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三校联考历史试卷分值:5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计20分)1.在开国大典上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新中国第一份国书。如下图。这份国书可以作为研究新中国成立的()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A.《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起来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3.《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C.土地改革、联产承包、深圳特区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浦东开发区在90年代建立起来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6.1954年宪法须有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其主要原因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未完成7.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这样写道:“20世纪50年代最初几年里……绝大部分贫农几乎没有致富的现实希望,至少在近期内如此。他们缺少农具及牲口,以便能够有效地耕作其土地……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只靠简单地重新分配村中的土地就能解决的,而有些问题甚至因为土改而变得更糟了。”以下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的开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为了解决材料中提到的问题,国家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当时中国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浪潮D.材料所描述的这段时期,农村土地所有制属于私有制8.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某地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干到户”的契约,下列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9.如图是1955年11月23日,当时全国最大的私营百货商店——上海市私营永安股份有限公司经政府批准实行公私合营,40多个职工组织队伍向各部门报喜。这反映了当时()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已经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0.下图是王老师在历史课上的板书,他这节课讲的问题应该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11.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其中①、④处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2.雷锋的故事:赵家村的桥跨了,村民没法过河,雷锋就找到老村长,说起修桥的事,老村长说:“我们也想修桥啊,可没有石头,没有木头,怎么修桥啊!”雷锋于是不顾河水冰冷刺骨,跑进河里摸石头,把一块块的石头堆到河边。人们非常感动,纷纷下河找石头。就这样雷锋带着村民,一个星期就把桥修好了。这一事件反映出雷锋()A.全心全意为人民精神 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D.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13.一些美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对新生中国的种种挑衅行为使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无须再从意识形态方面找根据来仇视美国。”对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中国进行了()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抗美援朝战争 D.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1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A.一五计划的过程 B.一五计划的起因C.一五计划的结果 D.一五计划的影响15.下表为新中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这可以用来说明()形式内容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在依法保护集体林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林地经营权﹐建立林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林业产业化经营A.农业现代化已实现 B.土地经营权的变化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16.周恩来曾郑重地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所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居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车,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再轻易尝试侵略。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D.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17.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重大历史事件内在联系,下列结构图空白方框应填写()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与推行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全国全面展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18.下表是我国1950—1952年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年份绝对数(亿元)比重(%)财政支出经济建设费国防费财政支出经济建设费国防费195068.117.3628.0110025.541.11951122.535.1152.6410028.743.01952176.073.2357.8410041.632.8(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第215,220页)A.国防费比重持续快速增长 B.有计划地开始了经济建设C.财政支出受国际环境影响 D.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19.历史照片是见证历史、保存历史信息的载体。将如图所示照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acb B.bac C.bca D.cba20.1954年年底,我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有4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C.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二、非选择题(30分)21.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主席主持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探究下列问题。【革命之路】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共十九大报告(1)材料一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设之路】材料二;(2)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创新之路】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3)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三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四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展望未来】材料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中共十九大报告(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2.材料一(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漫漫长路,终于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图2反映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创新举措?材料二新华社南宁4月27日电4月2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他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据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选自《四川日报》(3)“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什么地方的农民事先大胆探索。用智慧和汗水过上了他们的好日子?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什么?习主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你为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请简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5)以史为鉴、学史明理。通过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1月26日某领导人的题词材料三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道路?(2)材料二中某领导人被尊称为什么?说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其他经济特区名称。(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4)材料四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哪些(举两例即可)(5)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三校联考历史试卷分值:5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计20分)1.在开国大典上宣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了新中国第一份国书。如下图。这份国书可以作为研究新中国成立的()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C.口述史料 D.影像史料【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故这份国书可以作为研究新中国成立的一手史料,A项正确,排除B项;口述史料是指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影像史料是图片史料、图像史料与影片史料等多种元素的总称,与题干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A.《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起来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C项正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颁布,排除A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起来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没有强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3.《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C.土地改革、联产承包、深圳特区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9年是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全会上做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议,所以这一时期的主要词汇应该是真理标准、拨乱反正和经济建设,A项正确;“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和土地改革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距离时间相对遥远,排除BC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是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词汇,排除D项。故选A项。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浦东开发区在90年代建立起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对邓小平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B项正确;ACD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CD项。故选B项。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排除A项;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是新中国的成立,不是1954年,排除B项;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排除D项。故选C项。6.1954年宪法须有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其主要原因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未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因为1954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直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才标志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所以C符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已经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不符合题意;1949年新政协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不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未完成不是“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7.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这样写道:“20世纪50年代最初几年里……绝大部分贫农几乎没有致富的现实希望,至少在近期内如此。他们缺少农具及牲口,以便能够有效地耕作其土地……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只靠简单地重新分配村中的土地就能解决的,而有些问题甚至因为土改而变得更糟了。”以下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的开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为了解决材料中提到的问题,国家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当时中国已经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浪潮D.材料所描述的这段时期,农村土地所有制属于私有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最初几年里……绝大部分贫农几乎没有致富的现实希望,至少在近期内如此。他们缺少农具及牲口,以便能够有效地耕作其土地……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只靠简单地重新分配村中的土地就能解决的,而有些问题甚至因为土改而变得更糟了”,由此判断与土地改革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材料所描述的这段时期,农村土地所有制属于私有制,选项D符合题意;为了克服土地改革的弊端,国家实施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而不是人民公社化运动。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某地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干到户”的契约,下列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包产到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在1950年--1952年进行的,故A不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的时间:1、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2、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3、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开展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如图是1955年11月23日,当时全国最大的私营百货商店——上海市私营永安股份有限公司经政府批准实行公私合营,40多个职工组织队伍向各部门报喜。这反映了当时()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已经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5年11月23日”“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到1956年底,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题干反映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使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从1984年开始,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落后的工业面貌,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图是王老师在历史课上的板书,他这节课讲的问题应该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是对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程。故选C。11.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其中①、④处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年代尺,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应年代尺中①处,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故年代尺中④处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应年代尺中②处,排除AB项;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在中共十八大,对应年代尺中③处,排除D项;故选C项。12.雷锋的故事:赵家村的桥跨了,村民没法过河,雷锋就找到老村长,说起修桥的事,老村长说:“我们也想修桥啊,可没有石头,没有木头,怎么修桥啊!”雷锋于是不顾河水冰冷刺骨,跑进河里摸石头,把一块块的石头堆到河边。人们非常感动,纷纷下河找石头。就这样雷锋带着村民,一个星期就把桥修好了。这一事件反映出雷锋()A.全心全意为人民精神 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D.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雷锋于是不顾河水冰冷刺骨,跑进河里摸石头,把一块块的石头堆到河边。人们非常感动,纷纷下河找石头。就这样雷锋带着村民,一个星期就把桥修好了”可知,在雷锋同志帮助村民的行为,在他身上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A项正确;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指的是红船精神,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指的是“铁人”精神,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指的是抗战精神,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13.一些美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对新生中国的种种挑衅行为使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无须再从意识形态方面找根据来仇视美国。”对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中国进行了()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抗美援朝战争 D.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一些美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对新生中国种种挑衅行为使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无须再从意识形态方面找根据来仇视美国。’”和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对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C项正确;进行土地改革与题意不符,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排除A项;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与题干中保家卫国不符,排除B项;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与题意不符,题干中未涉及中美《联合声明》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4.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A.一五计划的过程 B.一五计划的起因C.一五计划的结果 D.一五计划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知,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齐全,为此,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B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一五计划的过程,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起因不是一五计划的结果,排除C项;题干不能反映一五计划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为新中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这可以用来说明()形式内容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在依法保护集体林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林地经营权﹐建立林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林业产业化经营A.农业现代化已实现 B.土地经营权的变化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家庭承包经营,三权分置是承包权、经营权可合一、可分开,这三个阶段体现的是土地经营权的变化,B项正确;农业现代化到2049年才实现,材料说的是农业而不是市场经济体制,土地所有制均是集体所有制,没有变化,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6.周恩来曾郑重地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所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居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车,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再轻易尝试侵略。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A.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C.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 D.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再轻易尝试侵略”可知,这体现出,抗美援朝保卫了世界和平,捍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D项正确;“使帝国主义不敢再轻易尝试侵略”,这体现的是保卫了我国的安全,不能体现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排除BC项。故选D项。17.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重大历史事件内在联系,下列结构图空白方框应填写()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与推行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全国全面展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B项正确;“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与推行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前,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排除D项。故选B项。18.下表是我国1950—1952年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年份绝对数(亿元)比重(%)财政支出经济建设费国防费财政支出经济建设费国防费195068.117.3628.0110025.541.11951122.535.1152.6410028.743.01952176.0732357.8410041.632.8(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第215,220页)A.国防费比重持续快速增长 B.有计划地开始了经济建设C.财政支出受国际环境影响 D.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1950-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高,说明财政支出受国际环境的影响,需要发展国防建设,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国防费所占比例由41.1%先升至43%又降到32.8%可知,国防费比重持续快速增长,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有计划地开始了经济建设是1953年,排除B项;该表是我国1950-1952年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统计表,无法体现出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19.历史照片是见证历史、保存历史信息的载体。将如图所示照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acb B.bac C.bca D.cb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片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底,三大改造是在1953﹣1956年,所以正确的顺序是bca,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项。20.1954年年底,我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有4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取得这一成绩的主要原因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C.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基本建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54年年底,我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有4万多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可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后,促进了手工业的生产。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手工业合作社,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B项正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采取公私合营,而不是建立合作社,排除A项;到1965年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而材料是1954年的手工业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是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而不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30分)21.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主席主持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探究下列问题。【革命之路】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共十九大报告(1)材料一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建设之路】材料二;(2)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创新之路】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3)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三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四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展望未来】材料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中共十九大报告(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赎买政策。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4)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是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第二小问,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所学知识可知,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22.材料一(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漫漫长路,终于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2)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图2反映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创新举措?材料二新华社南宁4月27日电4月2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他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据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选自《四川日报》(3)“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什么地方的农民事先大胆探索。用智慧和汗水过上了他们的好日子?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什么?习主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你为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请简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5)以史为鉴、学史明理。通过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2)赎买政策。(3)地方:安徽凤阳小岗村。新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等(答案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即可)。(4)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等(答案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这意味着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取得胜利。【小问2详解】从1953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小问3详解】20世纪70年代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可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等(开放性问题,答案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即可)。【小问4详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会计职业任职资格考试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胺基化工艺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农业产品抽检方案范本
- 2024年行政管理师重大考点试题及答案
- 布艺产品在办公室环境的舒适度与工作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建设项目监理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考核试卷
- 2023年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公开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机械总院物业中心怀柔分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微生物检验各类样本处理试题及答案
- 猪场出售合同协议
- 广东省能源集团西北(甘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开招聘工勤技能人员605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驻村队员个人工作总结
- 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制度
-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英语 含解析
- 第三单元 运算律 单元测试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全册教案
- 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3.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练习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