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古诗词诵读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土司制度是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它的推行,使西南各民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为紧密,交往更多,交流更频繁。土司作为中央政府在当地统治的代理人,对地方事务进行了较为有效的管理。例如为了便于与内地的联系,他们常有修治道路之举,元代建昌路女土司沙智,就因治道立站而立功。同时,中央政府也将治道立站作为土司的一项职责。明初贵州水西女土司奢香曾入朝并受到朱元璋的慰抚,表示要“效力开西鄙”(《明史·贵州土司》),回去后遂修官驿大道。这些都为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和内地民众在经济上的互通有无,也成为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如云南一些地区缺盐,以致“盐价最昂,石值白金一斤”(陈鼎《滇黔土司婚礼记》)。因此,内地盐商即长期运盐入滇。同样,川盐入黔也成为常态,而内地对西南地区的木材、良马、药材的需求也很强烈。土司制度的推行,给西南地区带来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内地民众的大量迁入,使该地区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如云南,自元以后即有汉人、蒙古人、回人迁入。明清以后迁徙而来的汉人逐渐增多。入清以后,进入贵州的内地民众也越来越多。在这些地区,各族民众或同村而居,或贸易往来,大大促进了民族间的通婚与融合。在土司制度推行的同时,明清两朝极为重视土司地区教育与科举的推行。明初政府即表示,土司“既入版图,即同王民”,表明了对西南少数民族与内地民众一视同仁的宗旨。明朝洪武二十八年,“诏诸土司皆立儒学”(《明史·太祖纪》),以培养土司子弟及少数民族子弟。同时允许土司子弟、族人入京师国子监读书,如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川建昌卫土司“安配遣子僧保等四十二人入监读书”(《明史·四川土司》),入监人数相当可观。正德以后,书院大兴,土司地区亦建书院,对普及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清代官府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子弟专设“苗童”“瑶童”等入学名额,以确保他们得以入学。清代的义学在西南各省的发展尤为突出,主要是教诲土司子弟及少数民族子弟,在文化方面加强了对西南各族人民的教化,从而在思想上强化对大一统的认同。此外,历代王朝对土司的赐名、赐姓等方式,也促进了土司的文化认同,如播州土司杨汉英被元政府赐名赛因不花。而土司对赐姓的接受和重视,也表明了其对中央政府的归顺和对汉文化的认同。(摘编自李世愉《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材料二:西南地区高山、草甸和大川河谷等形成的巨大海拔落差与多姿生态等在客观上促成了当地复杂的语言、人群、组织,以及参差的发展状态。然而传统时期王朝国家赋税征收技术与管理能力、极为有限的官僚行政资源、交通的不便等,都构成当地与中原王朝一体化进程中的阻力。直到宋代,西南依旧有大理、罗甸、自杞等诸多君长国,被认为是诸“国”林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这种格局的形成与长期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客观情状。历史上中原王朝也一直努力改变这一格局。譬如元朝就试图“以西南夷悉为郡县”,统一设立郡县,实施一体化治理。然而,一蹴而就之举却被证明不合时宜:不仅给养难以为继,还引起民众的普遍反弹。历史事实表明,土司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技术与资源有限的情势下,不仅加强了对西南的统治,并兼顾了西南历史传统与上层需求,对国家治理的落地与多民族沟通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在立规矩的层面上,关键在于对土司承袭者资格的明确规范。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明文规定“土官承袭,务要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并官吏人等结状,呈部具奏,照例承袭”。土司子弟承袭的整套程序是基于汉文书写的文书体系,客观上需要通过汉文宗支图本来确认合法继承人身份,这使得他们必须学习使用汉文及编辑宗谱。对土司及其族属而言,顺利获得与承袭土司职位极为重要,这成为他们主动学习汉文化、编辑宗谱等的内在动力之一。在兴文教方面,也有一系列制度建设。明太祖深谙民族地区的统治之道,定下“武功以定天下,文教以化远人”的基调,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多方位的制度体系。在确权责方面,核心在土司有朝贡及听征调的职责。朝廷对土司入贡的时间、人数、物品等均有严格的规定,也对进贡的土司厚往薄来。除了朝贡,土司的一个重要职责即听征调。当时,西南尚有大量“毋君长”的苗瑶侗佤等民族,他们也时常造成对附近州县统治秩序的挑战。土司有听调守土之责,甚至被赋予维持这些地区社会秩序的职责。土司制度的推行,使得西南民众越来越主动地参与融入与凝聚认同,西南地区与朝廷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仅土司及其土舍普遍拥有汉姓汉名,而且开始涌现出一批较好掌握儒家文化的土司。土司及其领属下的精英逐渐培植起儒家意识形态与认同,在编修族谱时往往好自称源自中原血统,甚至强调祖上原为朝廷命官,因征伐、任官、战乱等移居西南。(摘编自谢晓辉《土司制度与西南地区的治理和社会整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司在对地方事务进行管理之时常有修治道路之举,它是边疆地区与内地加强联系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B.明清两朝时,土司大兴书院,让其子弟及族人入京师国子监读书,这大大倒逼了朝廷对土司管辖区的教育的重视。C.元朝时期想加强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但这一时期统一设立郡县、实施一体化治理的措施并没有达到这方面的效果。D.明朝时,朝廷对于土司承袭者资格的认定有明确规范,其承袭的程序只能是建立在汉文书写的文书体系基础之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南地区和内地民众的交往方式多样,既有经济上的互通有无,也有各民族间的通婚与融合。B.清代义学在西南各省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实现了西南各族人民在思想上对大一统的一致认同。C.鉴于当时的历史情况,土司制度在朝廷对西南的统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政治制度。D.在西南,尽管有土司制度的设立,但土司管辖范围外的地区还是会威胁附近州县的统治秩序。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包括高山、盆地、河流等多种地貌,这种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各个小国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屏障。B.历史上西南地区多次受到邻近的外族入侵,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战乱频繁,各民族之间矛盾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小国林立的局面。C.为进一步强化府州县与卫所对土司区的协同治理,明初统治者在西南部分地区采取了将府州县与卫所分隶两省的区划设置。D.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认为,直到宋代,西南地区依旧有大理、罗甸、自杞等诸多君长国,人们认为是诸“国”林立。4.材料一大量引用了文献资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5.土司制度的推行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舞蹈教师的音乐[爱尔兰]特雷弗①每天一大早,才满十四岁的布里吉德便从格仑摩尔步行出发,翻过斯肯纳基拉小山,来到斯肯纳基拉宅邸。这个发色浅淡、脸上长着雀斑、来自山那边的乡村小姑娘是她家五个孩子中最年长的。初来做女佣时很害羞,人家多瞧上一眼都要脸红。每四周一次,她把管家克罗姆先生发给她的那一小笔工资带回家;当然,她也很乐意把这座宅邸中发生的事情讲给家里人听。②“哎呀,他简直是个影子,瘦得跟刀片似的,”舞蹈教师在冬季到达时,布里吉德带回到斯肯纳基拉小山另一边的传言便是如此,“黑头发,就跟一般意大利人的黑头发一样。头发很有光泽,大概打了发蜡。”③布里吉德有一次听到了音乐声,钢琴琴键上飘出的叮咚声持续了片刻,而当时厨房走道尽头那扇蒙着厚毛呢的绿色木门恰好敞开着。约翰端着一大托盘的杯子和碟子穿过时,他的肩膀把门顶开了。随着绿色的门扇关上,音乐声也随之消失,布里吉德感到颇为失望,因为她原想多听一会儿的。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有人弹奏钢琴。④二月的某一天,克罗姆先生说道:“意大利人已经搞定了。礼拜五,他将收拾起行囊,到斯基柏林继续教学。但礼拜四的晚上,他还会给我们演奏一段音乐。”他解释道,那天下午晚些时候,主人一家将先听完音乐演奏。舞蹈教师将进行第二次演出,是主人家想借此对他的尽心努力聊表谢忱。⑤礼拜四那天的晚上,布里吉德来到会客厅。一架大钢琴占据了客厅中尊贵显要的位置。舞蹈教师个子小小的,瘦得像刀片,正如布里吉德自己根据道听途说对他所描绘过的那样。他进来时也带来了一阵香膏味,一种类似柠檬的气味,其中还多了一份怡人的甜香。他走进客厅,把门在身后关上,接着快速走到钢琴边;走路的时候目光直向前,没有丝毫的左顾右盼。他没说话,而是立刻就坐下了,双手合在胸前,十指扣在一起又伸展打开,如是重复了几遍;这是在弹奏之前的预备活动。他演奏音乐的全部过程中,那种香膏味一直延宕在那里,似有若无地浮动在客厅里那温暖的空气中。⑥布里吉德的祖母去世时,家里守灵的那天雇请过一个小提琴手。那是位老人,冻得哆哆嗦嗦的,所以紧靠炉膛的炉火坐着;他拉起一支大家很熟悉的安魂送葬歌,然后又拉一首,接着又是一首。亲人们哭丧哀悼之后,那不成调的琴声便又继续响下去。老琴师弯腰弓背,看似趴伏在泥炭炉火之上,而布里吉德的祖母就停放在旁边的一个房间里,身上穿好了殓衣,双手交叠放在腰上。⑦现在这里有着闪烁摇曳的灯光,还有两堆炉火暖暖地燃烧着,舞蹈教师的音乐听上去就大为迥异,跟那老琴师的安魂曲处处都不一样。这音乐时而急促仓皇,如疾风骤雨,时而又从容缓和起来,沉静优柔,如絮语慢吟。乐音在深红色的墙面上跳动,在肖像人物那凝视的目光间飘舞。乐音悬荡停留在空着的座椅上方,游走徘徊在花瓶和装饰摆件之间。乐音向上飞升,触摸到造型天花板上的白色花朵。布里吉德闭上了眼睛,舞蹈教师的音乐在她周遭的黑暗中蜿蜒攀爬,让她的身体和心里都麻酥酥的;那旋律时而倏然远去,变得依稀渺茫,时而又卷土重来,浩荡而至,听上去就显得变幻多姿,跌宕起伏。这里有画眉鸟的婉转鸣唱,这里有远远传来的隐约飘忽的雷声,有她翻越斯肯纳基拉小山时路边溪涧的水流声,先是欢快的奔涌翻腾,而后是气定神闲的潺湲琮琤。音乐停止时,连客厅中的无声静默也与此前有了不同,似乎音乐已经悄然改变了这份岑寂。⑧舞蹈教师站起身来,朝着聚拢在一起的仆役们鞠躬致意,而大家也随即向他鞠躬回礼,因为除此之外,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他离开了客厅,依旧是一句话都没说,然后那些圆形座面的椅子也被一一放回了它们原来所属的地方。⑨布里吉德动身穿越小山回家。空气中悬浮着霜冻冷雾,天空中寒星点点,闪耀着明净冷冽的光芒;在布里吉德看来,这是对她刚听过的绝妙音乐的进一步礼赞,这是上苍在对美和她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动表示庆祝。当她第二天早晨醒来,那种愉悦感还是很丰足;当她回到洗涤间开始又一天的工作时,那感觉也并未有什么衰减。⑩随后,一周又一周过去了,一个月又一个月的时光也流逝而去。这期间,意大利舞蹈教师重又进入大家的谈话只有一次。奥布莱恩大妈无意间提到说,不知道那人的漫游旅程把他带到哪里去了。这件往事不久便退隐到佣人们那朦胧晦暗的记忆深处,其他更现实的事务很快占据了人们的注意力:炎日热浪和暴风雨,冬夜的严寒让园子里的水泵冻住了,有两棵樱桃树需要搭建支架。再之后,主人家的光景日渐衰落。那些久未有人进入的房间里,蜘蛛网已经越来越多。一些门扇长期关着,生满了霉斑和霉点。仆役的专用餐厅也被废弃了,因为已经没有足够数量的佣人来坐满那张餐桌。⑪但对布里吉德来说,舞蹈教师的音乐一直都没停止过。音乐还在那里,在客厅里,一如既往地流动着,让洗涤间、厨房和庭园都洋溢着快乐生机。乐音在门厅和过道的灰尘之上旋舞,在楼道平台和楼梯上旋舞。音乐还在那里,陪伴着香草菜地间的芬芳气息,陪伴着那枯萎半死的龙蒿草和百里香。即便现在她已经不再有气力到斯肯纳基拉小山上散步,她也知道,音乐也同样还在那里,在溪流旁,在山间小径上。她知道,等她离开人世了,这音乐还将驻留在那里。这是她一生中曾惊叹过的奇迹,是一缕不死的幽魂,飘荡徘徊在那最初的地方。(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交代布里吉德的生活情况以及她的羞涩内敛,目的是写她能在舞蹈教师的演奏中找到共鸣,获得慰藉。B.文中两次详写布里吉德听到舞蹈教师弹奏钢琴的音乐声,第一次听她因没有尽兴而感到“颇为失望”,而第二次听她感到非常愉悦。C.舞蹈教师在演奏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说话,一方面表明他是一个不善沟通的人,另一方面身份的悬殊也让他与仆人们之间不便说话。D.奥布莱恩大妈提起舞蹈教师是无心之举,布里吉德沉迷那晚的音乐无以忘怀,因为她借此窥见了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永恒。7.下列对第⑦段的音乐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灯光与炉火的环境描写,营造一种迷蒙温暖的氛围,为下文写乐音带给人的舒畅感觉做铺垫。B.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赋予音乐动感与形态,突显了乐音的变幻多姿与悠扬动听。C.运用了以形绘声的手法,将布里吉德听到的乐音比喻为鸟鸣声、雷声、水流声,写出了乐声的悠扬动听,给人以美的享受。D.客厅中听众的无声静默有舞蹈教师演奏的沉醉效果,但“似乎”一词又有那么一丝不确定,与《琵琶行并序》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略有不同。8.文中写祖母去世时家里雇请的小提琴手有何用意?9.特雷弗在谈到短篇小说时说:“它是‘一瞥’的艺术,它的力量在于其隐藏的东西和它写下的东西一样多,甚至更多。”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谓向寿曰:“子归,言之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昔曾参之处费,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参之母信曾参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二人者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①之怨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奭果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选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有删改)材料二: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将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郝、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②,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注】①公仲侈,战国时期韩国人,担任相国之职。材料二中的“公中”即此人。②苏子,苏代,苏秦的兄长。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妾以无烛A故B常C先至D扫室E布席F何G爱H余明之照四壁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经由、通过,与“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中的“因”意思相同。B.之,到、往,与“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中的“如”意思相同。C.拔,攻占、攻取,与“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拔”意思不同。D.谢,谢罪、道歉,与“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谢”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甘茂师从史举先生,学得百家之术,后来通过张仪的引荐得以效力于秦国,参与了定汉中、平蜀乱等战役,后官至左丞相。B.材料一中,甘茂凭借才华和谋略,约魏伐韩,讨伐宜阳,大获成功;甚至连樗里子等人的阻挠都在他的算计之中,更显其洞察力。C.材料二中,甘茂视宜阳之战为自己的生死之战,不惜违规,私自把公赏的上限提高,以刺激将士们的求胜欲望,从而帮助自己一举拿下宜阳。D.两则材料中,甘茂都提到自己“羁旅之臣”的身份,表现出其内心因得不到秦王真正信任的不安,行事更为谨慎,处处提防,投其所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孙郝、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2)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14.楚国大臣评价甘茂:面对“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辩”能“取十官而无罪”。从甘茂的言辞艺术中也可窥见他不简单。请结合材料分析甘茂的说辞艺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鹊踏枝[五代]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寒山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运用比喻,写梅花如雪花一般“千万片”从枝头飘落,缱绻多情。B.下半阕开端时突然荡开做景语,突显风致高俊以外,还蕴含着许多难以言说的情意。C.“深浅”是写实,突显暮烟因远近而浓淡不同;亦是写虚,暗示了高楼上的人心情的怅惘。D.“思量”而曰“遍”,可见其怀思之情始终不解;又曰“掩泪”,可见其怀思之情悲苦哀伤。16.本词在时间呈现上是错乱的,其合理的逻辑时序应该是怎样的?词人如此安排的用意何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蜀相》中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鹃,又名子规,相传是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其啼鸣声哀婉凄切。杜鹃、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乌鸦的聪明程度令人A。一只小嘴乌鸦遇到了难题:两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黄油饼干就躺在它面前,同伴就在身边不远处,在它们发现这两块宝贝之前,它必须迅速带着两块饼干飞到远处独自享用。于是,在经过一番仔细调整后,小嘴乌鸦一次性衔起了两块整齐重迭的饼干,并很快(甲)。扑通两声,饼干被小嘴乌鸦毫不犹预地丢进河水中,在饼干将被河水完全湮没之前,小嘴乌鸦“眼疾手快”,迅速将它们涝起——它竟然懂得把饼干泡软后再吃,既避免了饼干卡在食道里,又不会产生碎渣,浪费了食物。当然,鸟类大家族中也不乏蠢蛋。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同类型的鸟智力相差如此巨大?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看大脑,尤其是大脑和体重的比例(简称“脑体重比”),该比例决定了学习、使用工具等能力的表现。鹦鹉的平均脑体重比为2%,而美洲鸦的平均脑体重比居然高达2.3%,远高于家鸡(0.1%)和鸵鸟(0.015%)。高脑体重比让乌鸦具有接近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所有鸟类中,蜂鸟的脑体重比最高,为4.2%。(乙)。在它们每天需要亲密接触的1000朵花中,哪些蜜多,哪些蜜少,它们都记得B,超强的记忆力让蜂鸟在几天后再次采蜜时的效率大大提高。虽然(丙),但高智力动物一定有高脑体重比。其实,高智力只是诸多生存策略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生命都不需依赖高智力,鸵鸟的奔跑速度高达70千米/时,如此快的奔跑速度能让捕食者C。①它们体形庞大,②下肢肌肉发达,③很少有动物能对它们构成威胁,④因此智力对鸵鸟来说真的没啥用。⑤鸵鸟尽管比乌鸦大得多,⑥但这种体形仅仅是为了维持身体正常功能,⑦鸵鸟并不需要有比乌鸦更大的大脑。⑧而蓝鲸比一个成年人重达1000倍左右,⑨但前者的大脑质量只是后者的4倍多,⑩这说明对于蓝鲸来说,这个尺寸的大脑已经够用了。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文中第一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21.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2.文中第三段在阐释脑体重比时,运用了许多数据,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卡瑞尔去安装一台清洁机。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依旧保证不了质量。这就意味着要承担被客户投诉甚至公司名誉受影响的风险。他焦虑不安,无法入睡。冷静后,他决定换一种思路试试。我们把这种思路叫作“卡瑞尔公式”:第一步,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自己丢掉差事,或者老板把整台机器拆掉,让自己赔偿所有损失;第二步,自己接受这件事带来的最坏结果;第三步,集中时间和精力,平静地去改变和改善自己设想的最坏情况。最终,卡瑞尔解决了问题,还有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公司不但没有损失,卡瑞尔还因这个方案获得升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古诗词诵读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B2.B3.A4.①材料一中大量引用的文献资料,有力证明了“土司对地方事务进行了较为有效的管理”和“明清两朝极为重视土司地区教育与科举的推行”的观点,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②通过引用相关文献,让读者可以了解到相关研究动态,从而拓展其知识面和视野。5.①加强了对西南的统治,并兼顾了西南历史传统与上层需求,使西南各民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为紧密,文化交流更多。②让内地民众大量迁入,改变了该地区民族成分,大大促进了民族间的通婚与融合。③加强对西南各族人民的教化,从而在思想上强化其对大一统的认同。④通过立规矩,规范土司承袭者资格,成为其主动学习使用汉文及编辑宗谱等的内在动力。⑤西南民众越来越主动地参与融入与凝聚认同,土司及其领属下的精英逐渐培植起了儒家意识形态与认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9题答案】【答案】6.D7.C8.①以老人衰颓的演奏形象突显出舞蹈教师精致优雅的艺术家形象。②老人随意颓顿的演奏与舞蹈教师演奏的美妙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后文详写舞蹈教师的音乐对布里吉德的影响做铺垫。③老人的安魂送葬歌是一种生活中的形式安排,带有某种功利性;舞蹈教师的音乐却给人以精神的享受与灵魂的洗礼,突显了真正的艺术对人类灵魂的深远影响。9.①特雷弗这句话的意思是,短篇小说需取材精练,往往抓住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瞬间或一个横断面进行深入开掘。作者通过所写下的内容,让读者能感受并领悟到其蕴藏的深层意义。②小说在“一瞥”中写下的东西,是布里吉德聆听舞蹈教师演奏音乐的场景,琴师弹奏得优美动听,布里吉德聆听得沉浸陶醉。③这其中隐藏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央2025年国网物资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书1
- Module 8 Unit 2 Sam is going to ride a hors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Module 2 Unit 2 It's very old. 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中学】【育人故事】三把“心”钥匙
- 中央2024年中国民航大学管理服务系列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上海健康护理职业学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教案及反思
- 工装衣服知识培训课件
-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
- 发热病人中医护理
- 捕鼠公司合同协议
- 工程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安置房收楼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与战略研究报告
- 病历书写规范2025版
- 2025-2030中国养老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洗涤机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画龙点睛成语故事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详解)
-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