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高效作业(五)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4·宁阳高三摸底)古希腊雕塑家全部的雕塑作品都是在公共场所摆放,不用于装饰私人房屋。与雕塑作品一样,古希腊全部的建筑杰作也都是公共性的,希腊人的私人居所却简陋而朴实。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A.公民以城邦的公共生活为中心B.城邦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贵族C.人文主义精神尚处于萌芽时期D.民主政治限制了公民个体意识解析材料说明古代希腊全部的雕塑作品和建筑杰作都是服务于公共设施,反映出古代公民都是以城邦的公共生活为中心,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城邦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公共设施,不是贵族,故B项错误;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已经起先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并不是限制个体意识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2.(2024·西宁高三质检)梭伦看到国家常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切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殊法律应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丢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B.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C.党争不断孕育干脆民主D.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确定解析依据材料“因此他制定一种特殊法律应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丢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可知,梭伦通过制定法律来强化公民的意识,以保证城邦的政治稳定,故D项正确;梭伦制定法律是有所依据的,并不随意,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个人自由的问题,故B项错误;党争不是干脆民主产生的缘由,故C项错误。答案D3.(2024·衡水高三质监)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分是()A.前者按财产多少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B.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C.前者注意家庭出身,后者注意财产多寡D.前者适用于全部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学问点,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的实力。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梭伦改革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当选;克利斯提尼改革用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由十个部落从前三个等级中各推选年满三十岁的50名公民代表组成“五百人会议”。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按部落选出”不符合克利斯提尼的改革,解除;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解除;D项说法本身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特征,而且与题干信息不相关,解除。故选B。答案B4.(2024·柳州高三期中)伯利克里上台后,安排重建被希波斗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遭到贵族派的反对,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赐予其建立卫城之权。这反映出()A.伯利克里时期贵族的公民权被彻底铲除B.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轮番而治”C.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D.伯利克里因设五百人议事会而广受支持解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材料中的“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赐予其建立卫城之权”,反映出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故答案为C项;伯利克里时期贵族享有公民权,解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解除;五百人议事会在克利斯提尼时期设立,解除D项。答案C5.(2024·永州高三统测)《十二铜表法》规定:为了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有意不到法庭或暗中躲避,第四条规定“若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相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第九条规定“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庭”。这种规定()A.主要限制了平民的权利B.有利于爱护平民利益C.程序公正但结果不合理D.保证审判顺当地进行解析依据“为了防止被告人找托词有意不到法庭或暗中躲避”“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到庭”可知,《十二铜表法》的规定是为了保证被告人、诉讼当事人能够按时到法庭,保证审判顺当地进行,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限制了平民的权利”,解除A项;材料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被告人、诉讼当事人能够按时到法庭,无法体现“爱护平民利益”,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详细案件的详细审判过程和结果,无法体现“程序公正但结果不合理”,解除C项。答案D6.(2024·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常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损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精确的是()A.罗马法重视爱护私有财产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平稳运行D.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损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即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即使尚未造成损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不能体现出罗马法爱护私有财产和经济平稳运行,故解除A、C两项;题干没有提到当时是罗马共和国还是罗马帝国,故解除D项。答案B7.(2024·通化高三诊断)监护人制度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爱护制度。罗马法实行监护人与亲权人分别,监护人的职责仅限于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而被监护人的教化、抚养等由家长遗嘱或长官选定其生母或其他的亲友负责。这体现了罗马法()A.重视公民的道德素养 B.维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C.爱护弱势群体权益 D.具有男女同等的观念解析依据材料“监护人制度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爱护制度”“监护人的职责仅限于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而被监护人的教化、抚养等由家长遗嘱或长官选定其生母或其他的亲友负责”等信息可知,古罗马实行监护人和亲权人分别,就是为了防止某一方一家独大而侵害到未成年子女的权益,说明罗马法注意爱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道德素养,而是强调罗马法注意爱护弱势群体权益,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而是强调罗马法注意爱护弱势群体权益,解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罗马法注意爱护弱势群体权益,没有涉及男女同等的观念,解除D项。答案C8.(2024·沈阳高三调研)公元1世纪,罗马百科全书编纂者塞尔苏斯曾说:“罗马法学昌明时期,说明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据此可知()A.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说明具有主观性B.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C.罗马法官拥有司法判决的自由裁量权D.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解析“罗马法学昌明时期,说明法律不拘泥于文字,而按法律的精神为之”说明帝国时期的罗马法的依据是罗马法的精神,而不是文字等形式,由此可知,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形式主义,故B项正确;当时对罗马法的法律说明是依据法律精神的,这具有客观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罗马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当时的法律条文滞后于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8分)9.(2024·邢台高三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依据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旧须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摘编自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材料二《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Gaius)、保罗(Paulus)、乌尔比安(Ulpianus)以及其他法学家弗洛伦丁(Florentinus)和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简要阐明白法学原理,如“正义是赐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决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依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又发生了改变。——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14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指出近代以前两部法律的不同命运,简析主要缘由。(14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归纳唐律特点,依据材料二“奴役是违反自然法的”回答罗马法的特点;其次小问“背景”唐律依据唐朝经济、思想和社会等角度思索回答,罗马法依据所学从古希腊人文主义、法学家努力以及经济发展等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以及材料二“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的信息归纳回答;其次小问,唐朝的缘由依据所学从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以及法律适应统治阶级要求回答;罗马的缘由从罗马帝国分裂以及基督教占据主导地位回答。答案(1)思想唐律: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理性、正义、自由、同等)。背景唐律: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