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控手册_第1页
风险预控手册_第2页
风险预控手册_第3页
风险预控手册_第4页
风险预控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芦沟煤矿二五西井

二0一四年二月

前言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是国家

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组织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6家研究机构

共同研发,在百余个煤矿试点运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一套现代科学的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并作为行业标准予以推广应用。煤矿安全风

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

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

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行

业主管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

的自然选择。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1]33号),

2013年3月15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企业安全生产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通知》。此后,省政府组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

全面推广和应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为了全面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我矿的安全管理工作

更加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长

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努力实现“事故为零”的奋斗目

标,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编制了《芦沟

煤矿二五西井安全风险预控手册》,作为我矿全面实施风险预控管理

的标准和依据。通过建立“风险辨识、分级评估;源头治理、过程控

II

制;岗位协同、全员参与;总结提升、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预控管

理机制,解决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彻底消除安全风

险,从而达到“装备完好、行为规范、管理高效、本质安全”的管理

目标。

本手册共分为八个部分:

一是概述。介绍了矿井基本情况、开采技术条件、生产系统基本

情况、本质安全管理方针、本质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织和实施计划、以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流

程。

二是危险源辨识与评估。主要介绍利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及事故机

理分析法,对全矿生产系统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危险源辨识及分级分类

分布情况,对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并对各类危险源进行

预警与控制。

三是生产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按照危险源分类情况,从风险

预控角度将生产系统划分为通风、瓦斯、防尘等13个管理要素,明

确了各系统管理标准、管控措施和责任主体,从而有效防范风险。

四是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介绍了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

工作目标、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分类、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

因分析、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及岗位职责和规范。为将风险管控

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将全矿安全生产管理和生产作业岗位划分为

81个工种,并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安全要点、岗位技能要求等

作了明确规定。

五是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从本质安全文化目标和内容、本质安全

为化建设模式、本质安全为化建设流程以及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保障体

III

系四个方面阐述我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六是体系保障措施。首先成立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保障工作小组

并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进行培训、检查与考核。为保障安全风险预控

各项措施的落实,制订了员工教育培训专项方案,明确了检查要点和

各项考核要素。

七是内部审核控制程序,通过内部审核验证矿井范围内各单位和

部门的安全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体系是否符合本质安

全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和文件的要求并持续有效运行,制定并实施本程

序。

八是管理的评审程序,通过管理评审,总结分析生产、经营过程

中的不足,围绕矿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结合本矿实际,确定中长期、

年度改进计划和目标,并在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出总体改进要求。各单

位结合总的改进要求,制定本单位改进计划。

以上八部分内容涵盖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核心

要义,形成了“危险源辨识与评估T生产系统控制和职责行为控制

一培训、检查及考核提升”的闭环模式,是我矿落实和执行安全风

险预控管理的具体操作规范。

在手册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集团公司和郑新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

和指导,按照“简单、有效、实用”的指导思想,在行业标准的基础

上,采取“一矿一策”的办法,编制成了在我矿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

施手册。由于安全风险预控体系是动态的、开放的,当煤矿开采区域

变化、开采工艺变更、矿井装备升级、管理能力提高时,本手册内容

将随之更新、补充和完善。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借鉴先进企业管

IV

理经验,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我们将不断细化分解,逐步建立起

科队级风险预控体系,并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强化执行力度,使其

真正在我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由于时间仓促,编制人员水平有限,本手册内容难免有偏颇、疏

漏甚至错误之外,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将不断纠正偏差,弥补疏漏,

改正错误,逐步形成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安全机制,达到人员、

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最佳匹配,真正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二o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V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一、矿井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

三、矿井各系统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系统.......................................3

(二)提升运输系统...................................3

(三)通风系统.......................................3

(四)压风系统.......................................4

(五)井下排水系统...................................4

(六)矿井防灭火系统.................................4

(七)瓦斯抽采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地面排行系统...................................5

(九)供电系统.......................................5

(十)监测、监控系统.................................5

(十一)通讯系统.....................................6

(十二)人员定位系统.................................7

(十三)供水施救及降尘系统..........................7

(十四)永久避难确室.................................7

四、本质安全管理方针...............................7

五、本质安全管理目标...............................8

(-)年度目标.......................................8

-1-

(二)本质安全管理中长期战略规划....................8

六、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10

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织和实施计划...........12

(­)领导组织......................................12

(二)领导小组职责..................................12

(三)实施计划......................................13

八、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流程...........................14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与评估.............................16

一、二五西井危险源概述...........................16

二、管理组织及职责................................16

三、险源矩阵表.....................................18

四、危险源分布情况...............................19

五、危险源分布清单................................21

(-)通风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瓦斯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防尘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防灭火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通风安全监控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采掘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爆破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地测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防治水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十)供电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运输提升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压风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综合系统危险源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危险源评估.....................................72

(一)瓦斯事故危险源评估...........................73

(二)水灾事故危险源评估...........................74

(三)火灾事故危险源评估...........................74

(四)煤尘事故危险源评估...........................77

(五)顶板事故危险源评估...........................78

(六)放炮事故危险源评估...........................79

(七)机械事故危险源评估...........................80

(八)胶带机操作事故................................80

(九)电气事故危险源评估...........................81

七、危险源预警与控制..............................81

(一)预警等级设置与预警信号选择..................81

(二)人员方面危险源的预警.........................82

(三)机方面危险源的预警...........................83

(四)环方面危险源的预警与控制.....................83

第三章生产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84

一、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84

二、生产系统风险管控措施表.........................84

-3-

第四章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124

一、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124

(-)指导思想.....................................124

(二)奋斗目标.....................................124

(三)才空制目标.....................................124

二、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124

三、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125

(-)知识与技能缺陷...............................125

(二)思想和情绪因素...............................126

(三)利益与管理原因...............................126

(四)生产环境影响.................................127

四、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127

(-)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类”管控措施............127

(二)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132

(三)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133

(四)不同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134

五、岗位取责与规范...............................135

(-)员工通用安全行为规范........................135

(二)岗位职责与规范...............................138

第五章本质安全文化建设...........................225

一、本质安全文化目标、内容......................225

(-)本质安全文化内涵............................225

-4-

(二)本质安全文化目标............................227

(三)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内容与任务.................228

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模式........................230

(-)安全观念文化.................................230

(二)安全制度文化.................................235

(三)安全行为文化.................................242

三、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流程..........................248

(一)研究树立.....................................248

(二)培育强化.....................................250

(三)评价考核.....................................252

(四)确立巩固.....................................254

(五)检查反馈,持续改进..........................256

四、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保障体系.....................257

(-)组织保障.....................................257

(二)制度保障.....................................258

(三)舆论保障.....................................258

(四)经费保障.....................................258

第六章体系保障措施................................259

一、成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保障工作小组...........259

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259

(-)培训基本要求.................................259

(二)安全和业务技术培训管理......................260

-5-

(三)风险预控管理培训考核评估管理...............262

三、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检查与考核.................263

(-)检查方式.....................................263

(二)检查内容.....................................264

(三)考核评分办法.................................264

(四)考核奖惩办法.................................264

四、其他保障措施.................................265

第七章内部审核控制程序...........................266

一、职责..........................................266

二、执行程序......................................266

(-)编制审核计划.................................266

(二)审核准备.....................................266

(三)实施审核.....................................267

(四)编制审核报告.................................269

(五)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269

第八章管理评审程序................................271

一、职责..........................................271

(—)本安体系办公室公室职责......................271

(二)各单位准备管理评审材料。....................271

二、执行程序......................................271

(―)管理评审流程图..............................271

(二)管理评审时间及频次..........................271

-6-

(三)管理评审的方式..............................272

(四)管理评审计划.................................272

(五)经过评审,应针对评审议题,形成下列方面的决议272

(六)管理评审报告.................................273

(七)本安本安体系办公室公室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

实施及跟踪验证......................................273

(八)记录管理.....................................273

(九)持续改进.....................................273

-7-

第一章概述

一、矿井概况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芦沟煤矿二五西井位于新密

市岳村镇马寨村西600m处,西距新密市城区19公里,西北距郑密公

路3km,西距岳村镇6公里。

2005年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服务年限5.1年;井

田西以原芦沟煤矿23采区为界,东至16勘探线,南至李家窝断层,

北至15采区边界,井田东西长795m,南北倾斜宽319-701m,井田面

积0.404Kni2,保有地质储量370.8万吨,矿井实际可采储量84.84

万吨,开采二1煤层。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根据2011年度省工信厅豫工信煤

[2012H53号文件,我矿为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38

m3/1,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2m3/min。煤层自然倾向为III类,属

不易自然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8.92,无爆炸危险性。

在顶板管理上本矿井开采对象为二迭系山西组的二।煤层。由于

受李家窝正断层的影响,属三软煤层,同时,二।煤层赋存不太稳定,

厚薄不均,最大厚度15.3米,最小厚度0.22米,平均厚度5.6米,

煤层倾角一般在15。-25。之间,平均20。。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初设》中矿井正常涌水量98.5n?/h,

最大涌水量125m3/h,目前实际涌水量25m3/h;

井筒地面标高+209%井底大巷标高TIL4m,开采垂深最大为

365米(下山采区水仓)。

初步设计修改已批复,2012年5月30H,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豫工信煤〔2012〕666号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已批复,2009年7月28日由郑煤集团技(2009)

61号文。

安全专篇修改批复,2013年1月15日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

州监察分局郑州煤监〔2013〕10号文件。

2013年9月27日经郑煤集团整〔2013〕37号文,对矿井联合试

运转进行了批复,同意我矿自2013年10月10日进行联合试运转。

2014年2月24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分局对矿井安全设

施及条件进行了验收,并以郑州煤监[2014]17号文进行了批复。

一、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井田西以原芦沟煤矿23采区为界,东至16勘探线,南至李家窝

断层,北至15采区边界,井田东西长795m,南北倾斜宽319-701m,

井田面积0.404Km2,保有地质储量370.8万吨,矿井实际可采储量

84.84万吨,开采二1煤层。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根据2011年度省工信厅豫工信煤

[2012H53号文件,我矿为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38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2mVniin。煤层自然倾向为III类,属

不易自然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8.92,无爆炸危险性。

在顶板管理上本矿井开采对象为二迭系山西组的二।煤层。由于

受李家窝正断层的影响,属三软煤层,同时,二।煤层赋存不太稳定,

厚薄不均,最大厚度15.3米,最小厚度0.22米,平均厚度5.6米,

2

煤层倾角一般在15。-25。之间,平均20。。(

二、各系统情况

(-)生产系统

矿井设计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开采水平标高:TIL4水

平。井筒数目:3个,安全出口2个。

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

通风,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配2台FBCDZ-6NM7B/2x90KW

型对旋式通风机,一备一用。矿井总进风量1700m7min,总回风量

1800m7min左右,最小负压448.3pa,最大负压1032.3pa。

(二)提升运输系统

提升系统:主井井筒净直径3.6m,装备一对2.5t非标准箕斗,

采用钢丝绳罐道,选用2JK-2.5x1.2/20E矿用提升机,提升能力30

万吨/年,绞车各种保护齐全、灵活可靠运行正常。副井井筒净直径

4.6m,装备一对LOt标准罐笼,采用钢丝绳罐道,选用

2JK-2.5X1.5/20E型矿用提升机,钢丝绳为1层缠绕,绞车各种保护

齐全、灵活可靠运行正常。井筒内设有钢性梯子间,作为矿井的安全

出口。

(三)通风系统

矿井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系统,两立并进风、两斜井回风,四

台主扇风机(两备两用),风机型号为FBCDZNQ23-185x2防爆对旋轴

3

流式通风机。矿井的总进风量4663nl'/min,总回风量5348m/mino

3

实测负压760Pa、840Pao

通风设施和构筑物:井下各主要进、回风巷联络巷处均设有两道

相互联锁的双向风门。

安全出口:主井、副井均安装有玻璃钢爬梯直达地面。

(四)压风系统

矿井地面配备三台LEK110A1型风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单机压

风4OniVmin,井下各地点敷设管路总长2600m,总配置自救袋总数400

个,压风系统畅通,设施运行可靠。

(五)井下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98.5m7h,最大涌水量125m7h,

目前矿井实际涌水量25m7h左右。副井筒内装设有2趟6寸钢管排水

管路,井底设有内外环水仓,水仓总容量为2925中央泵房内安

装有三台MD155-67x5型水泵,水泵配YB2400S2-2型防爆电动机(6

千V、220kW),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已

经过联合试运转,满足规程要求。下山临时水仓各安装IS100水泵2

台,将水排到副井底内外环水仓。

(六)矿井防灭火系统

矿井防灭火系统以防治外因火灾为主。主要运输及回风大巷选用

了36出型钢支护。井下变电所、各主要碉室及泵房选用了锚喷+砂支

护。每部皮带运输机安装有综合保护,并配备了消防栓、干粉灭火器、

4

灭火沙等灭火设备。

在工业广场建有容量200nl3的消防水池,沿副井敷设两趟中108

x4mm无缝钢管,支管采用060x3mm无缝钢管,敷设到各消防地点。

距副井口60余米处建有地面消防材料库,在井下环形车场建有井下

消防材料库,两个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种类、规格、数量满足要求。

(七)地面排行系统

矿井行石尽可能在井下填充老塘,出井所产少量歼石由V型矿车

运至工广西南面临时排行场,综合利用或填入冲沟和低洼地,然后覆

土造田。

(八)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我矿为双回路供电,1回路来自35KV岳村变电站1#

变压器供电16板高压盘,供电电压6KV(中转站,北段6#高压盘,

位于荣华煤矿北侧)。II回路来自35KV岳村变电站2#变压器供电13

板高压盘,供电电压6KV(中转站,南段6#高压盘,位于荣华煤矿

北侧)。两回路均直接引自开关站,开关站分列运行,保护装置齐

全可靠。矿井工业广场内有高压变电所2座,老井变电所由两趟高

压电缆引入,电压等级6kv,防雷、接地装置齐全、可靠。变电所

配备XGN2-10型高压开关柜9台,能够实现分列运行。低压配电装置

采用PGL1-0.7A型低压开关柜8台,安装S「500和S「500型变压器

2台(供地面),供主扇、主井绞车及生活用电。新井变电所由两趟

高压电缆引入,电压等级6kv,防雷、接地装置齐全、可靠。变电

5

所配备XGN2-10型高压开关柜9台,能够实现分列运行。低压配电装

置采用BSL-「A3型低压开关柜5台,安装Sg-315型变压器2台(供地

面),供副井绞车、空压机及生活用电。采用6kv电压入井供电,

下井电缆2趟,采用MYJV42-35型电缆(动力线),二趟线路均分别

来自新井地面变电所2#和6#高压盘,每趟500米,沿副井筒引至井

下中央变电所,供电线路满足井下总负荷要求。井下中央变电所采

用u型钢支护,室内设备摆放间距符合要求,共有PJG43高爆4台

BGP43高爆2台,QJGZ-400/6高压启动器3台,KBZ-630型馈电开关4

台,KBZ-400型馈电开关1台,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KBSG-200/6一台,

KBSG-315/6两台,ZBZ-4.0型照明综合保护1台。主排水泵分接在两

回路供电线路上,分别为高爆3#、4#(一回路)和6#(二回路)。

局部通风机专用线路分别来自隔爆干式变压器KBSG-200/6(风机专

变)和隔爆干式变压器KBSG-315/6,瓦斯电闭锁装置安装在中央变

电所内,闭锁范围符合要求。

(九)监测、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现安装有KJ95N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能在瓦

斯超限后,迅速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总站设

在地面调度室,主干电缆经井口避雷器由主井引至井下。在井下设有

5个分站,全部安装在新鲜风流中,平地设有1个。井下现安装有风门

传感器2个,断电馈电传感器4台,瓦斯传感器11个,备用传感器4个,

风速传感器1个,温度传感器2个,一氧化碳传感器4个。监测监控系

统地面中心站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配备专职瓦斯监测员2人、井下

6

瓦斯监测电工2人,对监测监控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保障设备正常运

行,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十)通讯系统

矿井在综合调度中心安装一部WS864型程控交换机,平面各岗位

共计安装28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碉室安装15门电话,通讯

系统畅通,对外安装有联系电话。

(十一)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装有KJ69N人员定位监控系统,定位分站2台,

人员定位接受器12台,人员定位发射器340台,对监测设备实行专人

管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十二)供水施救及降尘系统

我矿在地面砌建了200立方消防水池和消防泵站及配套设施,井

下主要巷道、转载点安装了消防洒水降尘设施并组织专人对井下矿尘

浓度每月测定2次,在采掘工作面采用煤层注水措施,在采掘工作面

和主要回风巷各转载机头设置有隔爆水棚和降尘水幕。

(十三)永久避难洞室

紧急避险系统:我矿在副井西大巷已设计建成能满足矿井人员避

灾需要的避难碉室,嗣室装备齐全完好,实行专人管理。

O

二、本质安全管理方针

7

1.遵守所有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根据AQ/T1093—2011的要求,建立和实施煤矿安全风险预控

管理体系。

3.辨识煤矿内的危险源并评价其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控

制措施,并及时更新,以有效降低风险。

4.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生产技术和设备改造,防止水、火、瓦斯、

顶板、机电等各类事故的发生。

5.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鼓励全体员工

参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实践活动。

6.发扬变革、创新精神,追求卓越,实现煤矿安全绩效的持续改

进。

三、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年度目标

1.安全生产:全矿消灭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杜绝“一通三防、

火灾、水灾、瓦斯、顶板和机电运输”等重大非伤亡事故和负主要责

任的交通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本安二级标准。

3.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矿井水平。

(二)本质安全管理中长期战略规划

2014年:

原煤产量考核15万吨,奋斗20万吨;消灭死亡事故和重大非伤

8

亡事故;安全质量标准化保持三级水平。

2015年:

原煤产量奋斗30万吨矿井;消灭死亡事故和重大非伤亡事故;

安全质量标准化保持一级水平;争创本质安全一级矿井水平。

2016年:

原煤产量奋斗30万吨矿井;消灭死亡事故和重大非伤亡事故;

安全质量标准化保持一级水平;争创本质安全二级矿井水平。

中长期战安全目标年度计划

项目2014年2015年2016年

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二级二级

万米掘进进尺死亡率(人/万m)000

百万吨死亡率(人/Mt)000

重伤率(%0)<2<2<1.5

轻伤人数(%。)<3<2<1

重大非伤亡安全事故(起)000

道路交通安全控制目标(人)000

2014年各单位月度安全目标计划

项目责任单位

百米掘进进尺死亡率(0人)各掘进生产区队

9

万吨死亡率(0人)各采煤生产区队

重伤率(0)全矿各科室和生产及辅助单位

轻伤人数(0)全矿各科室和生产及辅助单位

重大非伤亡安全事故(0起)全矿各科室和生产及辅助单位

道路交通安全控制目标(0人)全矿各科室和生产及辅助单位

四、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

按照有关法律这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安全生产实际,二五西井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设置如下:

10

仟祥煤业管理机构图

——考核中心

一务科

技术।I~测科

一—副总—一—一通风科

经理一技术科

安全—一质检办

一副总——I救护队

生产

防办

副防水办

抽采科

-监控史^

副总I加工厂।

经理-机电科

后勤-------销售科

副总供应科

经理-------►-办公室

—培训科

服务公司

五、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织和实施计划

(―)领导组织

为推动我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顺利实施,特成立安全风险预控

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李德才

成员:景双才丁留军姚云振白三有张学亮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安全副总经理景双

才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危险源辨识与评估、风险控制和

措施保障三个工作组。

(二)领导小组职责

1、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及上级的要求和规定,制定

符合本矿实际的风险预控管理制度,负责矿属各单位安全管理具体标

准和管理措施的审定。

2、督促检查矿属各单位对国家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

策、法律、法规、规程规定、行业标准及矿内有关风险预控管理方

面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3、负责保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持续有效运行的人、财、物等各

种资源的配置。

12

4、负责组织编制本矿安全生产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安全生产

工作目标等,对集团公司下达的安全控制目标进行分解与细化,审

定后组织实施。

5、对全矿安全工作进行动态检查,监督事故隐患排查,对存在

的事故隐患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提

出停产整顿意见。

6、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发、偶发

尤其是未知规律的重大隐患,本单位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公司请求

解决。

7、负责对安全风险预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审查和实施情况评价。

8、负责矿井各级管理人员和科队风险预控绩效考核方案的审

定,并根据考核结果,督促和监督各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9、负责制定、及时更新和修改工作任务、流程、职责、行为规

范、规章制度等,总结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规律,不断提高对人员

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水平。

(三)实施计划

经风险预控管理领导小组研究,按照公司统一部署,我矿安全

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具体分四个步骤实施:

13

1、准备阶段(2014年6月至8月),培训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

控管理体系理论与建立方法;

2、建立阶段(2014年8月至9月),矿井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

控管理实施办法;

3、试运行阶段(2014年9月至12月),在矿井安全生产系统全

员、全过程推广应用;

4、完善提升阶段(2015年1月至6月),全面总结实施经验和

不足,改进和提升预控管理水平。

六、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流程

按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结合我矿安全

生产实际,形成“危险源辨识与评估一生产系统控制和岗位行为

控制一培训、检查及考核提升”的闭环模式,是我矿落实和执行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具体操作规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图如下:

14

二五西井安全风睑预控管无程图

矿蕤需统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工作组

危险源评估

风险管控工作组

通防科

地测防治水科

风险控制工作组

加长、副矿长、

各科队各操作岗良

培训I

措施保障工作组

检查

考核

15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一、二五西井危险源概述

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及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全矿安全生产各系

统工作任务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及危险源分级分类。全矿共排查出危

险源共有1455项,利用“矩阵法”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

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其中重大危险源53项、中等危险源690项、一般

危险源652项;低等危险源50项(见附表)。并将所有危险源根据评

估级别和类型,分别制订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分解落实到矿领导,

管理部门、生产区队和从业人员等各个岗位。按照上述方法,二五

西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形成了“危险源辨识与评估一管控措施、不

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一审核跟进一提升”的闭环管理模式。

二、管理组织及职责

在我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危险源辨识与

评估工作组:

组长:李德才

副组长:丁留军白三有张学亮景双才姚云振

成员:王林灿袁俊杰王新省徐松阳王明明周铭远

张宏喜贾辉辉白三有王治业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工作组职责:

16

1、负责组织各单位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评估、

分级分类;

2、负责组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审核;

3、负责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相关知识培训;

4、负责对危险源的增减和升降级进行动态管理和更新。

17

三、险源矩阵表

iolK

中芍又险重大风险,写通重大风堂”

有效类别法使,击于伟左住笃的报关.,

矩阵,中1级).,(IV级).,(即,人员传杏程度及迪图,

(元).,

6.1121824

A.,61多人死亡,500万以上.,

.,

一皎

•110।,15202S

£5」一人死亡.,100万到50。万之间.,

风险,.,.1<•,

(II..48,16、20

C.14.1多人受31茎齿左、10万到100万,

.,.1

绿).,

11'齿_

9.,12、*

D.,3.1一人受口茎齿忠,1万到10万.,

.1.1.,•

.T|12,

26810、一人受到伤吉.需要吉

任又E2.12000到1万.、

.1.1款:或多人受轻微伤者,

险I

123।4.5

如l.i一人受轻微伤击,0到2000.1

L.iK.i工,I」以G.,有一类别.,.,又险等缓冤分、

1」2,3」4.15.,6,转俊,风险值,乳舞芍釜餐注,

不可能很少.,低可噩可能发生能发生.,时有发生发生的可能性「3-「别纸风险V级,

10年以10年内5壬为可1台为能18-25堇大风险”IV氏

隹计从不名w可能发生可能性的要

上可能发可能发能发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