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实战演练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文章通过对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异。②作者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使人们失去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③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对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考。④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担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总—分—总B.总—分C.分—总D.分—分—总3.下列对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生动形象,富有哲理B.语言平实,通俗易懂C.严谨细致,富有文采D.风格独特,富有幽默感4.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排比、拟人B.设问、反问、引用C.对比、象征、夸张D.比喻、拟人、对比5.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B.作者怀念传统生活方式,反对现代科技发展。C.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应关注自然与和谐共生。D.文章通过对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B.作者希望人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与自然的关系。C.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放弃现代科技,回归传统生活方式。D.作者对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7.下列对文章标题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B.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C.标题暗示了文章的写作手法。D.标题是文章的线索。8.下列对文章结尾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结尾段总结了全文。B.结尾段深化了文章主题。C.结尾段引出了新的问题。D.结尾段是对文章的补充说明。9.下列对文章写作目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呼吁人们关注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B.倡导人们回归传统生活方式。C.评价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发展。D.分析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演变。10.下列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总—分—总B.总—分C.分—总D.分—分—总二、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B.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C.文章主要讲述了庄子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D.文章主要讲述了荀子关于道德修养的观点。2.下列对文言文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总—分—总B.总—分C.分—总D.分—分—总3.下列对文言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生动形象,富有哲理B.语言平实,通俗易懂C.严谨细致,富有文采D.风格独特,富有幽默感4.下列对文言文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排比、拟人B.设问、反问、引用C.对比、象征、夸张D.比喻、拟人、对比5.下列对文言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B.文章表达了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C.文章阐述了庄子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D.文章论述了荀子关于道德修养的观点。6.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B.文章作者认为,人性本善,需要通过教育来完善。C.文章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D.文章作者认为,道德修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7.下列对文言文标题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B.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C.标题暗示了文章的写作手法。D.标题是文章的线索。8.下列对文言文结尾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结尾段总结了全文。B.结尾段深化了文章主题。C.结尾段引出了新的问题。D.结尾段是对文章的补充说明。9.下列对文言文写作目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呼吁人们关注教育问题。B.倡导人们回归传统生活方式。C.评价古代哲学家的观点。D.分析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10.下列对文言文整体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总—分—总B.总—分C.分—总D.分—分—总三、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文章通过对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异。②作者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使人们失去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③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一次旅行中对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考。④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担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总—分—总B.总—分C.分—总D.分—分—总3.下列对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生动形象,富有哲理B.语言平实,通俗易懂C.严谨细致,富有文采D.风格独特,富有幽默感4.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排比、拟人B.设问、反问、引用C.对比、象征、夸张D.比喻、拟人、对比5.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B.作者怀念传统生活方式,反对现代科技发展。C.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应关注自然与和谐共生。D.文章通过对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B.作者希望人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与自然的关系。C.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放弃现代科技,回归传统生活方式。D.作者对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7.下列对文章标题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B.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C.标题暗示了文章的写作手法。D.标题是文章的线索。8.下列对文章结尾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结尾段总结了全文。B.结尾段深化了文章主题。C.结尾段引出了新的问题。D.结尾段是对文章的补充说明。9.下列对文章写作目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呼吁人们关注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B.倡导人们回归传统生活方式。C.评价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发展。D.分析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演变。10.下列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总—分—总B.总—分C.分—总D.分—分—总四、现代文写作要求: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科技让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习途径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科技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信息过载、隐私泄露、网络安全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科技应该为教育服务,有人则认为教育应该引导科技发展。对此,你怎么看?五、古代诗文默写要求:请根据提示,完整地默写出下列名句名篇。1.《论语·为政》中,“吾日三省吾身”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2.《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3.《孟子·告子下》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4.《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5.《庄子·逍遥游》中,“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六、文学常识要求:根据以下问题,选择最恰当的答案。1.《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__。A.曹雪芹B.吴敬梓C.蒲松龄D.沈从文2.《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出自哪一章节?__________A.第一回B.第三十回C.第五十五回D.第七十五回3.《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是由哪位英雄完成的?__________A.武松B.鲁智深C.林冲D.李逵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发生在唐僧师徒取经的哪一阶段?__________A.西天取经初期B.西天取经中期C.西天取经后期D.西天取经途中5.《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____。A.蒲松龄B.袁枚C.钱钟书D.郭沫若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D.①④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确实通过对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异,同时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担忧。2.B.总—分解析:文章先提出现代科技的发展,然后分别从便利和失去自然亲近的机会两个方面进行阐述。3.A.生动形象,富有哲理解析:文章语言生动,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来阐述观点,同时富有哲理。4.A.比喻、排比、拟人解析:文章中使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5.C.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应关注自然与和谐共生。解析:文章主旨在于提醒人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不应忽视自然和和谐共生的重要性。6.B.作者希望人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与自然的关系。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希望通过文章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科技与自然的关系。7.A.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解析:文章标题“科技与自然”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8.B.结尾段深化了文章主题。解析:结尾段总结了全文,并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主题。9.A.呼吁人们关注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解析: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呼吁人们关注现代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0.B.总—分解析:文章结构为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A.文章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解析:文章主要引用了孔子的言论,阐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2.B.总—分解析:文章先提出孔子的教育理念,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3.B.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解析:文言文语言平实,易于理解。4.B.设问、反问、引用解析:文章中使用了设问、反问和引用等修辞手法。5.A.文章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解析:文章主旨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6.A.文章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7.A.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解析:文章标题“教育”揭示了文章的主题。8.A.结尾段总结了全文。解析:结尾段总结了全文,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9.A.呼吁人们关注教育问题。解析: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呼吁人们关注教育问题。10.B.总—分解析:文章结构为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三、现代文阅读理解1.D.①④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通过对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异,同时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担忧。2.B.总—分解析:文章先提出现代科技的发展,然后分别从便利和失去自然亲近的机会两个方面进行阐述。3.A.生动形象,富有哲理解析:文章语言生动,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来阐述观点,同时富有哲理。4.A.比喻、排比、拟人解析:文章中使用了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5.C.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应关注自然与和谐共生。解析:文章主旨在于提醒人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不应忽视自然和和谐共生的重要性。6.B.作者希望人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与自然的关系。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希望通过文章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科技与自然的关系。7.A.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解析:文章标题“科技与自然”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8.B.结尾段深化了文章主题。解析:结尾段总结了全文,并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主题。9.A.呼吁人们关注现代科技与自然关系。解析: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呼吁人们关注现代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0.B.总—分解析:文章结构为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四、现代文写作答案略。五、古代诗文默写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根据《论语·为政》原文,这是孔子的名言,表达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2.亦余心之所善兮解析:这是《离骚》中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解析:这是《孟子·告子下》中的名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解析:这是《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的名句,描绘了美好的爱情景象。5.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解析:这是《庄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3798-2025生物聚酯连卷袋
- 期中测试卷 第1、2、3单元 (含答案)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 财务决策与风险管理相关对策试题及答案
- 项目战略思考的试题及答案
- 驾校教练车使用承包协议
- 探究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投资者行为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资格考试中的重要习惯与试题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试题及答案
- 有趣的学习角度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战略调整的关键因素与总结计划
- 菠萝蛋白酶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其酶活力的因素
- 前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职业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卷(含答案)1697
- 2022河南大学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ppt
-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香蕉)
-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商业计划书模板(四篇)
- GA 137-2007消防梯
- 通用报价单模板
- 血精的诊治课件
- 考研考博-英语-北京建筑大学考试押题三合一+答案详解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