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内容:第一、二、三单元)说明:1.全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必须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3.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卷指定的栏目中,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一、积累运用(21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意境相仿。(5)“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滋养我们心灵。品读《关雎》“悠哉悠哉,□□□□。”我们能感受长夜难眠的思念之情;品读《蒹葭》“溯洄从之,□□□□”我们能感受到对爱情忠贞不屈的执着追求;读《子衿》让我们感慨“一日不见,□□□□”的相思之苦,缠绵悱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时光静静地_,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阳春三月,这里处处是浓浓的春意:春风轻棉、绿草茵茵;春花盛开,花香mímàn;阡陌如画,诗意盎然。那个寒冷的季节已经xiāoshēngnìjì;无论是中山公园,还是南滨公园,到处都是_、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的。漫步其中,每一处的美景都令人tànwéiguānzhǐ。如是,早春的味道装饰着萌动的大地,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发出邀请。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服务。2.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mímàn ()(1)mímàn()(2)xiāoshēngnìjì()(3)tànwéiguānzhǐ()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流动 碧草连天 现象 B.流动 衰草连天 现象C.流淌 碧草连天 景象 D.流淌 衰草连天 现象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起了多种人性化建议。B.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C.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D.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八(1)班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学习与探究,完成5~6题。(4分)5.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在诗歌诵读比赛中,文文同学准备诵读《蒹葭》,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配乐。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内容和意境,请你从下列歌曲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推荐给文文,并说明理由。(2分)A.《二泉映月》---悲苦辛酸 B.《在水一方》--清逸婉约C.《战台风》--气势磅礴 D.《彩云追月》--轻快写意6.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文文所在的小组模仿古人,从诗歌中选取不同的字词组合成对联,这是文文同学选好的下联,请你帮他选出最恰当的备选词,补全上联。(2分)备选词:两岸 秋色里 伊人 苍苍水 蒹葭上联:下联:满庭梧叶月明中二、阅读(49分)(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完成7~11题。(18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①自得。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②。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③而去之。执事者闻之,以(渊明)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④至,县吏请曰:“应束带⑤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⑥去职,赋《归去来》。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⑦。时年六十三。(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注】①任真:任性率真。②祭酒:官职名。③麾:同“挥”,挥手。④督邮:官职名。有说此督邮品行低劣,陶渊明鄙视其人。⑤束带:此处指装束整齐,穿着官服。⑥绶:丝带,常用于拴玉和印。⑦会卒:恰巧去世。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停数日,辞去/蒙辞以军中多务B.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C.善属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麾而去之/乃记之而去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甲文思路明晰,先写桃花源景物,接着交代桃源人来此的原因,最后写桃源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B.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设酒杀鸡作食”等句,描绘出桃源人丰衣足食、自在安适的生活场景。C.根据乙文“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可见:陶渊明委婉拒绝檀道济,是因为其有强烈的自卑心理。D.乙文檀道济对陶渊明从“往候之”到“麾而去之”,其对陶渊明的态度由最初的尊重变为了鄙视。11.陶渊明的一生,做官时间短暂,更多的是田园归隐。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其归隐的原因。(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恐龙无处不有①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②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③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⑤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第3页共6页⑦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⑧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⑨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⑩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⑪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⑫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夕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⑬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⑮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12.结合选文,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地壳是由一个大板块构成的。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相互缓慢运动的。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俯冲、抬升。D.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13.课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请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补全事理说明的思路。(3分)已知:南极附近的岛上发现恐龙化石。因为:其他大陆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所以:恐龙曾经遍布世界各地。因为:(1) 所以:恐龙不可能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所以:(2) 又因为:一些板块边缘可以拼合。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第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第4页共6页14.第⑥段“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炊烟是村庄的根刘亮程①最近,不知怎么时常会想起童年,想起童年的村庄及村庄里的缕缕炊烟。②我知道哪个路口停着牛车,哪片洼地的草一直没有人割。黄昏时夕阳移过村子,我知道夕阳在哪堵墙上照的时间最长。我的童年啊,不知有多少个下午,在村外的田野上,看着夕阳很快地滑过一排排树木和一个个院落,停留在那堵裂着一条斜缝、墙皮脱落的土墙上。我同样知道那个靠墙根晒太阳的老人停留在世间的漫长时光,那个老人是我的外婆。天黑之前她总在那个墙根等我,她担心我夜晚不认识路走丢了。可我早就知道天从哪片地里开始黑起,夜晚哪颗星星下面稍亮一些,天黑透后有亮光的那儿就是村子。再晚我也能回到家里,因为我知道那扇院门虚掩着,刮风时院门一开一合,我站在门外等风把门刮开。我一进去,风又很快把院门合上。③哦,记得那天刮风,我们家树上的一片叶子和李家树上的一片叶子在空中遇到一起,脸贴脸,背碰背,亲密无间,在风中欢舞着朝远处飞走了。它们不知道我父亲和李家不和,它们快乐地飘过我的头顶时,离我只有一米多高,我手中如果有根树枝就能打落它们。可我没有,它们离开树和村子,满世界转去了。我站在房顶,看着天空的云朵向东飘移,突然间才意识到,又是一个秋天了。④如果大清早刮东风,那时空气潮湿,炊烟贴着房顶朝西飘。清早柴火也是潮潮的,冒出的烟又黑又浓。⑤在沙沟沿新户人家那边,李家的一溜黑烟最先飘出村子,接着王家的一股黄烟也飘出了村子,各家不尽相同。烧不同的柴火会冒不同的烟,村庄上头通常冒着好几种颜色的烟。⑥老户人家这边,韩三家、韩老二家、张桩家、邱老二家的炊烟错前错后也飘出了村子。路东边,我们家的炊烟在后面,慢慢追上了韩三家的炊烟,韩元国家的炊烟慢慢追上了邱老二家的炊烟,冯七家的炊烟慢慢追上了张桩家的炊烟。⑦我们家的烟囱和韩三家的烟囱错开了几米,两股烟很少相聚在一起,总是并排各走各的,飘得再近也互不理睬。韩元国和邱老二两家的烟囱对个正直,刮风时不是邱老二家的烟飘过马路追上韩元国家的烟,就是韩元国家的烟越过马路追上邱老二家的烟,两股烟缠在一起,扭成一股朝远处飘去。⑧早先两家好的时候,我听见有人说:“你看这两家好得连炊烟都缠抱在一起。”后来两家有了矛盾,炊烟仍旧缠抱在一起。韩元国是个火暴脾气,他不允许自家的孩子和邱老二家的孩子一起玩,更不愿意自家的炊烟与“仇家”的炊烟纠缠在一起。他看着不舒服,就把自家后墙上的烟囱捣了,椰到了前墙上。再后来,在我们家搬走的前两年,那两家又好得不得了,这家做了好饭隔着路喊那家过来吃,那家有好吃的也给这家端过去,连两家的孩子都按大小称兄道弟,只是那两股子炊烟再也走不到一起了。2024-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第5页共6页⑩“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我小时候这样比喻。大一些时,我知道它是村庄的生命之本。我在悠悠飘远的一缕缕炊烟中,看到了每一户人家锅里的饭。⑪秋天的早晨,我看见从村子冒出的缕缕炊烟。炊烟在空中形成一把巨大无比的镰刀,这把镰刀的刀刃朝西,像在收割庄稼,缓慢而有力。炊烟里,盈满了农人对丰收的希冀。15.选文的标题和主要内容都在写炊烟,但第②、③段没有提及炊烟,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3分)16.赏析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路东边,我们家的炊烟在后面,慢慢追上了韩三家的炊烟,韩元国家的炊烟慢慢追上了邱老二家的炊烟,冯七家的炊烟慢慢追上了张桩家的炊烟。17.刘亮程的散文多写农村常见事物,且语言朴实,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4分)18.选文的标题是《炊烟是村庄的根》,第⑩段却说“炊烟是村庄的头发”,你怎么理解这两种说法?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四)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9~20题。(6分)选段一: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 (《说文解字一》)选段二: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将情表达清楚就可以,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诗十二》)19.选段一介绍秦以后书体的演变,下列选项所用书体与书法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 ②A.①草书 ②正书 ③行书 B.①正书 ②草书 ③行书C.①草书 ②行书 ③正书 D.①行书 ②正书 ③草书20.选段二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在《关雎》《蒹葭》学过的的形式。(3分)三、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鲁迅先生在《社戏》的结尾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再也没有能回到那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花源······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第6页共6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Z)参考答案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答案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一、积累运用(21分)1.(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式微式微(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3)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5)辗转反侧 道阻且长 如三月兮2.(3分)(1)弥漫 (2)销声匿迹 (3)叹为观止3.(2分)C4.(2分)B(画横线的句子“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缺少成分,应在末尾加上“的原则”;“提出了······服务”搭配不当,应改为“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5.(2分)示例:选择B、《蒹葭》营造了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纯净的意境,这一意境和“清逸婉约”相配。(选其他不得分)6.(2分)两岸蒹葭秋色里二、阅读(49分)(一)(18分)7.(3分)D(A.辞;告别,告辞/推辞;B.寻:不久/寻找;C.属:意思是连接、连缀,引申为写作/“类”的意思;D.去:都是“离开”的意思。)8.(4分)(1)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2分)(2)我怎么能够为了五斗米的(县令薪俸),向乡野间的卑鄙小人卑躬屈膝。(2分)9.(3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10.(3分)A(B项“设酒杀鸡作食”不能体现丰衣足食;C项“有强烈的自卑心理”错误,这是陶渊明的自谦之词;D项檀道济对陶渊明一直是尊重的,“麾而去之”是陶渊明的行为。)11.(5分)示例;从甲文看,陶渊明向往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而现实无法实现,所以选择归隐;(2分)从乙文看,他本性任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