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_第1页
昆山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_第2页
昆山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_第3页
昆山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_第4页
昆山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昆山市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大纲)昆山市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目录TOC\o"1-3"\u第1章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21.3 工程总体目标 31.3.1 进度目标 31.3.2 质量目标 31.3.3 安全目标 4第2章 工程概况 52.1 设计概况 62.2 周边环境概况 72.2.1 周边水系概况 72.2.2 周边道路概况 82.2.3 周边建、构筑物概况 92.2.4 交通状况 92.2.5 公用管线概况 102.3 自然条件 132.3.1 自然地理及气候、气象 132.3.2 地形地貌 132.3.3 岩土层分布 132.4 工程建设的难特点分析 14第3章 主要工程内容 163.1 桥梁工程 173.1.1 主线高架 173.1.2 菱形匝道 223.1.3 互通立交 233.1.4 主要大桥 243.1.5 地面辅道中小桥 283.2 道路工程 283.2.1 平面设计方案 283.2.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93.2.3 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303.2.4 道路路基 313.3 排水工程 333.4 照明工程 343.5 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 34第4章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354.1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354.2 施工分段安排与施工流程组织 354.2.1 施工分段安排 354.2.2 施工流程组织 364.3 施工总平面布置 364.3.1 施工便道 364.3.2 施工围墙 374.3.3 施工用水用电及临设 374.3.4 标准段各阶段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384.4 交通组织与施工安排 404.4.1 高架中置标准断面 404.4.2 高架中置带匝道标准断面 414.4.3 高架边置标准断面 434.4.4 高架边置段带匝道标准断面 444.4.5 门架式高架断面(一) 464.4.6 门架式高架断面(二) 474.4.7 互通立交区域交通组织 494.5 管线搬迁要求 514.6 混凝土供应 514.7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清单 524.7.1 一般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524.7.2 特殊节点专项施工方案 52第5章 施工准备与测量 535.1 施工准备 535.1.1 熟悉设计文件和各类规范 535.1.2 调查施工环境并现场复核 535.1.3 编制组织设计和各类方案 545.1.4 建立并健全各类管理体系 545.1.5 材料设备等施工资源准备 555.1.6 建设满足要求的工地试验室 555.1.7 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与交底 555.1.8 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准备 555.2 施工测量 565.2.1 统一的测量控制网络的建立 565.2.2 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65.2.3 一级平面导线点的布设 565.2.4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65.2.5 控制网的保护与复核 575.2.6 相邻工区间的联测工作 57第6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586.1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586.1.1 灌注桩施工方案 586.1.2 承台施工方案 606.1.3 立柱施工方案 616.1.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 626.1.5 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 676.1.6 桥面铺装 686.1.7 桥梁伸缩缝施工 706.2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706.2.1 道路工程主要施工程序 706.2.2 道路工程关键施工方案及要点控制 716.2.3 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736.3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796.3.1 施工工艺流程 796.3.2 施工注意事项 806.4 地面跨越非通航河道辅道桥施工方案 806.5 箱涵施工方案 816.5.1 箱涵施工顺序 816.5.2 箱涵施工关键控制要点 816.6 照明工程施工方案 816.6.1 电气总体程序要求 816.6.2 各工序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816.7 交通标志标线施工 836.7.1 交通标志施工 836.7.2 交通标线施工 836.8 特殊节点施工方案 846.8.1 陆家互通立交 846.8.2 周市互通立交 856.8.3 高新区互通立交 856.8.4 跨苏浏线(太仓塘)桥梁施工方案 876.8.5 金鸡河桥施工方案 896.8.6 张家港大桥施工方案 906.8.7 娄江大桥施工方案 906.8.8 青阳港孔巷大桥施工方案 916.8.9 跨沪宁高速公路桥 92第7章 施工保障措施 947.1 施工进度保障措施 947.1.1 施工总体计划 947.1.2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947.2 特殊气候、季节性施工措施 957.2.1 雨季施工措施 957.2.2 冬季施工措施 967.2.3 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977.3 构筑物、管线的保护 977.3.1 构筑物、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977.3.2 管线及周边建筑物的监测 997.4 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997.4.1 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 997.4.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007.4.3 开展质量教育工作 1007.4.4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1007.4.5 建立和完善材料现场检验和试验 1017.4.6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 1017.4.7 加强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 1017.4.8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027.4.9 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活动 1037.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057.5.1 安全管理网络 1057.5.2 安全管理措施 1057.5.3 施工用电安全 1057.5.4 机械设备安全 1067.5.5 挖土施工安全 1067.5.6 防火安全 1077.5.7 桩工安全 1087.5.8 吊装安全 1087.5.9 教育检查制度 1097.6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1097.6.1 文明施工措施 1097.6.2 周围环境协调 1117.6.3 环境保护措施 1127.6.4 水土保护 114第8章 项目科研及其他工作 1188.1 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188.2 对混凝土进行统一设计与供应 1188.3 统一设计模板支架系统 1198.4 实施好首件施工认可制 120第9章 应急预案 1219.1 风险源分析 1219.2 相应风险源的安全技术措施 1239.3 工程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遵循原则 1249.4 快速反应机制的运行 1259.4.1 组织领导 1259.4.2 预案启动实施的原则和程序 1259.4.3 事故报告 1269.4.4 事件总结及善后处理 1279.4.5 有关规定和要求 1279.4.6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1279.5 应急预案 1289.5.1 公用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1289.5.2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1289.5.3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289.5.4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1299.5.5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1309.6 事件总结及善后处理 130附件1设计标段与施工区段划分一览表 131附件2方案计划编制一览表 132编制说明本大纲为全线范围的指导性施工大纲,各实施工区将据此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各分部分项工程、特殊节点、专家评审方案等在实施阶段将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编制依据工程合同;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勘测资料;工程设计中明确要采用的国家、部颁及江苏省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工程验收标准和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盆式橡胶支座》(JT391-199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2-200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00)《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6-2006)《公路声屏障材料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JT/T646-200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钣金件通用技术标准》(Q/JBEC)施工现场实地踏勘获得的自然条件资料;企业同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有关文件资料。编制原则严格遵循合同文件规定的原则。满足合同条款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循设计和规范、验收标准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突出控制工期的工程节点,确保关键工程的进度计划和工期目标的实现,为桥梁贯通提供条件。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确保工期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突出重难点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坚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均衡施工,确保按期优质高效完成合同内的施工任务。确立安全管理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现场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施工队伍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坚持专业化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整体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结合本工程特点,运用流水作业和网络技术,做好劳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的综合调配。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组织管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快节奏,施工现场突出标准化作业。精心布置施工现场,合理安排设施,节约用地,少占道路,保护周围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及消防工作,创建文明标准化工地。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措施具体可靠,满足总工期和阶段性工期的要求;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做到切实可行,做到均衡连续施工。统筹考虑各分项工程施工,合理安排雨季、汛期、冬季等特殊季节的施工。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施工机械设备、检测试验仪器配套齐全,满足施工工艺方法要求,并能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材料供应计划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合理,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满足施工需要,劳动力配置合理。施工中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满足合同文件要求,保证体系健全、措施可靠。工程总体目标进度目标工程合同工期三年,建设周期两年半,试运营含半年。质量目标交工验收一次合格。无重大质量事故安全目标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达到安全达标工地标准。杜绝由于管理原因、技术防范措施不到位引起不安全事件杜绝由于违章操作和人为原因引起的施工过程中的重大责任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城市化飞速发展导致昆山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求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快速应对。昆山市“三横二纵”的高速公路格局,为过境交通及城市对外提供了优质服务。但高速与城市道路之间尚缺少城市快速路的层次,城区对外交通服务功能的提升呼唤快速路网的建设。逐步实施昆山市规划的“二环六纵九横四连”的干线公路网。昆山市中环快速化工程、外环快速化工程及放射性道路的建设有效的将主城及周边功能区域快速的连接起来,大大减少居民的出行时间。昆山市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在G312、黄浦江路、S339、江浦路四条既有地面道路位置建造高架主线,其中中环南线(G312)长13.6km,中环东线(黄浦江路)长12.7km,中环北线(S339)长8.5km,中环西线(江浦路)长9.6km,线路全长44.4km。昆山中环线位置平面示意图整个工程由高架主线和地面辅道组成,均为双向6车道(局部为4车道)。全线设3座互通式立交(高新区立交、陆家立交、周市立交)、14处菱形匝道、5座新建大桥、36座辅道中小桥、排水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设计概况设计时速本项目高架主线为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地面辅道为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时速40公里,匝道设计时速35~60公里。荷载等级汽车荷载等级:新建桥梁为公路-Ⅰ级;老桥维持原有荷载标准。人群荷载:3.5KN/m2;路面计算轴载:BZZ-100型标准轴载。通行净空高度高架道路下地面道路及高架之间≥5.2m;横向道路主、次干路、支路≥5.2m;行人及非机动车净高≥3.5m。桥梁标准横断面布置高架快速路:0.5m(护栏)+12m(行车道)+0.5m(中央分隔带)+12(行车道)+0.5m(护栏)=25.5m;地面辅道:8m(中央分隔带)+12.25m(行车道)×2+2m(侧分带)×2+4.5m(非机动车道)×2+2.25(人行道)×2=50m互通范围内单车道按8m设计,双车道按9m设计;菱形立交上下匝道采用8.5m双车道匝道,其中左右侧路缘带采用0.25m。立交匝道桥(双车道):0.5m(护栏)+8.0m(行车道)+0.5m(护栏)=9.0m。道路横坡高架快速路、匝道和地面一般道路横坡采用直线横坡,路拱设计坡度均采用2%。路线纵坡路线最小纵坡0.5%,困难地段不小于0.3%。高架道路最大纵坡4%;对于非机动车比例较大,且与机动车共同跨越河流的大、中桥及引桥最大纵坡宜≤2.5%。地面道路平交处的纵坡及设置出入口处的纵坡均宜<2%。抗震标准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g,本工程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8度;桥梁抗震重要性系数:E1作用为0.43、E2作用为1.3。桥梁设计安全等级高架主线及匝道的结构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o=1.1。结构类型结构类型主要有纵桥向全预应力连续梁、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等形式。环境类别本工程环境类别为I类。台后填土高度本工程主线、匝道及立交匝道台后填土高度一般以3.0m控制。排水标准地面道路及街坊暴雨重现期取2年;立交高架暴雨重现期取5年。周边环境概况周边水系概况东线周边水系情况东线沿线河道共有17条,其中等级航道为太仓塘(现状V级、规划V级航道,航道净空45x5m),其余等级外相交河道有:老珠泾河、珠泾丰产河、横泾河、桃花江、白士浦、景王浜、北塘河、耀宁厂河、马路河、俞皋村河东延段、彭田河、泥桥河、光夏路河、竖头浦河、合丰河、车塘河、广浦河等,河道宽度10~40米不等。南线周边水系情况南线沿线河道共有4条,其中等级航道为青阳港(现状V级、规划III级航道,河道宽度170m),其余等级外相交河道有:东渔泾(宽度22.6m)、大虞河(宽度19.4m)、小虞河(宽度56.2m)。西线周边水系情况西线沿线河道共有9条,其中等级航道为张家港(现状V级、规划V级航道,河道宽度107m)、娄江(现状V级、规划V级航道,河道宽度70m),其余河道有庙泾河、风雷河、无名河、东风河、漕头河、七家村河、门前村河,河道宽度在15~40m不等。北线周边水系情况北线沿线河道共有8条,其中等级河道为金鸡河(现状无等级,规划V级航道),其余河道包括社塘河、中乐泾、陈家村河、汉浦塘、跃进河、皇沧泾、小河均为等级外航道,宽度范围在10~40m不等。周边道路概况东线周边道路概况东线黄浦江路在设计范围内除与以上5条城市主、10次干道、7条支路相交外,还与沪宁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和沪宁高速,并与南环快速路G312相交。其中城市主干道有新浦路、昆太路、前进路、昆嘉路、朝阳路、金阳路,宽度范围为17~47m不等;城市次干道有浩腾路、同丰路、震川路、景王路、盛希路、庆丰路、珠竹路、杜鹃路,宽度范围为12~34m不等;支路包括龙灯路、白墅路、耀宁路、三巷路、金阳西路、孔巷路、友谊路、金龙路,宽度范围为10~29m不等;还包括一条城市道路,即老S339。南线周边道路概况南线涉及G312及昆山市区主次干道路等。与现状道路交叉共19处。其中城市主干道有柏庐路(55.6m)、长江路(24m);城市次干道有锦淞路、南淞路、小虞河路、黄山路、郁金香路、玫瑰路等,宽度范围为15~52m不等;支路包括台虹路、灯塔路、圆山路、乐山路、金蝶路、万嘉路等,宽度范围为12~19m不等。西线周边道路概况西线江浦路全线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为S339省道的组成部分。从广福路到马鞍山路口段,路基全宽25.5米(路桥同宽)。马鞍山路到前进路段,路基全宽16.5米。前进路至G312段,全长约4公里,路基全宽24米,有沪宁铁路跨线桥、沪宁高速公路跨线桥。其中城市主干道有马鞍山路、前进路、朝阳路、中华园路,宽度范围14~40m;城市次干道有广福路(14m)、萧林路(40m);支路包括花园路(14m)、万步路(28m)。北线周边道路概况北线在里程桩号范围内以正交形式分布有14条现有道路。其中城市主干道有黄浦江北路、青阳北路、S224、柏庐北路、昆北路、北门路,宽度范围为10~41m不等;城市次干道有宋家港路、汉浦路、水秀路、环庆路,宽度范围为14~28m不等;支路包括模具路、紫竹路、永丰余路、玉城南路,宽度范围为10~27m不等。周边建、构筑物概况东线周边建、构筑物概况东线原黄浦江路沿线道路沿线多为企业单位,有部分居民区及待开发用地。因用地范围较老路加宽,以及立交部分占地面积较大,涉及到多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动拆迁。沿线动拆迁共计86处,合计31221平米,主要为民房和企业,类型多为平房和3层以内楼房,无高层建筑及重要建筑物。民房主要集中在昆太路立交预留匝道部分,企业、工厂等沿线均有分布,南段较多。动拆迁主要集中在靠近红线部位,对主线桩基及下部结构施工影响较小。南线周边建、构筑物概况南线原G312沿线由于是公路断面,虽然两侧预留一定规模的绿化带,但此次改建时由于高架断面较大,且立交落地段地面交通组织的需要,道路断面较宽。所以占用较大规模的土地指标,与周围地块的开发仍然存在较大的冲突。需占用部分企业围墙。西线周边建、构筑物概况西线黄浦江路沿线建构筑物由北向南情况不同,北段两侧大多为居民建筑,中段有部分企业单位,南段建设条件较好。本次快速化改造时,西线动拆迁主要集中在中段,特别是娄江北面需要动迁部分企业单位。北线周边建、构筑物概况北线S339沿线现为公路断面,虽然两侧预留一定规模的绿化带,但局部路段在此次改建时由于高架断面较大,因地面交通组织的需要,道路断面较宽。所以占用较大规模的土地指标,与周围现有建构筑物仍然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拆除一些建构筑物,在后面的工作中还需与各企业进行协调,如在K4+980至K5+980约1km范围有北侧厂房及门面房动迁难度较大。交通状况东线交通状况东线黄浦江路位于昆山市中心城区东部,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路幅宽度43m、下穿沪宁铁路、京沪高铁以及沪宁高速三段均压缩为双向四车道,宽度23.5~52.5m。一般路段路幅宽度43m,断面型式为三块板,机动车双向6车道,机非分隔带3m,非机动车道宽4m,两侧绿化带各宽3m。南线交通状况南线现状G312为国道,本次快速化改造范围全线为双向6车道,路幅宽度约25m,现状车流量较大。西线交通状况西线江浦路为S339省道的组成部分。从广福路到马鞍山路口段,路基全宽25.5米,马鞍山路到前进路段,路基全宽16.5米,前进路至G312段(长约4公里),路基全宽24米。江浦路由北向南现状交通情况有所不同,现状北段交通流量较大。北线交通状况北线现状为S339省道,全线为双向6车道,路幅宽度约31至34m,现状交通流量一般。施工期间交通可适当往城北大道分流。公用管线概况东线公用管线情况1)东线黄浦江路道路沿线现状架空线缆有电力和架空通信线较多,电力线以10KV、35KV和110KV为主,其中110KV电力线主要分布在道路右侧FMK4+300~FMK6+750段、FMK11+420-FMK12+800段和道路左侧FMK6+730~FMK8+230段、FMK8+810~FMK9+655段,横穿道路的110KV及以上的共有13处;架空通信线以光缆为主,规格从1根到6根不等,沿道路基本全线存在。2)东线黄浦江路道路沿线地下管线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燃气、联通、移动、电信、国防光缆、有线电视等管线:自来水管道,从桩号FMK2+440~工程终点都有自来水管道,主要为DN200~DN300配水管及DN800~DN1400输水管,管道多位于绿化带和人非车道上,大部分管道位于道路西侧,局部路段两侧都有。雨水管道,现状雨水排水系统除FMK9+000~FMK9+480段采用边沟排水外,其余全部采用管道排水,双侧布置,管道大部位于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上,管径d400~d800之间,雨水就近排入河道和相交道路上的雨水管道中。污水管道,工程起点至盛西路在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和绿化带中有d300~d500污水管道;南河路~FMK7+660段道路东侧有DN250污水管道;FMK11+650~终点在道路东侧d400污水管道,管道大部分位于绿化带中。通信管道,现状通信管道布置较随意,基本无规律可循。联通、移动、电信、国防光缆、有线电视各自为政,管道建设相当混乱,道路全线两侧基本都设有管线,规格在1~8孔之间,大部分规格都在2~4孔。燃气管道,工程范围内共有3段燃气管道,分别为新浦路~浩腾路道路东侧绿化带中DN250的中压燃气管道,总长约1500m;FMK10+640~312国道的道路东侧DN325的高压燃气管道,总长约770m;12国道~终点道路西侧的DN325的高压燃气管道,总长约1550m。电力管道,现状共有两段电力管道,一段为同丰路~前进路道路东侧的6孔管道,总长约600m;另一段为FMK8+220~金阳路道路西侧8孔管线,总长约480m。国防光缆,主要为两个段落,起点~FMK3+020道路右侧4孔国防光缆位于路外绿化带中,位于规划道路非机动车道~车行道上;FMK8+100~FMK11+030在道路左侧有6孔国防光缆,现状位于路外绿化带里,位于规划人行道至车行道上。除以上管线外,工程范围内还有路灯管线和监控管线,此两种管线管孔都比较小,路灯一般为1孔,沿道路两侧布置;监控为1~2孔,大都位于道路平交口附近。南线公用管线情况1)南线G312道路沿线现状架空输电线很多,沿道路全线存在。电力线以低压输电线、10KV及110KV为主,还有部分为220KV高压输电线。输电线主要分布在道路南侧,少部分低压输电线分布于道路北侧,输电线距道路中心线距离为23~30m。横穿道路的输电线共有13处。沿线涉及架空输电电线杆共266个,以及高压铁塔共10处。2)南线G312国道沿线地下管线有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燃气、联通、移动、电信、有线电视等:给水管道,给水管道沿线全分布,全部为DN1000输水管,管道多位于道路北侧绿化带中,局部路段位于道路南侧。雨水管道,现状雨水管道沿道路两侧均是全线分布,管道大部位于绿化带中,管径DN100~DN800之间,雨水就近排入河道和相交道路上的雨水管道中。污水管道,本线涉及污水管道均为DN500~800的管道。通信管道,现状通信管道沿线全分布。联通、移动、电信、有线电视各自为政,管道建设相当混乱,管线大部分位于道路北侧,少部分位于道路南侧;规格在1~8孔之间,大部分规格都在2~4孔。燃气管道,本工程天燃气管道全线分布,现状为DN426低管道。大部分位于道路北侧,少量位于道路南侧。除以上管线外,工程范围内还有路灯管线和监控管线,此两种管线管孔都比较小,路灯一般为1孔,沿道路两侧布置;监控为1~2孔,大都位于道路平交口附近。西线公用管线情况西线江浦路沿线埋设管线有给水、排水、电力、通讯、军缆、燃气、高压电塔(杆)等,马鞍山路、前进路、朝阳路等路口横向管线较复杂。娄江以南,在道路东侧的DN1000给水管和游走与道路两侧的DN400高压燃气管较为敏感重要,对高架桥墩台的设置有很大的制约。北线公用管线情况1)北线S339道路沿线现状架空输电线很多,沿道路全线存在。电力线以低压输电线、10KV为主,周市立交L匝道(黄浦江路段)有5处220KV高压输电线。输电线主要分布在道路北侧,少部分低压输电线分布于道路南侧,输电线在现状道路边2~3m。横穿道路的输电线共有14处。2)北线S339道路沿线地下管线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燃气、联通、移动、电信、有线电视等:给水管道沿线从K0+895~K4+286、K4+700~K8+480分布,从DN200~DN1800输水管,管道多位于道路南侧绿化带中,局部路段位于道路北侧。雨水管道,现状雨水管道沿道路两侧全线分布,管道大部位于绿化带中,管径D200~D600之间,雨水就近排入河道和相交道路上的雨水管道中。污水管道,本线涉及污水管道共2段,为K0+955~LK1+594段和K4+440~K8+310段,管位均位于道路北侧,管径从DN300~DN1800。通信管道,现状通信管道沿线全分布。联通、移动、电信、有线电视等管道建设相当混乱,管线大部分位于道路北侧,少部分位于道路南侧;规格在1~8孔之间,大部分规格都在2~4孔。燃气管道,天燃气管道在K0+000~K4+137段分布,其他在K4+700、K6+495、K7+200和K8+295四处有分布,现状为DN15至DN426低管道。全部位于道路北侧。除以上管线外,工程范围内还有路灯管线和监控管线,此两种管线管孔都比较小,路灯一般为1孔,沿道路两侧布置;监控为1~2孔,大都位于道路平交口附近。自然条件自然地理及气候、气象项目区域地处长江河口段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寒暑干湿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候团主宰,盛行西北气流,寒冷干燥;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盛行偏南风,温暖湿润;春、秋季为冬夏季风更换季节,冷暖气团争雄,峰面交错,气旋活动频繁,温和多雨。年均总日照数2130.2小时,占可照时数48%;年平均气温15.4°C;年均降水量1054mm。2007年度平均气温17.4℃,一月平均气温5.9℃,七月平均气温27.8℃,年极端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零下1.8℃。2007年降水量1177.8mm,一日最大降水量100.1mm。2007年均总日照数2130.2小时,占可照时数48%。2007年最高湿度73%,最低湿度20%,相对平均湿度69%。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偏北风,夏秋之交常受台风袭击。常风向为NE向和SE向,频率均为9%,次常风向为ESE向和SSE向,频率均为8%,全年在NNE和SSE向之间出现的风的频率为57%,强风向NW向,最大风速24m/s,年平均2.6m/s。影响本地的台风平均2-3次/年,风向NE,一般6~8级。地形地貌昆山属苏州市,地处湖沼积低洼平原区,除海拔81米的马鞍山(玉峰山)孤峰突起外,全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呈倾斜,自然坡度较小。拟改造公路沿线地形平缓,地面标高一般为1.0~3.0m,根据区域资料,项目区域属于太湖流域堆积平原地貌区之低洼湖荡平原地貌亚区。施工沿线地表水系较发达,多为小的河流和沟塘,旱季时为地下水补给源,雨季时为地下水的排泄地。由于地势平坦,坡降极小,地表径流滞缓,流速不大,无明显冲刷现象。岩土层分布本地区地基土构成除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滨海、河口海湾、河泛、河床相沉积物。主要由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及粉(砂)性土组成。土层分布及结构特征简述如下:①杂填土:褐灰色,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及碎石块、砖块等,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②-1粉质黏土:灰黄色,软塑,中等~高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含氧化铁锈斑点,具有上硬下软特征,工程性质一般。②-2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含有机质,工程性质差。③黏土:褐黄色,可塑~硬塑,中等偏低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和韧性高。含氧化铁锈斑点,土质较均匀,工程性质良好。④粉土、粉砂:灰色,稍密~中密,很湿。含石英云母,工程性质一般偏好。该层一般上部为粉土,下部为粉砂,⑤粉质黏土:灰色,流塑~可塑,中等~高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层,土质不均匀,该层上部一般较软,呈流塑~软塑状态,工程性质差,下部性质变好,呈软塑~可塑状态。⑥粉土、粉砂:灰黄色~灰色,中密~密实,含云母,工程性质较好,局部夹粉质黏土夹层,⑦粉质黏土:灰色~青灰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夹粉土薄层,土质不均匀。工程性质一般偏好。⑧粉砂:灰色,密实。含云母,土质均匀,工程性质良好。⑨层粉砂:灰色,饱和,密实,颗粒级配差,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局部含少量粘颗粒,偶夹粉质粘土薄层,厚2-20cm。底部混细砂颗粒,含少量直径1-3cm砂盘。据地质调查报告及有关区域地质资料,沿线场地平坦,为平原地区,无岩溶、崩塌、滑坡及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整体地层较稳定,变化小,一般均属于较均匀地基,适宜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的难特点分析工程线路长,体量大,施工环境复杂,管理工作量大与以往封闭式施工现场相比,本工程为在既有线状道路上进行长线路施工,且体量大,要实行完全的封闭式施工管理难度极大,且施工期间既有道路的路口位置、小区和厂房出入口等需要保持道路的正常通行,在沿线施工期间也需满足一定的社会交通能力,交通翻交等不是某个时期的特定节点,而是全过程管理的重点。项目施工的环境也比常规工程复杂,除一般的交通影响外,施工期间涉及的动拆迁、管线搬迁等工作量巨大,上跨或下穿河道、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节点众多,每个节点的施工与管理的要求均需详细策划和管理。工程中涉及的施工工艺非常多,包含灰土路基施工、SUP路面施工、SMA路面施工、新老路基的拼接、老路病害处理、既有路面加罩、多种道路地基处理、路基防护、高填土路基施工等道路施工工艺,还包括陆上和水中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承台施工、既有道路位置承台施工及回填、水中承台施工、花瓶状墩身施工、高墩身施工、异型墩身施工、30m左右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大跨度箱梁施工、悬浇法施工、预制箱梁吊装施工、钢箱梁顶推施工、系杆拱桥施工、超高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高架防撞护栏施工、高架带花坛中间隔离墩施工、各类桥梁伸缩装置施工等桥梁施工工艺。要做好各种工艺的管理,不管是方案确定,还是过程中的管理,其管理的难度和广度都是巨大的。相较于一般建筑工程的点或面的管理,长线路施工和多工艺的管理带来的最大的难题在于管理范围和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对每个工艺的管理基本都要涉及在44km长的线路上进行,例如钻孔桩、墩身、箱梁、路基等施工,要对某一环节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把控,即使是对每一作业段的每种规格型号进行一次代表性的现场检查,也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实现全线统一的管理标准难度大鉴于本项目具有线路长、体量大、工艺范围广、参建单位多、施工队伍水平水平不一等特点,要实现集团对本项目提出的创建优质工程,并且各施工段要做得同样好,积极创建各类奖项的目标,均对总承包管理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在质量、进度、安全,还是在环保文明施工、合同管理等方面,其管理的难度前所未有。例如,要做好集团内集团公司和各参建子集团/公司间的工作关系和任务分工、协调好对各类分包的管理,建立业主、监理、设计、有关职能部门等的有效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落实集团各类管理要求和管理制度等。主要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工程实物量如下表所示:工程主要实物量汇总表项目规格数量钻孔灌注桩直径主线桩长度(m)辅道桩长度(m)主线辅道--Φ1000-20~45-80416930根Φ120030~7024~489155742Φ150040~8022~35597930Φ180040~80-216--Φ200060~70-4--预制方桩400×40016104根承台6桩承台10×6.25×2.5m,4桩承台6.25×6.25×2.5m主线2183、匝道1047立柱一般为1800×1800mm、2000×1800mm主线3563、匝道1443箱梁一般箱梁3×30米一联主线370联雨水管直径300~1500mm137km路基石灰土石灰掺量以7%为主,共有4%、5%、7%、10%四种248万方水泥稳定碎石55万方混凝土钻孔桩水下C30,承台C30、立柱C40、箱梁C50301万方钢筋包括钢筋、钢绞线和预应力钢筋、钢箱梁和埋件44万吨沥青混凝土加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41万方桥梁工程主线高架主线横断面布置本工程标准横断面形式为双向六车道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辅道。(1)中置主线桥梁段标准横断面本工程主线大部分为中置形式。主线高架桥梁横断面布置:0.5m(防撞栏杆)+12m(快速主线)+0.5m(防撞护栏)+12m(快速主线)+0.5m(防撞栏杆)=25.5m。主线桥梁中置段标准横断面示意图(2)门架式主线桥梁段标准横断面北线门式高架段标准横断面示意图1)北线门架式桥梁宽25.5m,具体布置为:0.5m(防撞栏杆)+12m(快速主线)+0.5m(防撞护栏)+12m(快速主线)+0.5m(防撞栏杆)=25.5m。2)南线门架式高架为整体式高架道路无匝道路段横断面设计,路幅宽度43.5m;横断面布置为:0.5m(防撞栏杆)+2m(硬路肩)+18.5m(快速主线)+0.5m(路缘带)+0.5m(防撞护栏)+19m(快速主线)+2m(硬路肩)+0.5m(防撞栏杆)=43.5m。南线门架式高架段标准横断面示意图(3)主线桥梁分幅边置段标准横断面西线江浦路主线K9+740(马鞍山路)~K16+493.75及东线主线跨太仓塘苏浏线桥设计为高架分幅边置形式。分幅主线高架桥梁标准横断面宽13m,横断面布置:0.5m+0.5m+3.5m+3.75×2m+0.5m+0.5m=13m。西线主线分幅边置段标准横断面示意图主线高架跨径布置组合东线主线高架桥以30~35m跨径等截面现浇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为主;南线、西线和北线主线高架桥梁标准跨径主要采用25~35m跨径等截面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在跨路口处布设40~60m跨径现浇变截面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在主要跨航道、沪宁高速及沪宁高铁等主要结点处跨径达60~90m。主线高架上部结构概况(1)中置高架桥梁上部结构采用斜腹式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形式,部分较高墩处采用连续刚构形式。箱梁采用等高梁结构形式,横坡通过箱梁顶、底板共同倾斜形成。标准段30m跨径梁高1.8m。采用搭支架现浇的施工方法。25.5m宽度标准箱梁采用单箱4室整幅断面形式,悬臂长度为3.8米,悬臂端部厚20cm,箱梁腹板厚度跨中段为45cm,支点加厚段为70cm,端横梁附近采用平行过渡形式,中横梁处采用线性过渡形式。25.5m宽度标准箱梁断面形式示意图43.5m宽度标准箱梁采用两幅箱梁断面形成,单幅现浇箱梁宽21.5m,两幅桥之间通过设置0.5m现浇带方式形成整体。43.5m宽度标准箱梁断面形式示意图(2)边置主线高架桥梁上部结构采用斜腹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形式。13m宽度标准箱梁断面形式示意图13m宽度标准段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断面形式,箱梁悬臂长2.5米,箱梁腹板厚度跨中段为45cm,支点加厚段为70cm,顶板厚度为22cm,底板厚度为22cm。22m宽度标准段箱梁采用单箱4室断面形式,箱梁悬臂长分别为2.5m、1.5m,箱梁腹板厚度跨中段为45cm,支点加厚段为70cm,顶板厚度为22cm,底板厚度为22cm。22m宽度标准箱梁断面形式示意图主线高架下部结构概况主线高架采用实体双柱式Y型墩。桥墩墩柱下接矩形承台,其中中置主线高架桥承台采用10m×6.25m×2.5m,边置主线高架桥承台及门式高架边墩位置承台采用6.25m×6.25m×2.5m,主线部分过渡墩台采用10m×10m×2.5m;承台顶标高2.5~3.2m,大部分为3.0m左右。a)双柱式Y型墩下部结构示意图b)门式边墩花瓶型墩示意图主线高架双柱式Y型墩下部结构示意图墩、台基础采用直径主要为1.2m、1.5m、1.8m钻孔灌注桩,桩长主要为60m左右,采用C30水下砼。a)主线中置标准承台平面图b)主线门架式边墩标准承台平面图c)部分跨路口主墩承台平面图d)主线边置标准承台平面图主线高架承台平面示意图主线高架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概况(1)护栏,桥梁外侧设置混凝土墙式防撞护栏,中间设置中间隔离墩。(2)桥面排水,全桥桥面排水采用暗埋管集中排水方式。(3)随桥管线,除照明用的电力管线外无其它随桥管线。(4)支座,支座布置原则:现浇连续箱梁均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空心板梁则采用板式橡胶支座。(5)伸缩缝,伸缩缝设置原则考虑车辆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设置距离以90m~120m为宜;伸缩缝均采用型钢伸缩缝。(6)桥面铺装,现浇箱梁顶面设置6cmC40厚混凝土调平层(含D6带肋焊接钢筋网)。桥面铺装采用4cmSup-13(改性沥青)+6cmSup-20(改性沥青)沥青混凝土。防水层采用5%SBS改性沥青。(7)防震措施,每个墩、台顶均设置抗震挡块;墩顶挡块设于支座内侧的箱梁梁体上,桥台挡块结合台帽设置成整体式以增强景观效果。(8)防噪音屏,高架系统距离居民区较近时,在防撞护栏上设置防噪音屏,减少汽车噪音影响。选择与结构形式相匹配的隔音屏,增加结构美观效果。菱形匝道本工程共包含14处菱形匝道。其中南线2处:白马泾路和郁金香路菱形匝道;东线4处:新浦路、前进东路、昆嘉路、金阳路菱形匝道;北线4处:青阳北路、长江北路、北门路、环庆路菱形匝道;西线4处:萧林路、马鞍山路、朝阳路、中华园路菱形匝道。互通立交及菱形匝道平面分布示意图匝道横断面布置菱形立交上下匝道采用8.5m的双车道匝道,其中左右侧路缘带采用0.25m。横断面布置为:0.5m+0.25m+3.5×2m+0.25m+0.5m=8.5m。匝道高架上部结构概况匝道桥上部结构箱梁根据跨径不同分别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均采用搭支架整体现浇施工。箱梁采用等高梁结构形式,横坡通过箱梁顶、底板共同倾斜形成。梁高1.8m。9m宽标准段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形式,悬臂长1.75m,端部厚20cm。跨中腹板厚45cm,支点附近过渡至70cm;跨中底板厚22cn,支点附近过渡至50cm。10.1m宽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断面形式,悬臂长1.75m,端部厚20cm。跨中腹板厚45cm,支点附近过渡至70cm;跨中底板厚22cn,支点附近过渡至50cm。匝道高架下部结构概况匝道标准立柱采用实体单柱式花瓶型墩。墩柱宽度大多为1.6m。横梁加宽处桥墩采用双柱式Y型墩和分离式双柱式墩。匝道部分高架桥承台标准规格为5.2m×5.2m×2m。匝道承台均采用C30混凝土。基础采用Φ=1.2m钻孔灌注桩,桩长主要为50m左右,采用C30水下砼。匝道高架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概况匝道桥面系设计同主线部分。互通立交昆山中环线本期实施互通立交共3处,分别为高新区互通立交、陆家互通立交及周市互通立交。互通立交匝道宽度为单车道8m,双车道9m。互通立交匝道结构设计同菱形立交匝道。基础采用1.2m钻孔灌注桩。高新区立交高新区立交位于江浦路和G312相交处。南北向为江浦路,东西向为G312。江浦路和G312均为昆山中环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浦路为西环、G312为南环。该节点位置重要,两条快速路相交,设计为枢纽型立交。设计采用苜蓿叶+半定向匝道的枢纽型式,立交层数4层。高新区立交示意图陆家立交陆家互通式立交为中环快速化的南线(G312)与中环快速化的东线(黄浦江路)相交的枢纽型立交,主线交叉桩号为FMK11+261.880,被交路南线桩号MK12+235.729。陆家立交共分2条主线8条匝道,除上海→千灯镇左转采用环形匝道外,其余左转匝道均采用半定向匝道,右转匝道为定向匝道。陆家立交示意图周市立交周市立交位于昆山市快速内环的东北角,是昆山市东北片区进入快速内环的主要节点。该立交的被交道为黄埔江路,黄埔江路即为昆山市快速内环中的东环路,规划等级为快速路,由主线高架和地面辅道构成,标准路基宽度为50m。本立交也是快速内环中东环与北环交通快速转换的枢纽节点。周市立交设计为环形匝道加半定向式互通立交,立交共5层,西至北方向转向采用环形匝道,其余匝道采用定向或半定向匝道。地面系统位于1层,南北向直行为2层,东西向直行为3层,南-西方向匝道为4层,东-南方向匝道为5层。地面交叉采用环交处理。周市立交示意图主要大桥(苏浏线)太仓塘大桥黄浦江路现状跨苏浏线大桥全长475m,主跨为45+65+45m变截面悬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宽30.5m,行车道总宽23.5m,现为双向四车道,硬路肩较宽,人行道宽3.5m,桥况良好。跨苏浏线航道处老桥的桥面布置更改为3.5m(人行道)+23.5m(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0.5m,设计利用老桥并拼宽用作辅道。在现状老桥两侧各新建一幅13m宽快速主线。采用挂篮法施工。新建主桥与老桥采用相同跨径(45+65+45m),跨中梁高2.2m、墩顶梁高3.7m,抛物线过渡。太仓塘大桥与老桥关系剖面示意图(青阳港)孔巷大桥现状跨青阳港孔巷桥老桥利用作为中环快速路,设计在老桥两侧新建双幅孔巷桥作为地面辅道桥。青阳港根据航道整治规划为Ⅲ级航道,通航净空为70×7m。新建辅道桥引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采用(54+90+54)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墩,基础采用Φ1.5m或Φ1.8m钻孔灌注桩。主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方法。引桥采用30m标准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墩采用双柱式Y型墩。西线沪宁高速公路跨线桥沪宁高速公路跨线老桥为40+70+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对老桥全部利用,作为辅道桥梁,在老桥两侧新建桥梁作为快速路高架桥。新桥设计采用45+70+35m等截面钢连续箱梁跨越沪宁高速公路,左右幅反对称布置,单幅桥宽22m。上部采用顶推施工,施工时设置临时墩。下部采用薄壁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沪宁高速公路跨线桥立面示意图娄江大桥娄江大桥跨娄江五级航道。老桥宽度为25米,保留作为辅道。新建桥梁采用主跨48+78+48米预应力连续箱梁,左、右幅桥宽各22米。采用挂蓝施工工艺。娄江大桥立面示意图张家港桥张家港地面桥跨张家港五级航道,航道净空为38×5m,最高通航水位为1.68m。老桥主桥(鹿城大桥)跨度为30+45+30米,桥宽25.5米,作为快速路桥梁完全利用。在老桥两侧新建地面辅道桥梁跨越张家港河。新建桥梁采用主跨40+68+40m(右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桥墩和老桥墩径向对齐,主桥上部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引桥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张家港辅道桥立面示意图金鸡河桥金鸡河根据航道整治规划,远期为Ⅲ级航道,故现状老桥不满足通航要求需拆除,在老桥位置新建主线桥,上部结构为跨径54+90+54米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底宽14.25m,悬臂长度4.05m,顶宽22.35m,为单箱双室直腹板截面,采用挂篮法施工。金鸡河主线桥立面示意图金鸡河大桥辅道桥上跨规划中金鸡河三级航道,通航净空7x70m,最高通航水位1.9m,交叉桩号为K1+336.922,交角79.6°,采用第三联下承式钢管拱桥进行跨越,桥下净空满足不小于7m要求。主桥采用下承式钢管拱桥。桥面板采用厚度为25cm的实心板。风撑由两根I字形和四根K形风撑组成。引桥均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单箱三室斜腹板截面。主桥采用矩形柱式墩,墩厚2.5m,宽2m,承台厚3m,横桥向6.25m,纵桥向6.25m,基础采用4根Φ1.5m钻孔灌注桩基础;横桥向共设置2组,上设1.8×3.6m盖梁,承台间设2×3m横向联系。引桥桥墩均采用双柱式矩形桥墩+上系梁,墩厚1.5m,宽1.8m,承台厚2.5m,横桥向10m,纵桥向6.25m,基础采用6根Φ1.5m钻孔灌注桩基础。金鸡河辅道桥立面示意图地面辅道中小桥昆山地区水系发达,整个工程沿线穿越河流众多。辅道除青阳港、金鸡河和张家港3处等级航道新建辅道大桥外,中环快速路辅道全线需穿越等级外河道共计约36处,需新建或老桥利用拼宽辅道中、小桥共计约36座。部分现状老桥因规划河道的变化,进行拆除,新建圆管涵或箱涵,设计实施的中环快速路辅道桥分为新建和部分利用老桥两种情况,其中利用现状老桥有利用老桥上部和下部结构并进行拼宽和仅利用老桥下部结构,新建上部结构并拼宽两种。新建或拼宽桥梁均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盖梁+柱式墩,桥台采用轻型埋置式台,基础为Φ=1.2m或Φ=1m钻孔灌注桩基础。(1)东线地面辅道中小桥东线合计拼宽1座小桥、拆除重建13座中小桥。分别为:金清河桥、新浦路桥、横泾河桥、桃花江桥、无名河桥、景王桥、牧天桥、金沙桥、平巷桥、柏杨湾桥、西巷桥、车塘河桥等。(2)南线地面辅道中小桥南线合计新建中桥2座、拼宽中桥1座、新建小桥3座。分别为东渔泾桥、大虞河桥、小虞河桥、1号桥、合丰桥等。(3)西线地面辅道中小桥西线合计新建中桥1座、小桥6座。分别为:庙泾河桥、风雷河桥、无名河桥、东风河桥、漕头河桥(2座)、七家村河桥、门前村河桥等。(4)北线地面辅道中小桥北线合计新建中桥3座、拼宽中桥1座、新建小桥5座。分别为:社塘桥、中乐泾桥、陈家村桥、汉浦塘中桥、八字大桥(皇沧泾)、富士康桥等。道路工程本工程全线设置辅道系统,辅道原则上采用双向六车道,在桥梁段位于高架下方,利用黄浦江路、G312国道、江浦路、S339省道老路进行改建;部分路段中环快速路落地,利用现状道路作为中环快速路,则需在现状道路两侧新建道路作为地面辅道。平面设计方案平面线形与现状道路黄浦江路、G312国道、江浦路、S339省道走向基本一致,由于老路宽度低于本次改建道路宽度,为更好地利用老路和避开沿线控制点的影响,个别路段根据控制条件和拟定的断面类型将中心线位适当进行了偏移。地面辅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采用两侧拓宽方式。道路横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的横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规划,根据东线的总体设计方案及预测交通量,一般路段的标准横断面形式为双向六车道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辅道。(1)中置主线桥梁段道路标准横断面地面辅道:2.25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2m(侧分带)+12.25m(辅道)+8.0m(中分带)+12.25m(辅道)+2m(侧分带)+4.5m(非机动车道)+2.25m(人行道)=50m。主线高架中置段道路标准横断面示意图(2)门架式高架段道路标准横断面地面辅道:2.25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2m(侧分带)+12.25m(辅道)+8.0m(中分带)+12.25m(辅道)+2m(侧分带)+4.5m(非机动车道)+2.25m(人行道)=50m。主线高架中置段道路标准横断面示意图(3)菱形匝道桥梁段道路标准横断面菱形匝道桥梁段道路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主线落地段标准横断面中环快速路利用现状道路段采用分离式路基,利用断面为主路,宽24.5m;中间带1.5m(中央隔离墩0.5m+左侧路缘带2×0.5m)+行车道2×11m(2×3.75+3.5m)+右侧路缘带2×0.5m。辅路和人行道为新建断面宽19.25m:左侧路缘带0.5m+行车道3×3.75m+右侧路缘带0.5m+非机动车道4.5m+人行道2.5m。主线落地段标准横断面示意图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新建路面段透层、下封层、黏层:基层采用喷洒透层油,在喷洒透层油后铺筑下封层。沥青层之间喷洒黏层油。中间分隔带全线统一采用高缘石,中央分隔带、侧分带采用全封闭式。沥青表面层用辉绿岩,下面层用石灰岩,交叉口进口路段120m范围内沥青面层掺抗车辙剂。地面辅道路基结构汇总表序号工程部位路基结构总厚度(cm)1地面行车道匝道(新建路段)机动车道4cmSUP-13(改性沥青)+6cmSUP-20(改性沥青)+8cmSUP-25(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36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土742人行道6cm砼质人行道板+3cmM10砂浆座浆+15cmC20混凝土+10cm石灰土(10%)343桥面铺装4cmSUP-13(SBS改性沥青)+6cmSUP-20(SBS改性沥青)10老路改建段(1)老路现状老路路幅宽16~24m,路面结构为沥青路面或砼路面,沥青路面结构为12cm沥青面层+33cm二灰碎石+20cm石灰土。(2)老路加铺加铺厚度0~6cm时,老路面铣刨0~4cm加铺4~6cmSUP-13;加铺厚度6~14cm时,老路面铣刨0~4cm加铺4cmSUP-13+6~10cmSUP-20;加铺厚度14~22cm时,老路面铣刨0~4cm加铺4cmSUP-13+12~20cmSUP-20,其中SUP-20混合料分两层摊铺;加铺厚度大于22cm时,挖除老路沥青面层,加铺4cmSUP-13+6cmSUP-20+8cmSUP-25+>15cm水泥稳定碎石。老路加铺施工时,同时遵循“下面层摊铺厚度不足采用上面层材料补”原则。道路路基一般路基本标段地面道路路基为路基拼接设计,路基拼接方式为两侧拼接。(1)低填路基拼接对于路基高度(拼接处路基标高—原地面标高)≤2.0m的拼接路段,采用全挖式台阶(无台阶)。其中,行车道、匝道、机非混行车道、非机动车道超挖至路床低标高以下60cm,采用5%石灰土分层回填至路床底标高,分层压实,各层压实度应能满足路床压实过度的要求;非机动车道超挖至路床底标高以下40cm。为方便施工,同时考虑人行道路基工程量不大,人行道范围路基填筑材料与周边同层位相同,压实度要求≥90%。(2)高填方路基拼接对于路基高度(拼接处路基标高—原地面标高)≥2.0m的拼接路段,老路路基削坡30cm后,按照要求开挖台阶。最上层台阶铺设3m宽土工格栅,台阶底部铺设6m宽土工格栅。(3)匝道路基高度(拼接处路基标高—原地面标高)≤2.0m时,超挖至路床底标高以下60cm,采用5%石灰土分层回填至路床底标高,保证路床第一层的压实度≥96%。路基高度(拼接处路基标高—原地面标高)>2.0m,清表后,翻挖25cm掺5%石灰改性,回填5%石灰土至路床底标高,80cm路床采用7%石灰土回填。(4)主线桥头20m路段清表后,基底土掺5%石灰改性,处理厚度25cm,压实度要求大于90%,其上填筑7%石灰土至路床底,压实度要求≥96%;地面辅道桥因桥头填土高度很小(约1.5m),桥头特别压实区域宽10m,路基同低填路段一般路基。(5)水塘路基水塘清淤后,将陡壁挖成宽度1m的台阶,回填50cm道渣,其上填筑5%石灰土至与清表或基地处理后的周围地面同标高,然后与同层路堤一同填筑;当水塘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时回填素土至整平标高,然后按特殊路基要求分层填筑。(6)80cm路床填筑7%石灰土(7)构造物回填为了减少路堤路段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除了对不良地基采取处理措施和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外,对于构造物两侧的路基范围见下表,在填筑时需特别注意。涵洞施工尽量采用反开槽施工,用5%石灰土回填。预留缺口时应同时预留台阶,构造物的基坑回填宜采用5%石灰土回填,路堤层位采用5%石灰土填筑,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特殊段路基(1)老路基处理方案老路硬壳层浅薄或缺失的采用人造硬壳层处理。(2)暗塘及硬壳层浅薄段按照低填路基方案反开挖至设计标高,清除浮淤换填1m厚度的人造硬壳层,即50cm毛片石+50cm5%石灰土。(3)匝道及辅道桥桥头路段因较高的工后沉降量控制要求,根据软土层层厚、埋深分别采用湿喷桩处理。桥头填土较高时采用湿喷桩处理方案;桥头填土较少时,采用换填50cm毛片石+50cm5%石灰土处理。(4)老桥拆除、新建箱涵处理:老桥结构物拆除后,河道范围内,采用清表等废弃土方(不含大的块石、混凝土桩头等)回填至施工机械具有施工操作界面的标高,初步压实后进行湿喷桩处理,涵洞基底范围桩顶标高以涵洞地板标高控制,处理范围四周设1排护桩,护桩桩顶标高以回填杂填土顶标高控制。施工涵洞时,外侧护桩保留起基坑支护作用,开挖杂填土,涵洞施工结束后采用5%石灰土回填至路床底标高。(5)老桥拆除,新建路基:老桥拆除后,清除路基范围内浮淤。为减小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采用湿喷桩复合地基处理。老路范围内河道与老路两侧已填塘处理的河道均采用湿喷桩复合地基处理。(6)对于需要采用高压旋喷桩工艺施工的,需按设计图纸准确放样,要求孔位偏差小于5cm;详细记录成孔情况、遇障碍物标高、进尺难易程度及土层情况;并检查各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排水工程本工程道路范围内的雨水主要通过埋设于非机动车道或侧分带下的雨水管道进行收集与排放,管径为D300-D1000,连接管为DN300FRPP管,并在路侧预留支管。雨水的排放为分散式排放为主,重力流就近排至天然水体中。(1)一般路段排水地面段雨水管道设置于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或侧分带下,受条件限制时设置于辅道下。高架道路雨水经落水管收集后纳入地面排水系统。(2)超高路段排水超高段路面的排水也采用管道排水方式,在行车道内侧设置雨水口,汇入纵向排水管道中。(3)分隔带排水分隔带采用封闭式,底部为凹形,选用砂浆抹面并涂刷沥青、铺贴防渗土工膜等防水措施,仅在凹曲线底部设置集水槽和横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就近接入雨水检查井中,分隔带内的渗水主要通过植物给养和自然蒸发掉。照明工程高架全线需设路灯。桥面宽43.5m、38.5m路段,道路两侧采用单挑臂路灯,中分带采用双挑臂路灯;桥面宽25.5m路段,道路两侧采用单挑臂路灯。间距35m。匝道采用单挑臂路灯,间距35m。地面辅道全线需设路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交通工程内容有标志、标线、信号灯、机非隔离栏等。施工组织总体部署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在集团公司和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总承包管理实行项目管理班子集体领导、项目总经理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副总经理、项目经济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按管理线条有所侧重。根据项目特点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设置设计技术部、工程部、质量部、安全部、合约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等职能部门,每个部门根据管理工作任务,分别负责项目设计、技术、生产、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财务、综合管理等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在项目部领导班子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本项目的总承包管理工作。施工分段安排与施工流程组织施工分段安排本工程主线全长44.21Km,结合实际,为便于合理统筹施工规划,工序编排和资源合理投入,拟将整个标段按照工程量及工作内容的不同,划分为9个施工项目区域。施工区域划分一览表区段里程桩号(施工区域合计)长度(km)涉及主要施工内容①FMK5+883.407~FMK12+900MK11+560.0~MK14+100.09.56主线高架、陆家互通立交、地面辅道、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含下穿沪宁高铁、下穿沪宁高速公路段)②FMK4+629.8~FMK5+883.4071.25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和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③FMK1+680.00~FMK4+629.82.95主线高架、苏浏线大桥、地面辅道和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④K0+000.00~K6+775.882FMK0+200.0~FMK1+680.08.26主线高架、周市互通立交、金鸡河大桥及金鸡河系杆拱桥、地面辅道、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⑤K6+775.882~K8+480.33AK8+480.330~AK11+337.674.56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张家港大桥、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⑥AK11+337.67~AK12+016.87CK12+016.87~CK16+492.793JPWK0+000~JPWK1+566.304MK0+460.00~MK3+199.609.46主线高架、高新区互通立交、娄江大桥、地面辅道、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含下穿沪宁高铁、钢结构顶推上跨沪宁高速公路)⑦MK5+519.60~MK9+219.003.70主线高架、孔巷大桥、地面辅道和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⑧MK9+219.00~MK11+560.002.34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和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⑨MK3+199.60~MK5+519.602.32主线高架、地面辅道和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各个工区安排1~2个相对独立的施工项目部进行工程实施,各区根据工程量及实际情况划分若干区段,分别组织施工。施工流程组织本工程线路全长44.4Km,含3处全互通立交,14处菱形匝道,5座大桥。工程体量巨大,必须精心组织,做好工程总体策划,特别是节点工程的施工安排,合理安排投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事先排定主要建材的使用计划,加强组织管理。另外本工程前期动迁量大,涉及沿线厂房、部分居民住宅等搬迁,以及沿线众多管线的搬迁,特别是高压架空线和军用电缆等管线的搬迁难度大,本工程的协调组织要求高,一旦组织不力,必将影响工程进度。因此施工期间配合协调好污水管、给水、电力、热力和信息管等管线的搬迁,是控制本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的重点。按实际环境和管线情况,安排分段实施流程和关键节点要求,同时对管线搬迁可能存在的工期延误准备应对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实施目标的实现。根据工程实施内容,工作量和施工工艺特点,对工程进行分段,保证各分段工作量平衡,确保各类施工资源和管理资源合理投入,做到各段平行施工。本工程分项工序较多,为便于统筹施工规划,合理编排工序和配备资源,将工程划分为九个大区,在将主线按2~3km划分为一个施工区段,互通式立交单独划分为一个施工区,共计约20个区段,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分别组织施工,使东、南、西、北四条主线实现同时施工。一般地段的施工顺序:第一步,先施工两侧非机动车道,同时排布雨、污水管和其它市政管线;第二步,将社会交通翻至两侧,施工中间桥梁桩基、承台、墩柱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第三步,施工地面辅道及相关工程;第四步,将社会交通翻至中间,施工两侧人行道及相关辅助设施。本工程共有3处全互通立交和5座大桥,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是工程进度的控制节点,围绕3处全互通立交和5座大桥的施工进度成为本工程的关键线路。同时,紧紧围绕路基施工,抓好石灰土的施工质量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结构层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考虑。若便道平面位置位于设计辅道或人行道上,且有条件先行实施的,则基层采用设计辅道或人行道基层,根据设计提供的路面结构形式实施。红线外的临时道路结构采用原地面掺6%石灰处理20cm厚,再2层各20cm的6%的灰土,顶面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施工围墙全线施工区域与社会通道间采用施工临时围墙分隔,围墙采用0.5m高预制砌块+2m高彩钢板,靠路口处采用钢丝绿网。并在各路口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及醒目的警示标志,确保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安全。施工围墙示意图施工用水用电及临设施工用水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全线每2km左右申请一处Φ100水头,另在各生活区域申请一处Φ100水头,用于生活用水及砼结构养护用水。周边河塘水经检验符合要求后,可用作施工用水。施工用电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每700m左右施工段申请一500KVA箱变,在每一大临基地及钢筋加工场地另申请一处800KVA箱变。上述电缆均设置专门电缆沟予以敷设,跨越便道部分预埋钢管加以保护,接至施工现场的输电线路应每隔100~150米设一个分配电箱以方便施工用电。对于某些特殊施工区内的施工用电由于线路较长,工程高峰时可能用电量得不到保证,将就近向附近工厂及村庄借电施工,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柴油发电机,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排水本工程现有场地范围内河道较多,水系发达。施工现场排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安排:施工沿规划红线两侧挖设断面尺寸为1m×1m的高标准的排水沟,作为主要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河道进行排水,作为主要的排水口,配备一定数量的水泵,以便进行强排水,对附近的沟浜可进行适当改造,以作为排水沟沿线的集水坑。对排入河道的施工用水需经沉淀等处理,以防止污染原有河道,并每隔300m左右设一个三级沉淀池,沉淀池尺寸为1000mm×1000mm×1000mm,排水沟有0.3%左右的泛水,沟池砖砌,内粉砂浆,排水沟上设置铸铁盖板,施工排水经沉淀后符合排放要求经有关单位协商同意排入指定地点。大临设施经过实地勘查,在每个施工分区段内设置一~二处大临设施,设置办公区与生活区,大临设施按统一标准搭设。办公区布置办公室、会议室、医务室、门卫、工具间、试验室、食堂、浴厕等设施,配备招标人、监理办公室及相关办公设施;生活区布置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设施。职工宿舍采用彩钢板活动房,两层结构,在职工生活区内也布置食堂、浴室、厕所等设施。施工生产场地内布设钢筋加工场、钢筋堆场、木工棚及材料堆场等生产设施,钢筋原则上采用集中加工。大临场地和施工生产场地在进行场地整平、浜塘处理后,采用硬地坪(20cm厚C20砼),在整个场地四周设置水沟,确保场地不积水,以保证钢筋等原材料及模具不浸水。标准段各阶段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施工准备阶段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下部结构施工阶段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辅道及人行道施工阶段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交通组织与施工安排全线根据不同的设计横断面形式,将施工阶段交通组织及施工安排划为以下七种情况。高架中置标准断面高架中置标准断面施工共分四阶段。第1阶段,管线搬迁、翻交便道及排水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实施翻交道路填筑、施工区域围挡、影响管线搬迁、排水工程等工作。高架中置标准断面第1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2)第2阶段,主线高架结构施工阶段,即待翻交完成后实施桩基、承台、立柱、箱梁等结构施工。高架中置标准断面第2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3)第3阶段,辅道施工阶段,即实施地面桥结构、辅道路面结构及排水工程等。高架中置标准断面第3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4)第4阶,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将社会车辆通行道路翻至设计辅道位置,施工便道翻至外侧实施人行道及附属工程施工。高架中置标准断面第4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高架中置带匝道标准断面高架中置带匝道标准断面施工共分四阶段。第1阶段,维持现状交通状况不变;清理现状绿化带,修筑翻交道路,按照设计辅道灰土路基结构实施,面层采用15cm碎石+20cmC30临时面层。高架中置带匝道标准断面第1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第2阶段,将现状社会交通翻至新建便道位置,按单侧2条机动车道和1条人非混行车道考虑;利用现状道路作为主线高架施工的施工便道。实施主线高架,待高架排架拆除后即根据设计要求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及铣刨、结构层作业。高架中置带匝道标准断面第2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第3阶段,将社会交通翻至主线高架下设计辅道位置,按单侧2条机动车道和1条人非混行车道考虑,利用修建的社会翻交道路作为匝道部分施工便道。实施匝道部分,待匝道排架拆除后即同步实施匝道桥面系、防撞墙及辅道、人行道结构层。高架中置带匝道标准断面第3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第4阶段,施工完成,社会交通按规划复位。高架中置带匝道标准断面第4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高架边置标准断面高架边置段交通组织及施工安排施工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利用老路路面供社会车辆通行。实施施工区域围挡、管线搬迁、施工便道及下部结构施工。高架边置标准断面第1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第2阶段,利用中间老路西侧18m范围作为社会交通通行道路;等东侧高架施工完成后翻交至老路范围内靠东侧18m范围作为社会交通通行道路,车行道分别为:车行道3.5m×4、机非混行道2m×2。实施主线高架上部结构施工,高架上部结构先进行东侧施工,再进行西侧施工。高架边置标准断面第2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翻浇前)高架边置标准断面第2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翻浇后)第3阶段,拓宽辅道、分车道翻修老路同时保证社会车辆通行。实施人行道及附属工程,待立交匝道排架拆除后,进行人行道以及道路排水工程施工。高架边置标准断面第3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高架边置段带匝道标准断面高架边置段交通组织及施工安排施工共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利用老路路面供社会车辆通行,宽度24m。主线高架承台与匝道承台中间位置用作施工便道;实施施工区域围挡、管线搬迁及下部结构施工;高架边置带匝道标准断面第1阶段交通组织示意图第2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