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_第1页
DB23T 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_第2页
DB23T 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_第3页
DB23T 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_第4页
DB23T 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23/T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2024-08-30发布2024-09-29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T3830-2024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5调查方法26调查内容27调查报告及结论4参考文献5DB23/T3830—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¹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X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X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双鸭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黑龙江省哈尔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张颖蒲道巍闫振峰赵晓婧谭静雯吕立鑫陈姝蓉兰天翔吕龙刘洋冯钢常江DB23/T3830—2024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的原则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报告编写及结论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污染源½区域¾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Y注日期的引用文件Y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Y其最新版本½包括所有的修改单¾适用于本文件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5002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Z/T0288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3术语和定义地表以下饱和含水层的重力水3.2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在用备用停用和规划的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符合一定筛选条件的地下水污染源Y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等3.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Y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3.5水文地质单元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划分的Y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4调查原则4.1全面性原则DB23/T3830—2024全面梳理调查区域内全部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及重点污染源内的地下水监测现状Y包括在用备用停用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4.2继承性原则充分利用全国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和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等工作成果等建立清单Y在其基础上补充完善4.3针对性原则据环境特征兼顾集中式饮用水源及重点污染源½区域¾调查5调查方法5.1地面调查及访问地面调查应注意观察调查点及沿线已发生的污染现象Y做好野外记录Y拍摄典型照片区域调查时Y观察调查点及周边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点地表水体污染源等]在对污染源进行调查时Y宜采用溯源法Y观察典型污染现象Y追踪污染源及其影响区域分布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Y了解调查区的基础环境状况Y对获得的信息及时分析整理Y对重要信息进行现5.2遥感解译宜选用高分辨率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Y用于识别对地下水有影响的重点污染源½区域¾5.3地球物理勘探在重点调查区Y采用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和流量测井法等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配合钻探取样划分地层Y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在地面调查难以判断钻探困难的地段Y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和电磁法等进行初步探测Y主要应用于有机污染源调查5.4水文地质钻探钻孔结合已有钻孔情况布置Y要求目的明确6调查内容6.1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环境状况调查整理收集并调查饮用水源基础信息Y主要包括饮用水源名称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坐标服务人口供水规模水源地级别保护区划分情况和污染源分布情况等基于现有工作成果收集的基础资料Y整理分析并调查水源保护区与主要补给径流区内基本环境状况所在区域降水量作为补给来源的主要地表水环境状况等DB23/T3830—2024基于基础信息Y整理分析并调查水源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条件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等信息6.1.4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对现有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进行全面调查Y梳理统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监测井数量位置含水层类型水位/埋深监测井类型主要取水层位等Y以及监测井保护与设备配备状况等调查掌握初步清单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径流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情况Y地下水环境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污染源分布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监测现状等基本情况6.1.5地下水监测情况调查水源保护区水源取水口等已开展的各类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Y主要包括监测位置监测时间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评价标准和监测结果等信息地下水动态监测调查应在充分了解掌握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地下水水位统测能否控制不同含水层组的地下水流场Y分别在丰水期枯水期进行Y每次统测在同一时段内快速调查完毕Y尽量避免雨雪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地下水基础环境现状调查Y进一步优化完善初步清单Y建立包括饮用水源基本信息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监测评价和潜在污染等内容在内的信息清单清单建立具体要求参照总站土字[2020]134号¹地下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调查技术指南»执行根据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特性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敏感性区域地质条件是否已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大小等情况Y筛选并确定重点污染源6.2.2环境状况调查掌握重点污染源½区域¾地下水环境相关的污染物排放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敏感目标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设置与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等基本情况6.2.3基础信息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大小等情况6.2.4水文地质信息基于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等工作成果Y调研收集其他信息资源Y整理分析并梳理汇总水文地质基本信息Y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类型主要含水层的埋藏与分布特征补给与排泄条件所在区域地下水用途等信息6.2.5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对重点污染源½区域¾现有地下水监测井设置情况进行全面调查Y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国地下水基础状况调查评估项目等工作成果基础上Y现场调查并收集整理地下水监测井数量位置含水层类型水位/埋深地下水上下游方向环境情况等信息DB23/T3830—20246.2.6地下水监测情况调查污染源½区域¾地下水已开展的各类水质监测资料Y主要包括监测位置监测时间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评价标准和监测结果等信息地下水动态监测应在充分结合污染源类型污染现状污染物特征污染途径污染影响等布设动态监测点位地下水水位统测能否控制不同含水层组的地下水流场Y分别在丰水期枯水期进行Y每次统测在同一时段内快速调查完毕Y尽量避免雨雪地下水开采等因素的影响6.2.7信息清单建立整合现状调查结果Y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行核实确认Y建立重点污染源信息清单Y可根据变化情况定期动态调整清单清单建立具体要求参照总站土字[2020]134号¹重点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