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_第1页
诗歌鉴赏-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_第2页
诗歌鉴赏-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_第3页
诗歌鉴赏-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_第4页
诗歌鉴赏-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学案1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学前微语关于对古诗阅读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传统题目: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意象、意境、形象的赏析,对情感的理解,对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的鉴赏等。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江楼夕望招客[注]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当时诗人任杭州刺史。(一)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内容看,诗人登楼远眺,将苍阔美丽的景物纳入眼底,描写中暗含观景时间的推移。B.从体裁看,本诗是一首格律工整的七言律诗,“茫、长、央、霜、凉”五个字押韵。C.从构思看,诗人的描写由远及近,由景到人,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融为一体。D.从情感看,全诗以乐景衬哀情,抒发了诗人他乡任职,缺少朋友相伴的孤寂之情。借题点拨古诗理解和赏析选择题做法:1.了解设题特点(1)设误点极细小,主要集中在内容理解,主要有:词句理解有误;思想感情理解有误;意象、意境分析有误;典故含义分析有误;语言风格判定有误;人物形象分析有误;技巧手法判定有误等。选项顺序一般和原诗句顺序一致。(2)题目主要有两类:一是“微观切入”的题目,是对诗中重点词句的解读,这类选项不涉及专业知识和术语,而是对古诗基本的理解和解读;二是“宏观评价”的题目,一般是从形象、情感主题、风格特色、艺术效果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整首诗进行评价,要求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辨析。2.把握做题关键(1)步骤关键:第一步,拆解选项、明确考向,聚焦诗歌选项表述中的关键“信息点”,并定位选项“照应”的相关诗句。第二步,比对分析,以全诗主旨、意境、情感色彩或倾向为背景,检索排查选项中的错误点。第三步,判定验证,围绕关键点,逐项排除,一一思辨。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联想和推断,准确判定诗歌选项的正误。(2)答题品质:细心、读懂,不要放过选项的每一个字。(二)炼字题2.请简要赏析首句中的“望”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题点拨古诗“炼字”题做法:这种题型一般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变式提问:×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主要有:①释义,解释它在文中的意思;②明法,指明表达技巧;③析效,分析表达效果。第③点是关键,主要从表意是否丰富凝练、传情是否准确精巧、能否营造意境、表达是否有特别之处及结构上是否有特别作用五个角度分析。如本题是从情感与结构两方面分析的。(三)赏句题3.请赏析“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的精妙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题点拨赏析句子题一般提问方式:请简要赏析×联(句)。变式提问:×联(句)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赏析时先要理解其意蕴(句意及情感),后多角度赏析,角度有:炼字、句式特点、表达技巧及结构特点(主要是指位置)。(四)分析具体内容4.诗题为“江楼夕望招客”,诗人是如何邀请友人的?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题点拨这类题重点考查考生是否真的读懂了原诗,因此,答题首先要对全诗内容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其次,要依据题干从原诗中筛选、提取相关信息进行作答;再次,要学会借助选择题来理解,甚至借助选择题信息来作答(前提是对不正确的选项有了准确判断)。另外,不要采用翻译形式作答。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渔家傲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注:①欹眠:斜着身子睡觉。②邯郸道:比喻虚幻之路,也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的是词人退隐后居室幽静安然的场景,环境娟秀清新、灵动自然。词人善于用景物之间颜色的对比和转换进行艺术渲染。B.下阕词人转写隐逸后的生活,写出了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情致和恬淡心境。C.上阕一个“扫”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以人的动作情感,呼应了“尘不到”,突出了环境的清新。D.词人在下阕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据此可以推断词人被迫归隐,但内心仍然渴望在朝廷做官。(一)画面描绘题2.该词所描绘的画面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题点拨画面描绘题答题思路——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例。解题思路:三定一想(1)定调(宏观)诗词中的总体感情基调、格调、色调、主题、主旨、感受等:早春清新。(2)定物(聚焦)找出描写到的体现感情基调的所有意象(景物):莺、树、燕、泥。(3)定点(聚焦)找出这些意象(景物)的特点并修饰:莺——早、树——暖、燕——新、泥——春。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修饰语从原文找或者加以想象)。莺:早出生的黄莺树:向阳的树木燕:刚会飞的燕子泥:春天的泥粒(4)想象(发散)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特别注意描绘画面不是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地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绘画面,要力求语言优美,符合词人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二)把握情感题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题点拨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三步骤”。步骤一:抓诗题和注释等,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步骤二:抓字词,找诗眼,析意象。分析意象时,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步骤三:抓诗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情感。①写景句——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情。②状物句——抓住双层感情: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特点句——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句子,要还原其本意;用了典故、反语等手法的句子,要理解其曲折之情。(三)分析情感表达手法题4.下片是怎样抒发词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题点拨抒发情感方式方法分析: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景于情、以景结情、以事抒情、托物言志、典故抒情、对比衬托等。首先分析诗歌内容题材,是叙事诗,抒情诗,还是写景诗。叙事诗一般通过叙述的具体事例来抒情;写景诗一般借景抒情;而抒情诗一般直抒胸臆。一些怀古诗多用典故,咏物诗往往托物言志,还有一些诗词有多种抒情方式,既有写景也有抒情或议论。然后读懂那些蕴含着情感的诗句,分析这些情感是通过哪些具体方式表现出来的。最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关键词在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四)人物形象分析题5.请结合这首词,简要分析词人的形象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题点拨人物形象分析题答题方法:答人物形象题,先要从题干上分清是要分析诗中人物形象还是抒情主人公形象,后者一般有“抒情主人公”或“作者”“诗人”字样。如本词中既有词中人物形象(隐者),又有抒情主人公形象(词人),该题要求答的是后者。其次,分析概括时要注意:(1)借助诗题、正文及背景,对人物形象有个大致判断;(2)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文字(如外貌、动作、语言等)以及环境描写文字;(3)关注其他人物或物象的衬托作用;(4)关注文字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这些句子一般能体现作者的心声,也是人物形象的一部分。答案精析一、1.D[“以乐景衬哀情”“缺少朋友相伴的孤寂之情”错。应是由眼前美景引发邀请友人共赏的愉悦之情。]2.“望”,此处是欣赏观赏的意思,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这一动词交代了登楼远眺的行为;这一字照应诗题,总领全诗,引出了对后文所见之景的描写;这一动作描写寄予了诗人对景物的欣赏之情。3.①风吹古木,月照平沙,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晴天时,风吹动古树,瑟瑟作响,仿佛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洒在平地上,宛如秋天的霜花一样。用清凉优美的意象营造了凉爽宜人的感觉。②写景句子生动,充满想象力。采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清朗幽静的景色写得淋漓尽致。③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城夏夜的喜爱。为后文邀请朋友来此消暑做了铺垫。4.①以所观美景邀请友人,此处山川形势壮阔、万家灯火繁华、星光水光辉映,江楼是极佳的观景地点。②以此处气候之凉爽宜人邀请友人,颈联“晴天雨”“夏夜霜”的比喻给人以清凉之感,江楼正是炎炎夏日避暑的好去处。③以殷切的情意直接邀请友人,诗人在做足铺垫之后,以“能就江楼消暑否?”直接向友人发出邀请。二、1.D[“词人被迫归隐,但内心仍然渴望在朝廷做官”错。“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是说,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所以词人的归隐是自愿的,并且自己贪恋闲适,不再想建功立业之事。]2.①峰峦叠嶂、小桥流水、河水青碧、繁花翠草、竹林茅舍、春风等密集的意象,营造了优美清新的意境,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乡村水光山色图。②房屋清洁,纤尘皆无。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往事沉浮。这些情境构成了闲适的生活画面。③反映出词人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表达了词人淡泊、旷达的超然情怀。3.①对住处和周围景物觉得舒心美好,表达了对山间清幽环境和恬淡闲适生活的喜爱。②本词最后两句写词人贪恋隐居生活的美好,不想再追求功名仕途,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③猛然觉得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