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东海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4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里)1。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C。建立以礼入法,以法护礼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A.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提倡“经世致用C.主张以德治淳化社会风气D.主张加强君主权力3.“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种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唐代官员冯宿上奏:“(剑南、两川等地)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天文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奏折的根本意图是A.主张推广雕版印刷术B.抑制佛教在民间的传播C.遏制商业活动的发展D.维护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A.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B.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C.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D.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7.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A.《夫妇宴饮图》B.《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8。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9.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种种中心都归之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提出的政策是A.平均地权B。奖励实业C.保护工商D.土地革命10。继昌隆缫丝厂与江南制造总局的共同点是()A。机器生产B。依赖外国资金 C.服务市场D.生产不计成本11。1914至1919年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严重障碍是()A。封建主义的压制B。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C.封建官僚的排挤D。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垄断12.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二、材料题(共52分)13.(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桑弘羊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留给农民的是接受一不强制的契约制,它使农民受束缚的状况与原先相比并没有获得改善。农民只是被煽动起来要求得到自由,而并不是得到他们想像中的那种自由。这是以经济上的依赖取代法律上的强迫,在俄国历史上,经济因素对人的奴役作用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明显的例子了.—-摘编自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指出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之前“法律上的强迫”指的是什么?(3分)改革后“经济因素对人的奴役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所体现的特点是什么?(3分)14.(22分)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三国改革的史实,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了.-—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及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材料三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体制,然后是皮毛。"请回答:(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6分)(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8分)(4)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1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唐代初年的税制是以人丁为依据的租庸调制,由于土地兼并,一些农民失去土地外出逃亡,租庸调制难以堆系。同一时期,依田产面积、贫富等级征收的地税和户税日渐重要。到唐玄宗统治后期,它们在政府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致与租、调相当。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地方官员擅立名目摊派,阶级矛盾激化,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领导的武装起义。764年,唐代宗下诏:天下户口,由地方官员据当时实在人户,按贫富定等,作为征税及差派徭役的依据。此后,杨炎建议唐德宗改行两税法,以地税和户税为主,取消各种杂税,分夏、秋两季征收。新法遭到了地主贵族的激烈反对,但唐德宗还是下诏正式推行两税法是中国赋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八亩”都是它的继续和发展.—-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德宗推行税制改革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税法的影响.(6分)答题卡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会计职业任职资格考试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胺基化工艺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农业产品抽检方案范本
- 2024年行政管理师重大考点试题及答案
- 布艺产品在办公室环境的舒适度与工作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建设项目监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考核试卷
- 2023年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公开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机械总院物业中心怀柔分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微生物检验各类样本处理试题及答案
- 猪场出售合同协议
- 广东省能源集团西北(甘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开招聘工勤技能人员605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驻村队员个人工作总结
- 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制度
-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英语 含解析
- 第三单元 运算律 单元测试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全册教案
- 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3.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练习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