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动物类药材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动物类药材的来源、主要性状特征、功效,重点药材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方法。2.熟悉动物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主产地。3.了解动物类药材的采制、药理作用、主治等。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动物类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等鉴别技术,准确鉴别常用的重点药材。2.学会绘制重点动物类药材的粉末特征图。3.学会运用一体化教材和资源库素材来学习动物类药材。学习目标素养目标:1.通过动物类药材的学习,坚定中医药文化认同与自信。2.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正确对待珍稀野生动物;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天然药物资源。3.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品格。目录第一节动物类药材概述第二节动物类常用药材一、僵蚕二、全蝎三、阿胶四、蕲蛇五、金钱白花蛇六、羚羊角七、鹿茸八、麝香九、海马第一节动物类药材概述
动物类药材是以动物体的全体或某一部分、生理或病理产物、加工品等入药的一类天然药物。动物类药材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载有动物类药材66种,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载有67种,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载有113种,唐代的《新修本草》载有128种,明代的《本草纲目》载有461种,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又补充收载160种,近代的《中药大辞典》载有740种。2015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动物类药材46种。一、动物命名与分类简介(一)动物命名
根据国际命名法规,采用双名法,即由属名和种加词两个部分构成,其后加上命名人姓氏,属名和命名人姓氏的第1个字母均须大写,如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
①种以下存在不同亚种时,一般采用“三名法”,即“亚种加词”直接写在“种加词”后面,其后附加亚种命名人姓氏,如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
②若有亚属,则将亚属名写在“属名”和“种加词”之间,并且在亚属名外加括号,亚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如鳖Pelodiscus(Aspidonectes)sinensisWiegmann。
③若属名改变,则在命名人姓氏外加括号,如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一、动物命名与分类简介(二)动物分类简介1.按照自然分类系统分类
动物分类等级主要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由低等向高等排列,与药用动物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以下10个门: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又称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其中药用动物较多的为环节动物门(如水蛭、地龙)、软体动物门(如珍珠、石决明、牡蛎)、节肢动物门(如僵蚕、全蝎、蜈蚣)、棘皮动物门(如海胆、海参、海星)和脊索动物门(如鹿茸、牛黄、羚羊角)5门。一、动物命名与分类简介2.按照药用部位分类按照药用部位的不同,常将动物类药材分为:①动物的全体,如全蝎、海马、蜈蚣、水蛭、九香虫等;②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如蕲蛇、金钱白花蛇、蛤蚧等;③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角类:鹿茸、羚羊角、水牛角等;鳞、甲类:穿山甲、鳖甲、龟甲等;贝壳类:石决明、瓦楞子、牡蛎、海螵蛸等;④脏器类:鸡内金、哈蟆油、海狗肾、鹿鞭等;⑤生理或病理产物,如生理产物:麝香、蜂蜜、蝉蜕、蟾酥等;病理产物:僵蚕、珍珠、牛黄等;⑥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鳖甲胶、龟甲胶、血余炭等。二、动物类药材鉴定方法1.来源鉴定运用动物分类学知识和解剖学知识,结合DNA分子鉴定等现代技术,确定动物类药材的品种来源。2.性状鉴定从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气、味等方面,注意观察动物类药材具有专属性的特征。如金钱白花蛇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成黄色,习称“挂甲”;哈蟆油摸之有滑腻感,在温水中浸泡体积可膨胀。3.显微鉴定在对动物类药材进行显微鉴别时,根据鉴别对象的不同,制作相应显微片,如粉末片、组织切片和磨片等。4.理化鉴定除了一般的理化鉴别方法外,应用色谱法、光谱法、DNA分子鉴定技术、生物免疫印记技术等现代技术,弥补了其它鉴别方法的不足,使得动物类药材的鉴别更具科学性。蚕病死而身不朽谓之僵蚕。现代研究表明:僵蚕具有良好的美容护肤作用,是生产高档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市场前景广阔。第二节叶类药材一、僵蚕【来源】僵蚕为香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innaeus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一、僵蚕【性状鉴定注意点】
1.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2.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3.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4.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5.气微腥,味微咸。图14-1僵蚕药材一、僵蚕【化学成分】主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功效主治】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主治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㖞,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用量5~10g。二、全蝎
蝎子有毒,人们常用成语“蛇蝎心肠”、“蛇蝎为心”来形容心肠狠毒之人。但全蝎确为我国传统名贵药材,同时在食品中也广泛使用。【来源】全蝎为钳竭科动物东亚钳竭Buthus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主产于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二、全蝎【性状鉴定注意点】1.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2.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3.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4.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剌,毒刺下方无距。5.气微腥,味咸。图14-2全蝎药材二、全蝎【化学成分】
主含蝎毒素、牛磺酸、卵磷脂等,蝎毒素为一种毒性蛋白。【功效主治】
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用量3〜6g。禁忌:孕妇禁用。三、阿胶
阿胶因最早产于山东东阿县(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而得名。历代名医称其为“滋补上品”、“补血圣药”。阿胶、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来源】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主产于山东、甘肃、河北等地。将驴皮浸泡去毛,切块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糠及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晾干,即得。三、阿胶【功效主治】
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用量3〜9g。烊化兑服。图14-3阿胶药材(a)阿胶药材;(b)阿胶饮片(a)(b)【性状鉴定注意点】
1.本品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2.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3.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4.气微,味微甘。四、蕲蛇
五步蛇是我国常见的剧毒蛇之一,入药名为蕲蛇,被誉为风药中之猛剂。【来源】蕲蛇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üenther)的干燥体。主产于浙江、广西、福建等地。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四、蕲蛇【性状鉴定注意点】1.本品卷呈圆盘状,盘径17〜34cm,体长可达2m。2.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3.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4.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5.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6.气腥,味微咸。图14-4蕲蛇药材四、蕲蛇【化学成分】
蛇体主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头部毒腺中含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性毒,微量的溶血成分及促血液凝固成分。【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本品有毒。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观察药材标本并讨论:1.观察蕲蛇标本,识别翘鼻头、连珠斑、方胜纹、佛指甲。五、金钱白花蛇金钱白花蛇因加工成圆盘,形似钱币而得名。【来源】
金钱白花蛇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Blyth的幼蛇干燥体。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五、金钱白花蛇【性状鉴定注意点】1.本品呈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4cm。2.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口腔内上颌骨前端有毒沟牙1对,鼻间鳞2片,无颊鳞,上下唇鳞通常各为7片。3.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白色环纹45〜58个,黑白相间,白环纹在背部宽1〜2行鳞片,向腹面渐增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正中明显突起一条脊棱,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尾下鳞单行。4.气微腥,味微咸。图14-5金钱白花蛇药材五、金钱白花蛇【化学成分】
主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头部毒腺中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及神经生长因子。【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本品有毒。用量2〜5g;研粉吞服1〜1.5g。六、羚羊角赛加羚羊因鼻吻膨大延长,鼻梁隆起,又叫“高鼻羚羊”。因其跑得快、耐力好,又被称为“长跑健将”。【来源】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玲羊SaigatataricaLinnaeus的角。主产于俄罗斯。新疆、青海等地亦产。猎取后锯取其角,晒干。六、羚羊角【性状鉴定注意点】1.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2.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3.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水波纹”。4.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5.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6.质坚硬。气微,味淡。图14-6羚羊角药材六、羚羊角【化学成分】
主含角蛋白、磷酸钙、氨基酸等。【功效主治】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用量1〜3g,宜另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观察药材标本并讨论:1.观察羚羊角标本,识别水波纹、通天眼、骨塞。六、羚羊角【岗位对接】天然药物学2012年3月15日,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审理一起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案。据公诉机关指控: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被告人孙某将从安徽省亳州市药品市场购进的假冒无锡山禾药业公司、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生产的“羚羊角粉”,先后销售给上海两家医院,共计491盒,销售金额47136元。2011年10月9日,被告人孙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经对缴获的“羚羊角粉”进行鉴定,其中含有大量淀粉成分。孙某到案后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分析:赛加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羚羊角是常用名贵中药材,国产的不多,主要靠进口,价格比较昂贵,不法分子常以山羊角伪充羚羊角,或在羚羊角中掺入其它物质以增加重量。伪品均不具备“水波纹”和“通天眼”;掺假品“骨塞”多松动,或含有淀粉、金属等成分。七、鹿茸我国是世界上养鹿最早的国家。《本草纲目》记载:“鹿之一身皆益人,……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鹿全身都是宝,既可入药,又是上佳食材,是传统的滋补上品。【来源】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四川等地。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及甘肃等地,东北产者习称“东马鹿茸”,品质优;西北产者习称“西马鹿茸”,质较次。梅花鹿多人工饲养,马鹿多野生,现亦有人工饲养。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七、鹿茸图14-7梅花鹿
图14-8马鹿七、鹿茸【性状鉴定注意点】1.花鹿茸①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l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②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③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④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⑤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天然药物学七、鹿茸2.马鹿茸
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①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②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七、鹿茸图14-9鹿茸药材(a)花鹿茸药材;(b)花鹿茸饮片(a)
(b)图14-10鹿茸药材(a)马鹿茸药材;(b)马鹿茸饮片七、鹿茸【显微鉴别】
花鹿茸粉末淡黄色。①表皮角质层表面呈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呈圆洞状。毛茸多碎断,毛干直径30〜53μm,表面毛小皮为一层呈覆瓦状排列的扁平细胞,细胞的游离缘指向毛尖;②皮质内可见棕色色素;③髓质断续或无。毛根常与毛囊相连,基部膨大作撕裂状。④未骨化组织边缘不整齐,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块状突起物。⑤骨碎片表面有纵向纹理和点状孔隙;骨陷窝呈类圆形,边缘骨小管呈放射状沟纹;横断面可见大圆形孔洞,边缘凹凸不平。⑥角化棱形细胞多散在。【化学成分】
主含氨基酸、肽类、蛋白质等。药理显示鹿茸具有增强免疫、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新陈代谢、抗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七、鹿茸【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0.lg,加水4ml,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lml,加茚三酮试液3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钟,显蓝紫色;另取滤液1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2滴,摇匀,滴加0.5%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功效主治】
功效: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用量1~2g,研末冲服。七、鹿茸【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观察药材标本并讨论:1.比较花鹿茸和马鹿茸的性状区别,注意名词术语的差异。【岗位对接】
据报道,曾在江西樟树市发现几乎无成本的假鹿茸腊片冒充每公斤6万多元的正品出售,淀粉等用胶粘合后,再用动物皮毛包裹、蒸熟,切成片,就成了“鹿茸腊片”。分析:鹿茸为名贵中药材,具有较高药用价值,颇受老百姓喜爱。由于市场售价高,亦成为不法分子获取暴利的目标。伪品多以锯末、淀粉、蛋清、色素等加工制成。伪品多不具备动物应有特征,外皮大多无毛,色泽不自然,质地较硬,切面没有蜂窝状小孔;加热水浸泡,易脱色,胶黏部位易脱落。八、麝香麝香既是名贵中药材,又是上好的香料,与沉香、檀香和龙脑香合称为“四大名香”,在现代香水和化妆品工业中,享有“香料之冠”之美誉。【来源】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马麝Moschus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moschiferus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四川、西藏、陕西等地。
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天然药物学八、麝香【性状鉴定注意点】1.毛壳麝香①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②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③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八、麝香2.麝香仁①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其中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②饲养者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的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图14-11麝香药材八、麝香【显微鉴别】
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①为无数无定形颗粒状物集成的半透明或透明团块,淡黄色或淡棕色;②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状、八面体或不规则形的晶体;③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和内皮层膜组织。【化学成分】
主含麝香酮、多肽及蛋白质等。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麝香酮(C16H300)不得少于2.0%。八、麝香【功效主治】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胸痹心痛,心腹暴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痈肿瘰疬,咽喉肿痛。用量0.03~0.1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天然药物学【知识拓展】人工麝香根据天然麝香成分的分析结果,将合成麝香酮与其他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2005年7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中成药处方中使用天然麝香、人工麝香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天然麝香、人工麝香品种的监督管理。八、麝香【岗位对接】麝香的经验鉴别方法1.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人,转动槽针,提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2.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3.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的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九、海马海马最初称为水马,因生于海里、头似马头而得名,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素有“南方人参”之说。【来源】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HippocampuskelloggiJordanetSnyder、刺海马HippocampushistrixKaup、大海马HippocampuskudaBleeker、斑海马HippocampustrimaculatusLeach或小海马(海蛆)HippocampusjaponicasKaup的干燥体。主产于广东、福建、山东等地。
夏、秋二季捕捞,洗净,晒干;或除去皮膜和内脏,晒干。九、海马【性状鉴定注意点】
线纹海马
呈扁长形而弯曲,体长约30cm。表面黄白色。头略似马头,有冠状突起,具管状长吻,口小,无牙,两眼深陷。躯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渐细卷曲,体上有瓦楞形的节纹并具短棘。体轻,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刺海马
体长15〜20cm。头部及体上环节间的棘细而尖。
大海马
体长20〜30cm。黑褐色。
三斑海马
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
小海马(海蛆)
体形小,长7〜10cm。黑褐色。节纹和短棘均较细小。图14-12海马药材九、海马【功效主治】
功效:温肾壮阳,散结消肿。主治阳痿,遗尿,肾虚作喘,癥瘕积聚,跌扑损伤;外治痈肿疔疮。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第十五章矿物类药材天然药物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矿物类药材的来源、主要性状特征、功效,重点药材的理化鉴别方法。2.熟悉矿物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主产地等。3.了解矿物类药材的采制、药理作用、主治等。天然药物学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矿物类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等鉴别技术,准确鉴别常用的重点药材。2.学会矿物药的分类,矿物药研究的应用与鉴定研究简况,了解其药用历史。3.学会运用一体化教材和资源库素材来学习矿物类药材。素养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理解矿物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学会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职业意识。第一节矿物类药材概述矿物是由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矿物类天然药物是指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朱砂、石膏等)、矿物的加工品(轻粉、芒硝等)及动物或动物骨骼的化石(龙骨、石花等)。利用矿物作为药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载有玉石类药物41种。《本草纲目》的金石部载有矿物药161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我国的药用矿物资源共有153种。矿物类药物的种类虽较少,但具有重要医疗价值,如砒霜在治疗白血病、晚期肝癌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一、矿物的性质
矿物多是化合物,少数是单质,大多数是固体,少数是液体如水银(Hg),或气体如硫化氢(H2S)。每一种固体矿物都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性质取决于它们的结晶形状和化学成分,利用这些性质的不同,来鉴别不同种类的矿物。1.结晶形状:由结晶质(晶体)组成的矿物都具有固定的结晶形状2.结晶习性:一般是指晶体的外部形态3.透明度: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将矿物磨成0.03mm标准厚度后,比较其透明度。4.颜色:矿物的颜色一般分为三种:(1)本色:是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如朱砂等。(2)外色:由混入的其他有色物质染成的颜色,与矿物本身的成分和构造无关。(3)假色:某些矿物中,有时可见变彩现象,是由投射光受晶体内部解裂面、解理面及表面氧化膜的反射所引起光波的干涉作用而产生的颜色,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线条痕迹,称为“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称“条痕色”。条痕色比矿物表面的颜色更为固定,因而具有鉴定意义。
5.光泽:矿物表面对投射光的反射能力称为光泽。6.硬度:矿物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称为硬度。它是以一种矿物与另一种矿物相互刻划,比较矿物硬度相对高低的方法。一般采用莫氏硬度计来确定,有10种不同矿物按硬度大小分为10个等级。矿物滑石石膏方解石荧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硬度(级)12345678910绝对硬度(kg/mm2)2.436109189536759112014272060100607.脆性、延展性和弹性脆性是指矿物容易被击破或压碎的性质,如自然铜等。延展性是指矿物能被压成薄片或拉伸成细丝的性质,如各种金箔等。弹性是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而变形,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云母等。8.磁性:指矿物本身可以被磁铁或电磁铁吸引或其本身能吸引铁物质的性质,有极少数矿物具有显著的磁性。如磁石等。9.比重:在温度4℃时,矿物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比。各种矿物的比重在一定条件下为一常数,种类不同差异较大,10.解理、断口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所裂成的平面称为解理面。解理是结晶物质特有的性质,其形成和晶体构造的类型有关,所以是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断裂面是不规则和不平整的,这种断裂面称为断口。断口形状有贝壳状(胆矾)、参差状(青礞石)、锯齿状(自然铜)等。11.气味:有的矿物具有特殊的气味,尤其是矿物受到锤击、加热或湿润时较为明显。如雄黄灼烧有砷的蒜臭气,胆矾具涩味,芒硝具咸味等。12.其他:少数矿物药具有吸水分的能力,因此它可以吸黏舌头或湿润的嘴唇,有助于鉴别。如龙骨、高岭石等。
二、矿物类天然药物的分类
1.按阴离子的种类分类矿物学上的分类,通常是以阴离子为依据而进行分类,如氧化物类;硫化物类;硫酸盐类;碳酸盐类;硅酸盐类。2.按阳离子的种类分类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阳离子通常对药效起重要作用。故常以矿物中的主要阳离子进行分类,如汞化合物类;铁化合物类;铅化合物类;铜化合物类;铝化合物类;砷化合物类。钙化合物类;钠化合物类;镁化合物类;锌化合物类等。
三、矿物类天然药物鉴定
矿物类天然药物的鉴定,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性状鉴定外形明显的药材,首先应根据矿物的一般性质进行鉴定,除了外形、颜色、质地、气味等检查外,还应注意其条痕色、硬度、解理、断口、透明度、比重、吸湿性等。2.显微鉴定应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粉末形态、颜色,还可以用偏光显微镜、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的矿物的性质。要求矿物磨片至0.03mm标准厚度后才能观察。3.理化鉴定一般沿用物理、化学分析的方法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第二节常用药材鉴定一、朱砂二、雄黄三、滑石四、石膏五、芒硝六、炉甘石七、自然铜八、白矾九、赭石一、朱砂CINNABARIS【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产于湖南、贵州等省。以湖南以湖南辰州(今沅陵)产者为好,故又称“辰砂”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
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以5800万元起拍,最终以1.84亿元成交1962年至1964年之间,李可染偶得半斤故宫内府朱砂,便大胆尝试用朱砂写积墨山水,并创作了“万山红遍”题材。
【性状鉴定】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气微,味淡。如图15-1所示。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者,习称“朱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鲜艳,光亮如镜者,习称“镜面砂”;呈较大块状,颜色发暗或呈灰褐色,质重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
【化学成分】主含硫化汞(HgS)【理化鉴别】1.取本品细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2.取粉末,加盐酸-硝酸(3:1)的混合溶液使溶解,蒸干,加水溶液,滤过。滤液显汞盐和硫酸盐鉴别反应。【功效主治】功效: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主治心悸易惊,失眼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二、雄黄REALGAR【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产于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采挖后,除去杂质。【性状鉴定】1.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
2.表面深红色或橙红色,条痕淡橘红色,晶面有金刚石样光泽。
3.质脆,易碎,断面具树脂样光泽。
4.微有特异的臭气,味淡。【化学成分】主含二硫化二砷(As2S2)【功效应用】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砒霜与雌黄1.雄黄遇热易分解产生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有剧毒。所以忌用火煅。但其使用得当也是一味良药。我国科学家张亭栋通过不断科研实验,发现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获得2020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雌黄多与雄黄共生,形状与雄黄相似,有时集合体呈片状或板状,颜色显柠檬黄,条痕鲜黄色。主含三硫化二砷(As2S¬3)。功效与雄黄类同。【知识拓展】三、滑石TALCUM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产山东、江西、辽宁等地。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性状鉴定】1.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
2.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
3.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气微,无味。
【化学成分】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功效应用】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四、石膏GYPSUMFIBROSUM【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湖北、甘肃、四川等地都有分布,以湖北应城及安徽凤阳产者最为有名。
【性状鉴定】1.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
2.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
3.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
石膏【化学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成理化鉴定】1.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中,灼烧,试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2.取本品粉末0.2g,加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溶液显钙盐和硫酸盐的鉴别反应。【功效主治】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用量15~60g,先煎【知识链接】
煅石膏
GypsumFibrosum
Praeparatum
本品为石膏的炮制品,系石膏经明煅法煅制而成。为白色的粉末或酥松块状物,表面透出微红色的光泽,不透明。体较轻,质软,易碎,捏之成粉。气微,味淡。本品具收湿,生肌,敛疮,止血作用。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五、芒硝NATRIISULFAS【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产于内陆盐湖、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及潮湿的山洞中。【性状鉴定】
1.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
2.无色透明或类白色半透明。
3.质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气微,味咸。【化学成分】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理化鉴别】本品水溶液显钠盐和硫酸盐的鉴别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及试题答案
- 2025年离合器分离轴承合作协议书
- 高端药物制剂加工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参考)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教学设计
- 关于社保协议书范本(2篇)
- 2025年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合作协议书
- 经编花经轴整经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家庭护理癫痫发作处理流程
- 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改革发展计划
- 智能控制器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急诊护理一科一特色
- 永辉超市干货部培训课件
- BIPAP呼吸机的使用与护理课件
-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故事”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 卵巢癌术后护理查房
- icu家属健康宣教
-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投入效果评估与优化报告
- 挪用公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2023
- TWI-JM(工作改善)课件
- 肌肉注射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