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大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大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大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大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大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大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科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粤教版植物的需求

单元

自然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第一单元第一课植物需要水分

2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时1)根对水分的吸收

3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时2)根对水分的吸收

4第一单元第三课根还吸收了什么

课时5第一单元第四课水分在茎里的运输

信息

6第一单元第五课叶会蒸腾水分吗

7第一单元第六课(课时1)植物需要阳光

8第一单元第六课(课时2)植物需要阳光

9第一单元第七课植物能够利用阳光

10第一单元探究技能(课时1)猜想

11第一单元探究技能(课时2)猜想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5〜6年级学习目标

知道水分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生命离不了解植物体内含有水分。

开水。能选择合适的方式探究植物体内含有水

分。

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根能吸收水分,能搜

植物具有制造和获取养分的结构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

植物的根不但吸收水,还能吸收溶知道植物的根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无机

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盐,围绕探究任务制定探究计划。

1

水在植物体内能流动,茎可以把根观察不同植物的茎,知道茎里有运输水分

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其它的器官。和无机盐的结构。

1

植物体吸收的部分水分能透过叶

描述植物蒸腾水分的过程。

子蒸腾到空气中。

模拟各种植物叶的排列方式,了解叶片在

绝大部分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

茎或枝条上的分布特点与光照的关系。

绿色植物能够制造营养物质和释通过探究植物制造营养物质的过程,尝试

放氧气。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初步解释。

通过观察现象,建立联系,根据体会猜想的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并

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能在实践中合理运用。

(-)教材分析

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植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等。

在此基础上,植物个体才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从而使类群得以延续。植

物与动物有所不同,它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能够制造营养物质,供自身

利用。本单元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讨水、阳光、空

气、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产

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兴趣,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

2

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

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今年是学生从中段进入高段的一个开始,学生

通过学习己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

等。因而在进入高段的科学学习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引导学

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等,在学生的探究过

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及探究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事物表面兴趣

发展为对科学探究持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探究中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围绕“水分”的因素展开探究“植物的需求的科学学习。

通过控制不同条件的栽种盆栽植物等实践活动,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初步感受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了解植物体对水分的保存,知道水分是植物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同时,通

过实验掌握叶片在阳光照射下能产生氧气。

3.鼓励学生从发现现象开始,提出猜想,然后再课堂上予以验证,最终判

断预先的猜想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体会成功

的喜悦,逐步掌握猜想这一探究技能。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

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

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

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

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五、课时作业

3

1.植物需要水分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

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

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二作业内容

______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终当

-kb200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水一二十亿人生于它!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由

此可见,水是人体的生命之源,那对于植物也是一样的吗?于是小山和小水两个小

小环境保护者做了一个实验:先把两组幼苗分别种植在花盆里,放置在光线充足的

地方,一组幼苗每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另一组幼苗不浇水,连续观察儿

天,他们得到了以下发现:

图1(实验前)图2(实验后)

查缺补漏:

(1)()是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之一。

(2)没有浇水的幼苗摸上去()。

(3)充足的水分能为植物的()提供保障。

T_________

作业二:身手不凡(提高性作业)

2.小山和小水通过实验得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那么植物体内是否含有水分?

哪些植物器官含有水分呢?(小组讨论,可以上网或翻阅相关书籍)

4

作业三:躬行实践(拓展性作业)

,,道.小山和小水在做实验时遇到了难

题,他们收集了儿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想要比较它们含水量的多少,但是不知如

何下手,你能帮助他们来做这个实验吗?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基础题填对一题,得1个水滴

小组成员认真展开讨论得2个水滴;合理分配任务,

提高题八八△便

查阅资料后再次讨论结果得2个水滴

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客观如实记录数据,得2个水

拓展题

滴:得到实验结果得1个水滴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量吧!把你收集的小、0、W)、二好好保存下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

棵梭梭树幼苗,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二中真正的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

土地沙漠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答案或提示:

1.(1)水分(2)软绵绵的(3)生长

2.植物体内含有水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题通过展示实验图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

要水分,离不开水分。在题目中渗透了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呼吁学生要珍惜

水资源,做一个环保小卫士。第2题巩固植物体内含有水分这一知识点。培养学生

查阅资料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第3题通过实验,便于学生理解植物体内是含有

水分且不同植物体内含水量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合作交流能力。

5

♦却识链接皆

△水资源状况的恶化

彳水是生命之源,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全

球淡水用量飞快增长。在水资源短缺越发突出的同时,人们又在大规模污染水源,

导致水质恶化。水资源污染主要米自人类所有制造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水养育了人类,造就了文明。但今天,水却成为人类生存的障碍。1977年,

,联合国警告全世界:“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

1危机是水”。我们要做的是保护水资源,不浪费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6

2.根对水分的吸收(第一课时)

;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保护地球环

,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作业内容

士____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作业

,工这天妍妍和琪琪坐在沙发上聊天,发现茶几上的

绿萝瓶子里的水分非常少,根部几乎碰不到水面,担心

会因此导致这盆净化空气的绿萝死去,于是她们做了一

个实验来探究植物的根是否能吸收水分,让植物生长。

首先她们将绿萝插在有少许水的透明塑料瓶中,并用橡

皮泥把瓶口密封,并在塑料瓶外壁做好水平面标记。一

天后,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瓶内水平面的变化。

说说一天后瓶内水平面有什么变化?绿萝的生长情

况如何?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密封?

作业二:身手不凡(提高性作业)

2.妍妍和琪琪通过实验发现了植物的根能吸收

水分,并且画出了“根吸水”的示意图,你能根据

下面的示意图,联系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归纳

植物根的作用吗?

7

作业三:躬行实践(拓展性些I

3.实践题:森林对地球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保护

森林。在森林里,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植物靠水边生长,仔细观察在水边生长的植物,

它们的根部有什么特点?(家长或大人陪同下观察)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能根据实验得出结论,语言表达清楚、合理得3个水

基础题

提高题语言组织恰当,归纳合理得3个水滴

能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在水边生长的植物根部,能清

拓展题

二:,।

楚地表达根部特点,得4个水滴.•一,X-.•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量吧!把你收集的&、0、赣、:好好保存下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棵

梭梭树幼苗,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中真正的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土地

沙漠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水平面下降,塑料瓶里的水减少;绿萝长势曳好;减少水分蒸发。

2.可以固定植物,让高大的植物稳定在地面上;可以吸收并运输水分和矿物质,

供给植物生长。

3.靠近水源一侧的树根往往会特别发达。

四、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第(1)题学生通过试脸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根能吸水”的结论,经历

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树立保护环境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都能保护

8

环境的意识。第(2)题直接展示“根吸水”的示意图,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植物

的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第(3)题学生自己去实践、观察,拉近了科学

和生活的距离,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

对大森林的保护之情。

△保护森林资源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人工造林

的奇迹。1981年至2002年全国累计义务植树398亿株以

上。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面

展开,到2002年,全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44万公顷,

其中退耕还林318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26万公

顷。退耕还林的成效已初步显现,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

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按照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

略研究报告的目标,到205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

9

2.根对水分的吸收(第二课时)

1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莫使旱地变为沙漠。世界上所有区域都有旱地,地球

40%以上的土地为旱地,有接近20亿人口居住在旱地,这些人们生活在生态、经济

和社会条件低劣的环境下。现在想要扭转土地沙漠化很难,我们能做的是:俣护环

境,保护森林,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一、作业内容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作业

1.查缺补漏:

(1)大多数植物的根都比较(),分布()。

(2)在()、()边的树木常生长的匕较茂盛。

(3)根的分布情况与水在土壤里的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二:身手不凡(提高性作

2.小山和小水两名同学想要研究草原上植物的根和沙漠里植物的根有什么不同,

于是他们上网搜集资料,找到了两种植物的根系生长的图片,你能总结出它们的根

系生长特点是怎么样的吗?

10

作业三:躬行实践(拓展性作业)

3.实践题:小山和小水观察到在草原和沙漠里生长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是完全

不同的,这引发的他们的进一步猜想:同一种植物的根在土壤里和沙子里的分布会

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你能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吗?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基础题填对一题,得1个水滴

提高题语言组织恰当,得3个水滴四

①按照要求进行实验,客观如实记录数据,得3个水

拓展题滴;

②得到实验结果得1个水滴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量吧!把你收集的金、O铠)、*好好保存下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棵

梭梭树幼苗,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中真正的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土地

沙漠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答案或提示:

1.(1)发达、较广(2)小溪、池塘边(3)有关

2.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

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水,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

有的尽可能往下伸展,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有利于

自己充分吸收水分。(回答点到即可)

四、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第1题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根能吸水、根的分布与水有关的知识点;第2题通过

展示图片比较草原植物的根和沙漠植物的根系生长分布的不同;第3题通过实验发

展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植物生长

带来的喜悦,产生探索自然界的好奇心。

11

却识链接也

△莫使旱地变为沙漠

沙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

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

化。人类过度耕种、放牧和乱砍滥伐森林,使

土地变得贫瘠、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加剧了沙漠化对人类的威胁。保护和恢复旱地、

防止旱地荒漠化不仅会减轻世界城市地区不断

增加的负担,而且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和更加安全的世界。为此,我们要行动

起来,防止旱地沙漠化。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毛乌素沙漠(见下图)已从中国地

图消失。

12

3.根还吸收了什么

20n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自然生态的

发展是很脆弱的,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

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

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冰川融化等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

们的地球再也经不起人类没有节制的开采和滥用了,因此我们要携起手来,守护我答

们的家园,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冬

--------------------------------『,

一、作业内容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作业)

1.查漏补缺:

小山、小水在热烈的讨论问题,我们去看看他们在争论什么吧!哦,原来在讨

论这几个问题:

(1)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是植物维持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都是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土壤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不仅能固着植物,还能为植物生长提

供水分、空气和肥料等,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4)土壤浸出液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用酒精灯加热,水分蒸发后什么物质

作业二:身手不凡(提高性作业)

2.目治手营:

小山和小水在上科学课,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矿泉水和蒸储水哪个更能满足

13

绿豆的生长需求?于是他们开展了下面这个实验。

实验组对照组

(1)我们的推测:0

用到的材料•:烧杯1个,纸巾若干、绿豆6粒、完全相同的不漏水的一次性容器

2个、等量的蒸窗水和矿泉水、两个相同的小喷壶,记号笔1支。

(2)两个小组的相同条件:o

(3)两个小组不同的条件:。

实验的方法:

(4)让这6粒绿豆同时放入烧杯中一段时间,使他们。

把同样数量的纸巾均匀铺在两个容器中,并在纸巾上各按3个洞;

(5)把6粒绿豆分在两个容器中,并且均匀嵌入纸巾的洞中;

(6)向一组种子按时喷洒,叫组;让另一小组种子得到等量的

蒸储水,叫组。将两个容器放置在同样的通风、良好的采光和适宜的温度

条件下;

(7)给两个容器用标明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8)实验现象:o

(9)实验结论:o

作业三:躬行实践(拓展性作业)

工》请你在周末的时候让爸爸妈妈带你

去植物园,向园艺工作者请教和观察一下水

培植物和土培植物的培育和生长方有什么区

别和联系吧!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基础题填对一题,得1份无机盐CCOC。

①次按实验过程进行实验,客观如实记录数据,

提高题②盘赢察,分工合理,配合默契,得2份OOOOO

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题|实践中能够详细进行记录和观察,得3份无机盐OOOOO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把你收集的白、0、赣、:好好保存下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棵梭梭树幼苗,

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中真正的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土地沙漠化做出自己的

贡献!

参考答案或提示:

1.(1)V(2)X(3)V(4)X

2.(1)矿泉水更能满足绿豆的生长需求;(2)在同样的空气和阳光条件下,

得到等量的矿泉水或者蒸储水。(3)一个得到矿泉水,一个得到蒸储水。(4)发芽

(5)平均。(6)矿泉水,实验组,对照组。(7)记号笔。(8)实验组的绿口长势

明显好于对照组;(9)矿泉水更能满足绿豆的生长需求,因为矿泉水除了能提供绿

豆生长所需的水分还能够提供一些无机盐。躬行实践:水培植物的生长依赖于营养

液的提供,然而土培植物由于土壤能储存水分、空气和无机盐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种

植效果,虽然它们的种植方式不同,但是都可以使植物成长。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一题中主要意旨是帮助学生明确根除了吸收水分以外,而且还吸收溶解在水

里的无机盐来维持生长;结合提取土壤浸出液的实脸,认识到土壤除了可以固定植

物还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肥料等,以及得出载玻片上水分蒸发后留下的

物质是无机盐;第二题中借助常见的绿豆在其他条件相同而在介质不同的矿泉水和

蒸僧水的条件下,绿豆的生长对比试脸,引导学生理解绿豆在含有矿物质等养分的

条件下长势更好,帮助他们学会这种对比试验的方法:实践题中结合对水培植物和

土培植物的观察和记录,感悟科学知识的价值,能够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科学问题,

乐于参与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5

识链接

.△土地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

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

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土壤盐渍化会使农业

生产力、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侵蚀的

下降。受盐影响的土壤作为缓冲和过滤污染物的能力下降。受盐影响的土壤降低了

农作物吸收水分的能力和微量元素的可用性。它们还集中了对植物有毒的离子,并

可能使土壤结构退化。

16

4.水分在茎里的运输

201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

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方面,都有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各种林产品也有着广泛的经济用途。但从全球来看,那些病人需要

吸氧,森林破坏仍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恶

o森林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作业内容

_____________

作业一:崭露头角(

小清,小山,小绿,小水在参加有奖知识竞答比赛,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1)植物茎的主要功能是()。此外,还有()、

传输养分的作用。

(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上得到体现。

2.目治手营:

母亲节,清爸爸送给清妈妈一束百合花,小水联想到爷爷在丝瓜棚架子下用细

绳固定丝瓜时有一根丝瓜苗的茎断了,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他立马想到肯定是丝

瓜茎里有水流过去,于是他和爸爸一起用百合花做了这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这一猜

想。

(1)实验工具和材料:

开白花植物,2个一样的透明矿泉水瓶,剪刀,()。

(2)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样的矿泉水瓶,分别加入()的清水;

17

②在其中一个矿泉水瓶中加入几滴(),搅拌均匀,使水染色;

③将一种开白花的植物,选取两条带花的枝条,分别插入两个矿.泉

水瓶中;

④放到()的地方

O实验观察:

过一段时间后,某瓶花和叶都变红,原因是()。

这”次探究_实验后_,小水_激动地_说“这个实验太神奇,太好玩了!”

作业二:身手不凡(提高性作业)

有一天,小绿爸爸在看报纸,他看到报纸上有关于美国巨杉的报道,于是

他叫来小绿,想考考他。

小绿爸爸说:“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树是生长在美国的一株巨杉。人们在它的

树干下部开了一个洞,可以通过汽车,或者让四个骑马的人并排通过。

思考:为什么巨杉中间开洞,树却不会死亡?”小绿陷入了沉思,小朋友

们,你知道吗?

18

作业三躬行实践(拓展性作

放学回家,陪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一把芹菜,回家让妈妈用刀把芹菜横切成段,

和她说一说水分在芹菜里是如何运输的和茎的作用吧!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基础题填对一空,得1个水滴

提高题知识点答对,得2个水滴;语言组织恰当,得1个水滴办2C&

能够陪妈妈一起去买菜,得2个水滴;和家人准确分

拓展题

享知识,得2个水滴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把你收集的二好好保存下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棵梭梭树幼苗,

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中真正的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土地沙漠化做出自己的贡

献!

19

参考答案或提示:

查漏补缺:1.运输水分,支持植物体;2.茎

目治手营:(1)两份等量的清水(2)①等量②红墨水③有阳光(3)植物的

茎除了能支持植物体,还能输送根吸收的水分。思考: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

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

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也将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

亡。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一第一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植物茎的作用,即植物的茎既能支持植物体,

还能输送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养分;第二题是借助实脸来帮助学生理解水在植

物体内流动的对比试脸,进而帮助他们更进一步的理解无机盐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运

输的。在对比试验中,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水分在茎里的运输的过程,激发学

生的探索乐趣,并且通过实脸来验证猜想,培养实证意识;作业二第三题属于课外

阅读,在阅读中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帮助他们认识植物的茎在植物维持

生长和生存中重要作用,体会植物生长的巨大生命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他

们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作业三是让学生生活中理解科学知识的现实价值,体会科

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全球森林危机

森林能够能够保护地球的生态气候,防风固沙,维持土壤的机能,它还保护着]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和动植物的生长生存提供氧气和其他必须的营养物质,并且也!

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但是,自大规模农业严垦以;

来,全球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森林功能的重视,目前许多

国家都开展植林造林运动,全球森林问题主要集中在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上。

20

5.叶会蒸腾水分吗(第一课时)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让地球充满生机”,上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

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

环境的“行动计划”,规定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同年10

月,第27届联大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井正

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根,

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______

工作业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作业)

i.能谋善断

教师节这天,小山和小水,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特意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老师

买了一盆天竺葵,他们发现包装袋里有很多的小水珠,他们疑惑: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请同学们帮帮他们吧

(1)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2)晴天阳光充足,比阴天更适合栽培植物。()

(3)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消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4)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空气湿度。()

(5)植物靠叶片蒸腾水分。()

作业二:躬行实践(拓展性作也|

2.小小的树叶,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点缀着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小小的树叶。请搜集家乡的树叶,夹到书页里,办一次树叶展。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21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基础题判断对1题,得1个水滴声":般弱ft小

如|£

1r2,-'•/------.--

①认真搜集树叶,得1个水滴;AAA..

拓展题②夹到书页里,得1个水滴;CW4]。O

③能积极参加办树叶展活动,得2滴水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把你收集的d)、O、£J、?好好保存卜.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棵梭梭树幼苗,

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中真正而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土地沙漠化做出自己的贡

献!

参考答案或提示:

(1)V,X,X,V,Xo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题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植物蒸腾水分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知道壑料

袋内的水珠是由叶散发水分形成的。第2题让学生搜集家乡的树叶,并把树叶夹到

书本里,办一次树叶展,重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并在这过程中感

受大自然的美好。

争识链接工

△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

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

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

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

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

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已有三大酸雨区。中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

治理的。

22

5,叶会蒸腾水分吗(第二课时)

/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驻华协调代表邵雪民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

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到2030年,全球6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从中国看,到

2050年,城市人口将从目前占全国的40%上升到70吼现在,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城

市的人,都切身感受到环境的压力.营造绿色城市是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一项刻不

|容缓的工作。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作业u

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样也是植一卜、'/£

物所必需的资源。请看图片,想想植物是如,卷、定7

何吸收、运输和蒸腾水分的。并完成练习。

植物的吸收水分,然后通过

________的运输到达植物的_________,叶子内

的吸收周围的,变成[郎《

—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气中。\

---------------------------

作业二:身手不凡(梅高雄业)/

小青和小绿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他们发现人们喜欢在大树下乘凉,

还发现园圃一般都是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植物的。你知道为什么吗?用植物蒸腾水

分的知识为他们解疑吧。

千$1)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2)为什么往往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作业三:躬行实践(拓展性作业):

23

3.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吹奏乐器一一吹木叶。广

泛流行于西南一带的农村中。也称“吹叶”,即吹树

叶发声之意.吹叶的传统由来已久,隋唐时代的九部

乐、十部乐中就有穿也;从五代时期的古墓中发掘出

来的石刻上,也有吹叶的雕像。可以吹奏的叶子有十

多种,如龙眼叶、竹叶、柳叶、桔树叶、冬青叶、桐叶等。要选择新鲜、柔软、厚

薄均匀的叶子。吹奏时,将叶子横放于唇下,用手指扯住叶子的两端,开着上唇吹

奏,能发出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音调来,用以伴奏山歌或独奏各种乐曲。电影

《血与火的洗礼》插曲、《苦歌》即以树叶为主奏乐器。请同学们选取一枚可以吹

奏的树叶,试着吹一吹。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基础题填对一题,得1个盆栽

①能准确运用植物蒸腾知识解答问题,得2滴

提高题

水。②语言表达流畅,条理清晰,得2滴水。

①实践中能够自主选取一片树叶并,得1滴水

拓展题

②能试着吹一吹,得2滴水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份力量吧!

把你收集的!r好好保存下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棵梭梭树幼苗,

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中真正的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土地沙漠化做出自己的贡

献!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根,茎,叶,水,热,水蒸气。

2.(1)大树树叶的蒸腾作用,可以吸收周围的热,使环境中的温度可以下

降一些,同时还可以释放出水蒸气,使空气湿润凉爽c

(2)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可以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损失,有

利于植物的存活。

24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题通过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回顾水分蒸腾的过程,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

中,通过根吸收大量水分,然后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

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第2题是在第1题基础上的延伸,让学生知道大树

树叶的蒸腾作用,可以吸收周围的热,使环境中的温度可以下降一些,同时还可以释

放出水蒸气,使空气湿润凉爽。还知道植物蒸腾与阳光有关。第3题通过资料让学生

知道通过吹树叶可以发出声音,并引导学生亲身试一试吹木叶,感受树叶带给人们

美妙的声音。三题的设计从掌握植物蒸腾水分过程到学生能正确把所学知识应用到

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

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

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

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25

6.植物需要阳光

N-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连相生”,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

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

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中国将2017年的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中国环保部当天发布数据显示,

I2016年全国300余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的比例为78.8%o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业内容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作业

.L连枝带叶

小青和小绿在公园里玩耍,看到了不同植物,他们认真观察,发现以卜植物的

叶子排列顺序有所不同,他们在积极讨论着,你能帮帮他们吗?

互生排列轮生排列对生排列

2.学完《植物需要阳光》这一课后,小青回家做了个实验,把妈妈种的两盆上

海青分别放在阳台和纸盒里,下面是小青同学的实验记录,认真分析观察数据,然

后回答相关问题。

26

(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0

(2)是植物吸收和利用阳光的主要器官。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二:身手不凡(提高性作业)

,3.目治手营:

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将一些已经发芽的豆苗分成两组,分别移栽到两个小花盆中。其中

一盆放置在光照充足的阳台,另一盆放置在能遮挡光线的纸盒内。放置一段时间,

观察和比较在不同环境中的两盆红豆苗的生长情况C

放置在房间的阴暗处放置在阳台上

(1)实验记录:

叶茎

放置位置

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颜色

房间的阴喑处

阳台上

(2)实验结果:

作业三:躬行实践(

“纸上得带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请同学们走进校园,认真观察树木

和小草枝叶,看一看植物叶子的排列方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方

式与植物对阳光的需求是否有关?

27

二、时间要求:15分钟

三、评价设计

题型评价指标水平

基础题1.连对一个,得1个太阳

2.①认真观察数据.得1个太阳

提高题②正确答题,每答对一题得1个太阳

③书写规范,且页面整洁得1个太阳

3.①能按实验过程进行实验,客观如实记录数

据,得2个太阳;

拓展题

②能坚持长期观察,分工合理,得出正确结论,

得3个太阳。

同学们,我们通过“集资”的形式来为我们的地球生态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把

AGy

你收集的。、0、史3、二1好好保存下来,每4个奖品可以兑换一棵梭梭树幼

苗,我们将会在“蚂蚁森林”中真正的去种植一棵梭梭树,来为防治土地沙漠化做出自

己的贡献!

参考答案或提示:

If4«n

2.(1)阳光(2)叶(3)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3.(1)

叶茎

放置位置

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颜色

房间的阴暗处黄小细长黄

阳台上绿大粗短绿

(2)实验结果: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阳光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28

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题连线主要考察学生对叶的排列规律的掌握情况,不同植物的大小、形状

各不相同,叶的排列方式也各有特点。第2题用图表的方式呈现,让学通过观察、

比较、分析数据,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充足的阳光能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

供保障。第3题旨在提高学生自主观察意识并通过分析、比较做好记录,培养学生

自主独立完成实脸的目的。第4题引导学生走进大刍然,亲身去观察并结合观察现

象进行积极的思考,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一一森林正以

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

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

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

应。

29

7.植物能够利用阳光

V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警惕.球变暖”o在包围地球的大气圈中,百赢

套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它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允许它们长驱直I

入到达地表。地表吸收了短波辐射后温度上升,就要向外散发热量--红外线,而

二氧化碳对于红外线却不让其通过,这样就使热量滞留在地球表面。这种现象类似

I于玻璃温室,故称之为“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保温作用就越

强。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一一金星的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7%以上,因此

“温室效应”极其强烈。据探测,金星表面的温度达465F85摄氏度,在那*缪&

铅、锌等金属都会融化气成液体。•*

〜,作业内容

作业一:崭露头角(基础性作业)

让查漏补缺:

小山和小水对学习了植物不仅能产生氧气,而且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知识后,想

亲自验证一下,于是对在阳光照射下,金鱼藻是否会产生氧气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

下面是小山和小水实验的三个步骤:

①试管收集金鱼②带火星的小木③带火星的小木

藻释放的气体棍靠近试管口棍伸入试管

观察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如下表:

现象带火星的小木棍伸入试管后会复燃

原因

结论

(1)根据材料,完成上表。

(2)在水中用试管可以收集金鱼藻释放的气体,利用了原理。

30

作业二:身手不凡(提高性作业)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