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动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4)
家畜解剖生理课程教学大纲.....................................(9)
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17)
家畜遗传育种课程教学大纲.....................................(20)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5)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大纲...................................(29)
兽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3)
动物繁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40)
畜牧各论课程教学大纲..........................................(45)
兽医临床课程教学大纲..........................................(53)
畜牧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59)
畜牧兽医基本法规课程教学大纲.................................(64)
动物检疫技术课程教学大纲......................................(67)
家畜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大纲.....................................(70)
饲料营销课程教学大纲..........................................(73)
经济动物生产课程教学大纲.....................................(76)
中兽医学课程教学大纲..........................................(82)
淡水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86)
动物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0)
饲料配合与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92)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95)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与适应学时
1.适用专业:本课程是动物科技系通用课,适用于畜牧兽医、兽医、动物营养、动物
防疫与检疫、水产各专业。
2.适用学时:畜牧兽医适用学时为26-34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是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和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
生到陆生进化规律,为专业课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畜牧各论的关系
本课程是畜牧学教学的扩展,主要讲授脊椎动物的分类知识,家畜禽的解剖知识在《家
畜解剖生理中讲述》,也可以说是畜牧学的基础。
2.与兽医临床的关系
本课程讲授的无脊椎动物中以兽医中的寄生虫为主,讲授它们的分类及生活史,为进
一步学好兽医课程打基础。
3.与经济动物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讲授脊椎动物的分类及生态适应环境,而经济动物的生产和扩展则在经济
动物中讲授,因此本课程是学习经济动物课程的入门课程。
四、课程目的
1.知识目的:使学生了解动物科学领域的动物学知识,掌握动物的种类及分类的基本
方法,为学好专业课,扩宽知识面,并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能力目的: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动物标本的采集、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内部解剖方
法。
3.素质目的:培养学生细心、能吃苦、持之以恒的开拓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性、系
统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
1.理论性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合养殖实际,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
注意知识的连惯性、逻辑性、系统性,采用图文并茂和启发式的直观性教学方法讲述基本
知识,分类方法。
2.实践性教学:结合养殖实例做好现场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
的理解。课程实训要结合养殖实例,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动物分
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时数分配
其中
序号教学内容总课时
讲授实验
1绪论22
2无脊椎动物6-104~62〜4
3脊椎动物16-2010-126~8
4动物的演变与进化22
合计26〜3418〜228-12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七、教学内容
理论模块(18〜22学时)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动物学的概念,了解动物学的发展史,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知
识。
教学内容:动物学概念;动物学发展史;动物学的内容、目的、要求;动物学分类的
基本知识。
无脊椎动物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各门的主要特征、了解分纲;理解与专业有关的相
应动物的特征及习性。
教学内容: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分纲;各纲的代表动物特征。
多孔动物门及腔肠动物门: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纲;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分纲。
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寄生扁形动物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扁形动物的分
纲。
线形动物门: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线虫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人蛔虫、钩虫、
猪蛔虫、血丝虫。棘头虫纲的特征及代表动物:猪巨吻棘头虫。
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纲;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
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与人的关系;腹足纲主要特征及代表动
物。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纲;甲壳纲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多足纲特征
及代表动物;蛛形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昆虫纲特征及昆虫纲分类。
脊椎动物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脊索动物的分类;理解鱼纲、两栖
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各纲的特征及类群。
教学内容:
脊索动物门的概述、主要特征、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圆口纲:圆口纲动物的特征、代表动物:七鳏鳗。
鱼纲:鱼纲主要特征(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身体结构与适应)、分类。
两栖纲: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两栖类的发育与变态、类群。
爬行纲:爬行纲动物的主要特征;类群及代表动物(蛇)。
鸟纲:鸟纲的主要特征;生殖与发育;鸟纲的类群及代表动物。
哺乳纲:哺乳纲的主要特征;生殖与发育;类群及代表动物。
动物演变及进化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动物界的演变和动物进化谱系。
教学内容:一、动物机体结构的演变;二、动物界的进化谱系。
实践模块(8〜12学时)
教学内容: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草履虫的采集和结构观察;
眼虫或水帽的采集与观察;
2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分体吸虫和绦虫形态观察;
蛔虫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观察;
蚯蚓形态结构观察;
河蚌、田螺、钉螺、锥实螺、扁卷螺观察;
常见节肢动物的形态观察。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观察及内脏解剖。
蛙的外形及内脏解剖观察。
家鸽(或鸡)的内脏解剖观察。
家兔的内脏解剖观察。
教学要求:见本课程的实训大纲。
八、考核标准
1.本课程的考核由学生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闭卷考试等儿个方面
的考核组成。其中“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占40%的总评分,期末的闭卷
考试成绩占60%的总评分。
2.期末考试的试卷可由试题库抽取;或者由专业教研室指定专人出A、B两份试卷,
由教务处随机抽一份试卷考试。
3.试卷题型可以是: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问答、判断、论述等,但是每份试卷至
少有四种不同的题型,40个以上的知识考核点,重点介绍的章节要占60%分值以上。
九、参考教材
《动物学概论》为本系编写的校本教材。
十、说明
1.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专业以脊椎动物讲授为主,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水产专业
以无脊椎动物讲授为主。
2.在讲授本课程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弥补直观教学的不足。
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教
学。
3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与适应学时
1.适用专业:本课程是动物科技系通用课,适用于畜牧兽医、兽医、动物营养、动物
防疫与检疫、水产各专业,
2.适用学时:适用学时为46〜52学时。
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技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学习动物生物化
学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而且为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学生
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氨基酸种类、蛋白质的功能及代谢,酶的特性及功能,了解
糖类和脂肪的代谢、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掌握基本生化实验操作
技能。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家畜遗传育种的关系
核酸的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等知识在生物化学中讲述,为遗传育种课程打下基础,
基因工程及应用在家畜遗传育种中讲述。
2.与微生物的关系
本课程是微生物课程的基础课程,为学好免疫学、病毒学等内容打下基础。学生在学
完本课程后,才能对微生物学中的基本知识进行理解和想象。学习内容没有交叉,但是为
学习微生物课程的门坎。
3.与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基础,是学好该课程的必要前题。因此,本课程中
的蛋白质、酶、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等内容是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转化的基
础知识。所以本课程与它的关系是递进的关系。
4.与动物药理的关系
药学的基本知识、药理机理的理解等都需要生物化学的知识,因此也是一个为学好动
物药理打基础的课程。
5.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学好专业核心课程打基础的。象《兽医临床》、
《畜牧各论》、《家畜繁殖技术》等课程的知识都涉及到了有关“蛋白质、酶、代谢、机
理”等内容,但要学好这些内容,就要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四、本课程的目的
1.知识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
熟悉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变化规律,掌握其中的
主要反应。
2.能力目的: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和技能,强化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初步
具有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的:培养学生细心、能吃苦、持之以恒的开拓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性、系
统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
1.理论性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畜牧业实际,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
注意知识的连惯性、逻辑性、系统性,采用图文并茂和启发式的直观性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方法讲述基本知识,分类方法。
4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实践性教学:结合畜牧业实例做好现场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
论的理解。课程实训要结合饲料分析实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室操作能力,应用所学技
术解决实验室诊断问题的能力。
六、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数讲授实验
绪论22
1蛋白质与核酸化学1046
2酶642
3维生素422
4生物氧化2〜42-4
5糖代谢6〜1042〜6
6脂类代谢642
7蛋白质的分解代谢422
8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4
9物质代谢的调节22
合计46-5230-3216-20
七、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应用与发展以及本课程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物化学的发展、动物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等学科的关
系
蛋白质与核酸化学
教学目的:
1.了解核酸的种类、功能、主要性质。
2.掌握核酸的组成、结构。
3.认识游离核甘酸在生物体内代谢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派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X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X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分类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
重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单核昔酸、核酸的分子结构
难点: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实验技能训练:双缩版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酶
教学目的:
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催化的特点,了解酶的分类和命名。理解酶的作用机理和影响酶
促反应的因素。
教学内容:
5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酶促反应的特点;酶的概念,酶催化反应的特点。酶的结构与功能;酶作用的基本原
理;酶作用与分子活化能的关系;酶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的命名、分
类及在畜牧兽医实践上的应用。
重点:酶催化反应的特点、酶的组成、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
因素。
难点:酶分子的结构、酶作用的基本原理、
实验技能训练: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
维生素
教学目的:
1.了解维生素的命名和分类。
2.理解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e泛酸(遍多酸)生物素
叶酸维生素Bl2维生素C;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硫辛酸
重点:水溶性维生素
难点: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实验技能训练: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生物氧化
教学目的:
1.理解生物氧化、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等概念。
2.了解生物氧化途径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的机理及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教学内容: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方式.
生物氧化中二高化碳荔生成;至物氧化中水的生成;生物氧化中能量的产生与利用。
重点:生物氧化的特点、方式,呼吸链的组成,ATP的生成。
难点:呼吸链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糖代谢
教学目的:
理解糖的生理功能,了解动物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掌握糖酵解,三竣酸循环的基本途径,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T解糖合成代谢的一般过程。
教学内容:
糖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概况;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糖的分解代谢;糖异生作用
重点:糖的分解代谢、糖异生作用
难点:糖酵解、糖的有氧分解
实验技能训练:血糖及尿糖含量的测定
脂类代谢
教学目的:
1.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掌握饱和脂肪酸B-氧化的基本过程,了解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3.明确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和脂肪合成的一般过程。
教学内容:
脂类的生理功能;脂肪的代谢;类脂代谢。
重点:脂类的生理功能、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合成代谢
难点:饱和脂肪酸B-氧化的基本过程、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实验技能训练:血清总脂的测定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教学目的:
1.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掌握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2.明确氨的代谢和a-酮酸的去路。
3.理解糖、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关系。
教学内容:
蛋白质的生理作用、氮平衡与蛋白质的需要量、必需氨基酸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氨
基酸在体内的代谢概况。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某些氨基酸的代谢;糖、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关系。
重点:蛋白质的生理作用、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
难点:糖、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关系
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教学目的:
1.了解核酸的降解及核甘酸的分解与合成。
2.掌握DNA、RNA合成的方式和基本过程。
3.理解中心法则,明确蛋白质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掌握遗传密码的特点。
4.了解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般过程。
教学内容:
核酸的代谢、※核酸的降解、核甘酸的分解、核甘酸的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工程技术简介。
重点: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难点:D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及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派物质代谢的调节
教学目的:
了解生物体内各类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代谢调节。
教学内容:
物质代谢调节的生理意义、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代谢与能量。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酶的定位调节、活性调节、含量的调节;
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激素通过细胞膜受体的调节、激素通过细胞内受体的调节
实验技能训练:氨基转换与氨基酸的纸上层析
八、考核标准
1、本课程的考核由学生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闭卷考试等儿个方
面的考核组成。其中“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占40%的总评分,期末的闭
卷考试成绩占60%的总评分。
7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期末考试的试卷可由试题库抽取;或者由专业教研室指定专人出A、B两份试卷,
由教务处随机抽一份试卷考试。
3、试卷题型可以是: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问答、判断、论述等,但是每份试卷
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题型,40个以上的知识考核点,重点介绍的章节要占60%分值以上。
九、参考教材
1.《动物生物化学》,周顺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0年第三版。
2.《基础生物化学》,徐凤彩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广州,1999年。
3.《动物生物化学》,刘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一版。
十、说明
1.畜牧兽医、动物营养、水产专业以糖、脂类、蛋白质代谢为重点;兽医、动物防疫
与检疫讲授酶、维生素、生物氧化为重点。
2.在讲授本课程时,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弥补直观教学的不足。
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教
学,适当的增减部分内容。
8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家畜解剖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与适应学时
适用专业:本课程是动物科技系通用课,适用于畜牧兽医、兽医、动物营养、动物防
疫与检疫各专业。
适用学时:适用学时为106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养殖类高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
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好后期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畜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能识别主要
畜禽形态、构造,掌握各系统的结构和主要生理功能,为畜禽生产和疾病诊断及防治打下
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关系
本课程的消化系统与生理对加深《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饲料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利
用至关重要,是一个基础性的知识。
2.与《家畜繁殖技术》的关系
本课程的生殖系统及生理内容应该重点讲述,在《家畜繁殖技术课程》中不再深入讲
解。此部分知识是学好家畜繁殖技术中繁殖生理的重要基础。
3.与《畜牧各论》的关系
本课程的家畜形态构造是学好《畜牧各论》的基础,为该课程象“体质外貌鉴定、选
种选配、生长发育的评定”等内容打基础。
4.与兽医类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学好《兽医临床》的基础课程,象内科、外产科、病理现象等课程或内容都
需要学生学好《家畜解剖生理》课程。
四、课程的目的
1.知识目的:掌握畜禽解剖的基本概念、各系统结构和生理功能。理解各系统的形态、
结构、功能及其调节;了解常规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2.能力目的:使学生具有家畜解剖的基本理论及实用方法;学会标本的制作方法;能
识别家畜的各系统、外部形态构造;掌握正常家畜的血液、体温及重要生理指标。
3.素质目的:具有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辩证思维、勤于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理论性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畜牧业实际,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
注意知识的连惯性、逻辑性、系统性,采用图文并茂和启发式的直观性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方法讲述基本知识,分类方法。
2.实践性教学:结合畜牧业实例做好现场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
论的理解。课程实训要结合各类动物标本实例,重点培养学生的对家畜禽外部形态和正常
生理指标的识别能力,应用所学技术解决畜牧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分配
9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序号教学内容总时间数讲授实验实习
绪言22
第一篇家畜解剖564412
1畜体基本结构862
2运动系统871
3被皮系统431
4呼吸系统431
5消化系统642
6泌尿系统431
7循环系统651
8生殖系统651
9神经系统651
10内分泌系统431
第二编家畜生理422814
11畜体生命活动422
12血液422
13循环生理-122
14呼吸生理541
15消化生理541
16排泄生理422
17体温422
18神经肌肉生理22
19内分泌44
20生殖生理642
第三编家禽的解剖生理862
合计1068026
七、教学内容:
基础模块(80学时)
绪论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生理解家畜生理学的概念和学习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和意义,了解
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家畜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家畜解剖生理学在动物营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
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畜体主要部位名称;解剖常用术语。
第一编家畜解剖
畜体的基本结构
目的要求:
通过讲述,使学生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必须掌握细胞的结构、
繁殖;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分布及其主要功能。了解并认识畜体是一个复杂而又统一的
整体。
10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细胞、细胞间质、基本组织、器官、系统和有机体的概念
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在运动中的功能,骨和骨骼的概念。掌握骨、
肌肉和关节的基本构成。主要肌肉群的名称和位置。正确认识运动系统构成畜体支架和体
型、轮廓的基础,了解在活畜体表面能看到或摸到的肌性或骨性标志。
教学内容:
骨的形态、骨的构造、及骨的理化特性;骨的连接;全身骨骼的组成;躯干骨骼的组成;肋、胸骨
的构造;躯干骨、重要关节韧带;前肢骨的组成:后肢骨的组成。
肌肉的概述;全身主要肌肉的分布;前肢肌肉;后肢肌肉。
被皮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被皮系统的组成,掌握皮肤、蹄和乳腺的形态构造。一般了解皮
肤的其他衍生物。
教学内容:
被皮系统的组成、皮肤的构造、皮肤的衍生物、蹄的形态构造的特征、角的构造。
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牛和猪的胃、肠、肝、胰等器官的位置、
形态的结构等特点,理解主要家畜的消化系统有正确完整轮廓的形态学认识。
教学内容: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的一般构造、腹腔的划分,腹膜及其形成物。
口腔,口腔内各器官,舌的形态构造、齿的构造、齿式,主要的唾液腺。牛、猪口腔
的形态构造特征。咽的位置形态。食管的位置和构造,牛、猪食管的形态结构特点。单室
胃,多室胃;小肠的区分、小肠壁的组织结构,牛、、猪食管的小肠各部的位置、形态和
组织结构。肝的形态和位置、肝的分叶、肝的组织学结构、肝门胆管系统。肝的血液循环,
马、牛、羊、肝的形态和位置特点。
胰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马、牛、羊、大肠的位置和形态特点,肛门。
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着重掌握各种家畜呼吸道的各部和肺的形态、构造的特点。
教学内容: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的构造和功能;咽喉的位置及构造;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构造;
各种动物肺的分叶、肺组织的构造;肺的血管,胸腔、胸膜、胸膜腔和纵隔。
泌尿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掌握家畜肾脏的位置、形态和构造特点。
教学内容: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组织结构、肾脏的血液循环;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
11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形态和构造。
生殖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重点掌握睾丸、阴囊、精索、卵巢、子宫等的
位置、形态和构造特点。了解各种动物附睾的特点。
教学内容:
公畜的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阴囊、精索的位置及结构;副性腺的位置、形态和作
用;尿生殖道、阴茎的结构。
母畜生殖系统的组成;卵巢的位置、形态的构造特点;牛、猪、羊的卵巢的位置、形
态及特点;卵巢的组织结构(重点是卵泡区内卵泡各个不同发育阶段);输卵管的位置、
形态及构造;子宫的位置、形态及构造;阴道、尿生殖前庭和阴门的结构。
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与实习,使学生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了解体液在动物体内的循环途径和与
其他器官的联系。着重掌握心脏的形态结构、位置,血管的种类、主要动静脉的主干行径,
主要淋巴结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临床上常用淋巴结的分布。
教学内容:
心血管系统:心脏的形态、位置及构造;血液循环的径路;血管的种类和构造;血管分
支的一般规律;全身主要血管的分布;胎儿的循环特点。
淋巴系统:淋巴器官的概念;胸腺形态、结构特点;淋巴的形态结构特点;全身主要淋
巴结的分布;脾脏的位置、形态和构造,各种动物脾脏形态及特点;淋巴管的种类、结构
特点;其他的淋巴器官。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理解中枢神经、躯体神经、植物神经等有关的
基本概念及其形态结构特点,从而对神经系统有个概念准确,轮廓清楚的认识。
教学内容: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概述;中枢神经的概念;脊髓的位置、形态和构造;脑髓的位
置和形态;脑的分类、各类型脑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外周神经的概念;脑神经和脊神
经的分布及区分;植物性神经的概念、来源、分布和形态特点及区别。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概念;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感觉器官构造。
内分泌系统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理解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和胰
岛等内分泌器官,了解内分泌细胞的位置、形态及组织构造。
教学内容:
内分泌腺的概念;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松果体、
胸腺和胰岛等内分泌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组织构造。
第二编家畜生理
12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的生命活动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特征及调节,掌握新陈代谢的概述和生命活动的调
■下44-。
教学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调节方法。
血液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内环境的概念,着重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主要生理功能,了解
血凝的机理以及实践中抗凝与促凝的措施。
教学内容:
体液及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恒定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血
浆的成分及功能;血细胞及其功能;血液凝固的概念、机理;抗凝与促凝的措施;家畜的
血型。
循环生理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了解血压的形成和各血管中血流特点,理
解组织液生成的机理。
教学内容:
心脏生理:心脏的生理特性及理化因素;心动周期;心率、心音、心输出量及其影响
因素。心电图简介。
血管生理: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动脉脉搏的概念及形成,检查脉搏
的部位,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的特点;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毛细血管的血压、组
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的神经调节;心血管的体液调节。
呼吸生理
目的要求:
使学生理解动物呼吸的全过程,重点掌握呼吸运动的产生,气体运输和交换。
教学内容:
呼吸的概念及全过程。呼吸运动;气体的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
消化生理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饲料在家畜消化管各段内的消化、吸收情况,重点掌握牛、猪
的胃肠消化生理特点及基本消化规律。
教学内容:
概述消化的概念,消化的方式(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生物性消化),消化管平
滑肌的生理特性。口腔消化、采食、咀嚼、唾液的性状、成分及其作用吞咽。单胃消化:
胃液的性及成分。胃蛋白酶、凝乳酶、胃脂肪酶的作用,盐酸的作用。胃的运动:紧张性
收缩、蠕动、胃的排空。复胃消化。小肠的消化。大肠的消化。吸收。消化管运动和消化
腺活动的调节。
13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排泄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泌尿系统和皮肤是畜体排泄代谢产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维持畜
体内环境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尿的化学成分;尿的生成;排尿皮肤的机能
体温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家畜正常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理解体温的调节。
教学内容:
体热的产生;体热的放散;体温的调节
神经肌肉生理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神经系统在动物的感觉、运动、内脏及其它一切生理活动中的
整合主导作用,进一步加深对动物有机体的整体性与统一概念的了解,并掌握条件反射,
了解家畜行为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神经纤维和肌肉生理、反射中枢生理、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神经系统的运动机能、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皮质下各级中枢的机能概述、大脑皮层的机能。
内分泌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明确激素的概念及其体内的作用特点,认识内分泌系统是体内另一
个重要的调节系统,掌握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等内分泌器官分泌激素及
其作用;了解有关其他激素在体内的作用。
教学内容:
激素的概念、作用、分类及其原理;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等内分泌
器官生理功能、分泌激素及其作用;内分泌腺的活动调节关系。
生殖生理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动物性成熟和体成熟的概念,掌握性腺产生、生殖细胞和发情
周期的基本知识,认识受精等生殖过程,了解胚胎发育的简易知识。
教学内容:
公畜的生殖生理;母畜生殖生理;胚胎的早期发育,妊娠、分娩过程;泌乳及机能。
第三编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目的要求: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家禽的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的特征。
教学内容:
家禽的运动系统、被皮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构造和机能特点。
14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实践模块(26学时)
教学内容:
解剖部分: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养方法。
单层立方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的观察。
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的观察。
血液压片观察。
平滑肌组织和神经的观察。
在标本上观察各部骨胳的形态构造特点及位置关系,并认识头部、躯干及主要肌肉的
形态位置。活体触摸主要骨性和肢性标志。
利用标本、模型观察消化系统各器官形态构造和位置。
观察小肠、肝的组织学构造。
用标本、模型观察呼吸系统各器官形态构造和位置。
观察肺组织构造。
标本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重点观察牛、羊、猪肾脏的形态和构造特点。
肾脏的组织结构的观察。
用标本观察公母畜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特点。
睾丸、卵巢组织结构的观察。
用标本或模型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内部构造;主要的动静脉和淋巴管的分布。
观察淋巴结和脾脏的组织结构。
用标本、模型观察脑和脊髓的形态构造。
用标本观察脑神经和植物神经的形态分布。
生理部分:
心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观察。
离体蛙心灌注,观察离子、酸碱度和激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呼吸运动的调节。
胸内负压的观察。
用家兔或狗作急性试验,观察尿的生存及影响尿生存的影响因素。
观察胃肠运动及神经、体液因素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小肠的吸收。
脊蛙反射与反射弧的分析。
示教:去大脑僵直。
观察公、母鸡各器官的构造特征。
教学要求:见本课程的实训大纲
八、考核标准
1.本课程的考核由学生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闭卷考试等几个方面
的考核组成。其中“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占40%的总评分,期末的闭卷
考试成绩占60%的总评分。
2.期末考试的试卷可由试题库抽取;或者由专业教研室指定专人出A、B两份试卷,
由教务处随机抽一份试卷考试。
3.试卷题型可以是: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问答、填图、判断、论述等,但是每份
试卷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题型,40个以上的知识考核点,重点介绍的章节要占60%分值以上。
15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九、参考教材
1.《家畜解剖》,范作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一版。
2.《家畜生理》,范作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一版。
十、说明
(-)教学建议
1.部分基础模块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2.部分教学内容可采用电视教学。
(二)本大纲将教学法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的初步认识。
理解:指对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具有初步的运用能力。
掌握:指对知识具体和深入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三)畜牧养殖类专业侧重于解剖部分,兽医类专业侧重于生理部分。教师可根据专
业特点,适当的增减部分内容。
16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与适应学时
适用专业:本课程是动物科技系通用课,适用于畜牧兽医、兽医、动物营养、动物防
疫与检疫各专业。
适用学时:适用学时为60〜64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动科系畜牧养殖类高职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和
考核学生掌握与培养与畜禽传染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必考
课程。它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好后期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
课程的任务:培养和考核学生掌握与培养与畜禽传染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技能。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兽医临床》课程的关系
微生物的知识与机能是寄生虫与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诊断基础。
2.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的关系
消化道的微生物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有益的微生物既可作饲料为动物提供营
养,而且有益于动物的健康;有害的微生物污染饲料,并且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可
能使动物中毒。
四、课程的目的
1.知识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动物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
2.能力目的:运用基本技能识别主要畜禽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微生物,并能从
病原学、免疫学角度对畜禽传染病进行预防、治疗和诊断。
3.素质目的:具有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辩证思维、勤于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理论性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畜牧业实际,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
注意知识的连惯性、逻辑性、系统性,采用图文并茂和启发式的直观性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方法讲述基本知识,分类方法。
2.实践性教学:结合畜牧业实例做好现场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
论的理解。课程实训要结合各类动物标本实例,重点培养学生的对家畜禽外部形态和正常
生理指标的识别能力,应用所学技术解决畜牧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分配表
学时
序号教学内容总学时
理论实习
1绪论22
2总论18〜20126-8
3免疫学基础10-128-102
4细菌各论22148
5病毒862
合计60〜6442〜4418-20
17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七、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学习本门课程对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原因、主要的病原微生物有
个了解,明确本课程在畜物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任务、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发展史、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总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生理学、外界因素对细菌
的影响、病原菌致病作用。
教学内容:概述、细菌的形态构造、细菌生理、外界因素对细菌和影响、病原菌的致
的病作用。
免疫学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免疫及免疫功能、类型、构成机体特异性免疫的
因素学清学及其免疫学的应用。
教学内容:免疫学概论:免疫及免疫的功能、免疫的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的构成因素、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体液中非特异性免疫因
素、机体的不感受性。抗原:抗原的概念、构成抗原的条件、抗原决定簇、抗原的类型。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机体免疫应管的过程、
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血清学反应:概述、沉淀反应、凝集反应、与补本有关的试验、中和试验、免疫标计
技术;免疫学的应用:免疫诊断与免疫检测、免疫预防、免疫治诊。
细菌各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与编辑禽传染病有关的病原菌的形态、染色特
性、抵抗力、抗原性、致病性和免疫性
教学内容: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
巴氏杆菌属:本属的分类、多性巴氏杆菌的内容、溶血性巴氏杆菌
芽胞杆菌属-炭疽芽胞杆菌:炭疽杆菌芽胞的的概论及生物学特性、炭口疽杆菌病的免
疫防治、炭疽杆菌与炭疽杆菌类似的鉴别要点
革兰氏阳性无芽胞杆菌:猪丹毒杆菌
病毒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及繁殖方法。掌
握病毒的培养方法及病毒病的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内容:病毒总论:概述、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病毒的抵抗力、病毒的繁殖及过程、
病毒的分离的培养、病毒病的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各论: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鸭瘟病
毒。
教学实习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病原菌、病毒的诊断与防治措
施,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内容:本课程的实习内容见《动物微生物》课程实践性教学大纲。
18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八、考核标准
1.本课程的考核由学生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闭卷考试等儿个方面
的考核组成。其中“上课出勤、回答提问、作业与实习报告”占40%的总评分,期末的闭卷
考试成绩占60%的总评分。
2.期末考试的试卷可由试题库抽取;或者由专业教研室指定专人出A、B两份试卷,
由教务处随机抽-一份试卷考试。
3.试卷题型可以是: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问答、判断、论述等,但是每份试卷至
少有四种不同的题型,40个以上的知识考核点,重点介绍的章节要占60%分值以上。
九、参考教材
1.《动物微生物》,葛兆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第一版。
2.《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北
京,1998年第一版。
十、说明
(-)教学建议
1.部分基础模块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2.部分教学内容可采用电视教学。
3.以培养学生掌握与畜禽传染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等与兽医诊断有关的
基本技能为重点。教师可适当根据当前畜禽中流行的病原微生物情况,适当增减部分内容。
(二)本大纲将教学法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的初步认识。
理解:指对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具有初步的运用能力。
掌握:指对知识具体和深入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19
2005级畜牧兽医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家畜遗传育种》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专业与适应学时
适用专业:本课程是动物科技系养殖类通用课,适用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专业。
适用学时:适用学时为46〜48学时。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家畜遗传育种是养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深刻
理解家畜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
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动物生物化学》的关系
本课程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遗传密码、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内容主要在《动物生物化
学》中讲述,本课程只作简要介绍。
2.与《畜牧各论》的关系
家畜遗传的基础知识、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检验项目的选择与设计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工作量评估与优化考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道德考评分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措施试题及答案
- 项目细节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关注法规变动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实验室的人员培训内容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技师证书考试复习要点与试题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学员互助活动与试题与答案
- 脑卒中患者语言康复训练
-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霸王别姬影评及介绍PPT
- 方太营销案例分析
- 2023年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通信与广电工程)》考试真题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表
-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GB/T 14823.2-1993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刚性绝缘材料平导管
- 北医安全法规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