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198-2024 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08T 198-2024 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08T 198-2024 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08T 198-2024 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08T 198-2024 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CCSB05DB2308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2308/T198—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贺、姚亮亮、丁俊杰、邱磊、王自杰。本文件为2024年首次发布。DB2308/T198—20241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佳木斯市三江平原地区大豆花叶病毒田间鉴定与抗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田间鉴定圃的设置、病毒株系的制备与保存、接种与病情调查、抗性评价、鉴定结果记载等技术规程。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鉴定圃的设置、抗性鉴定与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2-2010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3428-2019大豆品种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B23/T018-2007大豆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大豆成株抗性植物生长期间所表现的能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3.2大豆种粒抗性植物体在籽粒上所表现的能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3.3大豆种粒斑驳大豆因花叶病毒的侵染在籽粒的种皮上形成的由脐部向外扩散的斑纹。3.4侵染型根据大豆接种花叶病毒后对花叶病毒的反应部位和症状不同划分的侵染类型,分花叶型、坏死型、种粒斑驳型。3.5抗性评价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4田间鉴定圃的设置2DB2308/T198—20244.1田间鉴定圃的选址田间鉴定圃选择具备良好自然发病环境和可控灌溉条件、符合NY/T5010标准地块,与大田隔离要达到200米;或在防虫温室、防蚜网室内进行亦可。4.2田间鉴定圃配置鉴定圃采用垄作单播、行长3m,行距65cm~70cm,单行区,重复3次,顺序编号,间比法排列,逢20的倍数设置一行对照,鉴定圃四周设保护区,保护区为5m或4行。4.3田间播种4.3.1田间播种时间播种时间5月10日~20日为宜,或适当调整不同材料的播期以使植株接种期和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湿度与温度)相遇。4.3.2田间播种方式及播种量采用人工开沟,条播方式播种。每份材料播种1行,每隔19份鉴定材料播种1行感病对照品种,试验每行均匀播种45粒种子。种子符合GB4404.2标准播种时间5月10日~20日为宜,或适当调整不同材料的播期以使植株接种期和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湿度与温度)相遇。4.3.3田间管理按GB/T8321、NY/T1276、DB23/T018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草防治。及时灌水、及时防治大豆蚜虫,以免蚜虫传毒造成交叉感染。5病毒株系的制备和保存参见NY/T3428-2019制备病原物接种体并保存。具体方法:采集田间典型大豆花叶病毒病症状的植株叶片,人工汁液摩擦接种法在感病大豆上分离纯化大豆花叶病毒病分离物,分离物经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确认其为大豆花叶病毒,对阳性大豆花叶病毒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不同抗性的鉴别寄主品种引发的症状反应划分SMV株系,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叶保存在-20℃以下冰箱中。6接种与病情调查6.1接种期和接种方法接种期:幼苗第一片真叶期开始接种。接种方法:摩擦接种法。具体方法:充分消毒的普通油画笔刷子蘸取接种悬浮液,在叶面轻度摩擦造成微伤,每株接种2片真叶。接种两次,间隔5d~7d。6.2调查方法及项目调查时每份材料随机抽样20株挂牌标记,分别调查记载侵染型、发病级别和发病株数,进行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计算。6.3籽粒侵染型记载及标准DB2308/T198—20243籽粒侵染型调查在大豆成熟期进行,每份材料随机抽样20株,种粒斑驳按0、1、3、5、7五个级别划分。6.4病情级别划分接种病株病情级别及其相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表1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大豆病毒病病情级别的划分0123重花叶、叶片皱缩卷曲、畸形叶或多多数坏死斑或坏死叶脉长度在20mm以上。46.5病情记载调查记载每一鉴定植株的病情级别,并计算病情指数。病情指数按公式(1)计算:DI=∑(s×n)/(N×S)×100(1)式中:DI——病情指数;s——各病情级别的代表数值;n——各病情级别的指数数;N——调查总植株数;S——最高病情级别的代表数值。7抗性评价依据鉴定材料3次重复的病情指数平均值确定其成株期抗性水平,划分见表2。表2大豆对花叶病毒病抗性的成株期评价标准病情指数(DI)DI=0RS籽粒斑驳类型抗性评价标准见表3。DB2308/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