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专题07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试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A2.B【解析】1.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表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点是①点,故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①,故A正确。故排除BCD,故选A。2.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由图可知,在②以前,人口一直是正增长,说明人口总数一直在增加,②以后,开始负增长,人口开始减少,故图中人口总量最大的是②,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2024·青海·中考真题)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图1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 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 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4.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容相符合的是(
)A.①—就业困难②—鼓励生育 B.①—资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数量C.①—住房紧张②—鼓励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答案】3.C4.B【解析】3.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C正确;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旱灾害严重,A错误;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主,发达国家较少,经济不是很发达,BD错误。故选C。4.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可以采取控制人口数量的措施。故选B。(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下表为“世界不同纬度和海拔人口分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半球与纬度范围比例(%)北半球高纬度区0.4中低纬度区89.8南半球9.8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海拔高度(米)比例(%)2000以上1.51500-20002.31000-15004.4500-100011.6200-50024.0200以下56.25.据表分析,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 B.北半球中高纬C.高原山地 D.低山丘陵6.表中,人口比例小于1%的区域(
)A.四季如春 B.常夏无冬 C.终年严寒 D.全年高温7.南半球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穿过 B.临近南极 C.海拔较高 D.陆地较少【答案】5.A6.C7.D【解析】5.读表格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是分布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地势平坦的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占总人口的89.8%,A正确,排除BCD;故选A。6.读表格可知,人口比例小于1%的区域是北半球的高纬度区,仅占总人口的0.4%,由于纬度较高,气候终年严寒;C正确,排除ABD;故选C。7.根据所学可知,南半球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包括陆地面积小和水域面积广阔。D正确,排除ABC;故选D。(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为“我国部分人口数据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指标名称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国家老年抚养比/%16.817.819.720.821.8江苏省人口数/万人8446.198466.098447.268505.408515.00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万人59.2560.4464.0166.7165.52注: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生育保险指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8.2018~2022年,国家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表明我国人口(
)A.出生率猛增 B.死亡率骤降 C.多子化严重 D.老龄化加剧9.针对国家老年抚养比的变化,我国应(
)A.严控人口流动 B.弘扬敬老风气 C.限制养老产业 D.依赖海外劳工10.2018~2022年,江苏省(
)A.乡村人口不断流失 B.城镇人口涌入农村C.总人口数持续下降 D.城市就业压力减缓11.2018~2022年,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12.改善镇江市2022年人口生育状况的合理举措有(
)A.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B.保障生育职工福利 C.提高生育保险门槛 D.减少带薪生育假期【答案】8.D9.B10.A11.C12.B【解析】8.读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18-2022年国家老年抚养比数据依次为16.8%、17.8%、19.7%、20.8%、21.8%,是逐渐上升的,说明我国65岁以上老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青少年所占比例减少,少子女的现象严重,不能说明出生率高、死亡率降低,故ABC不正确,D正确。根据题意选D。9.由数据可知,国家老年抚养比逐年增加,反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化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应该弘扬敬老风气,发展养老产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故B正确,C错误;严控人口流动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A错误;依赖海外劳工不符合我国国情,D错误。根据题意选B。10.读表中江苏省人口数可知,2018~2022年,江苏省人口分别是8446.19万人、8466.09万人、8447.26万人、8505.40万人、8515.00万人,所以人口总数是呈波动增长的,C不正确;联系实际可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流失,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故A正确,B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11.读表格中数据可知,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2018~2022年的变化分别是59.25万人、60.44万人、64.01万人、66.71万人、65.52万人,所以镇江市生育保险人数是先增加后减少,故C正确,ABD不正确,故选C。12.读表格数据可知,镇江市2022年人口比2021年人口减少,说明人口增长率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保障生育职工福利,增加带薪生育假期等措施,故B正确;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提高生育保险门槛、减少带薪生育假期不利于人口增长。故ACD不正确。故选B。(2024·广东·中考真题)广东省常住人口2023年比上年增加49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图为广东省近十年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3.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先降后升 B.先升后降C.总体上升 D.持续下降14.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总体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①外来人口迁入较多②就业压力大③省内人口自然增长④落户政策宽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
)A.人均医疗资源丰富 B.人均教育资源丰富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劳动力资源丰富【答案】13.C14.D15.D【解析】13.读图可知,近十年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2014—2021年持续上升,2022年有所下降,2023年又有所上升,其总体趋势是上升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近十年来,形成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呈总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外来人口迁入较多、省内人口自然增长和落户政策宽松,①③④正确。就业压力大并不利于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和促进省内人口自然增长,不利于增加常住人口,②错误。故选D。15.广东省常住人口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带来的最突出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D正确;人口数量多会使得人均医疗资源、人均教育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ABC错误。故选D。(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由19世纪传入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在我国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的功能突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A.夏季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17.目前,广东对具有一定历史的骑楼加以保护,其主要目的是A.便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 B.保护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C.节省当地的土地资源 D.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答案】16.A17.B【分析】16.骑楼挡避风雨侵袭、炎阳照射,反映当地气温高,降水多,A正确、BC错误;骑楼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等华南地区,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区,D错误。故选A。17.骑楼具有一定的历史,是广东的特色建筑,应该保护,B正确;保护骑楼与海外华侨回乡探亲是否方便关系不大,A错误;保护骑楼不能节省土地资源,C错误;与其他高层建筑相比,骑楼居住功能弱,保护骑楼不能缓解当地住房紧张问题,D错误。故选B。(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露天矿排土场是露天矿山采矿过程中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其普遍存在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扬尘大等问题。2023年12月25日,全国最大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一期并网发电。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既能提供电能又能逐步改善排土场的生态环境。下图示意露天矿排土场光伏项目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影响该项目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 B.光照 C.地形 D.热量19.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
)A.减少扬尘发生的频率 B.增加地表水分的蒸发C.减少矿山开采的面积 D.改善矿产资源的品质20.该项目体现的观点是(
)A.工业排弃物实现循环利用 B.非可再生资源应当珍惜和节约C.新能源可以替代传统能源 D.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答案】18.B19.A20.D【解析】18.由材料可知,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能:太阳能辐射强,发电量大,太阳辐射较弱,发电量小。所以影响该项目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正确,排除ACD。故选B。19.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降低风速,也可以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进而减少扬尘发生的频率,A正确;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B错误;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不能减少矿山开采的面积,C错误;在排土场上安装光伏板不能改善矿产资源的品质,D错误。故选A。20.排土场光伏项目体现的观点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D正确;工业排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并且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都应当珍惜和节约,B错误;新能源在短期并不可以替代传统能源,C错误。故选D。(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交出亮眼成绩单,产销量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引领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特性。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分布图,可知(
)A.内蒙古新能源汽车用户比例最低B.京津附近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最大C.苏、浙、沪一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好D.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不适合推广新能源汽车22.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促进国家节能减排③解决城市交通拥堵④推动汽车产业升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21.C22.D【解析】21.读图可知,青海和黑龙江占比是3.5%,新能源汽车用户比例最低,A错误;苏、浙、沪一带新能源汽车用户占比最大,推广的最好,B错误,C正确;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适合推广新能源汽车,D错误;故选C。22.读材料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有: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当前石油等常规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②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④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①②④正确。新能源汽车交通拥堵无关,③错误。故选D。(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中俄双边贸易额为566.8亿美元,同比增长5.2%。近年来两国在能源等多个方面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下表示意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量、产量、出口量在世界上的位次(2021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能源矿产储量产量出口量石油621天然气124煤炭26323.据表可知,俄罗斯能源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①储量大②产量高③自给程度低④出口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2024年一季度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能源最可能是(
)A.石油水电 B.天然气太阳能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风能25.俄罗斯依靠能源矿产资源而兴起的工业部门是(
)A.造纸工业 B.采掘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答案】23.B24.C25.B【解析】23.读材料中的表格结合所学可知,俄罗斯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分别是2、6、1,可知资源储量丰富;与之匹配的产量在世界的位次分别是6、2、2,可知俄罗斯矿产资源产量大,自给程度高;俄罗斯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出口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是3、1、4,可知其出口量大。故③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B。24.读图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水电、风能、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能源充足,不需要进口,故ABD错误,我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短缺需要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出口量大,故C正确。故选C。25.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且产量大,出口量大,由此带动采掘业的发展,故B正确。造纸工业、纺织工业属于轻工业,与能源资源的开发关系不大,故AC错误。电子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与能源资源开发关系不大,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滋养了山川大地,灵动了世间万物。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读图1和图2,归纳世界水资源的特点。下图所示区域是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带。近些年,当地居民过度引河水灌溉,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2)分析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3)“南水北调”是我国重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关于该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双选)A.东线工程主要为东北和华北地区供水 B.中线工程借助地势,自流北上输水C.西线工程建设难度最大 D.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4)河流水是人类最重要的淡水资源。请你说出两条保护河流水的措施。【答案】26.(1)(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比重小:世界水资源空间(地区)分布不均匀,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地球淡水比重小;难利用的淡水(冰川和永久积雪、深层地下水)比重大(2)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咸海含盐量升高(3)BC(4)不向河流排放污水;合理引水灌溉;全流域统一协调水资源的使用;植树种草,降低河流的含沙量等【解析】26.本题以世界水资源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水资源的特点、环境的破坏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归纳和分析利用能力,培养读图能力。(1)读图1、2可知,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占比不足3%,咸水占比近97%,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比重小;淡水资源中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仅为0.3%,占地球淡水比重小,而冰川和永久积雪、深层地下水所占比重大;世界上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有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世界水资源空间(地区)分布不均匀。(2)由题意可知,当地居民过度引河水灌溉会导致该区水域面积缩小,水量减少,水域含盐量增加,改变生物生存环境,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读图可知,该区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水域面积缩小,水量减少,进而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3)我国“南水北调”分为东线:将长江下游河段的水调入华北地区;中线:从长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借助地势,自流入华北;西线:长江上游河段取水,跨地势崎岖的横断山区,调入西北地区;三线合一以缓解北方用水不足问题。因此AD错误,BC正确。(4)合理利用河流水,不过度引水灌溉;不向河流排放污水,或者污水达标排放;植树造林,保护河流源头,降低河流的含沙量等。27.(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能源领域的绿色发展成为碳减排的重点。材料二:图1为我国规划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2022年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1)因自然环境的差异,清洁能源分布不均。以下框图简要分析了两区域某清洁能源丰富的原因,请将框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①,②,③,④。(2)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与该能源相比,风能、太阳能、水能具有的优点。(3)碳减排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请你设计一条有关“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答案】27.(1)高西北少太阳(2)煤炭无污染;可再生;零碳排放(3)节约能源,人人有责!(或绿色出行,从我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制品!)【解析】27.本题以能源为材料,设置3个小题,涉及能源的划分、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我国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太阳能丰富,青藏高原降水少,晴天多,气候条件适宜利用太阳能;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太阳能丰富。(2)读图2我国2022年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可得,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最大,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所以与煤炭相比,风能、太阳能、水能可再生,清洁无污染,储量大。(3)“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绿色出行,从我做起;拒绝使用一次性制品;节约能源,人人有责;公共出行,方便大家等,言之有理即可。28.(2024·上海·中考真题)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运用表格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分布图”。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省级行政单位指标(人/k㎡)省级行政单位指标(人/k㎡)省级行政单位指标(人/k㎡)省级行政单位指标(人/k㎡)澳门20704浙江612海南285云南120香港6709河南595江西271宁夏108上海3923安徽436山西223黑龙江67北京1333河北395贵州219甘肃59天津1162重庆389广西212内蒙古20江苏791福建335陕西192新疆16广东701湖南314四川172青海8台湾654湖北311吉林128西藏3山东652辽宁288//(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在上图的图例上方填写该指标的名称。(2)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补充上图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3)第三步,在人口数据分级后,根据图例填绘各省级行政单位对应的层级图案。将“江苏、青海”两省人口数据对应的图案填绘到上图中。(4)完成“中国人口分布图”后,接着可以确定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在上图“A、B、C、D”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两点,画出人口地理界线,并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5)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参考示例,运用地理图册中的地图,说明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示例所用地图:“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所用地图:“”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答案】28.(1)指标:人口密度。标注如下插图:(2)第四级:300-550。标注如下图。(3)江苏人口密度大于550人/km²,青海小于10人/km²,作图见下图。(4)我国的人口分布界线为B黑河--C腾冲一线,分布特点;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作图如下:(5)如: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气候高寒,人口稀疏。【解析】28.本大题以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材料,涉及我国的人口密度、省级行政区的位置、人口分布特征和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读表可知,上表是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在图例上方填写“人口密度”即可。如图:(2)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补充上图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为300-550,因为第五级>550,第三级100-300,故第四级为300-550。如图:(3)读表可知,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791人/km²,而青海省为8人/km²,按照图例,将对应的图例和对应的省区标注出该符号就可以。如图:(4)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标注两点,连线即可。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该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作图如下:(5)如:所用地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气候高寒,人口稀疏。如所用地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不足,人口稀疏。29.(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拥有多座巨型水电站,发电量居全国第一,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源头。2022年7、8月份由于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河流水量减少,水库蓄水不足,四川省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而高温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出现严重缺电情况针对该情况,四川多措并举打好保电“攻坚战”。下图是四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定2024年河北保定曲阳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喷管系统施工方案
- 小学数学六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教案配套
- 二零二五临时人员聘用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短期厂房租赁合同书范例
- 借款合同书保证人保证期多长二零二五年
- 雇佣保洁人员合同书范例
- 果园经营承包合同书
- 用人劳动合同书
- 自费药品知情同意书
- 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硬笔书法考试专用纸-(123级)
- 山东省各地市地图课件
- 全套IATF16949内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 基础工程量计算表
- 设备报修单表
- 心肺复苏急救步骤图例
- 《春夜喜雨》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简易呼吸球囊
-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讲课课件
- 临床研究样本量计算器 CRESS V1.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