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章末整合提升教材P65思索1.从图5.2中可以看出,具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求知欲,因而乐于参与人文内涵比较丰富的旅游活动,如巡游西安碑林等;学历较低的人,一般相对比较喜爱健康快乐的旅游活动,以消遣和消遣为主要目的,因而倾向选择山地自然景点,如巡游华山等。但是这种差异不是肯定的。2.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比较年龄的差异对旅游偏好的影响。一般来说,年龄大些的人镇静老练,活动量不如青年人,因而喜爱比较清静的地方,而青年人精力充足,活泼好动,对簇新事物的新奇心较强。3.个人的爱好不同,爱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亦不同。让学生列举自己最想去的三个地方,并说出理由,了解不同人的出游愿望,并据此设计合适的旅游活动方案。教材P66活动设计步骤(1)以学校所在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2)依据所学课本学问,学生分组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模块)并进行探讨修订。(3)布置学生分别对家长和四周邻居进行调查访问,探讨并初步确定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4)学生分别针对社区居民的个人状况(如职业、收入、受教化程度等)、旅游偏好和旅游动机等问卷模块的详细问题及备选答案进行设计,留意备选答案应具有典型性和可选性。(5)调查问卷初稿成稿。学生分批到社区进行小规模抽样调查,并以此检查调查问卷的合理性。(6)修改调查问卷,并最终定稿。(7)简要分析调查结果。教材P67思索1.从黄果树瀑布与十丈洞瀑布的景观规模上看,二者差异不明显。从区位条件看,黄果树瀑布距离贵阳150千米。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人口约89万人,具有较好的旅游可达性(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贵阳机场等)和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十丈洞瀑布距离泸州78千米,泸州人口只有53.4万,是四川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其旅游交通条件和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劣于黄果树瀑布。2.两者同为瀑布自然景观。旅游接待规模差异明显,主要是由旅游地的知名度、服务设施等因素确定的。黄果树瀑布知名度高,开发较早,接待设施比较齐全,其他服务如交通、住宿等条件较好。十丈洞瀑布在这些方面有差距。因而二者的旅游接待规模差异较大。3.分两种状况:(1)情愿去黄果树瀑布。缘由在于其知名度高,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等。(2)情愿去十丈洞瀑布。缘由在于其开发晚,人为干扰少,游人少,簇新刺激等。教材P69活动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地旅游景区,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喜好确定旅游目的地,然后选择旅游线路。2.设计步骤(1)依据学生各自的爱好、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并推选出组长。(2)各小组分头探讨。组员列举出自己感爱好的旅游目的地,并通过新闻媒介、网络、旅行社、书籍、亲朋好友等,分头收集有关旅游地的信息。(3)各小组信息汇总,进行组内探讨。比较各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并最终依据时间和费用的限制,共同确定旅游目的地,设计合理的旅游路途。(4)在老师指导下,制作展板。(5)在班级或校内内展出。教材P72思索(上)1.从地形上看:雨季时山区易发生地质灾难,如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这些灾难能冲垮房屋、树林、阻断交通、破坏旅游景点,对游客的人身平安造成危害。气象灾难:如台风、暴风雪等也影响着游客的平安。由台风引起的海上风暴潮以及登陆时给沿海地区带来的狂风暴雨、寒潮带来的暴风雪等,都会给旅游者的人身平安带来威逼。水文条件:当河流水位暴涨、海况困难时,也会对游客的人身平安带来威逼。2.从案例中可以看到除了自然因素以外,旅游交通条件和设施、旅游消遣服务设施、旅游地管理及游客自身的学问储备和素养等也对旅游平安有影响。结合图5.9分析,旅游平安还涉及旅游餐饮条件、流行性疾病、旅游地居民的看法、斗争和社会治安等因素。3.在任何一个旅游区旅游时,都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如何保障旅游平安,即旅行过程中的平安、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地的硬件设施条件(餐馆、消遣、交通、医疗)和旅游地的软件条件(如当地居民的看法、有关政策、政府的管理等)。教材P72思索(下)旅游者依据自己的须要和爱好爱好,除携带图中必备物品之外,还可以携带一些水果、零食、充电器、饮用水、防蚊虫叮咬剂等物品。教材P76思索1.依据图5.15、5.16、5.17和案例2的分析,旅客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如由于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触摸等,使我国的三大石窟和北京故宫的文物古迹遭到严峻破坏;游人踩踏使黄山和九寨沟的土壤板结、植被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并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游人过多也带来旅游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如旅游垃圾、生活废水等,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如九寨沟的水体富养分化。依据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大致分三类,即干脆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负面影响轻则损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满足度,导致旅游经济滑坡;重则造成不行再生性的旅游资源破坏,从而丢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2.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可行。故宫和九寨沟是人类珍贵的遗产,对它们进行爱护是特别必要的。这些限制性措施可以削减人为的损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爱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认为不行行。实行限制性措施不但不会削减损坏,反而会由于削减数量,使旅游区爱护和管理缺乏运转的资金,阻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另外,这样消极的限制性措施对存在经济条件差异的旅客来说也是不公允的。看法和建议: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扬教化,提倡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导等等。教材P77思索1.劳务旅游关系即旅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与旅游区建立的一种劳务、旅游关系。即旅游者可以在旅游区通过付出劳务,赚取旅费,延长逗留时间,爱护自然环境,且巡游更多的地方;通过参与工作接触社会和一般民众,从而更深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维护当地人民生活。2.珠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量废弃物丢弃在冰川里,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长期性和难以消退性。3.可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体手段收集这方面的材料,并相互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正确的旅游环保意识和个人素养。教材P78活动设计本题,旨在通过设置专题探讨的情景,培育学生的旅游环保意识。“诗意地栖居”说明人类生活的一种姿态、一种潇洒,和对自然界的敬重之情,描绘了人地和谐发展共存的奇妙情景,因而对生态环境爱护的提倡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进藏游”热已慢慢兴起,2024年春节期间,仅拉萨市就实现了旅游收入1.8亿元。据此完成1~2题。1.进藏旅游的人应带的必要的平安防范物品有()①防缺氧的氧气袋②防高原反应的药品③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④防暴雨的雨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纳“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A.抵挡恶劣的气候环境 B.适应海拔的改变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难解析:第1题,青藏地区主要特点是高寒缺氧,光照强,该地一般不会下暴雨。第2题,西藏海拔高,空气淡薄,进藏旅游可能会感受到高原缺氧带来的不适,所以用“渐进—阶梯式”可缓解这种不适。答案:1.A2.B 加强旅游防范意识,树立“平安第一”的观念可有效削减旅游平安事故的发生。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关于旅游者自身行为的叙述,与增大旅游平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无关的是()A.随意扔弃烟头B.干旱季节野炊C.野外烧烤引发的山林火灾D.自助旅游,而不随团旅游4.搞好旅游平安工作须要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努力,以下做法不属于旅游管理者所做的旅游平安防范工作是()A.设置旅游警示牌和旅游平安爱护设施B.建立旅游平安联动设施C.完善救援机制D.旅游者自带生活用品,避开上当受骗解析:第3题,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也可能引发平安事故,例如随意扔弃烟头、干旱季节的野炊、野外烧烤引发的山林火灾等。第4题,旅游者自带生活用品,避开上当受骗不属于旅游管理者所做的旅游平安防范工作。答案:3.D4.D 下图为高铁开通前、后上海市民依据去往不同旅游资源点的各时间段的比重示意图。图中S、M、L分别为近程、中程、远程旅游;2、3、7、X、9分别为双休日、小长假、黄金周、其他时间、寒暑假。读图完成5~6题。5.高铁开通后,上海市民外出旅游的改变特点是()A.小长假选择近程旅游人数明显增加B.双休日选择中程旅游的比重明显增长C.其他时间选择远程旅游的人数大幅度削减D.黄金周对外出旅游的吸引力变得更大6.结合所学旅游地理学问分析,高铁开通更有利于()A.节约市民旅游经费预算B.游客敏捷选择出游方案C.爱护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D.缩小客源与旅游资源距离解析:第5题,读图,虚线空点表示开通前,实线黑点表示开通后,依据图中曲线可以推断小长假选择近程旅游人数明显削减,A错;双休日选择中程旅游的比重明显增长,B对;其他时间选择远程旅游的人数大幅度增加,C错;黄金周对中、远程外出旅游的吸引力改变不大,D错。第6题,高铁开通,市民出游增多,不能节约市民旅游经费预算,A错;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游客敏捷选择出游方案,B对;游客增加,不利于爱护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C错;可以节约时间,不能缩小客源与旅游资源距离,D错。答案:5.B6.B 甲、乙、丙、丁四地都是我国闻名旅游胜地。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的四地景观有桂林山水、华山西峰、长白山天池、黄山“飞来石”。四地按地理位置从北到南排列,应为()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C.丁—乙—甲—丙 D.甲—丁—乙—丙8.关于图中四地旅游平安特殊留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登山应留意坡陡路险B.乙山观日出应留意昼夜温差大C.雨季游丙地应预防地质灾难D.游丁地应随时预防火山喷发解析:第7题,按地理位置从北到南排列即可。第8题,长白山天池为死火山。答案:7.B8.D 位于古丝绸之路、现“其次亚欧大陆桥”上的敦煌莫高窟,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着中外游客,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石窟的损坏极为严峻,依据材料回答9~10题。9.敦煌莫高窟虽历经千年,仍保存较好,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有关()A.地处高纬 B.气候寒冷C.气候干旱 D.流水侵蚀10.为爱护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对游客人数作了限制,又限制其停留时间,主要缘由是()A.避开游客丢弃大量垃圾B.为了爱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C.削减因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使珍贵的壁画受到损坏D.避开游客在壁画上乱刻乱画解析:敦煌莫高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有、气候干旱是其保存完好的主要缘由。对游客数量和停留时间作限制主要是为了削减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对石窟小气候的影响,爱护珍贵的壁画资源。答案:9.C10.C二、综合题(共60分)11.(2024·江西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0分)材料一有着740多年历史的南锣鼓巷宽8m,全长787m,巷子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胡同里,分布着齐白石、茅盾、蒋介石、僧格林沁等名人的故居、行辕、王府。当时这里因靠近中国戏剧学院,而汇聚了许多“文青”,并出现创意小店,咖啡厅和酒吧。材料二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旅游的火爆导致这里房租较起初上涨了百倍,更多店铺转营盈利快的烤串、炸臭豆腐等所谓“北京小吃”。面对到处乱窜的黑三轮、响声刺耳的导游扩音喇叭,当地居民忍无可忍。2024年4月北京市东城区主动取消其南锣鼓巷的国家AAA级景区资质。结合材料,分析北京南锣鼓巷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案:旅游开发(服务)项目与景区的特点不符,渐渐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组织与管理不到位,游客流量超过景区的旅游承载力,降低了游客的巡游质量;加大了周边的交通压力,简单导致平安问题;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加大了对景区的污染,加大了对旅游资源(文物)等的破坏。12.(2024·桓台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旅游,而且人们对旅游服务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有些景区达不到人们的要求,甚至出现许多问题,国家对一部分景区进行整治和降级摘牌。2024年中国撤销三个5A级景区,分别是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重庆市南川区神龙峡景区、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区。说明这3个景区被撤销5A级景区的缘由。答案:核心景区过度开发,影响旅游景观;景区存在平安隐患;环境污染严峻,卫生状况差;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严峻退化,得不到刚好修复;旅游黑车揽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旅游秩序混乱;擅自更改门票价格等。13.(2024·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旅游业配套服务的发展促进了南极游的兴起。每年11月—次年3月为南极游旺季。但想去南极看极光还难以实现,并且成熟的南极游线路很少深化南极大陆腹地。说出南极游的必备物品,分析难以实现南极看极光和南极游线路很少深化南极大陆腹地的缘由。答案:防寒防风的服装、墨镜、防晒霜。缘由:南极游时间为暖季(11月—次年3月),而观看南极极光相宜在极夜期(寒季)。南极大陆腹地多为酷寒、(干燥、)烈风环境;线路途中冰窟(冰裂缝)广布(高寒缺氧),旅游平安系数低。14.(2024·北京东城区检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读图,举例说出重庆市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4分)(2)从旅游平安角度,请为暑期赴重庆的旅游者提些建议。(6分)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仙渡溶洞;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大足石刻。(合理即可)(2)防中暑,防洪涝(防雷暴),防滑坡、泥石流(旅游交通平安)。(合理即可)15.青海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高原省份,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下图为青海旅游交通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简述青海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4分)(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青海旅游应留意哪些方面的平安问题?(6分)解析: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交通不便,客源市场远,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地区接待实力和环境承载量小,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自然环境看,高寒的特征,紫外线辐射强、温差大、缺氧等问题突出,此外地质、气象灾难多发,都是影响旅游的担心全因素。答案:(1)地处西部内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客源市场较远;社会经济还较落后,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和提高。(任答两点即可)(2)路途遥远,交通质量差,要留意交通平安,防止迷路;高原地区,留意预防大风、冰雹等气象灾难和泥石流、雪崩、滑坡等地质灾难;防止高原反应,防止紫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