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两种电荷(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节 两种电荷(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1节 两种电荷(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1节 两种电荷(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1节 两种电荷(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通关讲义(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两种电荷[基础达标练]知识点1两种电荷1.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答案】D【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即丙带负电,因为甲丙相互排斥,因此甲带负电,甲乙相互吸引,乙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因此D正确。2.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一玻璃棒相互吸引,则甲球带负电或者不带电;由于甲和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和乙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则乙球一定带负电,C选项符合题意。3.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颗以绝缘细线悬挂的不带电金属球,但玻璃棒与金属球不互相接触。关于金属球两侧所带电性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下列何者最合理()ABCD【答案】B【解析】(1)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会发生感应带电,感应带电使不带电的物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异种电荷;(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不带电的金属球时,由于感应带电,不带电的金属球靠近带玻璃棒的一端带上负电荷,另一端带上正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带正电的玻璃棒和带负电的金属球会相互吸引,故B正确。4.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同时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前者是因为头发带(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后者是因为带电体有的性质。【答案】同;排斥;吸引轻小物体【解析】(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梳子由于与头发摩擦而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5.如图所示为小朋友从滑梯滑下后,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现象,使头发带上了(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答案】摩擦起电;同种【解析】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身体与滑梯发生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并且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知识点2原子及其结构6.对于粒子和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质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宇宙是有边界无层次的天体D.光年是时间单位【答案】B【解析】A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A错误、B正确;C、宇宙是一个无限但有层次的天体系统。故C错误;D、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所以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②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是无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

③光年是指光一年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单位。7.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B【解析】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8.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B.摩擦起电创造出正、负电荷C.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没有间隙D.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说明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A、异种电荷间可以相互吸引,同时带电体还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因此,一带正电的物体吸引另一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或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错误;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C、固体也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故C错误;D、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这就是鸭蛋与盐之间的扩散现象,是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9.如图所示,一根支在支架上的塑料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的过程中()支架支架塑料吸管A.失去电子带正电 B.失去电子带负电 C.得到电子带正电 D.得到电子带负电【答案】D【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吸管被吸引,说明吸管带的是负电。因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所以,吸管在与餐巾纸摩擦过程中,吸管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知识点3导体和绝缘体10.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橡皮 B.大地 C.塑料袋 D.自行车轮胎【答案】B【解析】分析:常见的导体包括:各种金属、大地、酸碱盐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橡胶、玻璃、陶瓷、塑料、干木等.

解答本题可根据我们对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的了解来分析.解答:橡皮和自行车轮胎都是用橡胶做成的,橡胶是良好的绝缘体(也被用作电线的绝缘皮),所以选项A和D都属于绝缘体;塑料也是良好的绝缘体,所以选项C中的塑料袋也属于绝缘体;大地里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属于导体.有几个事例能说明大地属于导体:如地线可以将金属外壳的电传给大地;避雷针可以将电引入大地;人如果站在地上接触火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这些都说明大地是导体.故选B.【考点】导体;绝缘体.【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属于识记性内容,一定要记住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有哪些.11.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A.铜线 B.玻璃 C.人体 D.大地【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解答:A、铜线是金属,是良好的导体.不符合题意.B、玻璃是绝缘体.符合题意.C、人体是导体.不符合题意.D、大地是导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12.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能随梳子飘起,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二者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将梳子粘上自来水后再梳,头发飘起的现象立刻消失,因为自来水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能将头发和梳子所带电荷释放。【答案】异种

导体【解析】(1)头发和梳子摩擦时,头发和梳子带上了异种电荷,因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2)由于自来水是导体,当梳子粘上自来水后再梳,将头发和梳子所带电荷释放,所以头发飘起的现象立刻消失。故答案为:异种;导体。(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导体的判断,其中头发被梳子吸引起来,是头发和梳子先摩擦,然后又相互作用的结果。13.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头发上多次梳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一些碎纸屑,这种现象叫做,塑料梳子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答案】摩擦起电;绝缘体【解析】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据此解答。摩擦过的梳子能吸起一些碎纸屑,说明梳子和头发之间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使梳子带了电;梳子上的电荷没有通过梳子转移走,说明塑料是绝缘体。[能力提升练]14.图9是小明判断泡沫球带电情况的流程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不带电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带②▲电荷泡沫球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泡沫球带①▲电荷相互排斥相互无法吸引判断【答案】①负;②正【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带正电荷;若泡沫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负电荷;若泡沫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如与丝绸摩擦过玻璃棒相排斥,则说明泡沫球带正电荷,若与丝绸摩擦过玻璃棒相吸引则不带电。15.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B.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电荷 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答案】A【解析】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正确;B、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C、电荷的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故C错误;D、据课本可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D错误。16.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答案】C【解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AB、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吸管得到电子是带负电餐巾纸失去电子带负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被推开,则吸管和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吸管带负电;故AB错误;CD、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吸管带正电,说明吸管失去电子,吸管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一些,餐巾纸得到电子,故C正确,D错误。17.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2)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它们,故B错误;C、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C错误;D、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运动到水里面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18.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答案】B【解析】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故B正确。[高频考题实战练]19.(2022·山西)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到工厂参观,看到车间里摆放着如图所示的高凳,工人师傅告诉大家这是电力作业安全登高凳。下列可用来制作这种高凳的材料是()。A.不锈钢 B.铁 C.铝合金 D.木头【答案】D。【解析】为了避免电力作业时发生触电,制作这种高凳的材料应为绝缘体,所以应用木头制作。故选D。20.(多选)(2022·湖南长沙)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