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1页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2页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3页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4页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1.1571年,某位少数民族首领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基本维持了边疆的和平局面。该少数民族首领是A.阿骨打B.俺答汗C.努尔哈赤D.皇太极2.明代宣德后,内阁职能日益凸显,“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谓之条旨”。还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章奏,“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这一体制的形成(

)A.有利于封建皇权的稳固 B.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权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D.使中央行政权发生转移3.明代在全国设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共15个一级政区,合称15省;另外创立省的派出机构一道,其中有守备道、兵备道、督粮道、提学道、清军道、驿传道等,均为专司一职的派出机构。这反映出明代(

)A.机构职能专业化 B.行政制度体系化C.地方权力扩大化 D.地方层级多样化4.明代中后期,皇帝将自己“批红”权利交给宦官管理的司礼监,司礼监向皇帝负责,与内阁没有隶属关系。此后出现了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阁臣倾轧异化政治生活 B.司礼监和内阁间相互制约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D.早期民主思想兴起与发展5.“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6.玄奘西行求法一事发生在唐代,小说《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书中多有涉及明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书中所述下列内容能佐证《西游记》成书年代的有(

)①刘全……来见唐王。王传旨意,教他去金亭馆里,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②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妖贼来,寡人亲审。”③三藏道:“就是我王驾前丞相,姓魏名徵。他识天文,知地理,辨阴阳,乃安邦立国之大宰辅也。”④行者闻言,正了声色,接了八戒的榜文,对众道:“你们想是看榜的官么?”太监叩头道:“奴婢乃司礼监内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下表是从元朝到明朝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管辖事件列举,以下事件及其后续处理能说明封建王朝中央政府(

)时间事件事件后续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明初沿袭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荷兰人占领澎湖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A.重视对异族的管理 B.遏制了荷兰的扩张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D.领土主权意识增强8.如图可以说明,当时的中国A.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B.君主专制被严重削弱C.政治统治潜伏着危机 D.地方取消了省县建制9.明正统八年(1443年),翰林院内阁侍讲学士刘球上书,触怒了宦官王振,被其矫旨杀害于狱中;同年,国子祭酒李时勉又被王振矫旨枷于太学门达三日,内阁诸臣无人敢与其理论。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内阁职权发生变化 B.宦官权力不受制约C.朝廷政治风气败坏 D.特务机构渗透广泛10.下图是中国人最早绘制的非洲人画像,出自广东布政司蔡汝贤1586年所著的《东夷图说》,图中非洲人作澳门葡萄牙人奴仆打扮。这表明(

A.明朝与非洲有直接的贸易往来 B.黑奴贸易最早兴起于明朝C.葡萄牙在澳门发展种植园经济 D.明朝官员已开始关注世界11.中国政府“靠购买西方武器来打仗”最早始于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晚清时期12.明代后期和清代前中期长三角地区急递铺(传递军政信息的基层驿传机构)数量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松江府和苏州府嘉定一带(今上海境内)。该现象反映了当时A.邮驿体系日臻完善 B.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C.海外贸易不断拓展 D.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13.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内阁利于正确决策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发挥辅政功能 D.权力结构混乱无序14.有学者指出,朱棣(朱元璋第四子)以一个藩王起兵夺位,为后世子孙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致使藩王谋叛成为明代政坛上的一个不稳定因素。这类藩王叛乱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徒然给明代社会增添了许多的祸乱和破坏。作者意在论证A.分封制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B.明代形成新的王位继承规则C.遵守规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D.朱棣的政绩为后世提供范例15.朱元璋曾讲道:“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统一,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这反映出(

)A.国家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B.统治者对统一的向往C.君主对民族和谐的追求 D.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16.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各藩王封地分布所在省份及数量统计如下:陕西1个、山西3个、北京1个、河南3个、湖北3个、山东2个、湖南1个、四川1个、甘肃3个、辽宁2个、宁夏1个、河北1个、内蒙古1个(不含后移封地),据此可知,朱元璋分封藩王旨在A.维护边疆地区安宁 B.防范地方割据势力C.稳定全国统治秩序 D.控制经济战略重心17.《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反映出明朝“巡按”(

)A.可代皇帝作出决策 B.监察权的不完整C.兼有大案决定权 D.凡事须向皇帝奏报18.每到正月十五,明成祖便令宫中盛陈灯,并赐群臣人宫观灯,同时上演“百戏”,包括俳优、角抵、杂技、魔术等节目。九月九日重阳节,明成祖常带着群臣到郊外登高过节。据此可知,明成祖的这些做法A.引领文化新风尚 B.深受儒学影响C.政治色彩浓厚 D.冲击了等级观念19.读如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在①定都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B.五代时期某些政权曾在②处建立都城C.明朝在③处定都并设置内阁D.④处是隋唐大运河的最南点,同时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20.明初,朱元璋制定《大明礼制》《礼制集要》《洪武礼制》等十几部法律规制,严格区分不同品级的官员所享有的服饰、交通工具等,对日常生活中普通百姓的发型、服装面料的品质等生活细节也有明文规定,为此还编写了《律令直解》以普及礼制。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社交礼仪和行为准则的规范 B.礼法并治以强化皇权C.政治制度的标准化和法制化 D.以礼制巩固中央集权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以前的传统中国是一个自以为世界中心的封闭体系,其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都把自己凌驾于万邦之上,而把周边地区的国家和部族视为“藩属”或“夷狄”。这些藩属国必须按时向中央王朝“进贡”,得到本朝天子的“册封”后,才能取得合法统治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四夷为外服,以“朝贡”为理想图式的“华夷秩序”。美籍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儒家意识的天下一统帝国,传统上不维持任何西方所理解的平等外交关系;也不承认有任何对外事务,只认为有藩务、夷务或商务”——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材料二

近代以来,经过长期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从探索性地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又经过清末十年基于“外务部”的外交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体制的残迹,为民国外交体制奠定了基础”,终于形成了基本上符合国际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国外交体制。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行政模式,完成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但中国的分裂状态与国际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致使这种近代化的转型还远远不能完成。——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外交“华夷秩序”观念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朝政府要求各地定期测绘地图,并形成“三年一报”的地图造送制度,测绘了大量区域性地图。朱元璋为掌握边防重镇的军事部署和防务情况,测绘过不少军事防务地图。郑和七下西洋进行了大量的海图测绘,发展了海上定位技术,绘制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明代中期也绘制了不少海防图、江防图,地图学家们绘制了数量众多、水平较高的地图集。清康熙皇帝任用传教士采用西方测绘方法,绘制全国地图。1708年全国性实地测量正式开始,到1717年,除新疆及西藏部分地区外全部测量工作结束,朝廷将实测资料编绘成总图,即《皇舆全览图》。——摘编自马晨燕等《对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政治依附性的评价》材料二

近代中国绘制地图汇总(部分)地图名称出版、编著者时间备注海国图志魏源1842年既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图志体例,又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观钦定大清会典图清政府1886-1899年采用传统“计里画方”法,绘制了省、府两级地图,并绘制了具有切圆锥投影技术的全国总图中外舆地全图邹代钧主编1903年第一次民间公开出版地图集大清邮政公署务用舆图清政府1903年绘制了送递快信邮路,以及电报局的分布等,各类要素的表示均已符号化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周世棠、孙海环1906年民间刊行四大全国地图集之一东三省铁路图商务印书馆1905年时务专题地图民国重要矿产分布图申报1912年——摘编自陈潮《中国近现代地图出版概况》等材料三

1956年新中国国家测绘总局成立后,两局分工实施全国基础测绘,全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进入全面推进时期。到1975年全国第一代1:2.5万、1:5万、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