V形)、0形等。

(二)几何形

长方形及正方形(H形)、重叠梯形(X形)、三角形和梯形(A形或T形)、圆形

及椭圆形(0形)等。

(三)流行特征分类

按流行特征可分为紧身形、直身形、宽松形、综合形等。

(四)物象形

埃菲尔铁塔形、花瓶形、美人鱼形、豆荚形等。

H型也称矩形、箱形、筒形或布袋形。其造型特点是平肩、不收紧腰部、筒形下

摆,形似大写英文字母H而得名。H形服装具有修长、简约、宽松、舒适的特点。

X形线条是女性化的线条,其造型特点是顺应人体曲线,肩部稍宽、腰部收紧、

臀部自然外。X形线条的服装具有柔和、优美、女人味浓的性格特点,是充分显

示女性曲线美的较为性感的廓形。

A形外形是上小下大的造型。具有活泼、可爱、造型生动、流动感强、富于活力

的性格特点,是服装中常用的造型样式,女童装和成年女装中最常用。

T形又叫Y形,外形线类似倒梯形或倒三角形,其造型特点是肩部夸、下摆收形

成上宽下窄的造型效果。T形廓形具有大方、洒脱、较男性化的性格特点。

。形也称气球形、圆筒形,外形线呈椭圆形,其造型特点是肩部、腰部以及下摆

处没有明显的棱角,特别是腰部线条松弛,不收腰,整个外形比较饱满、圆润。

服装廓形一一流行特征分类一一紧身形

紧身型廓形是服装顺应人体曲线形成的轮廓,其特点是服装贴近人体,外形紧随

人体三围尺寸变化。

服装廓形一一流行特征分类一一直身形

从外形看,直身形廓形即字母型中的H型和几何型中的长方形,感觉稳重安定、

八稳。

服装廓形一一流行特征分类一一宽松形

从外形看,宽松形廓形的特点是宽大松散,具有肩宽、胸宽、腰肥、摆大、袖肥

等特点,宽松形服装具有中性、休闲、放松的感觉。

服装廓形一一流行特征分类一一综合形

综合形廓形服装是指一件服装综合了紧身形、直身形、宽松形等服装外形的多种

元素和特点

第二节服装部件设计

一、设计要素

(一)位置

(二)造型

服装部件的造型极具变化,往往会是设计中最精彩的部分。

(三)工艺

许多服装部件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其工艺手段的精巧,同样的部造型会因为工艺

的不同而影响其效果。

(四)材质

服装部件设计中使用不同的材质是服装装饰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

(五)附件

在服装部件设计中,巧妙运用附件强调细节造型也是一个设计手法。

二、影响部件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着装者的形体特征

(二)服装风格

(三)部件结构设计特点

(四)部件材料

(五)流行因素

(六)季节因素

三、部件分类设计

(一)衣领设计

1.衣领分类及特点

(1)连身领:是指与衣身连在一起的领子

A无领

无领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一种领型,其特征是直接以领围线造型作为领型。包括

圆领、方领、V形领、船形领、一字领、其他无领等。

B连身出领

连身出领是指从衣身上延伸出来的领子,从外表看像装领设计,但却没有装领设

计中领子与衣身的连接线,它是把衣片加长至领部,然后通过收省、捏褶等工艺

手法与领部结构相符合的领形。

(2)装领:是指领子与衣身分开单独装上去的衣领。

A立领

立领是树立在脖子周围的一种领形。立领一般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倾斜式分为

倾式和外倾式两种。

B翻领

翻领是领面外翻的一种领形,除非有设计要求,翻领的领面一般都从外边看不到

横向的接缝,翻领有加领台和不加领台两种形式。

C驳领

严格地讲,驳领形也是翻折领的一种,但是驳领多了一个与衣片连在一起的驳头,

驳领的形状由领座、翻折线和驳头三部分决定。

D平贴领

平贴领是指一种仅有领面而没有领台的领形,整个领子平摊于肩背部或前胸,故

又叫趴领或摊领。平贴领比较注重领面的大小宽窄及领口线的形状。

(3)组合领型

不是某一单一领型,而是综合了两种或多种领型的特点进行组合变化设计,这样

的领子往往比较有设计特色、富有创意。

2.领型设计要点

(1)领围线的形状

领围线的形状也就是领窝的形状,它对领型设计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领子是

否能够平贴。

(2)领座的高度

领座的高度也会影响到领子的翻折和形状。

(3)翻折线的特点

翻领设计和驳领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翻折线的形状,翻折线直接决定着领子是否翻

得过来以及决定着领子的外观形状。

(4)领子的造型

领子的造型包括领子的高度、宽度、形状、领角的形状以及领尖和领面的装饰等

元素的综合。

(二)衣袖设计

1.衣袖分类及特点

(1)装袖

装袖是衣身与袖片分别裁剪,然后按照袖窿与袖山的对应点在臂根处缝合,袖山

位置在肩端点附近上下移动。

(2)连身袖

连身袖是起源最早的袖形,是从衣身上直接延伸下来的没有经过单独裁剪的袖形。

(3)插肩袖

插肩袖是指袖子的袖山延伸到领围线或肩线的袖形。一般把延长至领围线的插肩

袖叫作全插肩袖,把延长至肩线的插肩袖叫作半插肩袖。

(4)无袖

无袖也称袖窿袖,指衣身袖窿的各种变化就是袖子的造型变化,特点是袖子的造

型表现就是表现袖窿边沿处。

2.袖型设计要点

(1)袖山

从袖山的角度看袖型设计主要指袖山弧线的造型变化。

(2)袖身

袖身一般指袖体中间部分,包括袖长和袖肥。袖身根据肥瘦可分为紧身袖、直筒

袖和膨体袖;按衣袖长短可分为长袖、七分袖、中袖、短袖等;按袖片多少可分

为一片袖、两片袖、三片袖和多片袖等。

直筒袖

膨体袖

(3)袖口

袖口的大小、长短、形状变化丰富,按袖口的形状可以分为收紧式衣袖和开放式

衣袖。

(三)口袋设计

1.口袋分类及特点

(1)贴袋

贴袋是贴附于服装主体之上、袋形完全外露的口袋,又叫“明袋”。贴袋可分为

平面贴袋、立体贴袋、有盖贴袋和无盖贴袋等。

(2)挖袋

挖袋又叫暗袋、嵌线袋,是在服装上根据设计要求将面料挖开一定宽度的开口,

再从里面衬以袋布、然后在开口处缝接固定的口袋。

(3)插袋

从原理上讲,插袋也是暗袋,不同的是插袋口在服装的接缝处直接留出而不是在

衣片上挖出。插袋隐蔽性好,含蓄高雅,制作时要求直顺、平伏。

(4)里袋

里袋就是装在服装里面的口袋,里袋是服装上最具实用功能和隐蔽性的口袋。

(5)假袋

假袋顾名思义就是假的口袋,是一种纯装饰性的口袋。

(6)复合袋

复合袋是几种袋型在一个部位集合出现形成的口袋。

2.口袋设计要点

(1)口袋与手

设计口袋首先要了解口袋与手的关系。实用型口袋要以手的大小为设计的依据,

手长决定口袋的最小长度,手宽决定口袋的最小宽度。

(2)袋型与整体

袋型设计要考虑与服装整体的关系。袋型要随服装款式变化而变化。

(3)口袋与功能

袋型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功能性。

(四)其他部件设计

1.连接设计

(1)钮结设计:纽结包括纽扣、林带、按扣等,在服装中起连接、固定作用,

功能性较强。

(2)粘扣设计:粘扣通常又叫子母扣或搭扣,是在需要连接的服装部位两边配

对使用的带状连接设计。

(3)拉链设计

拉链设计也是服装中广泛使用的连接设计。现代服装中,还经常使用拉链做各种

装饰设计。

(4)绳带设计

绳带是服装上经常使用的带状连接设计,具有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常用于腰头、

裤脚口、袖口、下摆、领围以及帽围等处。

2.腰头设计

腰头是与下装直接相连的下装部件,是下装设计的重要部位之一。腰头按高低可

分为高腰设计、中腰设计和低腰设计。按是否与衣片连接可分为无腰设计和上腰

设计。

3.腰节设计

腰节设计指的是上装或上下相连服装腰部细节的设计,腰节设计是女装变化设计

的关键部位。

4.门襟设计

门襟也是服装设计中的关键部位,门襟的变化类别也很丰富,有对称式门襟和偏

襟;有闭合式门襟和敞开式门襟;此外,还有各种工艺。

思考与练习

1.服装廓形与人体的主要切合点有哪些?服装廓形的变化有哪些影响因素?在

设计中如何综合考虑?

2.服装部件设计的设计要素和影响因素之间有何联系?运用典型部件设计作品

进行分析理解。

3.收集现代服装款式设计图片,概括不同时期廓形设计特点并比较异同之处。

4.不同服装廓形和部件的创意设计练习。要求充分表现设计理念,先以草图形式

表现30款,然后从中选择确定10款深入设计,以标准平面款式图或完整人体着

装效果图表现。

第七章服装色彩设计

第一节服装色彩的特性

一、社会文化象征性

服装色彩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演变过程中,强烈地反映着时代文明特征和社会审

美风貌。

二、实用机能性

指在服装色彩设计中体现方便、实用的特点。

三、以人为设计根本

服装色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美化或保护人体。

四、综合协调性

服装与人、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要相互协调。

第二节服装常用色

一、服装常用色的形成及其特点

常用色是符合人们普遍接受的审美标准的色彩,并在特定的围被长期使用着。

常用色大都具有较强的色彩调和能力,纯度低、色感沉稳,容易与其他颜色取得

协调,是易于搭配的色彩。

常用色具有区域性特征。

常用色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二、服装常用色的应用特征

在不同服装品类中,常用色的采用种类和采用率有很大的差异,服装的品类不同、

用途不同,常用色也会有所不同。

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服装常用色。不同的季节,人们在不同的服装中采用常用色

的种类与数量都有差异。

常用色也具有流行性特征,所以每一个季节常用色的色调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

常用色也可以成为流行色。

三、服装常用色的市场价值

从服装市场的角度看,服装常用色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某一品牌常用色,另

一部分常用色是经常被众多品牌使用的色彩。

常用色也是服装中的基本色,因为受流行的影响较少、适用面广,所以一般是被

作为销售量的基础保障色,一般情况下,服装企业对常用色商品都会比较重视,

常用色产品市场投放量也比流行色产品大。

流行色的商品可以在短期迅速、大量地销售,但流行一过就会销售锐减,许多企

业积压的往往是曾经热销的流行色彩产品。

第三节服装色彩的常见组合方式

一、单种色彩的应用

单种色彩应用是色彩设计中最为简单的配色设计。

二、无彩色系的组合

无彩色系组合指的是黑、白、灰色系的组合搭配,无彩色系是永远时尚的色彩,

是永远的流行色,服装中使用无彩色系组合显得比较干净、利落,同时又比较前

卫、时髦。

三、多种色彩的组合

(一)类似色组合

在色相环上,以一种色彩作为参考色,将与其左右相邻60度以的色彩称为类似

色,根据相邻远近又可分为远邻类似色和邻近类似色,邻近类似色在参考色左右

大概30度以。

(二)中差色组合

中差色指色相环上色彩反差在90度左右的色彩,中差色对比既不强烈又不太弱,

是对比适中的色彩搭配。

(三)对比色组合

对比色是指色相环上色彩间隔在120度——180度的色彩,如红色与绿色、蓝色,

黄色与紫色、蓝色。

(四)无彩色与有彩色组合

黑白灰无彩色是非常容易与其他色彩搭配协调的色彩。黑色和白色可调和任何对

比色。

(五)色调变化设计

指的是使用相同种类或数目的色彩搭配出不同的色彩调子,也就是说,每套服装

的主色调或组合颜色的数量不变,而通过色彩的面积大小、位置的安排或者色相

的变换来达到色彩变化丰富的效果。

四、整体色彩的意境

每种色彩都能传递其特有的情感,还可以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冷暖感和空间感,设

计师可以根据需要在服装上表现暖色调或冷色调的整体配色。

第四节影响服装色彩的常见因素

一、服装材料

服装面料的质感发生变化,色彩就会随之产生复杂的感情倾向。其次,了解服装

面料的染整工艺是服装色彩设计与应用的基本前提。对于材质感特别明显的面料,

光色与空间对服装色彩的影响也比较强烈。

二、肤色

肤色是决定服装配色的先决条件。不同肤色的人适合不同的服装色彩。

三、体型

要注意人的体形与服装色彩搭配。

四、性别

男、女对色彩的喜好截然不同。不同性别的孩子对色彩的需求也是区别明显。

五、年龄

年龄对服装色彩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年龄段几乎有相对固定的服装用色。儿

童服装的色彩按年龄区分更细。

六、地域

服装的色彩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随着地域的变换而变化。

七、季节与气候

一般来说,春季一般选用明度高、纯度低的中性色调和浅色调;夏季则偏向于选

用反光强的清淡色调;秋装色彩可选用明度较低、纯度偏高的深色;冬装则多用

吸光强的深色和暖色调。

八、社会习惯

不同的国家、地域和民族社会习惯不同,人们对于色彩的偏好也各不相同。

九、服装品牌形象与服装风格

许多服装品牌具有相对固定的色彩,是被消费者感知并接受的个性特征。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服装常用色的涵及其在服装品牌中的作用?众多品牌常用色与某一

品牌常用色有何区别与联系?

2.调查某一服装品牌连续几年的服装用色,探索其用色规律并尝试找出其常用色;

调查5-10个服装品牌的服装用色,观察其常用况。

3.运用服装色彩的常见组合方式进行服装配色练习,教师可根据影响服装色彩的

不同因素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第八章服装面料设计

第一节服装设计师掌握面料的基本技能

一、面料性能的识别

包括服装面料的原料识别、外观特征识别、外观质量识别以及制作、穿着或洗涤

等环节的注意问题等。

二、面料流行的关注

选择服装面料时,还一定要注意面料的色彩、花型的流行与工艺技术的时尚。

三、面料选购的方法

选择面料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在面料批发市场中寻找,现钱现货直接购买;其次

为期货方式;第三是设计师自己设计面料,包括面料的色彩、纹样以及组织纹理,

再寻找面料厂家按要求定织定染。

第二节常用服装面料

一、按织造方法分类的服装面料

(一)梭织面料

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纱线呈现纵

向称为经纱,纱线横向来回称为纬纱。

梭织面料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原组织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

1.平纹面料

平纹组织是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的组织,用平纹组织织成的面料叫

平纹面料。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正反面外观效果相同。

2.斜纹面料

斜纹组织是经线和纬线的交织点在织物表面呈现一定角度的斜纹线的结构形式,

用斜纹组织及其变化组织织成的面料叫斜纹面料。斜纹面料特殊的布面组织令斜

纹的立体感强烈,斜纹细密且厚,光泽较好,手感柔软。

3.缎纹面料

缎纹组织是三原组织中较为复杂的一种。其组织点间距较远,独立且互不连续,

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缎纹织物的浮长线较长,坚牢度也最差,但质地柔软,

绸面光滑光泽好。

(二)针织面料

针织面料是由线圈相互穿套连接而成的织物,是织物的一大品种。针织面料具有

较好的弹性,吸湿透气,舒适保暖,是服装使用较广泛的面料。

1.经编针织面料

经编针织面料常以涤纶、锦纶、维纶、丙纶等合纤长丝为原料,也有用棉、毛、

丝、麻、化纤及其混纺纱作原料织制的。

2.纬编针织面料

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

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

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三)网扣花边类面料

网扣花边类面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经编针织面料,因其特殊性而将其单独列为一

类。网扣是以网形面料为基础进行编结绣花成型的工业品,属抽纱的一种。

花边面料是针织提花机器织出或手工编织的一种布料。

网扣花边面料有手工和机械之分,而且有化纤、真丝、布等不同质地。

二、按原料分类的服装面料

(一)棉织物

1.特性

棉织物又叫棉布,是指以棉纤维作原料的布料。在面料成分中棉织物通常以C

表O

优点:吸水性强、耐磨耐洗、柔软舒适,冬季穿着保暖性好,夏季穿着透气干爽。

缺点:弹性较差,缩水率较大,易起皱。

2.种类与应用

(1)平纹织物

包括细平布、府绸、细纺布等,表面平整光洁,质地紧密,细腻平滑。

(2)斜纹织物

包括斜纹布、劳动布、牛津布、卡其、华达呢等。

(3)绒类织物

包括天鹅绒、平绒、桃皮绒、条状起绒的灯芯绒织物等。

(4)绐类织物

包括表面呈泡泡状起皱的泡泡纱或起皱类的绐布、轧纹布等。

(5)针织物

纯棉针织物是服装面料的一大品类。

(6)毛圈织物

毛圈织物包括单面毛圈、提花毛圈、双面毛圈等。

(7)全棉丝光面料

丝光处理是对棉织物的一种传统加工工艺。

(二)麻织物

1.特性

麻织物面料是由麻织物纤维织制而成的面料,主要原料为亚麻和芭麻。

优点:吸水、抗皱、稍带光泽,感觉凉爽、挺括,耐久易洗,质地优美,风格含

蓄,色彩一般比较浅淡。

缺点:柔软性差、容易起皱,有褪色现象,且其吸湿性比棉差,缺乏弹性变形能

力,弹性恢复能力差,经水洗后还会产生收缩。

2.种类与应用

(1)亚麻织物

包括夏布、亚麻细布、罗布麻、纯麻针织面料、亚麻薄花呢等。亚麻织物布面光

洁匀净、质地细密坚牢、外观挺爽。

(2)苦麻织物

包括纯受麻网格布、受麻棉混纺织物等。

(三)毛织物

1.特性

毛织物是由动物纤维纺织而成。主要原料有绵羊毛、马海毛、山羊绒、兔毛、骆

驼绒、羊驼绒、耗牛毛等。在面料成分中毛织物通常以W表示。

优点: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伸缩性,吸湿性好、不易散热,不易起皱,有良好的

保形性,手感丰满,光泽含蓄自然,色彩一般比较深暗、含蓄,感觉庄重、大方。

缺点:羊毛织物易缩水,易被虫蛀。

2.种类与应用

(1)粗纺毛织物

粗纺的经纬毛纱是用较短的羊毛为原料制成的粗梳毛纱。织物表面毛绒,丰满厚

实,保暖性好。

品种有麦尔登呢、海军呢、大衣呢、顺毛大衣呢、羊绒、驼绒等,可用于大衣和

外套。

(2)精纺毛织物

精梳毛纱是以长纤维为原料经精梳工序纺成。精纺毛织物挺爽,表面光滑,具有

挺括、吸汗和良好的透气性,重量轻而结构细密,回弹力好且经久耐用。

主要品种有华叽呢、啥味呢、女士呢、麦士林、直贡呢、礼服呢等。

(四)丝织物

1.特性:

丝织物是指以蚕丝为原料织成的面料,包括桑蚕丝织物与柞蚕丝织物两种。在面

料成分中丝织物通常以S表示。

优点:柞蚕丝织物色泽黯淡,外观比较粗糙,手感柔软但不滑爽,坚牢耐用;桑

蚕丝细腻光滑富有光泽,穿着舒适,高雅华贵。丝织品与皮肤之间有着良好的触

感,吸湿透气、轻盈滑爽,弹性好,特别适合做贴身服装。

缺点:丝织物抗皱能力差,耐光性差,不可长时间曝晒,对碱反应敏感。

2.种类与应用

(1)绐纱类织物

包括双绐、电力纺、乔其纱等。绐类织物布面呈柔和波纹状绐效应,织物柔软而

滑爽;纱类织物轻而柔软,布面平爽,透气、轻薄。

(2)绸类织物

包括纺绸、塔夫绸、绸、斜纹绸等。绸类织物一般质地紧密,光泽柔和自然。

(3)缎类织物

包括经纬缎、织锦缎、罗缎、软缎等。缎类织物手感光滑柔软,质地坚密厚实。

(五)化学纤维织物:

1.特性:

化纤织物是指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

成纺织纤维,然后再加工成面料。化纤织物分为人造纤维织物和合成纤维织物。

2.种类与应用

(1)粘纤织物

粘胶纤维可以制成人造丝、人造棉以及人造毛织物。

(2)月青纶织物

月青纶有合成羊毛之称,可以仿毛料和羊毛混纺织物等。手感柔软有弹性,保暖性、

耐光性、耐药品性好,易洗易干,防虫蛀,宜于制作户外服装,在面料成分中月青

纶通常以A表示。

(3)变性揩纶织物

变性庸纶织物具有弹性,柔软、耐磨、抗皱、抗燃、易干、耐酸碱,保形性好。

(4)锦纶织物

锦纶织物品种的特点是强度大,柔软、耐磨、光泽好,易洗、抗油且富有弹性;

但吸湿性较差。在面料成分中锦纶通常以N表示。

(5)涤纶织物

涤纶织物可以仿丝、仿毛、仿鹿皮等,实用围广泛,强度较大,抗皱、拉伸性好,

较挺爽,耐磨、易洗,褶皱热定型保持能力良好。在面料成分中涤纶通常以T

表O

(6)氨纶织物

主要优点是重量轻、舒适且具最佳的弹力性能。氨纶织物手感平滑、吸湿透气性

好,不起皱。

(六)皮草及皮革面料

1.特性

皮草又称毛皮。皮草及皮革都有天然与人造之分。

皮草服装适合低温干洗,宜用专业羊毛护理梳梳理毛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

通过抖动或轻拍毛面,使产品恢复毛面的弹性。

天然皮草外表美观,穿着大方,华丽高贵,舒适温暖

人造皮草保暖,外观美丽、丰满,手感柔软,绒毛蓬松,弹性好,质地轻,耐磨,

抗菌防虫,易保藏,可水洗,但防风性差,掉毛率高。

2.种类与应用

(1)天然小毛细皮类皮草

主要包括紫貂皮、水貂皮、水獭皮、黄鼬皮、灰鼠皮、扫雪貂皮等。

(2)天然大毛细皮类皮草

主要包括狐皮、貉子皮、癌痢皮、僵皮、狸子皮等。

(3)天然粗皮草类皮草

有羊皮、狗皮、狼皮、豹皮、旱獭皮等,毛长并幅稍大,可用来做帽子、大衣、

背心、衣里等。

(4)天然杂皮草类皮草

常见的天然杂皮草类皮草有兔皮等,适合做服装配饰。

(5)人造皮草

人造皮草是通过多种类型的化学纤维混合而成的。人造皮草具有动物皮草的外观,

幅面较大,可以染成各种明亮的色彩。

(6)牛皮革

结构特点是真皮组织中的纤维束相互垂直交错或略倾斜成网状交错,坚实致密,

耐磨耐折。

(7)猪皮革

结构特点是真皮组织比较粗糙,且又不规则,毛根深且穿过皮层到脂肪层。

(8)山羊皮革

皮身较薄,真皮层的纤维皮质较细、在表面上平行排列较多,组织较紧密。

(9)绵羊皮革

特点是表皮薄,革纤维束交织紧密,成品革手感滑润,延伸性和弹性较好,但强

度稍差。

(10)人造皮革

人造皮革可以根据不同强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泽、花纹图案等要求加

工制成,可塑性强。

(七)混纺面料

混纺面料是将天然纤维棉、麻、丝、毛或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

的面料,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

第三节服装面料的造型风格

一、光泽型面料

光泽型面料指表面有光泽的面料,由于光线有反射作用,所以光泽面料的光感会

随受光面的转移和环境的因素而变化,光泽形面料一般包括丝绸、锦缎、人造丝、

皮革、漆皮面料、涂层面料等。

二、无光泽面料

无光泽面料多为表面凹凸粗糙的吸光布料,由于反射光线被吸收,于是形成

无光泽的表面效果。

三、平整型面料

平整型面料缺少变化,感觉庄重大气,适合简洁大方,强调线条的造型设计,

经典风格服装,优雅风格服装以及正装、男装的设计。

四、立体感面料

立体感面料是指表面具有明显肌理效果或本身有一定厚度的面料。

五、弹性面料

弹性面料主要是指针织面料,还包括由尼龙、莱卡等纤维织成的织物,或者由棉、

麻、丝、毛等纤维与尼龙、氨纶混纺的织物。

六、厚重硬挺面料

厚重形面料质地厚实,有一定的体积感,根据其使用原料和外观效果不同,造型

风格也有不同表现。

七、轻薄柔软面料

轻薄柔软形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

面料、棉织物和化纤织物等。

第四节常用面料设计方法

一、连接

连接是作为面性材料的织物常用的再设计手法。连接法又可分为缝接和粘贴。

二、剪贴

剪贴是直接用剪刀在服装面料上需要的部位剪出所需要造型或者剪开再通过缝

补和补缀做出造型的方法。剪贴包括剪缝、补缀、剪切等。

三、搓合

搓合是线性材料常用的设计方法,搓合多数是以两只手捻搓成型,有时也会用纺

锤之类的工具将较粗的线材搓成型或编成型。

四、镂空

镂空包括镂花、镂孔、镂空盘线、镂格等。

五、缀饰

缀饰就是在服装上加缀某些造型的设计。

六、褶祖

褶祖通过对面料曲折变化带来微妙的动感和立体量感的装饰效果,褶祖的工艺手

法包括抽皱、压褶、捏褶、捻转、波浪花边、堆叠、层叠等。

七、抽纱

抽纱是指抽去面料的经纱或纬纱,面料的经纬纱有时是同色的,有时是异色的,

抽纱后的面料会具有虚实相间或色彩相间的感觉,有时还会露出里面的皮肤色或

服装色,加强了服装的层次感。

八、压印

压印是指通过特殊工艺在服装面料上压出所需要的图案和纹样,通常压下去的部

位是凹下去的,没经过压印的部位是凸起来的,在面料上形成很好的肌理效果。

九、扭曲

扭曲是指利用软性面料的可塑性,使用揉、搓、拧等手法将面料进行拉伸翻转,

从而使面料表面形成某种肌理效果的方法。

十、染色

染色法是将面料进行手工染色,使其变成所需要的色彩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有

扎染法和蜡染法。

H^一、印花

印花要根据设计的花纹图案选用相应的印花工艺。

十二、手绘

用画笔工具和纺织纤维染料、合成染料等颜料在面料的表面进行绘画的一种

方法。

十三、喷绘

喷绘是利用喷笔或喷枪等工具,将调和好的颜料喷着在面料表面的一种方法。

十四、扎结

把珠扣、棉花等填充物放在较为柔软的面料下面,在面料正面进行系扎,使

面料表面造成立体的如浮雕一样的效果。

十五、做旧

做旧是利用水洗、砂洗、漂洗、染色、撕刮等手段处理面料,使面料呈现出一种

旧的感觉。

十六、纺缝

用长针缝制有夹层的织物,使里面的填充物固定。

十七、堆叠

堆叠是将服装面料或其他材料按照设计需要一层层堆放叠合。

十八、辑线

用缝纫机在面料的表面缝出一条条明线迹。

十九、刺绣

刺绣是最传统的服装面料装饰手法。绣线的针路和凸起的花纹使图案具有浮雕式

的独特的造型美。刺绣有手工刺绣和电脑刺绣。

二十、编结

用手将线性材料缠绕盘结或者用棒针、钩针将毛线或者丝线编结成形。

二H^一、打结绣

中国人传统的打结绣,又称作布浮雕,西方人称作smocking,它是一种立体化

构造,也是一种较独特的接合构造。

第五节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

一、自然舒适

二、功能性好

三、绿色环保

四、轻薄干爽

五、艺术多样

六、多种天然纤维混纺

七、化纤与天然纤维混纺

思考与练习

1.深入面料市场或面料公司,对本章所讲的每个类别的面料各寻找五种面料,调

查不同面料的商品名称及其成分,并尝试从面料外观特征、手感、听觉等方面进

行区分。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

2.服装面料的造型风格对服装造型分别有何影响?寻找设计大师作品进行分析

理解。

3.从面料再设计方法中任选两种进行面料创意设计练习,要求以实物形式表现。

第九章服装商品构成要素

第一节服装商品分类依据

一、年龄

以年龄段区分服装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品牌定位的做法,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不

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是服装设计的依据。

(一)童装

根据生理特点和心理特性的变化,以年龄为阶段,将儿童成长期大致归纳为五个

阶段:婴儿(0—1岁)、幼儿(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岁)、

大童(13—17岁),由此童装可以分为婴儿装、幼儿装、小童装、中童装和大童

装。

(二)青年装

这个年龄的人体型已发育成熟,身高已经固定,个性和喜好相对稳定,对流行的

追求比较敏感,对服装品质、风格等有比较高的要求。

(三)中年装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年龄跨度较大,体型随年龄逐渐变化而且可能变化比较明显。

40岁以后的成年人有逐渐发胖的趋势。

(四)老年装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体型特征明显,瘦弱或肥胖、凸肚或驼背,比较稳重,对流行

已不太关注,服装造型上适合沉稳优雅的风格,大方严谨而略带保守,有时还要

注意通过造型修正体态。

二、季节

(一)春夏装

(二)秋冬装

三、品质

(一)高档服装

高档服装是服装构成要素的高标准组合,其设计、材料、制作均是一流的。其特

点是批量小、成本高,价格高,利润高。

(二)中档服装

中档服装的设计、材料和制作的标准会相对低一些。紧跟流行变化,一般在一些

档次相对较高的商场、专卖店销售。

(三)低档服装

设计一般,使用非常普通的或者档次较低的材料,制作工艺也比较粗糙,其造型

和结构处理往往以省料为原则。

四、性别

性别是任何服装公司进行服装产品定位和开发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按性别分类

主要有男装设计、女装设计和中性服装设计。

五、风格

按风格分类是服装公司进行产品定位和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是服装设计的重点

容。

第二节典型服装产品品类

一、日常装

(一)裙装

1.连身裙

连身裙有腰节和无腰节之分

2.背心裙

背心裙也是连衣裙的一个特殊类别,其上装为背心式,其他设计元素与连衣裙相

似,造型上有高腰节、中腰节、低腰节之分,也有直筒裙、喇叭裙、灯笼裙等样

式。

3.半身裙

半身裙按长短也有长裙、中长裙、短裙和超短裙之分;按外形分有直筒裙、喇叭

裙、灯笼裙、A字裙、圆台裙等;按结构分有两片裙、三片裙、四片裙、八片裙

等;按工艺分有百褶裙、对褶裙、波浪裙、绣花裙等;按是否上腰分有连腰裙、

无腰裙;按腰节高低分为高腰裙、中腰裙、低腰裙;按腰部松紧还可分为宽腰裙、

窄腰裙。

(二)裤装

裤装品种按长短可分为长裤、九分裤、七分裤、中裤、短裤;按外形可分为直筒

裤、喇叭裤、萝卜裤、灯笼裤、背带裤等。

(三)衬衫

衬衫是男女春夏季着装中主要的上衣品种之一,可与裙子或裤子配穿。衬衫品种

有长袖衬衫、中袖衬衫、短袖衬衫和无袖衬衫等。

(四)T恤衫

T恤衫是男女春夏季常穿用的上衣品种之一,可与裤子或裙子搭配穿着。T恤衫

分为长袖、中袖和短袖等,大多使用圆领、翻领和V领。

(五)夹克

夹克是男女均可穿着的短上衣。夹克根据季节可分为单夹克、衬里双层夹克和纺

缝棉夹克、皮夹克。

(六)羽绒服

羽绒服是男女冬季常穿的日常休闲服装。有鸭绒、鹅绒等填充物,其款式设计以

宽松型为主,以方便在里面穿其他的服装或者便于活动。

(七)派克服

派克服是衣长至膝盖以上的一种外套,一般带有连身帽,款式为前开襟,开襟处

多配有株式搭扣或套结纽扣。

(八)夹棉外套

夹棉外套也是男女冬季经常穿着的服装品种。多借鉴羽绒服和派克服的款式。夹

棉多为晴纶棉,面料以涤纶、锦纶织物等化纤面料居多。

(九)大衣

大衣是防风防寒的服装,是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外出服装之一。大衣通常衣长

在膝盖上下,造型大多使用上宽下窄的A型和直身式的H型,结构上有断开式和

连身式。

(十)牛仔服装

牛仔装是服装较大的品种种类之一。牛仔装通常使用结实的劳动布、粗帆布、斜

纹棉布、经丝光整理的棉与再生纤维混纺的缎纹牛仔布和粘胶纤维混纺的牛仔布

等制作,根据季节可采用厚薄不同的面料。

(H—)毛衣

毛衣是指用羊毛、兔毛、马海毛、驼绒等各类毛纱线或毛型化纤纱线编结的服装。

毛衣是服装的一个非常大的品类。毛衣分机织毛衣和手工编结两大类。

(十二)风衣

风衣比较注重剪裁,款式基本上以直线剪裁的直身型和下摆处比上半身宽大略带

A字型的造型为主。

(十三)休闲西装

休闲西装是日常装的一种小外套,结合西装和休闲装的款式设计要素,面料经常

选用粗纺面料、牛仔、皮革或其他较为休闲时尚的面料。

(十四)背心

背心又称为马甲,是一种没有袖子的上装,其造型可以借鉴T恤衫、夹克、风衣、

夹棉外套、普通西装或休闲西装。

(十五)卫衣

卫衣是一种比较厚的针织运动服装、长袖运动休闲衫,面料一般比普通的长袖服

装面料要厚,袖口通常紧缩有弹性。

二、家居服装设计

在家中休息和睡眠时穿着的服装,也是服装的一大品种。由于是在家中穿着,所

以家居服设计的首要因素是穿着舒适。

三、衣

衣是穿在最里面的服装。

四、泳装

泳装是游泳和在海滩上日光浴时穿着的紧身服装。一类是一件式即连体式泳装,

其基本款式为背心式,圆领、方领或吊带,脚口有平角和三角;一类是两件式,

女士基本款式是由小小的胸罩与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