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操纵机构检测维修课件_第1页
转向操纵机构检测维修课件_第2页
转向操纵机构检测维修课件_第3页
转向操纵机构检测维修课件_第4页
转向操纵机构检测维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向操纵机构

检测维修《新能源汽车悬挂转向制动安全技术》课堂导入01学习目标02知识储备03技能训练04课堂测评05CONTENTS目录课后作业0601课堂导入leading-inofaclassroom学习目标知识储备技能训练课堂测评课堂导入课后作业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课堂导入一客户来到4S店,反映其车辆在转向时有异响,且在转动方向盘后车辆转向反馈有滞后现象。维修技师在对转向拉杆和转向器进行基本检查并确认无异常之后,将故障锁定在转向操纵机构上。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转向操纵机构进行检测维修。02学习目标learningobjectives学习目标知识储备技能训练课堂测评课堂导入课后作业学习目标01能准确描述转向系统的功用及分类02能正确说出转向操纵机构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03能列举转向器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组成部件与特点04能分析转向操纵机构常见损伤的原因及检修方法05掌握转向操纵机构的拆装与检查要点,并规范地完成实训操作学习目标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03知识储备accumulationofknowledge学习目标知识储备技能训练课堂测评课堂导入课后作业转向系统概述1.转向系统功用汽车转向系统功用是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志而进行转向行驶转向系统概述1.转向系统功用转向系统类型机械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2.动力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概述动力转向系统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或电动机的动力作为转向能源BA类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3.动力转向系统01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概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PowerSteering,HPS)是一套兼用驾驶员体力和电液压动力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统3.动力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概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PowerSteering,缩写EPS)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023.动力转向系统组成转向系统概述转向操纵机构A转向器B转向传动机构C转向助力机构C01组成转向操纵机构转向操纵机构组成转向操纵机构转向操纵机构是驾驶员操纵车辆实现转向工作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转向操纵机构1.转向盘转向轮盘组成轮辐一般为三根辐条或四根辐条,也有用两根辐条轮毂有细牙内花键,与转向轴连接转向盘内部由成型的金属骨架构成,骨架外包有柔软的合成橡胶、树脂或皮革01组成转向操纵机构1.转向盘要求BA转向盘应具有柔软的外表皮,以起缓冲作用撞车时,其骨架能产生变形,以吸收冲击能量安全技术要求022.转向轴、转向柱管及其吸能装置01转向轴和转向柱管位置转向操纵机构转向轴连接转向盘和转向器的转动件,从转向柱管中间穿过,支撑在转向柱管的轴承和衬套上转向柱管通过支架和U形金属板固定在车身上,支撑转向盘2.转向轴、转向柱管及其吸能装置转向操纵机构吸能原理02车辆发生猛烈撞击转向轴上、下凸缘盘的销子和销孔脱开产生轴向位移转向柱管或支架产生塑性变形、转向轴错位,缓和冲击转向吸能装置安装在转向柱管和仪表板支架(车身)之间,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变形或断裂吸能,并且使方向盘向下移动一定空间,减少驾驶员受到的伤害,实现被动安全。3.万向节01作用转向操纵机构万向节一般位于传动轴末端,连接传动轴和驱动桥、半轴或传动轴之间,实现变角度的动力传递3.万向节转向操纵机构类型02按万向节在扭转方向上是否有明显弹性分,可分为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向节刚性万向节挠性万向节3.万向节转向操纵机构类型0201刚性万向节动力靠两轴间的铰链式连接传递可以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02挠性万向节动力靠弹性零件传递有缓冲减振作用3.万向节转向操纵机构类型02——刚性万向节类型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常见损伤与检修方法转向操纵机构01思考刚性十字轴不等速万向节的等速条件是什么?A①采用双万向节传动;②第一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α1与第二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α2相等;③第一万向节的从动叉与第二万向节的主动叉在同一平面内。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的等速条件:常见损伤与检修方法转向操纵机构013、万向节:结构图常见损伤与检修方法转向操纵机构01损伤形式转向管柱、转向轴弯曲或凹瘪A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松动B转向操纵机构常见损伤与检修方法02检修方法①举升车辆,一人坐在驾驶室里转动方向盘,一人在车下观察②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同时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式查看转向轴和转向管柱是否有凹曲变形,是否听到异响③车下人员检查连接到转向器的传动轴④若存在弯曲变形则需进行矫正,若弯曲变形程度较大需更换新件转向管柱转向轴弯曲或凹瘪转向操纵机构常见损伤与检修方法02检修方法①驾驶员双手握住转向盘,径向和轴向用力摇动转向盘②观察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是否松旷③根据检查结果对松脱和松旷部位按规定力矩进行紧固、调整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松动04技能训练ProficiencyExercises学习目标知识储备技能训练课堂测评课堂导入课后作业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明确任务:转向操纵机构的拆装与检查小组分工观看技能视频、梳理实训流程、完成学习工作页的填写教师确认分组实训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注意事项①转向盘最大自由行程应不大于30mm,如果自由行程超过最大值,需要检查转向系统。①取下转向盘时应避免时钟弹簧线束缠在转向盘上而损坏时钟弹簧。01转向盘自由行程检查02拆卸转向盘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注意事项03安装转向柱①固定螺栓应从万向节无螺纹的一侧拧紧,否则起不到拧紧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事故发生。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①安装时需使用新的安全气囊零件。②若安全气囊模块总成掉地,或者在壳体、接头上有裂纹、凹坑或其他缺陷,需更换新总成。③当安装安全气囊模块总成时,电线不能和其他部件有干扰,且要避免电线被夹住。④转向操纵机构拆卸后需重新进行四轮定位并检查转向盘自由行程。04安装转向盘分组实训请各小组按照拟定的小组分工及实训步骤,完成“转向操纵机构的拆装与检查”实训,并完成工作页中实训报告的填写。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总结评价请结合各自实训的完成情况,实事求是的完成实训自评与互评。并将填写完整的工作页提交给老师进行检查和评价。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4.转向系统工作原理转向系统概述工作原理0212345转向轮偏转转动方向盘转向轴转动、带动万向节转向器主、从动件移动带动横拉杆转动转向球头带动转向节偏转05课堂测评Classroomtest学习目标知识储备技能训练课堂测评课堂导入课后作业判断题1.转向器是转向系统的增速降扭传动装置。(

)2.汽车转向行驶时,驾驶员根据汽车所需改变的行驶方向转动转向盘。(

)3.动力转向系统则借助液压动力或电动助力动力实现转向。(

)4.机械转向系统以驾驶员的体力为转向能源,其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

)5.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

)6.转向操纵机构是指从转向盘开始至转向器之间的部件(

)7.传统的机械转向系统由于轮胎和地面的反作用力直接传递到方向盘上,所以在扳动方向盘的时候很费力。(

)8.转向盘外部是由成型的金属骨架构成。(

)9.机械转向系统不完全依靠驾驶员手力操纵。(

)10.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转向所需的能量只有大部分由驾驶员提供,而小部分能量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通过转向加力装置提供。(

)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选择题1.转向操纵机构由(

)等组成。A.转向盘、转向轴、万向节、转向器B.转向盘、转向轴、万向节C.转向盘、转向轴、转向器D.转向轴、万向节、转向器2.转向操纵机构拆卸后需重新进行(

)定位并检查转向盘自由行程。A.一轮B.二轮C.三轮D.四轮转向柱和转向器检测维修选择题6.动力转向装置工作时,转向轮偏角增大时,动力缸内的油压()。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减小7.汽车方向盘不稳的原因不可能是由(

)。A.转向机蜗杆轴承装配过紧B.前束过大C.横直拉杆球节磨损松动D.转向节主销与铜套磨损严重,配合间隙过大8.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左右转动转向盘,汽车进行转向动作反应过慢;行驶过程中转向系有异响;转动转向盘的自由量程超过(

),行驶过程中感觉发“飘”。A.10°B.20°C.30°D.40°9.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传动副是()。A.蜗杆B.指销C.蜗杆和指销D.蜗杆或指销10.有些汽车采用独立悬架,所以转向梯形机构中的横拉杆应做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