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管理及适宜技术_第1页
儿童保健管理及适宜技术_第2页
儿童保健管理及适宜技术_第3页
儿童保健管理及适宜技术_第4页
儿童保健管理及适宜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保健管理及适宜技术

目录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保健全程示意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流程图

第一部分新生儿家庭访视

第二部分母乳喂养

第三部分辅食添加

第四部分婴儿抚触

第五部分生长监测

第六部分婴幼儿定期健康检查

第七部分婴幼儿家庭意外伤害的预防

第八部分营养障碍儿童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保健全程示意图

1〜LUZ

服务对象3(个

3(个

服务内容保

访岁以下直系统第(生长监测、磔愉)

3J1管

服务机构

社区卫例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流程图

分类^旨导及凤理

评估

询可

口麟情况

神经血竣育

养育情况

患病懵况转

预朔蝌诊

癖医

面色院

^静申排

画除

OWSWf古

M

OI

露发血口

血继白

尿、规

必要忖:肝办三系统、微量元素等

第一部分新生儿家庭访视

对生后1月内的新生儿家庭访视共三次,分别在出生后的3天内、14〜

16天、26-28天进行。由于产后3天内大多数产妇尚在住院期间,因此,

第一次访视一般由接生单位完成;第二次、第三次的访视分别由辖区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入户进行。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出生窒

息等高危新生儿应增加访视次数。

一、访视包装备

必备物品:听诊器、体温计、75%乙醇、消毒棉签、婴儿秤、手电筒

等。其他育儿宣传资料、一次性鞋套。

二、访视流程

(一)社区访视人员应统一着装,佩带上岗证。

(二)按门铃或敲门、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与产妇及家属沟通,

取得信任。

(三)进入产妇家,在接触母婴之前先清洁双手。

三、访视内容

(―)询问:

1、围生期情况:孕期健康状况、孕周、分娩方式、孩子出生体重、有

无窒息或产伤等。

2新生儿的吃奶、睡眠、大小便等。

区有无呕吐。若生后2〜3周或更早出现呕吐,持续性加重、呈喷射

状、吐出物为奶及奶凝块、不含胆汁,则怀疑幽门狭窄,应转诊。

4预防接种情况:询问是否接种了卡介苗和第一剂乙肝疫苗。

工新生儿筛查:询问在出生时是否进行了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

功能减低症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若没有,督促家长尽快带孩子到出生医

院或妇幼保健机构接受筛查。

(二)观察:家居环境、卫生;新生儿的面色、精神、活动等一般状

况。

(三)体格检查及处理

1.观察新生儿整体情况,有必要时测量体温。若体温超过38.5c或物

理降温无效或体温低于3窕或不吃奶,建议转诊;呼吸频率过快,超过60

次/分或出现呼吸暂停者,立即转诊。

2.皮肤:

(1)观察有无胎记和色素异常;

(2)有无黄疸、发绢、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

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若有异常或突然迅速

生长的血管瘤,建议转诊;

(3)若咖啡牛奶斑数量超过6个,大小超过0.5crn建议转诊;若有

皮肤皱褶处潮红或糜烂,给予针对性指导;

(4)若黄疸过早出现(生后1〜2天),或短时间内加重;持续时间过

长314天);退而复现;建议转诊。

(5)若有湿疹,给予针对性指导。

3.四肢:检查四肢活动、对称性、肌张力;检查锁骨有无骨折;四肢

有无畸形。初次发现新生儿四肢畸形,应建议转诊。

4.头部:检查因门、颅缝情况,检查有无血肿。

5.眼睛:观察眼分泌物是否过多,若眼睛分泌物过多,建议转诊;若

瞳孔发白,怀疑先天性白内障,若第一次发现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

建议转诊。

6.耳部和听力:检查外耳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新生儿

出生时若未在医院进行听力筛查,要查看婴儿对声音的反应。若外耳畸形

第一次发现或发现后未到医院就诊,或婴儿对声音无反应,建议转诊到上

级医疗保健机构耳鼻喉科进一步确诊。

7.口腔:查看有无唇腭、腭裂、有无口炎。若第一次发现口腔畸形或

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建议转诊;若发现口炎,给予针对性指导与处理。

&颈部:有无异常包块、斜颈。若第一次发现颈部包块或发现后未曾

到医院就诊,建议转诊。

9.胸部:有无胸廓畸形、心音异常及心脏杂音;心率和肺部呼吸音有

无异常。若第一次发现胸廓畸形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建议转诊。

10.腹部:脐带脱落情况,脐部有无感染、脐窝内或结痂下有无异常,

有无脐疝或肉芽。当脐部有污染、少许分泌物或少许渗血时,用75%酒精

擦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需包扎。若脓性分泌物较多或有肉芽时,应

予以处理或识别转诊;单纯脐疝,若直径小于2cn)可观察。若出生后腹胀

严重,且不能自然排便,常伴有呕吐者,要考虑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性,

建议转诊。

H.外生殖器及肛门:检查有无畸形、肛门是否完整、外阴颜色是否

正常。男孩是否有阴囊水肿、隐睾;女孩是否有阴唇粘连。若第一次发现

外生殖器或肛门畸形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建议转诊;外阴颜色异常,

怀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建议转诊。

12.脊柱:有舐尾部皮肤小凹或异常毛发(怀疑隐性脊柱裂)、脑脊膜

膨出。若第一次发现脊柱畸形或发现后未曾到医院就诊,建议转诊。

四、体格测量和发育评估

测量体重。第二次访视时要重点了解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恢复情

况,若未恢复应分析原因,给予指导。若第三次家访时体重增长不到600g

提示体格发育有问题,应要寻找原因,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两周

后随访。

五、保健指导

(一)喂养指导

1.母乳喂养指导(详见“第二部分”)

2指导家长预防儿童佝偻病:对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

两周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每日一滴,观察大便无异常,则每2〜3天加

量,逐步加量至60X800IU(约6-8滴),连续服用3个月后,改为每日

400IU足月儿从生后两周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加量方法同上),

至2岁。

U)护理指导

1.保持室内卫生,空气新鲜,每日应开窗通风2g30分钟。冬季室

温保持在20C〜24C,湿度以5赍〜6叱为好,要预防煤气中毒。夏季注

意通风,预防中暑,但要避免吹过堂风。

2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每天洗澡、每次大便以后清洗臀部。脐带未

脱落时,洗澡不要弄湿脐带,可用75%的酒精擦拭其根部,预防脐部感染。

尿布、衣服最好选用纯棉制品,及时更换。新生儿的衣物清洗时要尽量少

用洗涤剂,并要漂洗干净;如发现红臀或皱折处皮肤潮红时,指导家长用

糅酸软膏或消毒的植物油等涂抹。新生儿的一切用具要经常煮沸消毒。洗

脸与洗臀部的毛巾要分开。不给新生儿挤乳头,不擦口腔,不擦马牙,以

防乳腺炎和口腔感染。尽量减少亲友探望,避免交叉感染。母亲或家人患

感冒时,接触新生儿时要戴口罩和洗手。

3.婴儿抚触及能力训练:指导家长进行婴儿抚触;指导家长促进婴儿

能力发展的方法:可将孩子竖起抱或俯卧位练习抬头、在孩子清醒时进行

视、听刺激等。

4.孩子满月以后,可每天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间从上10分钟逐渐

增加。

(三)针对性指导

对有下列情况的婴儿应观察,并教给家长护理方法:

1.告诉家长卡介苗的接种反应:接种两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

为正常反应,一般上12周后结痂。当出现化脓、小溃疡或淋巴结肿大时,

应转诊。

2.溢奶:新生儿溢奶多与喂养不当有关。如喂奶过多过快、吃奶时吸

进空气等。只要注意喂养方式,加强护理就可以避免或减轻。如呕吐严重、

腹胀,呕吐物中混有黄绿色胆汁,伴有高热者应及时转诊。

A打嗝:随着婴儿长大,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打嗝现象会逐渐减

少。当孩子打嗝时,可以喂些温开水或母乳,或抱起轻拍背部,打嗝就会

停止。

4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第三天出现,皮肤黏膜发黄。如果吃奶好,

精神好,没有异常表现,10天左右自然消退者,不需要特殊处理。如黄疸

进行性加重,持续不退,退而复现,或伴有其他症状时,为病理性黄疸,

及时转诊。

工湿疹与臀部糜烂:湿疹时,要尽量保持局部干燥,轻微者可用治疗

湿疹的外用软膏。湿疹严重出现渗液,建议转诊;臀部糜烂的预防:保持

臀部清洁,勤换尿布。洗尿布时一定要把肥皂沫漂洗干净。

(四)预防接种指导:如果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一剂乙肝疫苗,

告诉家长适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种。

(五)其他

1、填写社区产后访视登记本。

2对给出转诊建议的新生儿要及时电话随访,询问家长是否到上级

医院就诊,并在备注栏中记录就诊结果。

3,预约下次访视时间,如完成新生儿访视则转入3岁以下儿童系统

管理程序。

第二部分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全球推荐的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推荐,

在生命最初六个月应该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的生长、发育和

健康,并鼓励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一、喂养方式

(一)母乳喂养:指婴儿只吃母乳,不加任何其他食品,但允许在有

医学指征的情况下,加喂药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母乳喂养可分为以下几

类:

1、全部母乳喂养

(1)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

(2)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维生素、水、果汁,

但每日不超过1〜2口。

2部分母乳喂养

(1)高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8(W以上的喂养。

(2)中等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2好7班勺喂养。

(3)低比例母乳喂养:指母乳占全部婴儿食物的2。以下的喂养。

3.象征性母乳喂养:几乎不能提供能量的母乳喂养。

(二)混合喂养:指婴儿在喂母乳的同时,喂其他乳类及乳制品。

(三)人工喂养:指完全采用其他乳类和代乳品喂养婴儿。

二、母乳喂养方法

(一)正确的喂奶姿势

母亲的体位要舒适,可以采用不同的体位,全身要放松;母婴必须紧

密相贴,即胸贴胸,腹贴腹,婴儿下巴贴母亲的乳房,头与双肩朝向乳房。

嘴与乳头在相同水平上。

(二)正确的含接姿势

哺乳时母亲应将整个乳房托起,用乳头去触婴儿面颊或口唇周围的皮

肤,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张口时,迅速将乳头和乳晕送人婴儿口中,使

婴儿将整个乳头和几乎全部乳晕含入口中,将乳头和乳晕牵拉成一个比原

来乳头更长的奶头,吸吮时舌头抵上颗挤压乳晕,将乳窦内的乳汁压出。

当婴儿含接姿势正确时,母亲不会感到乳头痛,婴儿的吸吮轻松愉快,缓

慢有力,能听到孩子的吞咽声。

(三)喂奶方法

每次喂奶应左右乳房轮流吸吮,并先吸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每

侧乳房吸10分钟左右,总共喂奶约1K20分钟,最多不超过30分钟。每

次哺乳后,挤出乳房内多余的乳汁,能避免发生乳房肿块,还能促进泌乳。

如果一侧乳房有疾病,如乳头饿裂、乳房炎症等,应先让婴儿吸吮正

常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乳房。

三、判断婴儿是否吃到了足够的乳汁的指标(以下几点可作为衡量指

标)

1、喂奶时能听到婴儿的吞咽声。

2母亲有泌乳的感觉,喂奶前乳房饱满,喂奶后较柔软。

I婴儿尿布24小时尿湿6次以上。

4婴儿经常有软的大便,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

'在两次喂奶之间婴儿很满足、安宁,婴儿眼睛明亮,反应灵敏。

6婴儿体重每周增加125克(2.5两)。

四、新生儿、婴儿期母乳喂养指导

(一)新生儿期母乳喂养指导

1、鼓励母乳喂养,根据婴儿体重增加和小便次数判断其哺乳量是否充

足。当母亲感到奶水不足时,不要轻易让母亲添加其他奶类,应帮助母亲

分析母乳不足的原因,耐心传授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减少焦虑、继续鼓

励母乳喂养。确实无法以母乳喂养者,尽量使用婴儿配方奶或维生素也强

化奶。提醒母亲不能给新生儿喂糖水、蜂蜜水,不要随便给新生儿用药,

患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2了解母婴出院后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母亲喂养的时间和次数以婴儿

的需要为准,一昼夜不应少于8次。

区指导母亲喂奶前须先洗手,清洁乳房。及时发现母亲乳头异常乳

头凹陷、平坦、皴裂等),并给予妥善处理。

4指导母亲正确的哺喂方法:将孩子的胸贴着妈妈的胸,腹贴着妈妈

的腹,鼻子对着妈妈的乳房,纠正其错误和不适宜的姿式。

、判断哺乳量是否充足;根据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和小便次数进行判

断。哺乳充足则体重每周增加150克及以上或每月增加600克及以上;每

日排尿人8次以上,尿液呈无色或淡黄色,且无味。当母亲感到奶水不足

时,帮助母亲分析母乳不足的原因,耐心传授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即让

婴儿有力地吸吮,吸空乳房,保证婴儿吸到富含脂肪的后奶,以利于体重

增长,不要轻易添加其他奶类。

6指导母亲在哺乳期的营养和睡眠,并嘱其丈夫和家庭成员关心和支

持母乳喂养,不要让母亲过度劳累、紧张和心情不畅,以保证乳汁分泌充

足。

7.告诉母亲和家人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要讲究营养均衡,可以适当

多喝汤;应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谷物、动物肝脏、酸

奶、豆类、瘦肉等富含维生素耳红枣、青椒、草莓、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

素G忌过荤饮食;要多喝水、牛奶、果汁,不宜多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不

宜吃辛辣及燥热性食物;要戒烟、戒酒;哺乳期需要服用药物,一定要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教育哺乳期的母亲勿穿化纤类的内衣和胸罩,并要注意勤换洗。

仁)婴儿期母乳喂养指导

1、婴儿满月后转入系统管理。每次体检时均需询问母乳情况。了解婴

儿精神状况、哺乳后睡眠时间长短、大小便次数、体重增长情况。询问母

亲是否有乳房胀满或阵阵下奶感,以估计哺乳量是否充足。

2及时发现和帮助母亲解决喂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X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必须适时地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补充婴儿

热能需求以及营养素的不足。由泥糊状食物向成人固体食物过渡,其间应

适时提供可咀嚼的食物,以促进婴儿咀嚼功能的发育。

4在合理添加辅食的情况下,母乳喂养可坚持到孩子两岁。

工不要给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或其他安慰奶嘴。

五、早产儿母乳喂养指导

必须强调母乳喂养。对吸吮力弱的孩子,可将母亲的奶汁挤在杯中,

用滴管喂养。逐步增加喂奶次数;观察体重的增长。对32周以内的早产儿,

每次滴管喂养前,母亲可将小手指诜净后)放人早产儿口中,刺激和促进

吸吮反射的建立,以便主动吸吮乳头。

第三部分婴儿辅食添加

婴儿6个月以后需要添加母乳之外的食物,称之为辅食。无论母乳或

人工喂养的婴儿,都应按时添加辅助食品简称辅食),以补充营养素的不

足、锻炼胃肠道消化能力,促进咀嚼能力,为断奶打好基础。

一、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年龄

对于大多数婴儿来说,满6个月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年龄。此时添

加辅食有利于儿童健康生长。

二、添加辅食的原则和顺序

(一)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少到多。

先吃米糊、稀粥、稠粥到烂饭;先吃菜泥再吃碎菜。任何新食物从小

量(每次1〜2汤匙),每日1次开始,可用适合婴儿嘴大小的汤匙喂食。

(二)习惯一种后再添加另一种,至少需习惯4〜5日后再添加另一种

新食物,以便于识别过敏或不耐受的新食物。

(三)用小匙喂,可训练吞咽和咀嚼功能,也可避免将米粉加入奶瓶

中吸吮引起过度肥胖。

(四)一旦一种新食品熟悉后,仍要坚持一定的进食频率。

(五)应在小儿健康时添加。

(六)食物应清淡,可放少量盐但不要放味精。

在添加新食物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