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平衡_第1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平衡_第2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平衡_第3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平衡_第4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5北京高三(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平衡一、单选题1.(2025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催化还原处理烟气中的转化为液态S,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在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为,M为B.②中每生成Z,③中有生成C.升高温度,与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D.2.(2025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B、D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表。序号0204060①5002.01.31.01.0②500x1.01.01.0③500y1.51.21.2④6002.00.50.4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D在0~20min平均反应速率为B.②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C.③中D.3.(2025北京房山高三上期末)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150℃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后异山梨醇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均速率(异山梨醇)B.时,反应②:C.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③D.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有望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4.(2025北京四中高三上期末)乙醇-水催化重整发生如下反应:Ⅰ.

kJ·mol-1Ⅱ.

kJ·mol-1恒压条件下,当投料比时,体系达到平衡时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ⅰ.的选择性(或2)ⅱ.706℃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kJ·mol-1B.当℃时,平衡体系中和的物质的量:C.当℃时,体系中总反应:D.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体系中充入氩气,可以提高的平衡产率5.(2024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催化加氢制甲醇,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实现了的资源化,该反应可表示为:。保持起始反应物,时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和p=时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已知:表示平衡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B.a、b交点处化学平衡常数值相同C.当时,达平衡后D.当时,的平衡转化率约为6.(2024北京通州高三上期末)丙烷制备丙烯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已知:一定条件下,丙烷单独进料时平衡体系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物质体积分数(%)2123.755.2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中6个键键能相同B.使用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丙烷的平衡转化率C.反应Ⅲ的正向进行有利于反应Ⅰ的正向进行D.从初始投料到平衡的过程中的消耗平均速率:反应反应反应I7.(2024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下图(左)表示1-甲基萘(1-MN)加氢饱和反应网络,四个加氢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用反应1、2、3、4表示)。下图(右)表示反应温度(T)对平衡时反应体系中有机化合物物质的量分数(x/%)的影响(6MPa,1-MN和体积比为1∶5条件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800K反应2和反应4生成1-MD的程度很小B.600K到800K,反应1的平衡常数逐渐减小C.700K反应1的平衡常数小于反应3的平衡常数D.600K到650K,反应2中5-MTL增加的量大于反应1中5-MTL减少的量8.(2024北京东城高三上期末)乙醇-水催化重整发生如下反应:I.Ⅱ.恒压条件下,当投料比时,体系达到平衡时和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i.的选择性(或2)ii.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当时,平衡体系中和的物质的量:C.当时,体系中总反应:D.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体系中充入氩气,可以提高的平衡产率9.(2024北京丰台高三上期末)已知:

利用装有和混合气体的平衡球如图,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将两组平衡球室温放置平衡球均为红棕色且颜色相同②将一组平衡球的两端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③将另一组平衡球的一端靠近酒精灯火焰加热一段时间后,该平衡球颜色变浅,直至接近无色;停止加热后,平衡球颜色恢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断裂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B.实验②,浸入冷水中的平衡球颜色变浅,浸入热水中的平衡球颜色加深C.实验③,平衡球颜色变浅,可能是温度过高,导致分解生成NO和D.实验③,停止加热,平衡球颜色恢复,是逆向移动导致的二、解答题10.(2025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钴及其化合物在合金、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从一种炼锌产生的废渣(主要含Co、Zn、Fe的单质或氧化物)富集回收含锰高钴成品的工艺如下:已知溶液中相关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Fe3+Fe2+Co3+Co2+Zn2+开始沉淀的pH1.96.97.46.2沉淀完全的pH3.28.41.19.48.2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前废渣需粉碎处理,目的是。(2)“滤液1”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化学试剂铁氰化钾[K3Fe(CN)6]检验,若出现,需补加MnO2。(3)加ZnO调pH值的范围为。(4)“滤液2”中加入KMnO4“氧化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5)Mn、F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元素MnFe电离能(kJ·mol-1)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6)“滤液2”中的Co2+也可与NaHCO3反应生成CoCO3沉淀来实现富集,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用NaHCO3沉淀富集的原因。11.(2025北京石景山高三上期末)氯资源的循环利用可提高物质的利用率,也是践行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举措。(1)工业上可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反应为:O2(g)+4HCl(g)2Cl2(g)+2H2O(g)

∆H已知:H2(g)+Cl2(g)=2HCl(g)

∆H1=-183.0kJ·mol-12H2(g)+O2(g)=2H2O(g)

∆H2=-483.6kJ·mol-1则上述反应的∆H=kJ·mol-1。(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HCl转化为Cl2的反应,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a.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消耗1molO2的同时有2molCl2生成d.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不随时间变化(3)工业上使用催化剂催化O2与HCl的反应时,在不同温度下,HCl转化率与HCl和O2的起始流速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较低流速下转化率可近似为平衡转化率)。①T1、T2、T3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②此生产工艺提高HCl转化率的措施有。(写两项即可)③相同流速下,比较T1、T2、T3温度下HCl的转化率,较高流速下a>b>c,较低流速下a’<b’<c’,请解释较高流速下a>b>c的原因。12.(2024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上期末)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等)生产高纯的流程示意图如下。(1)用足量溶液和氨水“浸出”锌焙砂。①“浸出”前,锌焙砂预先粉碎的目的是。②通过“浸出”步骤,锌焙砂中的转化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浸出”过程中产生的在“除砷”步骤①中被氧化成,该离子方程式为。(3)“除重金属”时加入溶液。滤渣Ⅱ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和。(4)“蒸氨”时会出现白色固体,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5)“沉锌”步骤①中加入足量溶液将白色固体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6)“煅烧”步骤中,不同温度下,分解的失重曲线和产品的比表面积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已知:ⅰ.固体失重质量分数。ⅱ.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固体所具有的总面积;比表面积越大,产品的活性越高。①时煅烧,后固体失重质量分数为,则的分解率为(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②根据图1和图2,获得高产率(分解率)、高活性(比表面积)产品的最佳条件是(填字母序号)。a.恒温

b.恒温c.恒温

d.恒温

参考答案1.B【分析】催化还原处理烟气中的转化为液态S,W和反应生成O=C=S和,由原子守恒可知W为CO,Z和反应生成,则Z为S,Y和O=C=S反应生成S和M,则Y为SO2,M为,以此解答。【详解】A.由分析可知,W为,M为,A正确;B.由分析可知,Z为S,M为,Y为SO2,反应②为O=C=S+SO22S+CO2,反应③为+S=,结合总反应+SO2S+CO2可知,②中每生成Z,③中有生成,B错误;C.由图2可知,升高温度,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反应+SO2S+CO2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正确;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SO2S+CO2,该反应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D正确;故选B。2.C【详解】A.A在0~20min平均反应速率为,v(D)=v(A)=,A正确;B.②的反应温度与①相同,故平衡常数也相同,由①的数据可知,4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c(A)=1mol/L,c(B)=c(D)=0.5mol/L,K=,B正确;C.③反应温度与①相同,故③的平衡常数K=0.25,若y=2.64,则平衡时c(A)=1.2mol/L,c(B)=c(D)=1.44mol/L,K=,C错误;D.由①和④对比可知,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增大,故反应吸热,即△H>0,D正确;故答案选C。3.C【详解】A.由图可知,在内异山梨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042mol/kg,所以平均速率(异山梨醇),A正确;B.由图可知,3小时后异山梨醇浓度继续增大,15h后异山梨醇浓度才不再变化,所以3h时,反应②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还在正向进行,即反应②:,B正确;C.由图知,与呈正相关,与呈正相关,与呈正相关,平衡时,,因为,所以,所以③>①,,,,所以①>②,综上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有望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D正确;故选C。4.B【分析】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的选择性逐渐降低,而CO的选择性逐渐升高,当T=500℃时,平衡时CO2和CO的选择性相等,温度低于500℃时以的选择性占主导,温度高于500℃时以的选择性占主导,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2×Ⅱ=,则,A正确;B.当T=706℃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1,则K==1,平衡体系中CO的选择性大于CO2的选择性,CO的物质的量大于CO2,则H2和H2O的物质的量:n(H2)>n(H2O),B错误;C.当T=500℃时,平衡时CO2和CO的选择性相等,则体系中总反应:,C正确;D.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体系中充入氩气,各气体的分压减小,则反应I平衡正移,可以提高H2的平衡产率,D正确;故选:B。5.D【详解】A.题给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则曲线a表示时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曲线b表示p=时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曲线b,升高温度,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A项错误;B.曲线a、b交点,曲线b对应反应温度小于250℃,温度不同,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不同,B项错误;C.由曲线b可知,、230℃时,>0.07,C项错误;D.起始反应物,设起始H2、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平衡时生成amol甲醇,由题意建立三段式:

由可得,解得,则H2反应了1mol,故的平衡转化率为,D项正确;故选D。6.C【详解】A.丙烯结构为CH2=CHCH3,分子中6个键键能不相同,A错误;B.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转化率,B错误;C.反应Ⅲ的正向进行消耗更多的氢气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升温和降低氢气浓度均有利于反应Ⅰ的正向进行,C正确;

D.由表可知,反应Ⅲ生成甲烷分数为55.2%-23.7%=31.5%,则反应Ⅲ消耗分数31.5%÷3=10.5%,结合表数据,从初始投料到平衡的过程中的消耗平均速率:反应反应,D错误;故选C。7.C【详解】A.根据右图,在800K时,1-MD的物质的量分数非常小,说明反应2和反应4生成1-MD的程度很小,A正确;B.根据左图,反应1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B正确;C.根据左图,反应1和反应3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由于反应1和反应3的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且700K时反应1生成物比反应3生成物多,所以反应1的平衡常数大于反应3的平衡常数,C错误;D.根据右图,在600K到650K之间,5-MTL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大,而1-MD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这说明反应2中5-MTL增加的量大于反应1中5-MTL减少的量,D正确;故答案为:C。8.B【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2Ⅱ=,则,A正确;B.当T=706℃时,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1,则,平衡体系中CO的选择性大于CO2的选择性,CO的物质的量大于CO2,则H2和H2O的物质的量:n(H2)>n(H2O),B错误;C.当T=500℃时,平衡时CO2和CO的选择性相等,则体系中总反应:,C正确;D.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体系中充入氩气,各气体的分压减小,则反应I平衡正移,可以提高H2的平衡产率,D正确;故选B。9.D【详解】A.该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则断裂2mol二氧化氮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1mol四氧化二氮中的共价键所需能量,故A正确;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故B正确;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则实验③中平衡球颜色变浅,可能是温度过高,导致二氧化氮分解生成一氧化氮和氧气,故C正确;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则实验③中平衡球颜色变浅,可能是温度过高,导致二氧化氮分解生成一氧化氮和氧气,所以停止加热,平衡球颜色恢复是因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致,故D错误;故选D。10.(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将Fe2+转化为Fe3+,以便于铁元素沉淀完全蓝色沉淀(3)3.2~6.2(4)3Co2+++7H2O=3Co(OH)3+MnO2+5H+(5)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3d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其失去第3个电子时比较困难,而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其3d轨道再失去一个电子即为半充满结构,失去第3个电子比较容易(6)NaHCO3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当加入含Co2+的溶液中,Co2+与结合生成沉淀CoCO3,促电离平衡正移,使沉淀彻底【分析】废渣(主要含Co、Zn、Fe的单质或氧化物)加入硫酸酸浸过滤,滤液1中有Co2+、Zn2+、Fe2+离子,加入MnO2把Fe2+氧化为Fe3+,加入ZnO调节pH值使Fe3+沉淀,过滤得到滤液2中有Co2+和Zn2+离子,再加入KMnO4,把Co2+氧化为Co3+,KMnO4被还原为MnO2,调节pH=5,使Co3+沉淀。【详解】(1)“酸浸”前废渣需粉碎处理,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滤液1”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将Fe2+转化为Fe3+,以便于铁元素沉淀完全;Fe2+遇到铁氰化钾会生成蓝色沉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化学试剂铁氰化钾[K3Fe(CN)6]检验,若出现蓝色沉淀,说明Fe2+未全部被氧化,需补加MnO2;(3)加ZnO让Fe3+完全沉淀,Zn2+和Co2+不沉淀,调pH值的范围为3.2~6.2;(4)“滤液2”中加入KMnO4“氧化沉钴”生成MnO2和Co(OH)3,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为:3Co2+++7H2O=3Co(OH)3+MnO2+5H+;(5)基态Mn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3d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其失去第3个电子时比较困难,而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其3d轨道再失去一个电子即为半充满结构,失去第3个电子比较容易;(6)NaHCO3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当加入含Co2+的溶液中,Co2+与结合生成沉淀CoCO3,促电离平衡正移,使沉淀彻底。11.(1)-117.6(2)bd(3)T1>T2>T3提高O2/HCl的物料比,降低流速,降低温度在较高流速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高的反应速率快,因此转化率高【详解】(1)反应I:H2(g)+Cl2(g)=2HCl(g)

∆H1=-183.0kJ·mol-1反应II:2H2(g)+O2(g)=2H2O(g)

∆H2=-483.6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I-2×反应I,得到O2(g)+4HCl(g)2Cl2(g)+2H2O(g),则∆H=∆H2-2∆H1=-483.6kJ·mol-1-2×(-183.0kJ·mol-1)=-117.6kJ·mol-1;(2)a.反应物都是气体且恒容,混合气体密度为定值,始终不随时间变化,不能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b.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在变化气体,总压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当总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符合;c.消耗1molO2的同时有2molCl2生成,都是正反应方向,不符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不符合;d.Cl2是黄绿色,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不随时间变化,说明Cl2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答案选bd;(3)①根据较低流速下转化率可近似为平衡转化率,在相同流速为0.08mol·h-1时,反应O2(g)+4HCl(g)2Cl2(g)+2H2O(g)

∆H=-117.6mol·L-1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HCl平衡转化率降低,T1温度较高,对应的HCl转化率较低,故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1>T2>T3;②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