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1页
中国AI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2页
中国AI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3页
中国AI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4页
中国AI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AI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调研报告坚果数研(深圳)二零二五年一月目录(企业排名不分先后)TOC\o"1-3"\h\u28572前言、中国AI芯片行业概况 320985一、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 54230(一)公司概况 59953(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 69461(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 7447(四)品牌竞争力分析 922274二、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578三、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30107四、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26582五、华夏芯(北京)通用处理器技术有限公司 2823203六、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22803七、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732587八、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4214457九、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486178十、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5327514十一、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87848十二、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312525十三、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697268十四、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7616924十五、北京探境科技有限公司 8027602十六、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8725730十七、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921449十八、平头哥(杭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9831362十九、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0225915二十、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084789二十一、广东中科人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139479二十二、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1712993二十三、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12115542二十四、成都启英泰伦科技有限公司 126(本报告数据来源于网络、上市公司研报及行业展会会议刊物等整理而来,如有争议,欢迎联系沟通。)前言、中国AI芯片行业概况中国IA芯片行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经历了快速的发展。AI芯片主要包括GPU、NPU、ASIC、FPGA等类型,其中GPU因其在并行计算和浮点运算方面的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2022年市场占比达到89.0%图1:中国AI芯片产业图谱(来源:亿欧智库)AI芯片主要应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消费电子、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金融及智能教育等领域。近年来,我国AI芯片受到广泛关注,不断涌现出新的生产设计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94.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06亿元,同比增长41.8%。国内AI芯片行业的投融资情况也显示出市场的热度,2023年投资事件达到84起,融资金额约200.69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的投资事件共13起,融资金额约25.63亿元人民币。这表明资本市场对AI芯片行业的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在企业布局方面,中国AI芯片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在AI处理器、GPU、FPGA以及ASIC等特定应用芯片领域。华为海思、寒武纪科技、地平线机器人等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芯片设计公司,其产品在性能和能效方面逐渐接近甚至超越国际领先水平。华为海思的昇腾310芯片以其高能效和灵活性在AI处理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专注于AI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中国IA芯片行业正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各个环节。国内企业如中芯国际、华大半导体等在晶圆代工领域取得突破,而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则专注于存储芯片的研发与生产。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IA芯片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自动驾驶到智慧城市,IA芯片的应用无处不在,预计未来几年,中国IA芯片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在AI算法演进、量子计算、神经形态计算等前沿领域,中国有望实现更多突破。一、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燧原科技(Enflame),是一家于2018年3月19日在上海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云端AI解决方案。公司自成立以来,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掌握高性能云端训练和推理产品技术的创业公司,并且是首个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组合的企业。燧原科技的产品线覆盖了人工智能芯片、板卡、智能计算一体机、液冷算力集群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云端AI算力支持。公司的核心技术在于其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高端芯片,这些芯片专为云端数据中心设计,旨在提供高算力、高能效比、可编程性和成本效益,适用于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训练场景。作为一家高速成长中的公司,燧原科技研发人员占比超过90%,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超过80%,这反映出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公司在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地设有全资子公司,形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以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客户。在融资方面,燧原科技在2023年完成了D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20亿元,由上海国际集团领投,显示了资本市场对该公司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升温,燧原科技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正逐步成为中国乃至全球AI芯片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公司全称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民企公司简称燧原科技员工人数700+(2022)营业收入90亿元(2021)注册资本369.4528万(元)是否上市公司否成立时间2018企业官网/c所在省市上海市值/估值160亿元人民币(2023.9)(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致力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普惠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算力、高能效比、可编程的通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产品。主要产品:云端AI训练芯片:燧原科技设计并制造了针对云端数据中心的深度学习高端芯片,如邃思系列AI训练芯片,该系列产品面向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场景,具备高算力、高能效比和可编程性。推理芯片:公司在2023年或更早时候推出了云端AI推理芯片,用于高效处理经过训练后的模型进行实时预测和推理任务,特点是高吞吐量、低延迟。软件全栈:配套上述硬件产品的软件栈,包括但不限于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这是一个全面支持芯片功能发挥的软件生态系统,包含编译器、运行时环境、驱动程序以及优化工具链等。系统级解决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燧原科技还构建了人工智能训练平台和推理加速集群产品,例如“云燧智算机”,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图2:基于GCU-CARA硬件架构的云燧智算机关键AI芯片产品: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邃思2.0”芯片。这款芯片基于人工智能领域专用处理器架构设计,提供全精度的人工智能算力、先进的存储方案和灵活的可扩展性,支持视觉、语音语义、强化学习等多技术方向的模型训练。邃思2.0的计算能力经过全新升级迭代,具有高密的计算芯片,超大封装尺寸为57.5mm×57.5mm,单精度FP32峰值算力达到32TFLOPS,整型INT8峰值算力达到256TOPS。芯片采用了先进的HBM2E存储方案,支持最高64GB容量,带宽高达1.8TB/s,是中国首款支持该先进存储技术的产品。此外,邃思2.0还具备灵活的算力扩展能力,300GB/s的独立片间互联通道为多芯片算力扩展提供了方案。燧原科技还发布了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训练加速卡和“云燧T21”训练OAM模组,以及全面升级的“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和全新的“云燧集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训练产品组合。图3:邃思2.0实物图邃思2.0的架构升级实现了算力的飞跃,新一代全自研的GCU-CARA全域计算架构深度优化了人工智能计算的特性,支持全面的计算精度,包括FP32、TF32、FP16、BF16到INT8,并成为中国首款支持单精度张量TF32数据精度的人工智能芯片。这款芯片的推出,标志着燧原科技在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超大规模模型的支持能力带来了显著增强(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燧原科技其创新性架构、互联方案和分布式计算及编程平台,可广泛应用于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互联网、金融及智慧城市等多个人工智能场景:云端数据中心市场:燧原科技的AI加速卡和系统集群等产品适用于大型互联网公司、云服务提供商等,它们在云端数据中心有大量的AI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尤其是对于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有极高要求的客户群体。泛互联网行业:包括社交网络、在线娱乐、电子商务、在线广告等细分领域的企业,这些公司往往需要高效的AI算力来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推荐系统,进行内容审核等。智算中心与科研机构:国家及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智算中心、超级计算机中心、以及各类科研院校的实验室,它们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中需要用到高级别的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图4:燧原科技与无锡高新区签约智算中心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的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环保监测等场景;智慧产业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领域,都需要借助AI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燧原科技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助力这些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企业级市场:包括金融科技、汽车制造、自动驾驶、能源管理、电信通信等行业,这些企业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中不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燧原科技的产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本地化、高效能的AI计算平台。图5:燧原科技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四)品牌竞争力分析高性能云端AI芯片:燧原科技研发的人工智能训练芯片系列,旨在为云端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的深度学习解决方案。这些芯片专为处理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任务而设计,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高能效比,能够显著加速训练过程,降低运行成本。全栈软件支持:除了硬件产品,燧原科技还提供完整的软件栈支持,包括编程框架、开发工具、系统软件等,以实现芯片的易用性和优化性能。这使得客户可以更便捷地部署和管理基于燧原芯片的AI应用,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效率和灵活性。技术创新:公司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80%,持续在芯片架构、算法优化、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保持技术领先性。燧原科技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如T30/T31芯片,显示了其在技术迭代和产品更新上的快速响应能力。市场认可与融资能力:燧原科技成功获得超过15家机构参与的融资,金额达到20亿元人民币,这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也为公司的持续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良好的融资记录也是其市场竞争力的一个体现。定位明确,行业影响力:公司专注于云端AI应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训练平台上,其产品和服务定位清晰,针对性强,已经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建立了品牌影响力,服务于多个行业和应用场景,包括云计算服务商、互联网巨头、科研机构等。生态系统建设: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紧密合作,燧原科技致力于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增强整体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二、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产业化的先行者之一。其技术覆盖了机器学习超算平台Atlas,以及信号、语音、图像、文本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还包括知识、理解和分析等认知技术,正朝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方向发展。公司以Atlas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开发了具有600亿参数的专有大模型“山海大模型”,并于2023年正式发布,成为云知声技术平台“云知大脑(UniBrain)”的核心。云知声的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智慧生活和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致力于通过AGI技术创建一个互联且直观的世界。云知声提供智能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图像识别等AI技术,以及相关的芯片和云服务。其产品和服务被应用于家居、车载、医疗、教育、政府、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截至2022年,云知声在中国拥有288项注册专利及563项专利申请、235个商标及195项软件著作权。云知声的“云端芯”产品中台融合了语音、语言和图像的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引擎,为物联网语音交互产品、行业决策支持工具与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等业务板块提供支持,助力快速有效地交付各类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产业落地方面,云知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与格力合作进军智能家居领域,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推出语音电子病历解决方案,并开发了AtlasAI基础设施。公司还推出了边缘对话式人工智能芯片UniOne系列,并在多项国内外学术和产业评测中名列前茅,如WMT2018、CHIP2019、CCKS2020等公司全称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民企公司简称云知声员工人数500+(2019)营业收入7亿元人民币(2023)注册资本6,357.3428万(元)市值/估值12亿美元|(2024)成立时间2012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北京企业官网/(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其主营业务主要围绕智慧生活和智慧服务两大场景展开。主要产品: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提供智能语音识别(AutomaticSpeechRecognition,ASR)技术,将其应用于智能家居、车载设备、手机APP、智能客服等多种场景,实现对语音命令的精准识别和响应。自然语言生成与语音合成(Text-to-Speech,TTS)技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流畅自然的语音输出。Atlas智算平台:Atlas是云知声开发的机器学习超算平台,支撑着大规模数据处理、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和智能算法研发,为企业客户提供强大的AI基础设施。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涵盖智慧家居控制系统,通过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家电等终端产品,实现家庭生活场景下的语音控制和交互体验。智慧服务解决方案:在车载、医疗、教育、政务等多个垂直领域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语音交互解决方案,如车载语音助手、医疗语音录入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等。图6:云知声"嘀咕"智能电话机器人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利用ASR、NLU和临床知识图谱技术,为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导诊、电子病历录入、医疗数据分析等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云知大脑UniBrain:云知声打造的AI核心技术平台,其中包含了自主研发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山海大模型”,提供更加智能的认知计算能力。开放平台服务:向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开放API和SDK,使第三方能够轻松集成云知声的语音识别和智能交互技术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关键AI芯片产品:物联网的AI芯片——雨燕(Swift)及其系统解决方案。是专为物联网领域设计的芯片,由云知声完全自主设计研发。它采用了CPU+uDSP+DeepNet架构,支持8/16bit向量、矩阵运算,并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架构,可将面向语音AI的并行运算性能发挥到极致,在更低成本和功耗下提供更高的算力。"雨燕"具备高性能深度学习加速、高性能内部互联网络、低功耗架构和端云结合等显著特征"雨燕"芯片拥有云知声自主AI指令集和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DeepNet、u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支持DNN/LSTM/CNN等多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芯片采用了云知声自主的AI指令集,这些组件特别针对深度学习任务进行了优化。云知声不仅提供芯片和终端引擎,还将应用部分向客户开源,并提供相应定制化工具以及云端AI能力服务,通过云端芯结合,使“雨燕”能够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车载等具体场景中图7:UniOne第一代芯片“雨燕”此外,云知声还与京东、亿咖通科技达成合作,共同推进AI芯片在智能家居和车载系统方面的研发与落地。云知声的“雨燕”芯片是UniOne系列的第一代物联网AI芯片,预计将逐步取代原有芯片方案,成为云知声在AI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云知声的物联网AI芯片“雨燕”及其系统解决方案,预计将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儿童机器人、智慧酒店、智慧交通等场景提供全面赋能,并在5G推动下的AIoT落地中发挥关键作用(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云知声主要客户市场相当广泛,涉及众多行业与领域:智能家居市场:云知声与格力、美的、长虹、海尔等知名家电制造商合作,为其智能家电产品提供语音识别和智能交互技术,推动智能家居生态的发展。智慧医疗领域:例如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导诊、语音电子病历系统等AI技术服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体验。汽车与出行行业:与吉利等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于车载信息系统,实现智能驾驶舱内的人机交互。金融科技领域:为平安集团等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智能客服、语音助手机器人等应用。电商平台与物流:与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的物流企业合作,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比如语音机器人客服、仓储物流自动化中的语音指令识别等。电信运营商: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等电信运营商合作,服务于电信行业的智能化需求。此外,云知声还与其它各行各业的企业开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安全防护企业(如360)、以及各类需要AI技术支持的企业级用户。图8:云知声在第五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四)品牌竞争力分析顶尖的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技术:云知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尖的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技术,这为其产品提供了高精度、低延迟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深入理解用户意图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适用于各种复杂场景。AI芯、AIUI、AIService解决方案:云知声的三大解决方案支撑起核心技术的落地和实现,已经在家居、车载、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云端芯”生态闭环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云知声针对医疗行业推出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融合了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临床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覆盖医政医管、临床诊疗、医保管理等多个环节,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展现了其在垂直行业应用的专业深度。全面的AI开放平台:云知声AI开放平台提供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分析、语义理解在内的多样化人工智能服务,为开发者提供智能语音SDK、API接口等一站式交互技术方案,降低了行业应用AI技术的门槛,促进了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创新。图9:2024年8月云知声华东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强大的研发团队与知识产权:公司汇聚了高学历背景的研发团队,其中包括博士在内的高级人才比例高,且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云知声注重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和软件著作权,为持续创新和市场竞争提供了坚实基础。广泛的产品矩阵:针对不同行业需求,云知声研发了多种产品,如智慧医疗语音系统(含标准版与专科版)、智能导医机器人、智能预诊机器人等,这些产品覆盖了从通用场景到特定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展示了其灵活的产品定制和服务能力。行业应用深度整合:云知声不仅在技术层面保持领先,还深入理解各行业痛点,通过与行业伙伴的紧密合作,将AI技术深度融入到各业务流程中,推动了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三、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以使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寒武纪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行业的复杂AI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寒武纪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芯片产品,这些芯片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在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方面。公司提供了一系列云边端一体化的智能芯片解决方案,包括训练和推理芯片,以及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寒武纪的芯片产品不仅拥有高性能和高能效,而且能够支持各种深度学习算法,为数据中心、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寒武纪的业务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计算集群、AI推理芯片、IP授权、AI训练芯片等。公司在2019年的营收构成显示,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显著超过了终端智能处理器IP的业务收入。此外,寒武纪的研发投入也相当可观,从2017年的不到每年3000万元迅速扩张到近5.5亿元,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2017年,寒武纪与中科创达为华为提供深度技术合作,为华为第一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提供人工智能的IP和软件解决方案。2018年,公司发布了中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MLU100及其板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芯片行业的领导地位。2019年,寒武纪推出了边缘AI系列产品思元220(MLU220)芯片及M.2加速卡产品。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这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公司全称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民企公司简称寒武纪员工人数1400+(2023)营业收入7.09亿元人民币(2023)注册资本40,010万(元)市值/估值800+亿元人民币(2024)成立时间2016是否上市公司是所在省市北京企业官网/(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丰富的芯片产品与系统软件解决方案。主要产品:终端智能处理器IP:寒武纪1A(Cambricon-1A)是公司早期推出的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专门针对智能手机和其他消费电子设备,支持深度学习算法,可应用于视觉、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云端智能芯片:寒武纪MLU(MachineLearningUnit)系列:寒武纪面向云端数据中心开发的高性能智能芯片,用于支持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任务,具有高并发处理能力和能效比。图10:第二代云端AI芯片思元270(MLU270)及板卡产品边缘计算芯片:寒武纪也研发了一系列适应边缘计算需求的智能处理器,用于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场景,可以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执行复杂的AI计算任务,减少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软件栈与开发工具:除了硬件产品外,寒武纪还提供了配套的软件开发套件和工具链,以支持开发者在寒武纪芯片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包括编译器、运行时环境、驱动程序和优化工具等。系统解决方案:寒武纪为客户提供了一体化的云边端一体解决方案,包括基于自家芯片的智能加速卡、服务器、嵌入式模块以及相关的整机系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关键AI芯片产品: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基于7nm工艺打造,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AI芯片,集成了390亿个晶体管,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是第二代产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这一芯片采用最新的智能芯片架构MLUarch03,具备新一代张量运算单元和内置Supercharger模块,显著提升了各类卷积效率。思元370还是国内首款支持LPDDR5内存的云端AI芯片,内存带宽是上一代产品的3倍,访存能效达到了GDDR6的1.5倍。搭载的MLU-Link™多芯互联技术,为多颗思元370芯片在分布式训练或推理任务中提供高效协同能力。图11: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基于思元370的两款加速卡MLU370-S4和MLU370-X4、全新升级的CambriconNeuware软件栈。此外,寒武纪还全新升级了CambriconNeuware软件栈,新增推理加速引擎MagicMind,实现训推一体,大幅提升了开发部署的效率,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思元370的视频图像编解码单元也得到了升级,支持更高效的视频处理能力和更优的编码质量,可支持132路1080p视频解码或10路8K视频解码。(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寒武纪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厂商和产业公司,面向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领域的复杂AI应用场景提供充裕算力。华为海思是大客户云计算与数据中心市场:寒武纪的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主要服务于云服务提供商、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数据中心,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高性能、高能效比的算力支持。图12: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寒武纪联合各家合作伙伴展示硬件产品智能终端市场:寒武纪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摄像头、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与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合作,提供内置AI处理能力的芯片解决方案。边缘计算市场:在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场景,寒武纪的边缘智能芯片和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在边缘节点上的实时数据处理和决策,满足低延迟、高效率的需求。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风控、反欺诈、智能客服等方面采用寒武纪的AI技术,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安全性。智能安防与智慧城市:公安、交通、社区管理等部门运用寒武纪的智能解决方案进行视频监控、行为分析、人脸识别等工作。教育科研领域:大学、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在进行前沿AI研究和开发时,采用寒武纪的智能计算平台和芯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其他行业:寒武纪的技术还渗透到了医疗健康、自动驾驶、新零售等多个行业,助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四)品牌竞争力分析技术创新:寒武纪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产品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和芯片设计技术。高性能AI芯片:寒武纪推出了多款高性能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例如思元系列AI芯片,具备高算力和高能效比,满足不同场景下的AI计算需求。芯片架构创新:寒武纪的AI芯片采用了创新的架构设计,如首款采用chiplet技术的AI芯片思元370,集成了大量晶体管,提供高达256TOPS(INT8)的最大算力。持续的研发投入:寒武纪坚持高效研发投入,致力于打磨新格局下的AI芯片产品,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广泛的应用场景:寒武纪的AI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计算中心、云计算平台、边缘计算设备等多种场景,满足不同行业的智能化需求。高性能低功耗设计:寒武纪芯片特别为神经网络处理定制,专注于提供高性能功耗比的解决方案。例如,其推出的Cambricon系列芯片,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优化了能源效率,适合移动设备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部署。先进制程与架构:寒武纪芯片采用先进工艺如TSMC的16nm等,以及自研的MLU架构,如MLUv01架构,这使得其产品在计算效率和能效上具有显著优势。高性能模式下的理论峰值速度可达到每秒166万亿次定点运算,表现出卓越的计算能力。软硬件协同优化:寒武纪不仅提供芯片硬件,还配套全栈软件支持,包括编程框架、系统软件等,实现了软硬件的深度协同优化。这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客户快速部署AI应用,提升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四、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商汤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以其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的原创技术研发而闻名。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科技部指定的首个“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商汤科技的使命是“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其愿景则是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人们的虚实结合生活体验。商汤科技拥有强大的学术积累和原创技术研究能力,其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覆盖了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智能内容生成和智能内容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此外,商汤科技还具备AI芯片、AI传感器及AI算力基础设施等关键能力。公司打造了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这一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通过打通算力、算法和平台,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智能的生产要素价格,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的AI创新和落地,解决了长尾应用问题,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商汤科技的业务主要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四大板块。在智慧城市领域,商汤通过SenseFoundry商汤方舟城市开放平台,服务了多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型城市实现数字化升级。智慧生活业务则覆盖了娱乐、旅游、健康到出行的方方面面,通过AI技术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和虚实融合的用户体验。在智能汽车领域,商汤历经五年打磨的智能汽车平台品牌“SenseAuto商汤绝影”,提供量产智能驾驶、智能车舱和车路协同等解决方案。商汤科技还构建了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AI大装置SenseCore,打通了算力、算法和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商汤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及研发体系,推动AI创新和落地。此外,商汤科技倡导“发展”的人工智能伦理观,并积极参与有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和可持续人工智能的标准制订。除了北京总部,商汤科技还在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南平等国内多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京都、东京、新加坡、利雅得、阿布扎比、迪拜、吉隆坡、首尔等海外地区设立了办公室,业务遍布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展现了其全球化的战略布局。公司全称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企业类型合资公司简称商汤科技员工人数6000+(2021)营业收入34.05亿元人民币(2023)注册资本200,000万(元)市值/估值300+亿港元(2024)成立时间2014是否上市公司是所在省市北京企业官网/(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聚焦于人工智能(AI)软件和技术的研发,尤其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产品:SenseCoreAI大装置:这是商汤科技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一个集成了大规模训练引擎、深度学习框架、超级算力及丰富算法模型库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用于快速训练和部署各种复杂度的AI模型。SenseFace人脸识别系统:商汤科技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SenseFace是一套可用于身份验证、人脸布控、客流统计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先进人脸识别解决方案。SenseVideo视频分析平台:该平台提供视频结构化、异常行为检测、车辆识别追踪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图13:商汤人工智能系列解决方案SenseAR增强现实平台:SenseAR是商汤的增强现实引擎,提供AR内容创作工具和SDK,支持游戏、娱乐、电商、教育等多个行业创建丰富的AR应用。SenseDrive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一种针对汽车行业设计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驾驶员的行为,确保行车安全。SenseFoundry城市级AI感知平台:用于构建智慧城市,整合了大规模的城市级视频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实现对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多方面的智能化管理。SenseCare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基于AI技术的医疗影像诊断和辅助决策系统,用于疾病筛查、病灶检测和量化分析等医疗场景。商汤科技还提供一系列面向企业级和消费者级的应用,如AI芯片、智能零售解决方案、教育智能化产品等,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和场景的落地应用。最新的AI产品:SenseCoreAI大装置这是商汤科技推出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旨在通过整合强大的算力基础和领先的算法能力,推动AI技术的规模化落地和应用。它由算力层、平台层和算法层三个部分组成,构建了一整套端到端的架构体系,打通了算力、算法和平台之间的连接与协同。算力层以商汤科技自主建立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为基础,整合了AI芯片及AI传感器,支撑对海量数据和算法模型的分析、训练和推理。AIDC预计能够产生每秒3.74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总算力。平台层则打通了数据平台、深度学习训练框架、深度学习推理部署引擎和模型生产平台,实现从数据存储、标注到模型训练、生产、部署、测试的全链路、批量化过程。算法层基于平台层生产的创新算法模型,向企业开发者提供算法工具,为企业赋能,助力其实现智能化升级。同时,商汤科技与香港中文大学商汤联合实验室(MMLab)打造算法开源计划(OpenMMLab),与社区开发者共同构建创新生态。SenseCoreAI大装置的推出,将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的成本,提高AI的生产效率,实现AI以自动化、自适应的方式进行生产和落地,全面实现企业服务智能化、城市管理智能化和个人生活智能化,推动AI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图14:SenseCoreAI大装置此外,商汤科技还推出了“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为行业提供创新引擎,展示了AI文生图创作、2D/3D数字人生成、大场景/小物体生成等一系列生成式AI模型及应用,并公布了依托AI大装置SenseCore实现“大模型+大算力”融合创新的研发体系。(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商汤科技已与国内外700多家知名高校、企业及机构建立合作,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Qualcomm、英伟达、本田、阿里巴巴、苏宁、中国移动、银联、万达、海航、华为、小米、OPPO、vivo、微博、科大讯飞、中央网信办等,涵盖智慧城市、智能手机、互娱广告、汽车、金融、零售等诸多行业智慧城市与公共安全:商汤科技的SenseFoundry城市级AI感知平台和SenseVideo视频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领域,为政府、公安部门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提供智能监控、人群分析、治安防控等解决方案。图15: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上的商汤绝影展台金融行业:商汤的人脸识别、活体检测、行为分析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用于远程开户、刷脸支付、智能风控、网点智能服务等方面。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商汤为手机厂商提供AI算法解决方案,包括面部解锁、相机增强、AR特效等功能,合作对象包括华为、OPPO、vivo等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汽车与自动驾驶:商汤的SenseDrive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进入汽车前装市场,为车企提供智能座舱、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领域的技术支持。教育行业:商汤科技的AI教育解决方案融入课堂互动、智能评测、个性化学习等场景,服务于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医疗健康:SenseCare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在多家医疗机构得到应用,协助医生进行影像诊断、病理分析、手术规划等医疗工作。零售与商业地产:商汤科技提供基于AI的客流分析、智能货架管理、虚拟试衣间等技术,帮助零售商和购物中心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运营。文化娱乐:商汤的SenseAR增强现实平台赋能影视制作、游戏开发、新媒体营销等行业,创造沉浸式的用户体验。(四)品牌竞争力分析核心技术优势:商汤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全面的产品矩阵:商汤科技的产品覆盖多个行业应用,包括智慧城市、智能手机、互联网娱乐、汽车、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提供从算法、软件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例如,其SenseFoundry城市级视觉分析平台、SenseDrive驾驶员监控系统等,展现了其在垂直行业的深度布局。开放创新平台:作为中国科技部指定的“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商汤科技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API、SDK、开发者工具包等形式,鼓励和促进开发者社区的创新,加速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广泛的应用领域:商汤科技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金融、汽车、智慧零售、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机器人等多个行业,服务超过7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市场占有率领先:商汤科技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是亚洲领先的AI算法提供商。全球化布局:商汤科技在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台北、京都、东京、新加坡、利雅得、阿布扎比及迪拜等地设立了办公室,并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强大的研发团队:商汤科技的核心团队由来自世界顶尖学府的博士、硕士和来自微软、谷歌、联想、百度等公司的从业者组成。产学研合作:商汤科技与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并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成立研究团队。持续的创新能力: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创新,例如推出了商量(SenseChat)粤语版大模型,代表了人工智能在方言领域的深入探索。知识产权丰富:商汤科技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包括企业品牌项目、注册商标、专利信息和软件著作权,这些知识产权的拥有表明了其在技术创新和保护方面的实力。五、华夏芯(北京)通用处理器技术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华夏芯(北京)通用处理器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夏芯”,是一家位于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异构处理器IP和芯片解决方案的创新与研发。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22日,注册资本为18012.5万人民币。华夏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DSP、GPU和AI处理器IP,依托其创新的“统一指令集架构”、微架构和工具链,为物联网、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领域提供定制化的高性能、高能效芯片产品。华夏芯的人工智能芯片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辅助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机器人、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公司的价值定位是面向全球市场,通过异构融合与创新设计,构建统一高效的应用开发环境和开放的生态系统,实现“端−边−云”的协同计算。华夏芯的核心技术包括全自主新一代的处理器IP内核和SoC异构芯片设计,其创新优势在于大幅提升复杂芯片的性能、降低设计门槛、缩短设计周期,并在成本、开发、差异化定制及安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华夏芯由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领导的一支国内外优秀团队共同创立,该团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业界获得了诸多认可,包括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五大中国创新IC设计公司”和“2020硬核中国芯最具潜力IC设计企业奖”。此外,华夏芯的GP8300芯片,一款面向视觉分析和AI加速计算的高性能边缘计算SoC芯片,展现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华夏芯因无法清偿债务,于2024年4月15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有分析指出,华夏芯可能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面向政府和风险投资的模式,而没有形成面向市场的创业逻辑,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和人员流失。同时,国内芯片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以及国外芯片巨头的技术封锁,可能也加剧了华夏芯的经营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华夏芯的破产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20年,国民技术就曾以华夏芯未完成业绩承诺为由,要求其实际控制人支付业绩补偿款,并最终通过回购股份实现了投资收益1亿元。这表明,至少在2020年,华夏芯的业绩已经出现了问题。公司全称华夏芯(北京)通用处理器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民企公司简称华夏芯员工人数100+(2023)营业收入32万元(2020)注册资本18,012.5万(元)市值/估值2024年4月15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成立时间2014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北京企业官网/(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芯片、光电产品等。主要产品:GPTXCPU系列:GPTXCPU1.0和GPTXCPU2.0是华夏芯自主设计的通用处理器内核,具备高性能和低功耗特性,适用于移动计算、智能终端和工业应用市场。嵌入式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IP:开发了面向特定AI应用的处理器IP,这类IP支持目标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的高效执行,能够快速集成到SoC芯片中,以满足IoT(物联网)设备、安防监控、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智能化需求。SoC芯片平台:提供基于自有处理器IP的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解决方案,结合CPU、GPU、DSP以及其他加速器,形成高集成度的异构计算平台,为各类嵌入式系统提供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定制化芯片及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和客户需求,华夏芯提供定制化芯片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满足诸如工业物联网、智能设备、通信设备等多样化应用场合,尤其注重快速定制、在线升级、低功耗、低成本和易于维护等特点。软件开发工具和生态系统支持:为了方便客户快速开发和部署基于华夏芯处理器的系统,公司还会提供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编译器、调试工具、驱动程序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主要客户市场覆盖辅助驾驶、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机器人、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应用领域。移动计算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智能设备制造商,这些厂商在寻求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的处理器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智能应用需求。智能终端市场: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各种物联网(IoT)智能终端生产商,这些设备需要集成高效能的嵌入式处理器以实现智能感知、实时处理和联网通讯等功能。工业应用市场: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电力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制造商,他们在产品研发中需要嵌入式处理器来完成复杂的控制逻辑、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任务。汽车电子市场:华夏芯的处理器产品和技术被应用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及未来的自动驾驶领域,提供关键的计算能力支持。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市场:在AIoT领域,华夏芯的嵌入式AI专用处理器IP可用于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设备和数据中心的前端设备,使得设备具备本地智能处理的能力,降低对云端依赖。国家安全与国防市场:对于高度关注自主可控的国家安全和国防装备领域,华夏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技术将有利于国产化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关键领域对于信息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的要求。定制化芯片市场:华夏芯还可以为特定行业或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芯片解决方案,满足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性能、功耗、成本、体积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四)品牌竞争力分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华夏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U、DSP(数字信号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以及AI加速器等IP核,这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保障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避免依赖外部授权,减少潜在的供应链风险。异构处理器设计能力:作为国内少数几家有能力设计高端异构处理器的企业,华夏芯的产品融合了多种处理单元,能够高效处理多样化的计算任务,特别适合于需要同时处理标量、向量和图形运算的复杂应用场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针对特定应用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公司针对无人驾驶、安防监控、机器人、语音识别等特定行业应用,提供定制化的芯片及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这不仅提升了系统的效能,也满足了市场对差异化和高效率解决方案的需求。统一指令集架构:公司基于创新的“统一指令集架构”、微架构和工具链,提供高性能和高能效的定制化芯片产品。面向广泛应用领域:华夏芯的人工智能芯片解决方案覆盖辅助驾驶、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机器人、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应用领域。化繁为简,降低成本:华夏芯力求化繁为简、降低成本、提升性能,让客户感受应用开发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端−边−云协同计算:公司的价值定位是构建一个统一、高效的应用开发环境和共享、开放的生态系统,实现“端−边−云”的协同计算。全自主高端处理器IP核:华夏芯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全自主64位高端CPU、DSP、AI等处理器IP核的商业化集成电路企业。卓越的性价比:华夏芯正在努力通过核心的技术和卓越的性价比,成为国内嵌入式处理器领域,全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芯片的一流设计企业六、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Z002405)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领先的智能汽车技术提供商,专注于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实现"全栈可控"为目标。四维图新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影响力,其业务涵盖了智驾、芯片、智能座舱、大数据和高精度定位等全套软硬件组合方案,服务于多家头部汽车品牌。公司以数字地图为起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业务布局,包括导航业务、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车联网业务、芯片业务和位置大数据服务业务。四维图新在车载导航电子地图领域市占率曾超过60%,在GPS手机预装导航电子地图市占率超过70%,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四维图新完成了全国城市高速道路的采集覆盖,地图属性要素超过100种,其产品及工具链率先通过了ASPICECL3认证。公司还研发了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并在汽车上实现了量产应用。此外,四维图新的高精度地图及定位导航服务已能够提供L3+甚至L4级别的服务,并在部分地区成功落地。四维图新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电子地图数据产品和服务。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新四化”时代(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维图新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全面的技术发展战略,迎接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了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度定位、云服务平台、以及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的车规级芯片等。四维图新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实现了产业链的全面布局,特别是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通过收购杰发科技,实现了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微控制器MCU、功率半导体、传感器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等四大细分领域的全覆盖。四维图新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还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获得了认可,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台湾经济部智慧财产局的评选中获得了20项发明专利证书。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为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泊车、智能公交、智能出行、运营服务等多场景试点应用提供支持公司全称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民企公司简称四维图新员工人数4000+(2024)营业收入31.22亿元人民币(2023)注册资本237,454.711万(元)市值/估值160+亿元(2024)成立时间2002是否上市公司是所在省市北京企业官网/(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数字地图内容、车联网和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基于位置的大数据垂直应用服务主要产品:四维图新多年来持续深耕电子导航,在车载导航领域市占率约40%,稳居行业首位,公司业务包括导航、车联网、汽车电子芯片、自动驾驶和位置大数据服务等五大业务板块。公司还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设计,提供多方位芯片解决方案。目前主要芯片产品包括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AMP车载功率电子芯片、MCU车身控制芯片,TPMS胎压监测芯片等。四维图新汽车电子芯片产品如今已覆盖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微控制器MCU、功率半导体(AMP车载功率芯片)、传感器(TPMS胎压监测芯片)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等四大细分领域。导航地图产品:高精度导航电子地图:为汽车前装市场提供地图数据,支持车载导航系统,包括道路网络、兴趣点(POI)、交通规则等信息。实时动态交通信息(TrafficInformation,TI):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帮助驾驶员规划最优行驶路线,减少拥堵时间。位置大数据服务:地理信息系统(GIS)解决方案:基于海量地理空间数据,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提供位置信息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类位置相关数据,为政府、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车联网解决方案: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集成导航、娱乐、通信等功能的车载智能系统。车联网服务平台: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提供定制化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包括远程信息处理、车队管理、车况诊断、智能驾驶辅助服务等。汽车电子芯片:自主研发的汽车电子芯片,如车规级MCU、TPMS胎压监测芯片、车联网芯片等,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支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解决方案:包括车道保持、碰撞预警、盲区监测等智能驾驶功能。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与地图服务:提供符合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所需的高精地图、高精定位服务以及自动驾驶算法解决方案。关键AI芯片产品:新一代车规级髙性能智能座舲芯片AC8015AC8015是由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AutoChips)自主研发的车规级高性能智能座舱SoC芯片。这款芯片以其出色的产品性能、多样化的应用形态和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等优势,已成功实现量产并广泛应用于智能座舱领域。AC8015芯片的CPU采用ArmCortex-A534+R5F2架构,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中控信息娱乐系统的流畅运行。它搭配Mali-T820MP2GPU,内置2颗高性能Hi-Fi3DSP,支持1080P双高清异显,最大支持1920×1200@60HZ显示分辨率,满足高端视觉体验的需求。图16:新一代车规级髙性能智能座舲芯片AC8015出货量突破百万这款芯片支持Hypervisor虚拟机以及CPU硬隔离技术,可实现灵活的一芯多屏(IVI+仪表)、一芯多系统(Android+Linux&FreeRTOS)智能座舱配置解决方案。AC8015具有丰富的接口,包括车载以太网、PCIe、USB3.1等,符合AEC-Q100车规认证,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AC8015芯片的高集成度、接口丰富性以及对多种操作系统的支持,包括Linux、Android、LinuxAGL、AliOS,使其成为入门级智能座舱应用的理想选择。杰发科技还为AC8015提供了完善的开发应用生态、极具竞争力的BOM综合成本和低门槛便利化导入方案,进一步降低了客户开发周期及成本。截至2023年6月9日,AC8015的出货量已经突破了百万颗,并与超过90%的自主品牌车企取得了合作。,并与超过90%的自主品牌整车厂取得合作,被广泛应用于一芯多屏轻座舱、虚拟液晶仪表、DisplayAudio、AR-HUD和高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为终端客户带来智能、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全球第四大、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公司产品和服务充分满足了汽车导航、消费电子导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政府及企业应用等各行所需。四维图新汽车芯片获传感器巨头霍尼韦尔认可;杰发芯片将借助霍尼韦尔打入电池产品供应链。汽车制造行业:四维图新的导航电子地图、实时交通信息、车载操作系统、车联网解决方案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包括但不限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前装市场,为其提供车载导航系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以及车联网服务。移动出行与互联网公司:与滴滴出行、美团、高德地图等移动出行和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地图数据、实时路况、地理编码等相关服务,支持他们的导航、路线规划、智能调度等功能。政府与公共服务:服务于政府部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地理信息系统(GIS)解决方案、交通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助力城市交通规划、道路安全管理、环保监测等领域的工作。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面向交通管理部门、智慧停车、智慧物流等行业客户,提供智能交通管理解决方案、位置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Tier1供应商:与博世、大陆集团等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Tier1供应商合作,为其提供地图数据、芯片解决方案等组件,共同开发面向未来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集成产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导航服务商: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北斗/GPS系统服务商合作,推动车载通信设备和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的发展。图17:四维图新与长城汽车合作自动驾驶的试驾车型(四)品牌竞争力分析先进的导航电子地图技术:四维图新拥有近二十年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经验,掌握着先进的地图制作核心技术,提供高精度、实时更新的导航地图数据,覆盖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消费电子、互联网及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更新,包括路况、事故、拥堵情况等,帮助用户做出更快捷的出行决策,优化路线规划,提高行车效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服务,以及车路协同技术,为汽车智能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车规级芯片:自主研发车规级芯片,为汽车电子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核心硬件支持,满足汽车安全和智能化需求。智能座舱与车联网解决方案:提供集成了导航、娱乐、通信、安全等功能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以及定制化的车联网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位置大数据平台:利用位置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精准的位置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涉及城市管理、物流、零售、广告等多个领域。全面的行业覆盖和客户服务:服务于全球客户,涵盖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及政府机构等,能够提供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到应用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七、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依图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依图科技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研发和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其业务主要聚焦在智能公共服务和智能商业两大领域。依图科技的业务范围已经遍布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境外10多个国家。公司在智能公共服务领域,依图科技提供了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智能商业领域,其解决方案覆盖园区管理、网点服务、安全生产、交通出行和互联网服务等多个场景。依图的核心技术主要围绕计算机视觉展开,涉及深度学习算法、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被应用于多种场景中,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安防、医疗诊断、金融服务、城市管理以及消费电子设备等领域。其开发的人工智能芯片“求索”以及基于该芯片的智能服务器,展示了公司在AI算力硬件方面的研发成果。此外,依图科技在医疗影像分析领域也取得了突破,其肺癌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得到应用。在智能安防领域,依图科技提供了一系列人脸识别系统和其他基于图像分析的安全解决方案,帮助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性和效率。在医疗领域,依图推出了多款辅助诊断工具,如肺部CT影像分析系统等,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规划。此外,依图还涉足了智慧城市建设和金融科技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助力城市的智能化转型,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为便捷和安全的金融服务。尽管依图科技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投入巨大,但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但净利润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达到约73亿元。依图科技的亏损主要源于高额的研发费用和市场开拓成本,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将继续在产品推广和新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公司全称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民企公司简称依图科技员工人数2021年1500+,IPO终止后裁员70%营业收入7亿元(2019)注册资本4,669.8932万(元)市值/估值140亿元(2020)成立时间2012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上海企业官网/(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依图YITU主要业务为蜻蜓眼人像平台、蜻蜓眼车辆平台、医疗图像辅助诊断、人脸认证系统、城市数据处理等主要产品:计算机视觉平台与解决方案:提供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和视频分析技术,为公安、安防、金融、医疗等行业提供智能监控、人脸识别、行人重识别、车牌识别等解决方案。图18:依图人脸识别与轨迹追踪系统智能安防系统:依图的智能安防产品线包括人像识别系统、视频结构化解析系统等,能够进行大规模人脸检索、人员轨迹追踪、人群密度分析等,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智能医疗产品:开发了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利用AI技术进行肺结节、眼底病变等疾病的智能筛查和辅助诊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智能金融解决方案:提供包括人脸识别、证件识别、智能风控在内的多种金融级生物特征认证与风险防控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机构提升安全性和客户体验。智能商业产品:为零售、商业地产等行业提供客流分析、VIP识别、无人值守等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商家优化运营策略和提升服务质量。人工智能芯片:依图也涉足AI芯片研发,致力于为自身和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性能、更低能耗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以支持大规模的实时智能处理任务。关键AI芯片产品:云端视觉AI芯片求索QuestCore*求索芯片是专为云端深度学习视觉推理任务定制的SoC芯片,由依图科技与AI芯片初创团队ThinkForce联合开发,适用于人脸识别、车辆检测、视频结构化分析、行人再识别等多种应用场景深度学习加速:求索QuestCore™采用了专门针对深度学习模型优化的架构,能够在云端高效地执行复杂的神经网络计算。高性能:这款芯片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性能,适用于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低功耗:通过优化设计,求索QuestCore™实现了较低的能耗,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灵活可编程:虽然针对特定任务进行了优化,但该芯片仍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场景广泛:求索QuestCore™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安防监控、交通管理、智慧医疗等,能够处理大量视频流的实时分析需求。伴随着求索QuestCore™的发布,依图科技还推出了一系列基于该芯片构建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旨在利用求索QuestCore™的强大计算能力,解决实际业务中的问题,并提供高效的服务。图19:依图云端视觉AI芯片求索QuestCore*(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依图科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安防、依图医疗、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硬件等。公共安全与智慧城市:政府机关:与公安、国安、司法等政府部门合作,提供人脸识别、视频监控、智能分析等技术,用于犯罪侦查、人口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金融行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认证、风险评估、智能网点等解决方案,提高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医疗健康: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和医疗影像设备制造商,通过AI技术辅助医生进行医学影像诊断,如肺结节、乳腺癌筛查等,以及助力病历信息化、患者身份认证等环节。商业零售与地产:零售业、商业地产和购物中心,提供客流分析、VIP识别、精准营销等智能商业解决方案,优化零售店铺管理和顾客体验。教育行业:学校和教育机构,在校园安全管理、考勤系统等方面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提高校园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交通出行:交通运输行业,包括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提供乘客身份识别、智能安检、通行管理等解决方案。政府公共服务:社保、公积金、税务等部门,通过AI技术提升政务服务窗口的身份认证、防欺诈、便民服务等功能。图20:依图产品展台(四)品牌竞争力分析全栈AI技术能力:依图科技提供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AI解决方案,包括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系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知识图谱、机器人等,这使得它能够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满足多元化需求。全球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依图在人脸识别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曾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主办的全球人脸识别测试中夺得第一,尤其是在低误报率下仍保持高识别准确率,这为其在安防、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行业应用深度结合:依图科技的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多个行业,通过深度理解和解决行业痛点,提供定制化服务,比如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金融风控等,有效提升行业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自研AI芯片:依图致力于研发自主可控的AI芯片,其AI芯片技术遥遥领先,开启了“算法即芯片”的时代,这不仅增强了其技术壁垒,也提高了产品性能,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八、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一)公司概况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数智芯”)是中国领先的通用GPU高端芯片及超级算力系统提供商。公司致力于开发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高性能通用GPU产品,旨在探索通用GPU的赶超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自主产业生态,为全产业提供高端算力解决方案。天数智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自强创新发展道路,力图打造更可信、更高效、更绿色的世界一流算力引擎,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天数智芯的愿景是成为算力引擎,创世界一流。公司认为计算能力是数字社会最基础的资源,而芯片技术是这一能力的最核心的技术。天数智芯的使命是成为智能社会的赋能者,通过专业、智慧、勤奋和创造,研发出世界一流的智能芯片。公司的发展里程碑包括2021年3月发布"天垓100芯片"及"天垓100加速卡",以及2022年4月"天垓100"系列产品累计订单接近2亿人民币。此外,2022年8月,DeepSpark开源社区成立及百大应用开放平台正式上线。天数智芯的管理团队拥有深厚的半导体及通讯领域经验,领导着一支全球顶尖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基础软件设计科学家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具有2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世界级技术专家和10年以上业界经验的核心技术骨干,为公司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天数智芯在技术研发上坚持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的独立设计开发,确保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未来发展的自主性。公司推出的全自研通用GPU训练产品“天垓”系列和推理产品“智铠”系列,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金融、零售、教育、医疗、自动驾驶、工业、电力、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并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2022年,天数智芯完成了超10亿元人民币的C+轮及C++轮融资,融资将助力公司量产AI推理芯片智铠100,开发第二三代AI训练芯片天垓200及300,扩展软件平台,加速AI与图形融合,为算力基建及数字化社会提供强大基础算力。天数智芯的首款7纳米GPGPU芯片“天垓100”在2021年成功点亮,并在2022年3月与新华三达成战略合作,新华三在其主流AI服务器上搭载天数智芯天垓100加速卡并正式在官网对外销售。这款芯片的问世有望打破高端GPGPU领域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为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公司全称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民企公司简称天数智芯员工人数营业收入2亿元(2021)注册资本14,889.6556万(元)市值/估值150亿人民币(2022)成立时间2015是否上市公司否所在省市上海企业官网/(二)主营业务与主要产品主营业务:专注于智能计算领域,聚焦打造高端/云端计算芯片和计算基础软件主要产品:GPGPU云端计算芯片:天数智芯启动了7纳米制程的通用并行(GPGPU)云端计算芯片的设计和研发,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GPU芯片,以应对大规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场景的计算需求。超级算力系统:提供基于自研GPGPU芯片构建的超级算力系统,这些系统能够提供高算力支持,特别适合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企业级软硬件计算力产品:天数智芯开发了一系列配套软件工具、编译器、运行时环境和驱动程序,形成完整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便于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高效地使用其GPU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公司的解决方案还包括针对云计算平台优化的高性能计算架构,能够支持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环境下的弹性计算需求。图21: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天数智芯GPU芯片关键AI芯片产品:云端7nmGPGPU产品卡“天垓100”“天垓100”是一款高性能的7纳米(7nm)制程的云端通用并行图形处理器(GPGPU)产品卡,主要面向云端数据中心的训练和推理任务,也是国内首款云端7nmGPGPU产品卡,标志着中国在高端GPGPU领域的重大突破。技术规格:天垓100基于GPGPU架构,采用TSMC7nmFinFET工艺和2.5DCOWOS封装技术,内建240亿晶体管。它拥有32GBDRAM(HBM2)和1.2TB/s的超大带宽,确保了海量数据并行处理的能力。性能表现:该产品具备高性能的计算能力,32TFLOPS@FP32、128TFLOPS@FP16、256TOPS@INT8的算力表现,能够满足AI训练和推理、高性能数据分析等高负载工作的需求。应用领域:天垓100支持200余种人工智能模型,覆盖了人工智能、金融、零售、教育、医疗、自动驾驶、工业、电力、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天数智芯坚持自主创新,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的独立设计开发,确保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内长期作为国外IP代理的局面。生态兼容性:天垓100支持主流的深度学习开发框架,兼容主流GPU的编程模式,有效对接现有软件生态,易于扩展支持新的算法与应用领域,帮助用户轻松实现无痛迁移。散热与接口规格:板级功耗达到250W,采用全高全长双槽位主被动式散热系统。接口规格为PCIeGen4.0x16lane,共享64GB/s的主控双向带宽和片间互联带宽。量产与市场应用:天垓100已经正式进入量产环节,成为中国唯一量产的通用GPU产品。它的量产和商业应用领先国内同行1至2年时间,累计订单金额已接近2亿元人民币。未来展望:天数智芯将继续坚持走自主发展道路,加速技术创新,推动AI计算与图形渲染融合,探索通用GPU赶超发展道路,打造世界一流的算力引擎。(三)主要市场与大客户针对智能生产制造、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推出了自主创新的超高性能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