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25有机化合物(必修)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知识清单25有机化合物(必修)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知识清单25有机化合物(必修)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知识清单25有机化合物(必修)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知识清单25有机化合物(必修)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清单25有机化合物(必修)

思维导图

纤维素、蛋白质、

天然高分子材料

天然橡胶有机高

分子材料[2CHiCHQH+2Na-・2CH;CH:ONa+Hj

塑料、合成纤维、

合成高分子材料乙醇)一

.合成橡胶.{cHQHqH+BO[2coz+340

(zCHQHQHPJ啜J2CH;CHO+2HQ

CH4+2O2点遮.CO2+2H:O(

化「CHQOOH+2022co?+2H?O

CH4+CI2-^-*CHJCI+HC1

燃乜酸卜-CH£OOH+GHQH嘤野(:14《003145+40

[HzVHz+Br?—CrCbi^料

42cH£OOH+Na2cOj--------2CH3COONa+H:O+C

CH:=CH:+3O;

取福」葡萄特(CM。):能与新制Cu(QH£悬浊

与酸性KMnO,溶液反应:使其前舒有吐㈣飞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

机糖

化《低聚糖片[1mol低聚糖能水角*为270mol的冷糖|

应/类

12c6H6+150?312cO?+6HQ)物

[。+Br?Q-B什HBr}阿麻忧淀粉、纤维素:水解的及终产物是葡萄糖

(O+HQ-NO2^SQ-NO:+HQ>~^~^《酯和油脂H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卜二可发生水解反应

Q+3H*O

[蛋白质]」终水解产物{氨甚延

」有■机物的一般性质〕

认识有机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化合物~(才能团]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3同分异构体

知识梳理

知识点01认识有机化合物

知识点02乙烯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知识点03苯和煤的综合利用

知识点04乙醇和乙酸

知识点05酯和油脂

知识点06糖类和蛋白质

知识点07高分子化合物

知识点08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知识点09典型有机物的转化和检验

知识点01认识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物概述

1.有机物的概念:大部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1)组成元素:碳、氢、氧、氮、硫、磷及卤素等

(2)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

(3)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丕二定是有机物

①碳氧化物:CO、C02

②碳酸(盐):H2c03、Na2co3、NaHC03、CaCO3

③氟化物、硫氟酸盐:KCN、KSCN、Fc(SCN)3

④碳化物:SiC、CaC2

2.碳元素的成键特点

(1)成键数目: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生个共价键

(2)成键方式:碳原子间可形成单键、双键、叁键

(3)成键原子:碳原子之间或碳与其他原子之间

(4)连接方式

①链状:碳氢键数最多

②豆状:碳碳键数最多

(5)在由〃个碳原子组成的有机物中最多可以形成4个碳碳单键

(6)“键线式”表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①不连其他原子的点代表碳原子,线代表共价键。

②氢原子数据缺键数来计算,缺〃个键用义个H补

③举例

有机物00coGV

分子式Cio%CMCM2OCM4N2

3.有机物的通性

(1)种类:多达上亿种,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化合物

(2)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耐热性:多数不耐热,受热易分解

(4)熔沸点:一般较低,挥发性强,常温下多为液体或固体

C5)可燃性:多数可以燃烧

(6)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不电离

(7)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副反应芟,连接符号用“一”,反应速率较慢

4.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关系

(1)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2)有机物和无机物间可以相互转化

①第一次人工合成有机物:NIhCNO(氟酸镂)ACO(NH2)2(尿素)

②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反应:6CO2+6H2OV;>C6Hl206+602

③有机燃料燃烧:CH3cHqH+302"鸳2co2+3H?O

二、重要的有机概念

1.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

2.芳香烧:含有苯环的1运,如<Q^CH3、<^^CH=CH2、00等

3.煌的衍生物

(1)概念:烧分子中的氢原壬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所得的有机物

(2)判断:除了碳、氢两种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元素

(3)煌的衍生物找烧:将杂原子或原子团换成氢原子即可

OH0H

①C00H=

②CH2=CH-ClnCH2=CH2

③<Q>-<'H3=>不是♦的衍生物

4.高分子化合物

(1)概念: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有机物

(2)判断:化学组成中含有“()J或“£土”

①小分子化合物:(G7H3«00)3c3H5、Ci29H223N3O54

0

②高分子化合物:(C6HI°O5)八-EHN-

5.官能团

(1)概念:一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常见的官能团

类别代表物名称符号

烯碳碳双键)c=c(

CH2=CH2

快CH三CH碳碳三键一c三c-

卤代均CH3CH2-CI碳囱键-c-x

醇CH3CH2-OHas-OH

?X

醛醛基

CH3-C-H

0

酮埃基

CH3-C-CH3-

?V

陵酸科

CHj-C-OH-C-OH

③氢原子数:达至IJ“饱和”,即最多

④空间构型:四个共价单犍呈四面体构型,整个烷烧分子呈锯齿形

(4)链状烷短的通式:CnH?小

(5)命名

①碳原子数170

N(C)12345678910

代号里乙ST戊己庚至壬癸

②碳原子数10以上:以汉字数字代表

(6)几种链状烷煌的结构简式

烷嫌乙烷丙烷十一烷

结构简式CH3cH3CH3cH2cH3Clh(CH?)9CH3

四、链状烷烧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溶解性:都难溶于水

(2)熔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的增加而ft高

(3)密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的增加而增太

2.甲烷的存在

3.化学性质

(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2)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①甲烷:CIL+ZOj-^COz+ZHQ

②丙烷:C3H8+5()2-<^3CO2+4H2O

(3)高温分解:用于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生产

4.甲烷的取代反应

(1)实验装置及现象

①无光照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变:

②光照时,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变浅,集气瓶壁出现油状液滴,集气瓶内液面上升:

③饱和NaQ溶液中有白色晶体析出

(2)反应特点:分步进行,每一步都是可逆反应

(3)反应方程式

z-x光昭

(DCH4+Cl2^^CH3CI+HC

Lx光昭

②CHjCl+CL^^CHzCb+HQ

©CHiCh+Ch^^CHCli+HCI

CCL+HCl

(4)产物种类:每一步的取代产物都有,最多的是

(5)计算关系

①碳元素守恒:〃(CHQ=〃(CH3CI)+〃(CH2ch)+〃(CHC()+〃(CCL)

②氯元素特点:〃(Ch)=〃(HCD=〃(CIhCD+2〃(CH2c12)+3〃(CHCC)+4“(CCL)

(6)四种氯代甲烷的比较

一氯甲

名称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

化学式

CH3clCH2ChCHChCC14

俗名氯仿四氯化碳

空间构型.1■

变形四i鼠体正四面体

状态气体液体液体液体

水溶性不溶不溶不溶不溶

用途有机溶剂、麻醉剂有机溶剂、灭火剂

五、克的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

1.原则:分子有几种等效氢原子,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

2.方法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2)同一碳原子上所连里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3)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3.注意原子间的连接顺序

(1)-CH3:只能连1个基团,必须连在两端

(2)-CH2-:连2个基团,必须连在中间

(3)-CH-:连3个基团,必须连在中间

I

(4)一9一:连4个基团,必须连在中间

4.烷燃基

(1)概念:烷烧分子中的•个氢原子被取代后剩余的原子团

(2)通式:

(3)常见的烷危基的种类

名称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

化学式

-CH3一C2Hs-C3H7-C4H9-C5HH

种类11248

易错点01关于烷烧的易混易错点

(1)气态烷慌为可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防爆炸。

(2)准确理解烷燃与卤素单质反应的条件

易错点02关于同系物的易错点

(1)同系物的研究对象一定是同类有机物,根据分子式判断一系列物质是不是属于同系物时,一定要注意

这一分子式表示的是不是一类物质,如:CH2==CH2(乙烯)与(环丙烷)不互为同系物

(2)同系物的结构相似,主要指化学键类型相似,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方式相似。对烷煌而言就是指碳原

子之间以共价单键相连,其余价键全部结合氢原子。同系物的结构相似,并不是相同。如:和CH3cH2cH3,

前者有支链,而后者无支链,结构不尽相同,但两者的碳原子均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结构相似.,故为同系

物。

(3)根据物质的结构简式判断物质是不是属于同系物,要注意所给的物质是不是分子式相同,如:

CIBC1I2CII2CII3和CII3C1I(CII3)2属于同分异构体

(4)同系物一定具有不同的分子式

(5)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发牛.规律性的变化

【典例01】下歹U物质中:@CH3(CH2)3CH3②CH3cH2cH2cH2cH3③CH3cH2cH2cH2cH2cH3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①②B.②③C.@@@@⑦D.①③E.(3X4)®®F.④⑥

【答案】BDEAF

【解析】7种物质均为烷烧,若碳原子数不同,则互为同系物;着碳原子数相同,而结构不同,则互为同分

异构体;若碳原子数相同,且结构也相同,则为同一种物质。7种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①C’H.②C,Hi2、

③C6H乐④C6H14、⑤C6H14、⑥CSH|4、⑦C6H.所以①②中任一物质与③④⑤⑥⑦中任一物质均属于同系

物;①②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④©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③④⑤⑦或③⑤⑥⑦互为同分异构体。

CHCIICHCH

II

【典例021(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或碳环。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H3,

请按照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指出该分子中各共价键的类型:,该有机物(填“属于”或“不属于”)

烷危

(2)观察下面几种烷短的球棍模型

①A的结构简式为,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②C的名称为,D的分子式为

③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煌的熔、沸点依次,液态时密度依次

④烷爆分子中碳原子间以相连,碳原子的其他价键被H原子饱和。假设烧烧分子中碳原子个数

是〃,则烷短的通式是

a.CnH2«-2B.C”H2〃c.CnH2n+2D.C”H4”

⑶若CH4、C2H6、C3H8、CMO四种燃各为1mol,在足量O2中燃烧,消耗O?最多的是(填

化学式,下同),上述四种煌各为1g,在足量02中燃烧,消耗02最多的是。在烷蛛分

子中,每增加一个碳原子,每摩尔该烷烧完全燃烧需要多消耗氧气

a.1molB.1.5molc.2molD.2.5mol

(4)取一定质展的丙烷完全燃烧,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0的物质的

量。

【答案】(1)碳链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氢键不属于

CH(—C'H—<'113

I

(2)0CH3—CFk—C%Uh②正戊烷C5HI2③升高增大④碳碳单键c

(3)C4H10CH4b

(4)小于

【解析】:(3)设此气态短的分子式为CM”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GH厂Mo?三国xCCh+AbO。若

同为1mol给消耗02的多少取决于Cd"中“>+%”的大小,“x+X”的值越大,消耗02越多,C4HJ0耗氧

yV

量最多。若同为1g烧,消耗02的多少取决于CxHy中《”的大小,的值越大,消耗02越多,CH,消耗

。2最多。烷煌分子中,每增加一个碳原子,就增加一个一CH2—原子团,则1mol烷妙增加1mol—CH?—

原子团,完全燃烧多消耗1.5molO2o

(4)丙烷的分子式为C3H-其完全燃烧生成CO2与Hz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所以CO2的物质的量比

HzO的小。

【典例03]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甲管中注入10mLeH,,同温同压下

乙管中注入50mLe12,将乙管气体推入甲管中,气体在甲管中反应,试管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I)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②实验过程中,甲管活塞向内移动;③甲管内壁

有油珠;④产生火花。其中正确的是

(2)甲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3)反应后,甲管中剩余气体能用下列试剂吸收的是

A.水B.NaOH溶液C.AgNOa溶液D.饱和食盐水

(4)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全部推入盛有适量AgNQ,溶液的小贰管中,会观察到;若再向其中

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又观察到

【答案】(1)②®

(2)取代反应

(3)B

(4)液体分为两层,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CH4+CI2光^CH3cl+HCLCH3CI+CI2光1CH2ch十

HCLCH2cI2+CI2一亚—CHCb+HCl,CHCh+Ch^^CCh-l-HClo(l)理论上,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

4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而甲中甲烷与氯气体积比为1:5,说明氯气过量,反应后仍有氯气剩余。该反

应进行缓慢,不会产生火花。产物中只有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为气体,所以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内部压

强减小,甲管活塞向内移动。

(2)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可被氮原子逐一取代,故甲管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3)剩余气体中含有氯气和

氯化氢,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气体。(4)生成的HQ会与AgNCh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同时

因CH2c12、CHCb、CCL难溶于水而看到液体分为两层,囚C12有剩余,若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会先变

红后褪色。

知识点02乙烯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一、烯危的结构和性质

1.结构

(1)特点:分子中含I个或多个;c=c(

(2)乙烯的分子结构

(3)空间构型:双键碳上的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CH2=CHC1所有原子是否一定共平面?一定

②CH3cH=CH2所有原子是否一定共平面?丕

0

③H-H-H所有原子是否一定共平面?二£

2.乙烯的氧化反应

(1)可燃性

①方程式:C2H4+302音皂2co2+2%。

②现象:产牛.明亮火焰,并有黑烟产生

(2)酸性KMnO4溶液

①反应:CH?=CH?蚪啦旧)加C6

②现象:酸性KMnCh溶液紫红色褪去

③应用:鉴别烷燃和烯燃

3.烯燃的加成反应(自由加成)

(1)与卤素单质加成

®CH2=CHHBD一BrCH2cH2Br

@CH3CH=CH2+Br2^-CH3CHBrCHzBr

③与淡水混合现象:滨水槌色,液体分层,下层为油状液体

④与浪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现象:滨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液体不分层

⑤应用:鉴别烷煌和烯危

(2)与氢气加成

催仆内I

@CH=CH+H•7,CH3cH3

222△

@CH^CH=CH+H>CH3cH2cH3

22△

(3)与卤化氢加成

®CH=CH+HBr产产、CH3cH2所

22△

傕小刊I

②CH3cH=CH2+HBr-;>CH3cH2cH?Br或CILCHBrCIL

(4)与水加成

@CH=CH+HO产厂”,CH3cH20H

222△

催化剂9H

@CHCH=CH2+HO7,CH3cH2cH20H或CH3—CH-CH

32△

4.烯煌的加聚反应

(1)加聚原理

C1

①〃CH^CIb^l^.-ECIh-CH^,

CH3

@nCH3cH=CH?引发剂.fCHz-6H一土,

CH3CH3

@nCH3cH=CHCHa引发剂:£&H工H-1〃

Q

④〃一CH=CH2一引发剂-fCH2—CH+*

⑤〃CF尸CF,引发剂、fCFz-CFz土

(2)产物特点:属于混合物

二、石油的综合应用

1.石油的分窗

(1)原理: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2)操作:先加热,再冷凝

(3)产品

(4)变化类型:物理变化

2.石油的催化裂化

(1)原料:石油分储产品

(2)过程:发生化生变化

(3)反应:C曲喀吗GdluiG®(十六烷裂化)

(4)目的: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5)石蜡的催化裂化可以用碎瓷片或镁或氧化铝等作催化剂

3.石油的催化裂解

(1)过程:长链烽舞驾短链短铮化、分笃气态的烯煌

(2)反应

①C8H18罩驾CWio+Glh

②C4H10催'剂,GHs+C2H4

③C4H10催,剂,CH4+C3H6

(3)目的:获得乙烯、两烯、丁二烯等化工原料

4.分储汽油和裂化汽油

(1)成分

①分储汽油:含液态烷烧、环烷烽和芳香烧

②裂化汽油:含液态烯花和烷烧

(2)鉴别:试剂滨水

①分储汽油:分层,上层颜色深,下层颜色浅

②裂化汽油:滨水褪色,液体分层,下层是油状液体

(3)萃取卤素单质:不能用裂化汽油

三、石油分馆实验

1.实验装置

2.蒸饵烧瓶规格的选择:液体体枳占烧瓶容积的四

3.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烧瓶支管口处

4.冷却水的进出口:工进上出,采用逆流原理冷却效果好

5.蒸储过程:开始时,先通冷凝水,再加热;结束时,先停热.再停通冷凝水

6.加热液液混合物的实验安全措施

(1)防暴沸方法:预先加入沸石或碎覆片

(2)忘记加沸石:先停热,再冷却,后补加

化学中的“三馆”“两裂”比较

(I)化学中的“三福”

名称干储蒸储分储

原理隔绝空气,在高温下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与蒸馅原理相同

使物质分解点不同进行分离

产物为沸点相近的各组分组成

产物产物为混合物产物为单i组分的纯净物

的混合物

变化类型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⑵化学中的“两裂”

名称裂化裂解

在一定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在高温下,使具有长链的燃断裂成各

定义

的煌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沸点低的燃种短链的气态燃和少量液态危

目的提高轻质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获得短链短

变化类型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典例01】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及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工业上利用乙烯水化法制乙醇,是发生了取代反应

C.水果运输中为延长果实成熟期,常在车厢里放置浸泡过酸性KMnO,溶液的硅藻土

D.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答案】C

【解析】乙烯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氧化反应,使溟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原理

不同,A错误;乙烯水化法制取乙醇,发生了加成反应,B错误;乙烯是果实的催熟剂,能被酸性而锦酸钾

溶液氧化,所以可以用酸性高锌酸钾溶液除去乙烯,以延长果实成熟期,C正确;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伴

有黑烟,D错误。

【典例02】下列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和石油化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煤的焦化均为化学变化

B.石油裂解可能获得甲烷、乙烯、丙烯等物质

C.石油的催化重整可获取苯、甲苯等化工原料

D.化石燃料均为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简单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煤的气化、液化和煤的焦化、煤的干帽均为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石油裂解可能获得甲烷、乙烯、丙烯等物质,石油裂化主要提高汽油、煤油等轻质油的产量,故B正确;

C.石油的催化重整在经过热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油料中的拄类分子重新调整结构,生成大量苯、甲苯

等化工原料,故C正确;

D.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知识点03苯和煤的综合利用

一、苯的结构和性质

1.苯的结构

(1)分子结构

(2)苯环中的化学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犍

(3)证明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

①六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完全相同

②邻二取代苯无同分异构体

g和H

③溟水不褪色

④酸性高镒酸钾溶液不褪色

2.苯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密度:比水的小

(3)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苯的氧化反应

(1)可燃性

①方程式:2c6H6+1502-^12co2+6H2O

②现象: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冒浓黑烟

(2)酸性高锈酸钾溶液:不褪色

4.苯的取代反应

(1)卤代反应

①条件:三卤化铁催化、纯净的卤素单质

②方程式:[匣。—Br+HBr

③米和滨水混合的现象:分层,上层颜色深,下层颜色浅

(2)硝化反应

①条件: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水浴加热

②方程式:C+HNCh(浓)<^~^-NO2+HQ

5.苯的加成反应

(1)条件: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

(2)方程式:牛a

二、苯的两个重要实验

1.实验室制硝基苯

(1)反应原理:0+HNO3皿啜0^0吐凡。

(2)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3)反应温度控制在55〜60℃

①加热方式:水浴加热,优点使液体受热均匀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水浴中

③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防止浓硝酸分解;防止笨和浓硝酸挥发

(4)反应液的混合顺序

①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边加边搅拌

②冷却到55℃〜60℃,再一滴一滴加入基

(5)长玻璃管的作用

①导气,平衡气压

②冷凝回流苯和硝酸,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6)制得的硝基苯常常呈现棕黄色的原因:浓硝酸分解的二氧化氮溶解在其中

(7)洗涤容器上残留的硝基不可选乙醇或乙醒

(8)分离提纯(含硝酸、硫酸及苯)

①先加水,液体分为三层,分液取下层液体

②水洗、壬煤、蒸储即得纯净的硝基苯

2.实验室制漠苯

(1)反应原理:Q+Brz-H〕V-Br+HBr

(2)反应现象

①剧烈反应,反应液微沸,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烧瓶底部有偈色的油状液体产生

②导管口附近出现白雾

③滴有AgNCh溶液锥形瓶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简易装置改进装置

(3)长玻璃管或冷凝管的作用

①导气,一平衡气压

②冷凝E流箜和废翼a®料的利as

(4)尾气处理装置:锥形瓶或干燥管

①试剂:NaOH溶液或碱石灰

②目的:吸收产生的旦B工气体,一防止污染空气

(5)防倒吸的安全措施

①K玻璃导管位「锥形瓶中液面以上

②选用下图所示的防倒吸的安全装置

(6)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①将气体通入四氯化碳或苯中吸收澳蒸汽

②再将剩余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

(7)分离提纯(含苯、澳、三浪苯、FeBc和HBr)

①先加水振荡、静置,液体分三层,分液

②取下层液加/只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③取下层液水洗、干燥、蒸储,得无水溟苯

三、煤的综合应用

[煤的干储

(1)概念: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2)变化类型:化学变化

(3)产品

①炉煤气

焦炉气

Hz、CH4>C2H4、CO

粗氨水氨气、铁盐

笨、甲苯和二甲苯

②煤焦油:粗基、酚类、蔡和沥青

③焦炭

(4)从煤隹油中提取苯的方法是分储

2.煤的气化

(1)气化概念:把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2)变化类型:化学变化

(3)气化反应:C+ILO3

3.煤的液化

(1)液化概念: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2)变化类型:化学变化

(3)液化过程:水煤气田比液态燃和含氧有机物(如ClhOH)

四、烧燃烧的规律

1.&(CxHy)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M+(x+4)(J速驾立戈力+4出。T)

2f2

2.短(CxHy)完全燃烧耗氧量规律

(1)等物质的量

①(/上)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4

②X值越大,产生的CO2越多

③丁值越大,生成的水越多

(2)等质量

①上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X

②上的值越大,生成的水越多

X

③上的值越大,产生的C02越少

X

(3)总质量一定的有机物以任何比例混合

①特点:生成的C02和ILO量、耗氧量都相同

②规律:各有机物的最简式相同

3.燃完全燃烧体积变化规律

(1)温度3100℃,AV=^--1

4

①当:=4时,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压强)不变

②当yV4时,反应后气体的体枳(压强)减少

③当V>4时,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压强)增大

(2)温度V100C,AV=-(1+上)

4.烧不完全燃烧的规律

(1)氢元素全部变成HzO,可以根据如下关系式:CxHy〜5比0计算

(2)碳元素变成CO或CCh或CO和C02的混合物,可以根据碳元素守恒:〃(C)=〃(CO)+〃(CO2)

计算

(1)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烧()

(2)从苯的凯库勒式(Q)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煌()

(3)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溟反应生成澳苯,发生/加成反应()

(4)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5)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6)QHio中有4种属于芳香元的同分异构体()

(7)苯的二氯代物有三种()

(8)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

(9)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主要产物是2,4二氯甲苯()

(10)苯乙烯(\=/^2)分子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rrQ

(11)菲的结构简式为\人/它与硝酸反应可生成5种一硝基取代物()

(12)己烯中混有少量甲苯,先加入足量澳水,然后加入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若溶液退色,则证明己烯中

混有甲苯()

(13)杲煌的分子式为C“Hi6,它不能与澳水反应,但能使酸性KMnCM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

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煌有7种()

答案:(l)x(2)x(3)x(4)4(5)V(6)4(7)4(8)x(9)x(10)^(11)4(12V(13)、'

【典例01】(2021•河北卷)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9324。关于该化合物,

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

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

【答案】B

【解析】同系物是指具有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官能团,且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原子团的有机

化合物。苯并降冰片烯的结构中除苯环外还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的同系物分子式满足CH2.6,苯并降冰片

烯的分子式为CnHio,不满足苯的同系物通式,A项错误;如图;OQl标记的8个碳原子共平面,B项

3

正确;一氯代物如图共5种,C项错误;苯环中的碳碳键为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

所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有1个碳碳双键,D项错误。故选B。

【典例02]已知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工业流程如下所示:

则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

B.1mol苯乙烯最多可与5iiiulH2发生加成反应

C.鉴别苯与苯乙烯可采用酸性高锌酸钾溶液或溟水

D.聚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内

【答案】C

【解析】A项,苯和乙烯反应生成乙苯,从原子角度分析,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故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A项错误;B项,1mol苯乙烯最多可与4moi比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C项,鉴别苯与苯乙烯可采用

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或澳水苯乙烯能是高镒酸钾溶液或溟水褪色,但苯不能,C项正确;D项,聚苯乙烯中有

两个碳形成四个共价键,形成四面体结构,故聚苯乙烯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D项错误;故选C。

知识点04乙醇和乙酸

一、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

1.分子结构

2.乙醇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无色、有特殊杳味的液体

(2)沸点:78.5C,易挥发

(3)密度

①相对大小:比水的小,比钠的小

②与浓度关系: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4)溶解性: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为%

3.与乙醇相关的小实验

(1)检验尢水乙醇中是名•含有水的试剂:尢水CuSOj

(2)除去工业酒精中的少量水的方法:加新制的CaO,蒸储

(3)不能萃取浪水中的澳的萃取剂

①水溶性有机溶剂:乙醛

②易加成有机溶剂:裂化汽油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可燃性

①方程式:CH3cH2OH+3O2-^^2CO2+3H2。

②现象:燃烧产生淡蓝色色火焰

③应用:优良的燃料

(2)检验酒驾

①试剂:稀硫酸酸化的重珞酸钾溶液

②转化:CH3cH20HKzCnW.cH3coOH

③现象:溶液由橙红色变成灰绿色

(3)酸性高锦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4)催化氧化

①催化原理及现象

Cu

②总反应:2cH3cH2OH+Q2~^2cH3HH0+2%。

③醇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条件: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2.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

(1)现象:钠沉入试管底部,缓慢反应,冒气泡,钠在酒精中上下移动

(2)反应:2cH3cHzOH+2Na—>2CH3cHzONa+H2T

三、乙酸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

1.分子结构

2.物理性质

(1)色味态: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挥发性:易挥发

(3)冰醋酸:固体醋酸的别称

(4)密度:比水的大

3.乙酸的氧化反应

(1)可燃性:C2H4O2+2O2-^2CO2+2H2。

(2)酸性高锈酸钾溶液:不褪色

4.乙酸的弱酸性:CH3coOH-^CH3co。一十d

(1)Cu(OH)2+2CH3coOH-(CH3coO)?Cu+2H2。

①现象:蓝色沉淀逐渐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②应用:检验峻基的存在

(2)比较CH3coOH、H2cO3和HzSiCh的酸性强弱

①实验原理:强酸制弱酸原理

②验证反应:NaHC()3+CH3C()OH->CH3C()()Na+C6+H2O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1

③干扰物质CH3COOH,除干扰试剂饱和NaHC()3溶液

5.酯化反应

(1)概念: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断键原理:酸脱羟基,醇脱氢原子

①HCOOH+CH3cH20H—硫..HCHOCH2cH3+H2O

加热------------

②<^>"COOH+CH30H产房/<^^~COOCH3+H2O

®<^^^-€,00H++H,0

(3)反应本质:是一种取代反应

(4)反应特征:是一种亘逆反应

四、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1.实验装置及现象

2.实验原理:2113cH29H+CH3CCHH浓硫酸《SCHOCH2cH3十省9

----------------------加热------------------

3.反应混合物的配制: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

4.几种试剂的作用

(1)浓硫酸

①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②作吸水剂: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