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法02 巧解判断正误型题-【巧解地理题】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常考题型高分攻略(解析版)_第1页
解法02 巧解判断正误型题-【巧解地理题】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常考题型高分攻略(解析版)_第2页
解法02 巧解判断正误型题-【巧解地理题】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常考题型高分攻略(解析版)_第3页
解法02 巧解判断正误型题-【巧解地理题】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常考题型高分攻略(解析版)_第4页
解法02 巧解判断正误型题-【巧解地理题】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常考题型高分攻略(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法02怎样解判断正误型题巧解地理题解法02怎样解判断正误型题巧解地理题(2021年山东卷)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本题宜采用排除法。第1题,三种类型草原的水分条件比较,如果从选项排列的特点来看,四个选项其实可以分为两组,即草原Ⅱ与草原Ⅲ,哪个水份条件最好。草原Ⅲ位于山麓洪积扇,一般认为该地地下水埋藏较浅,水分条件较好,草原Ⅱ在山坡上,因此,草原Ⅲ水分条件较草原Ⅱ好,排除A、B项;据图可知,草原Ⅰ以上是森林带,森林带水分条件较草原带好,草原Ⅱ位于草原Ⅰ之间,可以推断草原Ⅰ的水分条件又比草原Ⅱ好。第2小题,水、热条件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排除C、D;东南季风属于大范围的河流系统,小范围内出现三类草原,应属于局地环流。1.从图中可看出,草原Ⅲ位于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草原的水分条件最好,A、B错误。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由于草原Ⅱ处位置较低,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最差,C正确,D错误。故选C。2.结合大兴安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上空常年受西风的影响,特别是冬春季节,山地西坡冷空气堆积,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台-察尔森)尤其严重。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尔森以上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台-察尔森便因为局部环流差异形成了草原Ⅱ。故选B。1.C2.B判断正误型题解答技巧该类试题设问常包含“是”、“正确的是”、“可信的是”、“可能是”、“影响不大的是”、“基本无效的是”等表示判断的词。常用于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自然要素特征及成因、地理事物位置及分布特征、地理事物属性及类型等。经常通过误联因果、枝干不符、混淆概念、前后矛盾等方式设置思维陷阱。一、答题思路1.解读图表信息,搜寻地理判断的背景条件。譬如关注分布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可进行区域特征判断、分布规律判断;关注统计图中数据及其变化,可确认自然要素特征和成因;关注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联系,可确认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类型等。2.联系已知地理知识,确认地理判断的可能性。有些正误型选择题只需要解读信息就能作出正误判断,如特征、类型、属性的判断等;有些选择题则需要调动生活常识、地理原理,结合试题情境判断,如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等。二、答题技巧判断正误型选择题往往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题时根据自身对知识的记忆情况,选择出正确选项即可。常用的方法是直选法和排除法。1.(2021年湖南郴州三模)下表示意我国2019年全国及北京、浙江、四川、广东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题。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万人)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甲2154﹣0.030.2686.6乙115211.540.8171.4丙58501.970.5070丁83750.410.3653.8全国1400050.330.3460.6近年来,伴随着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甲省级行政中心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影响甲省级行政区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A.社会经济发展B.政府政策推动C.对外交通发展D.乡村条件改善【答案】B【解析】根据上题可知甲是北京市,从题干"伴随着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甲省级行政中心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信息,联系实际可知,北京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近几年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通州,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一通州,为政府政策因素。故选B。跟社会经济、对外交通和乡村条件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1年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2—3题。2.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3.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4.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答案】2.D3.B4.D【解析】2.全球气温升高,苔原带南部植被会出现变化,亚欧大陆北部为海洋,苔原带无法向北延伸,苔原带面积缩小,D正确。3.亚欧大陆北部,受海洋的影响大,且气温低,湿度东西向差异小,植被差异小,B正确。东西向所处纬度基本相同,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高,A错误。水分对植被生长影响大,C错误。亚欧大陆北部受高压控制,降水少,D错误。故选B。4.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冰期基带温度高,针叶林带以上温度高,不满足基地特有物种的生长条件,D正确。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有冰雪存在,温度低,AB错误。针叶林所处海拔高,冰期气温低,C错误。故选D。(2021年湖南卷)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和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A.3月,5月 B.9月,7月 C.8月,6月 D.5月,9月6.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5.D6.B【解析】5.由图2可知,L月的同地点风力堆积物较厚,根据材料信息,该地的冬春多大风,河流的堆积物经过累积,到5月份达到最厚,加上这时段河水少,侵蚀作用弱,故可推出L为5月,而M月可能是9月,因为夏季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经过长时间侵蚀,风积物被侵蚀,厚度减少,故M应为9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由材料可知,河流由南向北流动,南部位于河流上游,河水流动速度快,侵蚀作用强,流水侵蚀大于风力沉积,河道宽阔,北部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上游带来的泥沙到下游河道沉积,河道变狭,①④正确,故选B。(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7—9题。7.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8.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9.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答案】7.C8.D9.B【解析】7.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谷底或盆地,则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C正确。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B错误。丘陵海拔较低,地形起伏平缓,空气流动性也较强,不易形成逆温,D错误。故选C。8.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时地面温度低,近地面气温低,一天中日出之前气温最低,晴朗无风,空气流动性差,近地面大气易受冷地面的影响,D正确;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大气气温较高,AB错误;浓云迷雾,大气逆辐射强,地面不易强烈辐射冷却,C错误。故选D。9.黄河源地区冬季地面温度低,气流冷却下沉,下沉气流盛行,地面冷空气堆积,导致辐射逆温多发,B正确;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均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AC错误;冬季气温低,热力对流弱,D错误。故选B。(2021年山东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0—12题。10.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11.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12.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答案】10.B11.D12.C【解析】10.根据图片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该比户籍人口快,A项错误。故应该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B项正确。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行政区划的变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响是相同的,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存在较大差异,CD项错误。故选B。

11.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而之前一段时间,该市常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