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模拟信息卷一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模拟信息卷一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模拟信息卷一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模拟信息卷一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模拟信息卷一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2025届高考地理模拟信息卷(一)(含解析)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2024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绿化带入冬前要浇透水,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 B.降低夜晚温度,消减越冬害虫C.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 D.降低白昼温度,消退内部杂草2.照片中的常绿灌木作为绿化树种在我国许多城市都有栽种,但在青藏高原却很少露天栽种,制约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3.城市中的这种绿化带往往修剪整齐,其缘由是()A.发挥最高生态效益 B.防止长势过快、耗肥严峻C.行政管理过于严格 D.使城市景观更美观、整齐【答案】1.A2.A3.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景观地图的判读以及解读地理信息的实力,此题对综合分析实力要求较高。【1题详解】入冬前浇透水,因气温低,水蒸发量较少,故降温作用较小,而水的比热大,在气温下降时,水会放出热量,起到保温作用。因此通过增加土壤水分而减小昼夜温差,从而防止灌木冻害,同时还能起到消减害虫,减轻春旱等作用。【2题详解】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受热量影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而青藏高原主要为高寒气候区无法满意亚热带常绿灌木的热量需求,所以制约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不足。【3题详解】城市中的绿化树木主要的生态功能是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修剪整齐会叶片削减,会影响其生态效益的发挥;长势快对土壤肥力消耗大,但绿化植物对土壤肥力一般要求不高,也不须要大量施肥;行政管理严格对灌木修剪会起到肯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缘由,而是通过严格的行政管理来定期修剪的已达到城市景观的美观、整齐才是真正的目的。就在京沪深等“中国硅谷”用数十亿元风险投资震撼世界之际,我国几个二、三线城市正悄然绽放,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从前以贫困著称的西南城市贵阳便是其中之一。目前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已吸引美国高通公司2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2024年7月苹果公司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在贵阳建设数据中心。贵阳已经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在我国众多二、三线城市中,贵阳能成为新崛起的科技中心是因为贵阳拥有A.美丽的自然环境 B.发达的现代科技C.政策的大力支持 D.通达的现代交通5.贵阳不仅吸引国内外诸多大公司的投资,目前还集聚了100余家省内电商龙头和知名企业,这些电商集聚的主要缘由是A.降低运输成本 B.共用基础设施 C.共用科技人才 D.实现企业合作【答案】4.C5.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分析及产业集聚的缘由。【4题详解】由题意可知在较为贫困的贵阳已经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所以贵阳科技中心的建立得力于大数据的建立,而材料中已明确“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而该试验区的建立是政策支持的结果。【5题详解】电商,是利用网络及电子工具来从事全部商务活动的企业。由上题可知这些电商集聚贵阳是因为贵阳大数据的建立,是以利用贵阳电子网络为目的,共用基础设施。2024年6月全球最大的海上风能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与会人员参观了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它位于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的泰晤士河口。下图为风电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场的缘由是()A.陆地风能资源匮乏 B.海上风力大C.海上发电成本低 D.海上风能稳定7.英国海上风电场的建立,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A.使年降水量削减B.影响民航飞行C.使陆地风向发生变更D.影响海底生物及鸟类飞行8.目前我国风力发电已向海洋进军,但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应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政策【答案】6.B7.D8.C【解析】【6题详解】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A错误;但海上摩擦力小,风力更大,B正确;海上发电站的建设需克服更多自然环境的限制,因而建设成本更高,C错误;虽然海上风能较陆地稳定,但风能发电受风力大小变更的影响,不管是陆地还是海上都不稳定,D错误。【7题详解】英国的降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电场位于英国东南部海疆,对英国盛行的盛行西风(西南风)不产生影响;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单个风电机组伸入海底,对海底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风电机组的叶片最高仅110米,不会影响到民航飞行,但对鸟类飞行产生肯定影响。因此本题D正确。【8题详解】目前我国风力发电已向海洋进军,说明我国已经驾驭了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量大,而海上发电靠近市场;海上风力发电要大规模商业开发,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且大规模开发,投资巨大,所以目前影响其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问题,C选项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监测点地温包络线分布图(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温度线与最热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态如同向上的“喇叭”),地温季节变更波动为零的深度被称为地温年变更深度(记作ZA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该地形区可能为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10.推想乙监测点地表景观可能为A.沼泽草甸 B.森林 C.草原 D.荒漠11.探讨表明ZAA与多种因素有关,甲、乙两观测点ZAA相差较大,其影响因素中最弱的是A.土层质地 B.地形地势 C.土层含水率 D.植被覆盖率【答案】9.C10.A11.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数据图表的分析实力及影响地面辐射和温差的主要因素。【9题详解】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干脆热源,所以地温影响气温,通过甲乙两观测点近地表的地温可以推想当地气温较低,“喇叭”右侧夏季地温曲线0℃以下的地层应是常年冻土层,所以该地形区地下存在常年冻土,而且埋藏深度较浅,应当位于寒带或高海拔地区。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两地都不能形成冻土;东北平原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多形成季节性冻土。【10题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乙监测点包络线开口较小,说明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小,植被覆盖率较高,故选植被最茂密的沼泽草甸。【11题详解】地面汲取太阳辐射而增温,地层深处的热量从地表向下传递,地表温度年内波动越大,ZAA深度越大,所以ZAA与地层的热扩散力有关,土层质地确定了热传导实力,与问题现象有关;通过上题可知植被覆盖率及土层含水率都会影响地层的热扩散实力,地形类型及海拔的凹凸对热量的垂直传导基本无影响,而且甲乙两个监测点处于同一地形区地形差别不大。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第Ⅱ卷留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谷子,去壳后被称为小米,小米作为中华民族食用了上千年的主粮,近几十年却“沦为”五谷杂粮,其很大缘由在于产量。2024年8月16日,华大农业正式发布了谷子育种新成果——“华谷S6”。农业科技人员始终致力于谷子增产探讨,力推谷子主粮化。此次发布的“华谷S6”将有望在产量上超越玉米、小麦的平均水平,使谷子有可能成为继土豆之后的我国第五大主粮。材料二谷子具备耐旱、耐盐碱的特性,适应性广。在养分价值方面,高于其它禾谷类作物,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符合中国人体质,是改善餐桌养分结构的重要品种。此外谷子还可入药、酿酒,其茎叶及谷糠又可做优质饲料。目前我国谷子深加工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材料三陕西米脂县环境优良,“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该县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养分丰富、味道极佳。材料四下图为米脂县示意图。(1)分析科技人员力推谷子主粮化的缘由。(2)分析影响米脂县小米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3)有人为米脂县设计了两种谷子综合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对其效益及可行性做出评价。【答案】(1)我国人均耕地不足,推广“谷子主粮化”有利于缓解粮食不足,保证粮食供应平安;谷子耐旱,而我国淡水资源短缺,旱灾严峻,大力推广谷子种植有利于节约用水,减轻我国生态压力;谷子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可以在我国多地推广,有利于缓解耕地惊慌,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谷子养分丰富,利于改善国人的膳食结构,实现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妙愿望;谷子浑身是宝,可有效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谷子主粮化可以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经济收入(任答三点即可)(2)米脂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谷子有机质的积累,故颗粒饱满、味道佳;米脂县白然环境优良,无定河水质清,污染小;该县地赴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这些优越的白然环境造就了米脂县优质的小米生产(3)选择方案一:对谷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建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使谷糠及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米脂县有丰富且质优的谷子原料,劳动力足够,县内马路、铁路交通便利,方案一的加工业技术要求较低,较易实现。或选择方案二:对谷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建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使谷糠及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但目前我国谷子深加工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此方案对技术要求更高,虽附加值更大,但对劳动力素养的要求更高,就目前米脂县的发展状况来看还难以实现【解析】(1)从国情分析,主要从耕地、水资源、粮食稳定、饮食结构分析。从谷子特点分析,主要是耐旱,适应性强,产量高分析。我国人均耕地不足,推广“谷子主粮化”有利于缓解粮食不足,保证粮食供应平安。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谷子耐旱,大力推广谷子种植有利于节约用水,减轻我国生态压力。谷子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有利于缓解耕地惊慌,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谷子养分丰富,利于改善国人的膳食结构,身体健康。谷子浑身是宝,可有效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华谷S6”将有望在产量上超越玉米、小麦的平均水平,谷子主粮化可以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经济收入。(2)从自然条件分析,主要是气候、水源、土壤等因素。米脂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谷子有机质的积累多,品质好。米脂县自然环境优良,无定河水质清,污染小,水质好。该县地处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米脂县优质的小米生产。(3)方案一,从经济角度分析,对谷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使谷糠及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可以削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从当地实际状况分析,米脂县发展谷子加工,原料、劳动力足够,交通便利,技术要求较低,较易实现。方案二,从经济角度分析,对谷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建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使谷糠及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生态角度分析,可以削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从实际状况分析,目前我国谷子深加工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此方案对技术要求更高,虽附加值更大,但对劳动力素养的要求更高,就目前米脂县的发展状况来看还难以实现。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我国多地经验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妙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凹地里却是一片朝气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2)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3)从大气环流入手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上帝的桌布”是如何形成的。(4)导致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凹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答案】(1)桌山位于南半球,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冬季受暖和潮湿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2)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验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高,经验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验了剧烈的风力侵蚀作用。(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足够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聚,形成浓密的云团。(4)水分(水源)【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桌状山特别的气候和天气特征、形成缘由以及桌状山不同地区景观差异的形成缘由。此题综合性较高,难度较大。(1)由题意可知2024年我国多地经验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而南非桌山地处南半球,属于气温较低的冬季;且受来自大西洋暖和潮湿的盛行西风影响,冬季气候温凉。(2)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依据地质过程来推断其经验的内外力作用先后依次。由材料可知桌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说明其是在地势低洼处沉积环境形成的;现在海拔较高,多悬崖峭壁,说明其是经验地壳抬升;因山顶如削平,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此地降水少,长期遭遇风力侵蚀而形成。(3)“上帝的桌布”是指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因此应分析其水汽来源、云雾形成的缘由。(4)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为主,说明此地降水量稀有,主要是因其顶部平坦,虽有西风影响,但降水较少,风力侵蚀剧烈,蒸发旺盛,植被稀有,形成戈壁。中部有植被茂密的凹地景观,说明此地有水资源能满意植物生长需求;主要是因此地受西风影响水汽丰富,在昼夜温差大的影响导致水汽冷凝附着在植物叶面上,最终汇合在此地,植物生长旺盛。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假如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024年8月8日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所在的九寨沟是我国知名的AAAAA级旅游景区,而这时正值旅游高峰,对九寨沟乃至阿坝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影响。简述地震对当地旅游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地震造成部分基础设施损坏;部分文物古迹及旅游资源损坏;灾后修复及重建会消耗大量资金;地震及其引起的次生灾难威逼游客的人身平安,造成游客的心理创伤;地震导致游客数量大减,使当地旅游收入削减;地震使旅游活动停止,造成大量旅游从业人员肯定时期内失业,生活困难等【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难的不利影响。地震是危害较为严峻的自然灾难,对当地的旅游业对造成的巨大的冲击。可以从地震对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资源、旅游从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