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回顾-总复习教案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回顾-总复习教案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回顾-总复习教案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回顾-总复习教案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回顾-总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整理一一总复习

■教材分析

总复习是对本册学习内容的全面I可忆和整理。教材分为两局部:一局部是回忆整理,是

将本学期所学内容分类归纳,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三个领域分板块进行整理,另

一局部是综合练习。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是:万以上数的认识;线和角;三位数乘两位数:除

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与相交;解决问题;混合运算;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改变“回忆整理〃的编排形式,关注复习方法的指导。

前面的“回忆整理”多以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回忆整理所学知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材编写更加注重方法的指导。本册的“回

忆整理"按照数学学习的领域分成三大板块: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教材在各

板块的编写过程中,重视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编排,有利于提示教师关注复习

方法的指导。

2.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理活动。

回忆整理局部以同学们间的对话的方式引入整理活动,既有对于本册的交流,又提

供了整理的框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回忆整理的思路。每一局部内容的复习,都提供

了问忆与整理的线索。学生可以以此为依据自主进行复习,并通过合作交流加深对复习

内容的理解。

3.综合练习素材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提供了许多真实有趣的素材,练习形式有计算、填空、解决问题

等,富有变化,有利于吸引学生完成练习,稳固、应用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系统的回忆整理全册内容及完成综合练习,进一步理解稳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

相关技能。

过程与方法:

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加深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参与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

功感,逐步养成回忆和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回忆整理各单元所学内容,培养技能。

1.王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问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主动将本学期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分类

整理知识的必要性,为系统整理知识做准备。

借助按领域知识板块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按知以体系进行整理。

措施:1.对学生进行整理知识方法的指导;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注

重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体验分类整理知识的必要性。

对学习内容回忆整理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更好

地理解与应用知识。按体系分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

生主动将本学期内容进行分类,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分类整理知识的必要性,为系统

整理知识做准备。

2.对学生进行整理方法的指导。

数学知识联系密切,结构性强,要使学生通过整理知识逐渐地认识这一特点,并能利用

它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学时,教师可以一边引导,一边示范,借助领域分知识板块学习的形

式,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按知识体系进行整理的方法,但要求不易过高。

3.为学生自主复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理复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不能草草而过。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

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整理知识,回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汇报中,要不

断完善、提高自己的认识。体会参与复习活动的乐趣,感受整理与复习的重要作用。

4.引导学生自觉查漏补缺。

复习阶段,学生应有更多的自主性。教师应多提供时机,引导学生自觉查漏补缺,寻找

学习中的弱点,并通过该完成适量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所学知识更加完善。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内容课时

万以上数的认识整理复习1

线和角、平行与相交整理复习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史习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1

解决问题混合运算整理复习1

统计及其它整理复习1

1万以上数的认识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8页,万以上数的认识整理复习。

教学提示

在复习课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复习、自觉地梳理知识是衡量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

志。一般说,教师为了到达复习量的高密度,往往在课前精心地选择习题,而在课堂复习时,

将大量的习题呈现给学生,似乎学生在大量练习中可以到达稳固的目的。但课堂的实践说明,

教师的一片苦心,并不能换来学生的认真态度,有时学生的反感情绪那么会抵抗练习的密度。

为此,不少教师感到十分苦恼。

其实,帮助学生重新组织知识,形成一个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链〃是复习课的重要

任务。知识只有形成“链”,才能发挥整体功能。长期这样教学,能促使每一个学生头脑中

不断形成有层次的、条理化的“知识链”,将大大提高更习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拟、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

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人数知识的回忆和整理,让学生理解这些大数目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组成及读、

写、改写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并更好地感受这些数的数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地回忆和整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占.万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难3;万以上数中每I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进一步熟悉万以上数的读写及改写方法,能熟练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大

数的近似数。

学生准备:万级、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谈话引入

五一假期,老师去电器广场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展示图片。

【简洁的引入,直接触摸数学。】

二、整理复习

1、记数活动:

活动要求: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呢?下面请大家当一回小小记录员!我报价格你来记!记

在卡片上,老师只报1次哦!比比谁听得仔细,记得最准确!

【请学生当”小小记录员“,以学习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有趣的写数活动中来,既训练

了听力,也复习稳固了写数的方法门

活动过程:师报价,生记录。

活动反响:学生开火车读数,屏幕出示校对。

①空调5199元②空调10000元③空调6080元

④空调扇589元⑤空调6006元⑥空调9920元

读得真好!奖你们一个“读数〃智慧果![贴)

2、读数复习:

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答复)

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在汇报的过程中,稳固了读数的方法。小结注意点,复习了读数的方法。在追问中,

结合实例复习读数0】

3、写数复习:

老师想把9920记录在黑板上,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写?

边倾听边板书: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9920

你们的脑海里是小是都有一张数位腴序表?

一起来复习一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

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完整数位顺序表。

你能提醒大家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贴:“写数〃智慧果)

【在此环节中,复习数位顺序表和写数的方法。在整理复习环节中,以奖励“智慧果”

的形式鼓励学生,二年级的孩子非常喜欢。】

4、其它复习:

除了读数、写数,你还能介绍9920这个数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指名汇报,以下知识点随着学生答复顺势教学:

①组成.生答:它是由9个千、9个百、2个十组成的。

追问:这两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师结:哦!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②计数单位。生答:万位上的记数单位是万,千位上的是千…。

师结:是的,不同数位上的记数单位是各不相同的!

③口算.生答:90004-900+20=9920

师结:根据数的组成可以口算整干、整百、整十数。

④近似数。生答:9920^9900或10000。

师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看作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万数。

⑤数数。生答:9920的相邻数是9919和9921。

追问:谁听得出他是怎么数的?(1个1个数)你还会儿个儿个数?(2个、5个、10

个、100个、1000个…)

人、书本、天、小时…,很有想象力!)

追问:我们班大约多少人?〔50人)几个班大约是306人?

数轴上找数:306,360o你还看到了哪些数?

师结:数轴上一个点代表一个数,在数轴上有很多个点,那么,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数,

对吗?

【数轴上找数,很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极限思想等.】

5、解读信息(机动)

“万以内数的认识"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你看:

从上表中,你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爱心!)

延伸:1+1+1=?

李连杰,壹基金,倡导1个人在1个月中捐1元钱。

我们全校大约有1500人,如果每个人在1个月中捐1元钱,那有多少(1500元),下

个月再捐1元钱,有(3000元)…长此以往,我们小小的善举能帮助多少人解决多少

的困难啊!你们看(出示数据)

6000元可以让贫困山区大约10000个小朋友背上崭新的书包,可以是1个家庭9年的

生活费,可以买3000多本书,让更多的孩子阅读到美丽的世界……

希望小朋友能节约用钱,争当“爱心小使者〃!

【“解读义卖情况统计表"这环节,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的

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观察比拟概括归纳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

板书设计:

今天这节课很荣幸地得到了陈加仓特级老师的指导与评价,他说大约能得90分左右。

我反思这节课的突出亮点有:

1、自主梳理,建构网络。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时,一定要把梳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

找知识间的联系,自巳去归纳、去整理。整理的方法有很多,如:表格式、括弧式、提

纲式、集合圈、流程图、知识树等。鉴于本单元的知识特点(数的认识)和二年级学生

的年龄特点,今天我选用了“知识树〃的形式,引导学生整理知识。让每个小朋友动手

记数、读数,引导学生去思结读写的方法及注意点,快速地接触及主动地复习重点内容

“数的读写"。然后,思考“你还能介绍9920的哪些知识?引发学生对旧知的回忆,

激活学生己有的知识枳淀,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补充,完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使知

识系统化。这过程中.教师及时地介入追问、强调、小结。如:两个9所在的数位不一

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乂如:六个数大小排队,你排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叫?…

教师适时地把知识拓展,到达知识的深化,对数的认识更加饱满起来。从中初步学习整

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整理的意识。再向同桌介绍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稳固刚刚的整理

方法和各知识点。通过老师的点拨“其中,数位顺序表是最重要的〃来把各知识点穿成

线,使知识条理化。最后,学生说说自己的难点和疑点,给学生质疑的时机,来突破难

点。

2、凸显思想,把握本质。

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课的重要任务。在本课中,“猜

数环节〃很好地渗透了有序思考和区间套的数学思想,“数轴上找数"很好地渗透了数

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极限思想等。“电器价格”、"306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

问题?〃“解读义卖情况统计表”等环节,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学会用

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观察比拟概括归纳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

3、材料简单,用得透彻。本节课选用的材料简单,但却能充分发挥的作用,到达了一

题多用。如:具有生活性和代表性的电器价格能全方位地复习数的各知识点,贯穿了半

节课之久。猜数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猜对之后问:306除了

表示一大桶积木的数最之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但是,在本节课实施过程中,师生的提答较多,生生互动还应该再多一些!学生的个别

回容许该再多一些,齐答要尽量地少!以后上课都要注意!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整理:

学完了第一单元,看似简单,实际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不少,有不少孩子顾此失彼,与孩

子们一起整理一下,强调一下考前须知。

一、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个(一)、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

数位和计数单位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2.数位顺序表中从各位开始,越往左数位越高,每四个数位组成一个数级(个级:个

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强调:个位不

是最低位。

3.每相邻的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自然数11、

2、3、4、5、6……)时表示物体个数的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也是自然数,1体

会自然数与物体个数的一一对应关系。)二、亿以内数的读写。

1.读出下面各数。(四位一级,先画分级线。)

(按级读;先读万级再度个级;万级按照个级读,读完加“万”字;级末尾的0

不读;其它的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

2467809010000001

2659000

2.写出下面各数。1万字后血回分级线。)

(按级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强调:

万级完全写好后再去考虑个级。读出一个零,可能会写出多个0。)

一千零四十万零五百一百万

零七

三、亿以上数的读写。(与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类似,是亿以内数的读写的推广和延伸。)

1.读出下面各数。

192508003043304033300510000000005

2.写出下面各数。

二亿零九四十亿零四十万零四

四、数的组成。

1.一个数由4个百万、7个十万和5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分析:百万位上是4,十万位上是7,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

2.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⑵、八千万和四十。

思路同上题。

3.30900500是由()个1)、()个])和()个()

组成的。

分折:根据题意,将三个非0数所表示的意义填入即可。例如3个「万。

4.变式题。

300000000+500000+4000+9=()

分析:结果应由3个亿、5个十万、4个千、9个一组成,方法同上面习题。

五、改写与省略。

1.改写。(4个0换一个“万〃字,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8个0换

一个“亿”字,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3000000=(j万80000000-()

1200000000=()亿50000000000=()

亿

2.省略。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见到0、1、2、3、4舍;见到5、6、7、8、9入(向前一位进一

后省略尾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对千位进行四舍五入。

12678^10000439807^440000

省略百位后面的位数,对十位进行四舍五入。

12678^12700439807^439800

是舍还是入,看省略局部的最rWj位是儿。

3.346709-()万10599874433-()

亿

分两步:(1)求近似。(2)改写。

4.近似数与准确数。

见到诸如“约〃、”近〃、"多”等字眼的数值是近似数,只有数量和单位组成的〔如

155人,4600万元)是准确数。

2线和角、平行与相交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线和角、平行与相交整理复习。

■教学提示

本课是一节复习课,有关线与角的知识多而杂,怎样把这些知识系统地揉和在一起呢?

怎样让学生认识和体会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呢?考虑到这些因素,本课教学设计表达出

了抓住三点,运用两法的特点。首先:抓住三点1端点、交点、顶点),贯穿整个课堂,

通过观察角度和知识构成的变换,稳固了线与角的特点,并建立起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从

而完成线与角知识的整体建构;运用两法观察和比拟]的方法,揭示内涵,熟练技能。

本课以“点〃为抓手的复习整理,根本到达“理清、打通、建构”的教学目标,以三点

为主线,分别理清各板块知识的体系,到达了稳固和提高的目的。从一条线的特性到两条线

的关系,再从两条直线相交的现象到五类角的认识,紧紧扣住"点”的意义不同,打通了知

识结构的脉络。以点为明线,以点-线-面-体为暗线,搭建起学生认知的扶梯,同时也培养

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分类、比拟、辨析,使学生稳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

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封学重占、难占

教学重点:会数级负高位起写数。

教学难点: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数位顺序表,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空间与图形初步知识。这节课复习线和角的知识。通过复

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

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拟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用。

二、教学实施

1、史习直线、射线和线段(1)画一画。要求学生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2)

说一说,填一填。

(3)短问「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联系?(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局部)(4)稳

固练习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他们的边是直线还是线段?为什么?

(b)角的边是直线吗?2、垂线和平行线的整理和复习(1)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

平行线。分别画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图形。(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

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2)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相交:互相垂直与

不垂直;平行)(3)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

线。说说如何画垂线和平行线,然后再动手操作。3、角的整理与分析(1)复

习角的意义。①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局部名称。②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

是角。(2)复习角的大小。①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画图

配合说明②比拟大小。图中N1和N2哪个角大,大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3)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4)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写出各角的名称,并说出

它的度数或范围。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5)学生按度数画角:125°、45°三、课堂

作业1、填空:(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端点。

(2)两条直线,组成四个角,如果其中一个叫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角,这两

条直线的关系叫做()。(3)6时整,时针与分针组成角的度数是()。(4)

()决定角的大小(5)妈妈带小丽去公园…早晨离家时是整点,时针和分针

恰好成180。的角:下午回家时也是整点,时针和分针恰好成90°的角。小丽从离家到回家

经过了()小时。(6)135°角比平角校()度,比直角大()度。2、判

断。(对的在括号里回“「‘,错的回"X")(1J大于90°的角叫钝角。(](2J

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3)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时针旋转30°。()(4)

可以画一条长10厘米的直线。()(5)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出无数条垂线段,这些

垂线段的长度相等。()四、课堂小结1.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同一平面内两

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2.有哪几种角?

小组展示,成果共享1.复习“空间与图形〃:谈话:刚刚我们一起复

习了“数与计算",接下来,我们来复习“空间与图形“,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第二小组组长: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汇报。(1)复习回忆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两个端点,能测最长度射线一个端点,不能测最长度直线没有端点,

不能测量长度(2)上台用尺子画出三中不同的线。线段射线

直线(2)复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美系:相交(斜交和垂直)

平行小结:第二小组的同学整理的既全面又形象,哪个小组接着来呀?两条直线相交成

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狂习垂线、垂直、垂足

三、稳固提高1、示题从图中找出平行、相交和垂直的例子。2、画一画(1)画

一组平行线。(2)以平行线间的距离为边长,在平行线间画一个正方形。3、在学

校体育器材上找一找平行、垂直。家里有没有这种现象。小组交流后汇报。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1.线和角

2.平行与相交

■教学反思

回忆本课教学也有许多缺乏之处:1.复习时虽然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对画平行线、

垂线的方法,没有仔细地复习,所以学生对于画法遗忘,导致画图不标准不准确的现象。2.

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放手不够,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

困惑: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G学教材中出现了两种一一平行、相

交。可如果两条直线重合时,作为老师应该能对这种特殊情况进行正确的分类。它是属于第

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还是属于特殊的平行或特殊的相交呢?

(1)自主整理,引导知识建构。

本堂课自始至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放手让学生经历课前整理、课中交流、完善

——形成知识网络——汇报总结〃的过程。方法交由学生总结、反思解决问题的心路比程得

以全面展示。整堂课学生学得积极、投入、高效,复习课真正唤起学生的灵性。

(2)分层练习,循序渐进。

对“教材〃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充分解读,面向全体,先练后议。对“新课堂〃精心设

计的练习题,能够深入领会编者意图,巧妙组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拓展综合性教学资源,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深入探究,促使其得到新的提升。

(3)多措并举,培养数学情感。

学生.在本课中用眼睛观察数学现象,用身边的实例理解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释身

边的数学现象,在探讨、交流、分析中获得数学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

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使用建议:回忆整理环节,知识内容繁多,课堂容量较大,如果环节再紧凑一点儿,

效果会更好。

3.需要破解的问题:教学中,有局部学生对平行和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还不到位,

存在着乱解题的现象.怎样针对这局部知识根底和应用能力较差的学生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

有效训练,以实现不同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开展?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儿歌

量角器,本领大,

所有角儿都能画;

先画射线定一边,

点点重合不能忘;

射线对准0刻度,

找准度数占一占.

连接两点前射圆:标明度数角呈现。

角的分类

1、角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小于90。的角是锐角;

等于90°的角是直角

于90°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等于180°的角叫平角;

等于360°的角是周角。

3、角之间的关系。

一周二平四直角,关系密切不得了。

钝角介于直平间,锐角不大比直小

3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

■教学提示

这局部内容包括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

这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孩子们其实已经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是木单元乘法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根底,所以从木质上讲,木单元

并无新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推动本单元内容的学习。通过对

本单元的整理与更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

资料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对列式的根据、计算的策略、笔算的方法等进行

讨论,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归纳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薪表掌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前置复习:

多媒体出示:

1、自主整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

2、口算下面各题

500X20700X407X0X12200X1525X424X200

70-30X24X200400X30

一、检查前置作业:

1、全班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包括:口算.估算.笔

算.积的变化规律.及解决问题.(师板书)师:这几局部内容间有什么关系?

2、检查口算练习情况

500X20700X407X0X12200X1525X424X20070-30X2

4X200400X30

生开火车说答案。看来大家对口算掌握的非常好,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注意末尾

带()的口算。

二、估一估,在得数小于8000的算式后面打上“对号”。328X18()295

X42()405X11()596X19()321X22()187X49()

明确: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先将因数末尾的。省略,把整十、整百的数看作一位数的

乘法进行口算,然后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原来被省略的0。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三、用竖式算出上面算式的得数,看看与

你的估算结果相差多少。师:通过计算,你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的计算方法吗?生: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

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第四关:火眼金睛辨对错。〔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同桌交流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的计算方法,然后指名汇报。

通过计算,你觉得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组讨论总结:I.

要注意每次相乘的末位与为数的哪一位对齐2.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

3.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四、根据69X36=248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

得数:690X36=690X360=69X3600=

让学生说说根据什么写答案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时不仅需要方法,更需要的是细心,希望同学们争做细心

的计算小能手!

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

达标反响

1.森林的蓄水能力很强,1万公顷林地相当于一座300万立方米库容的小型水库。四

川乐山的森林面积约45万公顷,相当于一座多少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2.在我们的计算

中有时候是不需要精确计算的,在这一单元中我们比拟系统的学习了估算,谁来说一说常用

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估出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数)下面我们利用这种估算方法来解

决实际问题•个标准足球场的长为110米,宽为75米,北京故宫占地面积大约相当于90

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故宫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3.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

相对开出,7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5千米。甲乙两地间的

路程是多少千米?

答案:1.森林的蓄水能力很强,1万公顷林地相当于一座300万立方米库容的小型水

库。四川乐山的森林面积约45万公顷,相当于一座多少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

45X300=13500(万立方米)

2.在我们的计算中有时候是不需要精确计算的,在这一单元中我们比拟系统的学习了估

算,谁来说一说常用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估出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数)下面我们利

用这种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长为110米,宽为75米,北京故宫占

地面积大约相当于9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故宫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110X75X90^720000(平方米)

3.两列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7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

车每小时行95千米。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10+95)X7=1435(千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

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表达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

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缺

乏之处,为今后改良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

1、400X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X时司=路程

3、75的28倍是(),196与72相乘,积是()。

4、一只猎狗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5千米,可写作()。小东骑自行

车可达每分钟300米,可写作()。

5、估算下面各题。①小张身高171厘米,大约是()厘米。②小军爸爸

的工资是每月1980元,大约是()元。③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19800人,大约

是(1人。

6、根据85X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X64=85X16=85X8=85X320=

7、在。填上“>"、”<〃或"=":30X180O30X16027X200O

20X270600X10O10X66023X40O32X3098

X54O500045X20O90X10

8、AXB=380,如果A乘3,那么积是();如果B除以5,那么积是()。

9、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

()米。算式是:

答案:

1、4.0X30的积是(5)位数,积的末尾有(31个0。

2、(速度)X时间=路程

3、75的28倍是(2100),196与72相乘,积是(14112

4、一只猎狗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5千米,可写作(35千米/小时)o

小东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300米,可写作(300米/分钟)。

5、估算下面各题。①小张身高171厘米,大约是(170)厘米。

②小军爸爸的工资是每月1980元,大约是(2000)元。

③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19800人,大约是(20000)人。

6、根据85X32=27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5X64=544085X16=136085X8=68085X320=2720

7、在。填上“>〃、"<"或”=〃:

30X180>30X16D27X200=20X270

600X10<10X66023X40<32X30

98X54>500045X20=90X10

8sAXB=380,如果A乘3,那么积是(1140);如果B除以5,那么积是

(76

9、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

(300)米。算式是:63X498+100g300(米)

教学过程:

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可以从商的位数来分,可以从计算方法来分。要判断商是几位数你的根据是什

么?指名答复后,师总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整百整十除

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商不变的性质;因数和倍数。特别是在计算

时,我们要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练习

1.口算

360・403904-30800+2090+634204-2460+90

720・4043X2040+413X55404-9087+3

2.笔算:

3364-84720・16912・246024-143.估算353・69447+45

238+427964-18

4.口里最大能填儿?

(1)商是一位数:0044-327D64-75

⑵商是两位数:0214-823094-34

出示资料:据记载,世界上最高的人是一个美国人,身高是272厘米;最矮的人是一个

印度人,身高仅为57厘米。让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世界上最高的人身高大约是

最矮的人的几倍?)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计算。(272^57)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这

是求272里面有几个57,所以用除法计算)计算结果是多少我们可以估算也可以笔

算,估算是多少呢?(估算大约是4倍多)找一名同学到板前笔算其他同学用练习本计

算。计算出结果了,你想知道是否正确应怎样做?(应该用乘法验算)通过刚刚的

计算你知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该如何计算,要注意什么?让学生答亚,答复不完整

老师纠正。

综合练习

X543X425X830X4065X3150X27504-57004-

100X760390+30780・31004-50

4-12=13,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3124-24=156+6=

3124-12=78+6=1564-12=3124-6=

52・4:1564-24=784-12=根据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5.找出下面每行的排列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数v

(1)481632()(

(2)24381279()()

(3)25112347())

(4)824123618())

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回忆整理

4.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以

稳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要H的的一种课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教学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在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中要做到“理练结合、注重实效"。

一、“理”一一理清楚,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整理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知识点条理清晰,

知识结构脉络清楚,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的把握,并在梳理知识的同时查漏补缺,弥补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这节课中首先时?三位

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知识进行梳理,教师与孩子们一道建构知识网络。教师先让学生主

动回忆本单元学习的笔算乘法的主要内容井板书,板书的形式是画了一棵知识树,这棵知识

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这棵知识树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分类,从而

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概括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练”---练透彻。设计多样的练习

豆通与看习课的4点之三是“练”,4对整理的知识点及时稳固练习,使学生能运用所

复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练习反响,更好地进行知识硫理。整理与复习课要处理好"理”

和“练〃的关系,不能只练不理,更不能只理不练;可以先理后练,也可以边理边练,我们

倡导“理中有练,练中有理,理练结合”的做法,让学生在边理边练的过程中,提高课堂的

效益。在这节课中就是这样做的,本节课构思巧妙,教师用7道三位数乘两位教的计算题串

联起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了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练习。首先是让学生说•说做计算题时你

有什么特别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吗?目的是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清晰算理;然

后进行两道估算的练习,根据“104名同学参加夏令营,方正到哈市车票49元,应准备多

少钱买票。"使学生知道在估算时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结果符合问题的

实际。最后在兔习”速度、时间、路程关系”时,设计了学习单,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

习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这样,这节课的练习设计保证了每一个层次

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题目,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延”一一知识开放拓展

整理与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须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儿个“点”;

整理与更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应有•定的延伸和拓展,其练习形式必须

综合灵活,更具开放性和拓展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在复习积的变化规

律这一环节设计的习题就表达了这一点。学生知道104X49=5096后,根据“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就能马上知道208X49的得数。然而,冯老师并没

有到此为止,还是根据104X49=5096这道题,而是又出示了两个因数做相反变化的几道习

题。让学生说它们的得数,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奥秘,此环节到达了对知识的拓展与延

伸。

总之,整理与复习课是一个创造性的教学过程,教学整理与复习要充分表达“以学生开

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整理与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多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学生

的可持续开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新的收获。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对笔算乘法知识内容

进行的整理和提炼,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时笔算乘法

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学生在回忆整理的根底上,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计

算、归纳、总结等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很显然,这节“整理与复习课〃是成功

的。

值得提倡之处:

(1)教学过程中成功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因为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

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如果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恰当的利用迁移,

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所以新课前我安排了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笔算乘法的环节,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知识根底学习新知,效果不错。

(2)重视算法的归纳。在孩子们通过尝试和练习根本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后,

我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由此引导孩子们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针对容易出

错的地方特别请孩子来互相提醒,强调了“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

齐”这个算理,所以作业反响的情况还比拟好,只有及个别同学出现了这种错误.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那么;B、

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C、严格要求,作业批

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D、效果明显。

需要改良之处:

(1)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

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方:七九五十六、二六十八等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

错,比方24+8、54+7等等;原因之三是连续进位加法出错。

(2)教学中没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只是一成不

变地利用书上的例题,让局部孩子感觉乏味。

(3)教学中只注重了加强计算方面的练习,在解决问题方面有所疏忽,所以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需多训练和培养。

本节课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整体性。1可忆算理算法,熟练技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重新建构知识网络;通过问题解决,训练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

合作意识和情感价值观。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加强口算、淡定笔算、重视估算、注重算法多样化"这是计算教改的方向。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因此本课在

设计过程中没有把笔算的方法、技能作为复习的重点,而是让学生“体会、运用”乘除法的

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在全课之中。通过小红、小亮、小明不同的计算结果的批

改及根据小亮的正确算式1998+54=37口算1999・54=()……()等,让学生自觉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估算、验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

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了良好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在认识或处理各种数学或者非数学现象的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种种数学观念及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根本数学思

想和方法不仅使学科学习变得容易,而且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

他们受益终生。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机渗透了分类思想〔把8个算式按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函数思想(除数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商的大小),极限思想〔有没有最大、最小

值,如有分别是多少)估计思想(谁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哪一个商最大等)等.通过对各

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的思考。如借助分类思想,使学生很好地

把试商方法、估商方法、计算方法、乘除互逆关系有机地整合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感悟数学。

4解决问题、混合运算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解决问题、混合运算整理复习。

♦教学提示

新教材在编排行程问题应用题时,将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同时进行教学,可能是让学生

增强对相遇和追及的辨析。教材通过线段图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学生能根据这些信息

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能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等方法正确地找到量与量之间佗等量

关系,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行程问题〃是小学阶段“解决问题”中的重点局部,

也是学生比拟难掌握的。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同学们对行程问题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有所

掌握,他们看到线段图就能清楚的区分是相遇问题还是追及问题。但是,从学生的作业中发

现有一局部同学面对繁琐的语句缺乏读题的耐心,在读题能力比拟欠缺,在独立审题能力上

有一定的障碍。借今天的复习课,通过让学生编题,一方面系统的复习整理行程问题的各种

不同的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编题,使学生对“四要素”有更清晰的认识,明确“四要素”

就是判断行程问题的运动情况,是寻找数量关系式的依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掌握列方程解答相遇和追及问题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分析、归纳整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牛.选择适宜的条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编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行程问题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旨在通过类比,图示的方法提高

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行程问题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旨在通过类比,图示的方法提高

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词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资料。

♦教学过程

师:行程问题应用题有三个最根本的数量,是哪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回忆

在解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应用题时,你觉得要注意哪些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说说你的看法。出示课题:复习行程问题应用题

(一)相遇问题:1.看线段图,说数景关系和方程。出示最根本的三种相遇问题:

求路程,求时间,求相遇时间。2.我们还学过哪几种不同类型的行程问题?

请同学用下面四个数据利用学过的知识,编一道应用题,并画上线段图。要求:语句

表达流畅,内容要合理。出示条件:客车:60km/时货车:40km/时时间:3.5小

时路程:350km3.交流,其他学生说数量关系,并动笔列方程。(二)追及问题:

1.除了相遇问题,我们还学过追及问题应用题。你能否运用上面的数据再来编一道追及问

题应用题吗?请同学编一道这样的题目,画线段图。然后上来根据你的线段图说题。2.交

流汇报。

1.(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5X12+35X4087+(510-150

X3)1800-54X27+150(85+7①X(85-79)2.先填口,再列出

算式二、综合练习1.P107第8题练习时,先让学生讨论,弄明白“往返一趟”是

什么意思;然后,再列式解答2.完成第10题是一道求单价的混合运算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