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第六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6〕324号)文件精神,由广西中医药大学提出,由广西中医药大学起草广西地方标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项目编号为2016-06067)。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L.)Lam.俗名大叶橙红树,又名包罗剪定、剪定、枷定、大头榄、鸡爪榄、鸡爪、五脚里、五梨蛟等,在植物学中属于红树科(Rhizophoraceae)木榄属(BruguieraLam.)植物,在我国木榄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台湾和福建等地区。木榄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不仅可以治疗腹泻、便秘、抗疟疾、清热解毒、止血、收敛及截疟等功效,而且还具有抗癌作用,在民间常被用于治疗发烧、腹泻、治疗咽喉肿痛以及对抗疟原虫等。木榄作为很有价值的海洋药用植物,在中草药专著《台湾药用植物志》、《现代本草纲》、《海洋药物》中都有收摘。迄今发现木榄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糖类、烃类、鞣质、萜类、甾醇类和黄酮类等,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木榄的多种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和抗糖尿病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较大开发前景。但目前木榄药材的使用无任何检测依据,难以保证质量稳定,进而无法控制木榄药材产品的质量。因此制定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这一标准,控制木榄质量,对于保证木榄药材质量,促进木榄在广西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本项目实行在项目主持人负责下的小组负责制,各个实施单位指定研究小组组长和成员后,对项目任务进行分解和分配,明确各小组的责任、项目实施计划,对小组成员的职责和进度进行细化,确保项目高效如期进行。在标准项目下达后及时成立了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侯小涛教授主持,杜成智、邓家刚、郝二伟、杜正彩、秦健峰为参与成员的标准编制小组,及时部署了标准编制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进度表。在标准起草前,研究了木榄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整理和总结讨论。在编制过程中,还深入广西各大主要产区广泛资源调查,同时咨询了相关权威专家,力争编制工作过程科学、严谨,方法、技术路线正确。(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以及前期工作基础迄今为止,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对木榄相关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收集以及进行了一系列药效筛选及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迄今为止,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对木榄相关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收集以及进行了一系列药效筛选及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木榄植物中含有多糖、生物碱、黄酮、萜类和甾体、饱和直链和支链烃、脂肪酸酯类等化合物。木榄具有抗氧化和肝保护作用、抗肿瘤活性、抗炎活性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结合化学成分预实验,对木榄进行了含量测定的研究。(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以及前期研究基础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该部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四)调研及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木榄质量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广西木榄质量控制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广西地方标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草案)。2016年7月,广西地方标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获自治区质监局批准立项。2016年8月-12月,标准编制工作组组织部门有关专家征求广西地方标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草案)意见。2017年1月-2018年12月,标准编制工作组按照专家意见进行标准的完善。2019年1月-12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南宁市组织全区相关领域专家对广西地方标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进行征求意见。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木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四、标准主要章节内容及确定依据(一)标准涉及的技术原理及依据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木榄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对木榄进行质量控制是本标准制定的出发点。水分的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2中第二法的规定测定。总灰分的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303的规定测定。浸出物的测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1的规定测定,用乙醇溶液作溶剂。芦丁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测定。(二)、标准涉及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标准编制工作的要求,标准起草小组成员于项目实施期间,深入广西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地区开展资源调查、样品采集。1、水分含量测定取供试品2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定,开启瓶盖在105°C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放冷,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结果:木榄含水量不超过17%。2、浸出物的含量测定供试品粉碎,过60目筛,并混合均匀。取供试品约4g,精密称定,置25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乙醇100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以干燥品计算供试品中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木榄浸出物不小于11%。3、总灰分的测定取固体试样3~5g(粉碎过2号筛),加入恒重的坩埚内,准确称量(精确至0.0001g),先以小火加热使样品先炭化至无烟,然后至高温炉中,在500℃~600℃炽灼约4h,冷却至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0.5h。若炭化不完全,加热水或者10%硝酸铵溶液2mL,使残渣湿润、蒸干,继续按上述步骤炽灼,至内容物完全炭化。总灰分=(残渣及坩埚重量-空坩埚重量)/样品重量×100%。结果:木榄总灰分不超过10%。4、HPLC法测定芦丁的方法学研究针对本标准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将芦丁和木榄样品分别配成适宜浓度的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8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发现两者均在35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确定了358nm为检测波长;标准曲线绘制:用芦丁对照品制作了标准曲线,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经过验证确定该方法稳定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木榄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提取方法考察:参考文献报道并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选定回流提取,超声提取两种提取方式进行提取方式考察,取木榄叶粉末6份,每份1g,精密称定,分成2组,每组试验平行3份,分别按照两种提取方式提取,测定各组样品芦丁含量,结果如表2,确定超声提取为最佳提取方式。表2提取方法的考察提取方式芦丁含量(mg/g)平均含量(mg/g)回流提取法3.2113.2033.1983.201超声提取法3.8163.8223.8293.821提取溶剂考察:对甲醇(100%)、乙醇(100%)、甲醇(75%)进行考察,取木榄叶粉末9份,每份1g,精密称定,分成3组,每组三份,分别标号1、2、3,每组分别加入三种不同的溶剂提取,测定各组样品芦丁含量,结果如表3,由表3可知,甲醇的提取效率比乙醇的大,从实验结果可知甲醇(75%)的提取效果最佳,故以甲醇(75%)为提取溶剂。表3不同溶剂提取结果考察溶剂芦丁含量(mg/g)平均含量(mg/g)甲醇(100%)2.7922.7812.7822.768乙醇(100%)2.0722.0612.0662.045甲醇(75%)3.8283.8443.8553.849提取时间考察:对超声处理时间进行考察。取木榄叶粉末9份,每份1g,精密称定,分成3组,每组三份,分别标号1、2、3,每组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测定各组样品芦丁含量,结果详见表4。超声40min已基本提取完全,确定提取时间为40min。表4不同提取时间结果考察提取时间(min)芦丁含量(mg/g)平均含量(mg/g)303.7973.7903.7723.801403.8343.8413.8503.839503.8433.8403.8383.841柱温的考察: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柱温:22℃、25℃、30℃、32℃、33℃下进行测定,确定在33℃下所得到的峰面积最大,分离度大于1.5,因此选用33℃作为检测柱温,结果见表5。表5高效液相色谱在不同柱温下检测到的芦丁峰面积柱温/摄氏度分离度芦丁峰面积221.782204.9251.664282.8301.654154.6321.574413.9331.564419.4流动相的选择:考察了甲醇-0.1%磷酸溶液不同比例的系统作为流动相,当采用甲醇-0.1%磷酸溶液按表6进样时,不仅能使芦丁和其他的物质达到基线分离,而且峰型好,保留时间适当,灵敏度较高。表6梯度洗脱比例时间甲醇0.1%磷酸0〜5min30%70%5〜10min35%65%10〜20min47%53%20〜21min48%52%21〜25min67%33%25〜26min72%28%26〜30min78%22%30〜40min30%70%最终确定下列色谱条件用于木榄中芦丁的含量测定:色谱柱:GeminiC18(250mm×4.60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58nm,柱温:33℃,进样量:10μL。在该色谱条件下,芦丁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见图1。1-芦丁图1芦丁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410.3-2025光学和光子学望远镜系统试验方法第3部分:瞄准望远镜
- 家长课堂课题申报书
- 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英文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协议
- 模拟习题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耐力跑课题申报书
- 重点内容梳理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外部合作伙伴开发计划
- 大班团队活动安排计划
- 医疗器械科个人工作计划
- 工贸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
- 《陪诊从业人员能力培训标准》
- 2025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氢气输送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 管网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应措施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完整版
- DB51T 2943-2022 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接入规范
- 飞机空气动力学课件:翼型的空气动力特性
- 《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
- 农业科技的智能灌溉
- 森林防火护林员聘用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