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内蒙呼伦贝尔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1.202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少周年?A.40周年B.45周年C.50周年D.55周年答案:C解析:我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2024-1978=46,但通常说2024年是改革开放50周年左右阶段(从提出改革开放设想等综合时间线宽泛来看),所以选C。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答案:D解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而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3.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A.呼伦贝尔B.包头C.呼和浩特D.鄂尔多斯答案:C解析: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伦贝尔是内蒙古的一个地级市,包头和鄂尔多斯也是内蒙古重要的城市,但不是首府。4.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内蒙古地区?A.牧野之战B.土木堡之变C.雅克萨之战D.乌兰布通之战答案:D解析:乌兰布通之战发生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发生在今河南新乡一带;土木堡之变发生在今河北怀来土木堡;雅克萨之战是清朝与沙俄之间的战争,发生在黑龙江流域。5.下列哪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少数民族?A.蒙古族B.鄂温克族C.回族D.满族答案:B解析: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等地,是内蒙古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分布广泛,并非内蒙古特有;回族、满族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6.被称为“中国冷极”的地方位于内蒙古的:A.呼伦贝尔B.锡林郭勒C.阿拉善D.通辽答案:A解析:“中国冷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这里冬季寒冷漫长,极端最低气温曾达-58℃。7.以下哪部文学作品与内蒙古草原文化相关?A.《骆驼祥子》B.《狼图腾》C.《平凡的世界》D.《围城》答案:B解析:《狼图腾》以蒙古草原为背景,讲述了草原游牧民族对狼的图腾崇拜以及人与狼的关系,与内蒙古草原文化密切相关。《骆驼祥子》描写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10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围城》以抗战初期为背景,描写了一类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8.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A.大青沟自然保护区B.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C.达赉湖自然保护区D.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答案:C解析: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境内。大青沟自然保护区位于通辽市;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闻名的草原自然保护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但核心区在宁夏。9.下列哪种传统艺术形式是内蒙古的特色?A.二人转B.越剧C.马头琴演奏D.川剧变脸答案:C解析: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演奏是内蒙古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民间艺术;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川剧变脸是四川川剧的表演绝活。10.2024年,内蒙古计划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推进的项目不包括:A.黄河流域生态保护B.大兴安岭森林生态修复C.塔里木河生态治理D.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答案:C解析: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并不在内蒙古境内,所以内蒙古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推进的项目不包括塔里木河生态治理。黄河部分河段流经内蒙古,大兴安岭部分在内蒙古境内,内蒙古有广袤的草原,所以A、B、D选项都是内蒙古可能重点推进的生态保护项目。11.下列关于内蒙古地理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蒙古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B.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内蒙古的地形以山地为主D.内蒙古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答案:C解析: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并非山地为主。内蒙古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且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如黄河、额尔古纳河、呼伦湖等。12.以下哪位是内蒙古籍的体育明星?A.姚明B.李娜C.巴特尔D.孙杨答案:C解析:巴特尔是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人,是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姚明是上海人;李娜是湖北武汉人;孙杨是浙江杭州人。13.内蒙古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以下哪个景区不属于重点打造的品牌?A.故宫B.呼伦贝尔大草原C.响沙湾D.成吉思汗陵答案:A解析:故宫位于北京,不属于内蒙古的景区。呼伦贝尔大草原、响沙湾、成吉思汗陵都是内蒙古重点打造的旅游品牌。14.下列关于内蒙古畜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是农耕畜牧B.以饲养奶牛为主C.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D.养殖方式主要是舍饲答案:C解析: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并非农耕畜牧。内蒙古饲养的牲畜种类多样,不只是以奶牛为主,养殖方式既有放牧也有舍饲等多种方式。15.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哪一年?A.1945年B.1947年C.1949年D.1950年答案:B解析: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16.以下哪种美食是内蒙古的特色?A.热干面B.手把肉C.螺蛳粉D.佛跳墙答案:B解析:手把肉是蒙古族传统的美食,是内蒙古的特色之一。热干面是湖北武汉的特色美食;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佛跳墙是福建福州的名菜。17.内蒙古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南部地区答案:B解析:内蒙古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风速较大且稳定,风能资源丰富,是内蒙古风能资源主要集中的区域。18.下列关于内蒙古文化遗产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上都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B.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C.内蒙古没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D.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活动答案:C解析:内蒙古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如呼和浩特市。元上都遗址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活动。19.内蒙古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发展的领域不包括:A.人工智能B.航天技术C.稀土新材料D.煤炭清洁利用答案:B解析:内蒙古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稀土新材料、煤炭清洁利用等领域。航天技术并非内蒙古重点发展的领域,航天技术主要集中在一些航天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20.下列关于内蒙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资源总量丰富B.水资源分布均匀C.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等D.地下水不丰富答案:C解析:内蒙古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额尔古纳河等。内蒙古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相对丰富,西部地区较为匮乏。内蒙古有一定量的地下水。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0题)21.呼伦贝尔的草原如同一幅______的画卷,绿色的草地一望无际,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A.美轮美奂B.巧夺天工C.鬼斧神工D.绚丽多彩答案:D解析:“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这里用来形容呼伦贝尔草原色彩丰富、美丽的画卷非常合适。“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十分巧妙;“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一般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时侧重于其奇特的造型等,不太能体现草原色彩的丰富。2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呼伦贝尔的一些传统村落逐渐______出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A.散发B.焕发C.发散D.发泄答案:B解析:“焕发”有光彩四射、振作的意思,“焕发魅力”是常用搭配,强调原本存在的魅力重新展现出来。“散发”一般指发出、分发,侧重于自然地释放;“发散”通常指光线、气味等向四周散开;“发泄”多表示把情绪等释放出来,均不符合语境。23.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______旅游业的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A.促进B.促使C.推进D.推动答案:A解析:“促进”有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的意思,“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常用表达。“促使”强调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一般后面接人或事做宾语;“推进”侧重于使工作、事业等前进;“推动”着重于用力使物体前进或摇动,也可用于抽象事物,但“促进”在描述产业发展时更常用。24.呼伦贝尔的冬季,银装素裹,宛如一个______的童话世界。A.奇特B.奇异C.奇幻D.奇怪答案:C解析:“奇幻”强调奇异而虚幻,能很好地体现出呼伦贝尔冬季银装素裹如同童话般虚幻、美妙的感觉。“奇特”侧重于不寻常、特别;“奇异”着重于奇特怪异;“奇怪”更多表示出乎意料、难以理解,都不如“奇幻”贴切。25.草原上的牧民们______着古老的传统,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A.传承B.传递C.传播D.传达答案:A解析:“传承”指传授和继承,“传承传统”是固定搭配,强调把古老的传统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传递”一般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传播”侧重于广泛散布;“传达”主要指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均不符合语境。26.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牧民们依然保持着______的笑容,他们的乐观感染着每一个人。A.开朗B.开阔C.豁达D.旷达答案:A解析:“开朗”形容人性格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开朗的笑容”能体现牧民们乐观的状态。“开阔”一般形容空间、视野等宽广;“豁达”侧重于性格开朗,气量大;“旷达”强调心胸开阔,想得开,更多用于形容心境,用“开朗”来形容笑容更合适。27.呼伦贝尔的森林里,各种珍稀动植物______,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A.星罗棋布B.鳞次栉比C.层出不穷D.比比皆是答案:A解析:“星罗棋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这里用来形容森林里珍稀动植物分布的状态很恰当。“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但“星罗棋布”更能体现出分布的广泛性和分散性。28.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的______,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A.繁荣B.繁华C.繁盛D.昌盛答案:A解析:“繁荣”指(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经济繁荣”是常用搭配。“繁华”通常形容城市、街道等热闹、热闹;“繁盛”侧重于繁多、茂盛;“昌盛”一般指国家、民族等兴旺发达,“繁荣”更符合语境。29.当地的民俗文化______,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A.丰富多彩B.五光十色C.五花八门D.斑驳陆离答案:A解析:“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用来形容民俗文化很合适,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均不如“丰富多彩”贴切。30.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______的政策。A.卓有成效B.行之有效C.立竿见影D.水到渠成答案:B解析:“行之有效”指实行起来有成效,强调政策能够起到实际作用,符合政府出台政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语境。“卓有成效”侧重于效果非常显著;“立竿见影”比喻行事能迅速见到成效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水到渠成”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均不太符合这里强调政策有效性的语境。31.呼伦贝尔的湖泊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______在大地上。A.镶嵌B.嵌入C.插入D.安置答案:A解析:“镶嵌”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用“镶嵌”来形容湖泊在大地上的状态,形象地表现出湖泊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一样,非常生动。“嵌入”一般指较深地进入;“插入”通常指把细长的东西放进其他物体内;“安置”主要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排妥当,都不如“镶嵌”合适。32.牧民们______着对草原的热爱,守护着这片他们生活的家园。A.怀揣B.怀抱C.抱有D.拥有答案:A解析:“怀揣”有心中存有、携带的意思,“怀揣着热爱”能很好地表达牧民们内心对草原深深的喜爱之情。“怀抱”一般指用手臂抱;“抱有”通常用于抱有某种想法、态度等;“拥有”侧重于实际占有,“怀揣”更符合语境。33.随着时代的发展,呼伦贝尔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______和创新。A.传承B.传播C.传递D.传达答案:A解析:结合前文“传统文化”以及后文“创新”,这里需要一个表示将传统文化延续下去的词,“传承”符合要求,先传承再创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合理路径。“传播”强调广泛散布;“传递”侧重于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传达”主要指把一方的意思告诉另一方,均不符合语境。34.呼伦贝尔的美景让人______,流连忘返。A.目不暇接B.应接不暇C.眼花缭乱D.头昏眼花答案:A解析:“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这里用来形容呼伦贝尔美景众多,让人看不过来,符合语境。“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头昏眼花”指头脑昏晕,眼睛发花,均不如“目不暇接”贴切。35.当地政府致力于______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A.加强B.增强C.加大D.加深答案:A解析:“加强”有使更坚强或更有效之意,“加强建设”是常用搭配,这里表示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增强”一般用于增强能力、体质等;“加大”多用于加大力度、加大投入等;“加深”通常用于加深理解、加深印象等,均不符合与“建设”的搭配。36.草原上的骏马______地奔跑着,展现出勃勃生机。A.风驰电掣B.健步如飞C.快步流星D.大步流星答案:A解析:“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用来形容骏马奔跑的速度非常合适。“健步如飞”主要形容人走路快;“快步流星”和“大步流星”也多用于形容人走路的状态,均不符合形容骏马奔跑的语境。37.呼伦贝尔的冬季旅游逐渐______,成为新的旅游热点。A.升温B.火热C.火爆D.热门答案:A解析:“升温”本指温度升高,这里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旅游逐渐升温”形象地表达了呼伦贝尔冬季旅游从之前相对不那么热门到逐渐受到关注、发展越来越好的过程。“火热”“火爆”“热门”都侧重于描述当下的一种热门状态,没有体现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升温”更符合语境。38.民俗表演中,演员们______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A.精彩绝伦B.精妙绝伦C.美轮美奂D.巧夺天工答案:A解析:“精彩绝伦”形容精彩美妙到了极点,用来形容演员的表演非常恰当,能体现出表演的出色程度。“精妙绝伦”侧重于精致巧妙;“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一般用于形容工艺品等,均不符合形容表演的语境。39.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景区推出了一系列______的活动。A.别出心裁B.别具一格C.独具匠心D.独树一帜答案:A解析:“别出心裁”表示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这里指景区推出的活动有独特的创意,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别具一格”强调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独具匠心”侧重于在艺术创作等方面有独特的构思;“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别出心裁”更能突出活动在创意方面的特点。40.呼伦贝尔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相互______,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魅力。A.映衬B.衬托C.烘托D.映照答案:A解析:“映衬”指互相映照、衬托,强调两者相互配合,使彼此的特点更加突出,这里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相互映衬,能更好地体现出旅游魅力。“衬托”一般是用一个事物来突出另一个事物;“烘托”多用于通过环境等描写来突出主体;“映照”主要指照射、呼应,“映衬”更符合语境。第三部分数量关系(共10题)41.某旅游景区门票原价为每人120元,在旅游淡季实行八折优惠。一个30人的旅游团在淡季购买门票,总共可以节省多少钱?A.720元B.860元C.900元D.1080元答案:A解析:首先计算出每张门票节省的钱数,原价120元,八折后的价格为120×0.8=96元,那么每张门票节省120-96=24元。一个30人的旅游团总共节省的钱数为24×30=720元。42.某旅行社组织游客去呼伦贝尔旅游,大巴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行驶了5小时。返程时因为路况较好,速度提高了20%,返程用了多长时间?A.4小时B.4.5小时C.5小时D.5.5小时答案:A解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去程的路程为60×5=300千米。返程时速度提高了20%,则返程速度为60×(1+20%)=72千米/小时。那么返程所用时间为300÷72=4.166…≈4小时。43.某景区有一条环形栈道,周长为3600米。小张和小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小张的速度是每分钟80米,小李的速度是每分钟100米。他们出发后多久会第一次相遇?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答案:B解析:两人反向而行,相遇时他们走过的路程之和等于环形栈道的周长。设他们出发后t分钟相遇,根据路程和=速度和×时间,可列方程(80+100)t=3600,180t=3600,解得t=20分钟。44.某旅游纪念品商店购进一批特色饰品,进价为每个20元。商店按每个30元的价格出售,每天可以卖出200个。为了增加销量,商店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每个饰品每降价1元,每天就可以多卖出20个。若要使每天的利润达到2160元,每个饰品应降价多少元?A.2元B.3元C.4元D.5元答案:A解析:设每个饰品降价x元,则每个饰品的售价为(30-x)元,每天可以卖出(200+20x)个。根据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可列方程(30-x-20)(200+20x)=2160,即(10-x)(200+20x)=2160,展开得到2000+200x-200x-20x²=2160,化简为20x²=160,x²=8,解得x=2或x=-2(舍去),所以每个饰品应降价2元。45.某旅游团有40人,在景区内乘坐观光车。观光车有两种类型,大车可坐8人,小车可坐4人。若要求每辆车都坐满,且尽量多使用大车,那么需要大车和小车各多少辆?A.4辆大车,2辆小车B.5辆大车,0辆小车C.3辆大车,4辆小车D.2辆大车,6辆小车答案:B解析:因为要尽量多使用大车,且每辆车都坐满。40÷8=5辆,刚好40人可以坐满5辆大车,不需要小车,所以选B。46.某景区的门票收入在旺季时为每天10万元,淡季时门票收入比旺季减少了40%。淡季时平均每周(按7天计算)的门票收入是多少万元?A.28万元B.30万元C.32万元D.35万元答案:A解析:淡季时门票收入比旺季减少了40%,则淡季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0×(1-40%)=6万元。那么淡季平均每周(7天)的门票收入为6×7=28万元。47.一个旅游团队租车去景点,原计划租用45座的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这个旅游团队共有多少人?A.220人B.240人C.260人D.280人答案:B解析:设原计划租用x辆车。根据旅游团队人数不变可列方程:45x+15=60(x-1),展开得到45x+15=60x-60,移项可得15x=75,解得x=5。则旅游团队的人数为45×5+15=240人。48.某景区内有一条笔直的步行道,在步行道的一侧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种了31棵树。这条步行道有多长?A.150米B.155米C.160米D.165米答案:A解析:两端都种树时,间隔数=树的棵数-1,所以间隔数为31-1=30个。又因为每个间隔是5米,根据路程=间隔数×间隔长度,可得步行道的长度为30×5=150米。49.某旅行社组织游客旅游,收取每人的旅游费用为800元。如果游客人数超过30人,每增加1人,每人的旅游费用就降低10元,但每人的旅游费用不得低于500元。若该旅行社这次旅游共收取费用30400元,问有多少名游客参加了这次旅游?A.32名B.34名C.36名D.38名答案:D解析:设参加旅游的游客有x名。当x>30时,每人的费用为800-10(x-30)元。根据总费用=每人费用×人数,可列方程x[800-10(x-30)]=30400,展开得到x(800-10x+300)=30400,即x(1100-10x)=30400,进一步化简为1100x-10x²=30400,即x²-110x+3040=0,分解因式得(x-38)(x-80)=0,解得x=38或x=80。当x=80时,每人费用为800-10×(80-30)=300<500,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有38名游客参加了这次旅游。50.某景区有一个圆形的湖泊,周长为188.4米。现在要在湖泊周围每隔6.28米设置一个休息长椅,一共需要设置多少个休息长椅?A.25个B.30个C.35个D.40个答案:B解析:在圆形上设置长椅,长椅数=间隔数。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这里不需要求半径),间隔数=周长÷间隔长度,即188.4÷6.28=30个,所以一共需要设置30个休息长椅。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共10题)5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可简单描述图形特征,比如第一组图形是三个三角形,分别是等边、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二组图形前两个是圆形、方形等,然后给出选项图形的特征]答案:[具体选项]解析:观察图形发现,第一组图形中,图形的边数依次增加,分别是3、4、5。第二组图形前两个图形分别是圆形(可看作边数为0)、方形(边数为4),那么问号处图形边数应该为5,选项中[具体选项]的图形边数为5,所以选[具体选项]。5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风光”这一观点?A.近年来,呼伦贝尔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B.呼伦贝尔的自然风光在全国范围内并不是最突出的C.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自然风光,但旅游业发展不如呼伦贝尔D.呼伦贝尔的自然风光需要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答案:A解析:论点是“呼伦贝尔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风光”。A选项指出近年来呼伦贝尔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说明除了自然风光外,民俗文化对旅游业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削弱了论点;B选项呼伦贝尔自然风光在全国范围内是否最突出与它是否主要依赖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无关;C选项其他地区的情况不能说明呼伦贝尔的情况;D选项说的是自然风光的开发和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依赖因素无关。53.所有去呼伦贝尔旅游的人都喜欢草原风光,有的喜欢草原风光的人喜欢民俗文化表演,王明去了呼伦贝尔旅游。由此可以推出:A.王明喜欢民俗文化表演B.王明不喜欢民俗文化表演C.有的去呼伦贝尔旅游的人喜欢民俗文化表演D.所有喜欢民俗文化表演的人都去了呼伦贝尔旅游答案:C解析:根据“所有去呼伦贝尔旅游的人都喜欢草原风光”和“王明去了呼伦贝尔旅游”,可以推出王明喜欢草原风光。又因为“有的喜欢草原风光的人喜欢民俗文化表演”,只能得出有的去呼伦贝尔旅游(喜欢草原风光)的人喜欢民俗文化表演,A选项不能确定王明一定喜欢民俗文化表演;B选项也无法得出;D选项“所有喜欢民俗文化表演的人都去了呼伦贝尔旅游”过于绝对,由题干无法推出。54.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描述六个图形的特征,比如图形是三角形、四边形等,有的有阴影,有的有线条等]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①④⑥,②③⑤答案:[具体选项]解析:观察图形发现,①[具体特征]、②[具体特征]、③[具体特征]具有相同的规律,而④[具体特征]、⑤[具体特征]、⑥[具体特征]具有另一种规律,所以分类正确的是[具体选项]。55.旅游景区为了提高游客满意度,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措施。为了评估这项措施的效果,景区收集了措施实施前后游客的满意度评分。以下哪种情况最能说明新服务措施有效?A.实施后游客的满意度评分平均值比实施前有所提高B.实施后游客的满意度评分中位数比实施前有所提高C.实施后游客的满意度评分众数比实施前有所提高D.实施后游客的满意度评分标准差比实施前有所减小答案:A解析:平均值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能综合反映整体的水平。如果实施后游客的满意度评分平均值比实施前有所提高,说明整体游客的满意度提升了,最能说明新服务措施有效。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它们只能反映数据的部分特征,不能很好地体现整体满意度的提升;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与新服务措施是否有效关系不大。56.某旅游公司有甲、乙、丙三个旅游线路。已知:(1)如果选择甲线路,就不选择乙线路;(2)如果不选择乙线路,就选择丙线路;(3)要么选择甲线路,要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