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一.声音的传播条件(共2小题)二.探究声音在真空能否传声(共3小题)三.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共6小题)四.回声测距(共12小题)五.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共10小题)六.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共3小题)七.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关系(共2小题)八.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共2小题)一.声音的传播条件(共2小题)1.实验桌上有A、B两个能正常使用且体积较小的手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一个金属刀,满足实验要求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细线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能够传声。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用手机B拨通手机A.小明听到了手机A发出的声音。于是小明认为:水能够传声。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请你针对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2(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见手机铃声。2。2)小华抽尽瓶中的空气后,拨打手机,他还能听到的手机铃声吗: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二.探究声音在真空能否传声(共3小题)。1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此实验说明了。2,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乒乓球在实验中的起到什么作用?c,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近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两个同学的操作合理的是。说明理由。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1)同学们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2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3。。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得出结论;、分析归纳;2D、实验搜集证据;、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音是由产生的。此探究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并由此推理可知三.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共6小题)615m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A1次敲击声B3次敲击声C4次敲击声。)D5次敲击声7.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小红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小明沿铁管在水管的v气=340m/s播速度是v=1700m/sv5100m/s水铁一次响声,则小明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范围是()As<42.5m.≤255mBs36.43mD.255m>s36.4m8v,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有人用锤子敲了123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钢轨的长度为.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9.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20100102030℃声音速度/(m/s)318324330336342348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时声速为m/s。(3)若某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0.3s和0.7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空气温度为0℃,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A.165mB.198mC.231mD.330m4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成功。(高温下/低温下)试验更容易.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A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42)分析与论证:声音的传播需要3验中,碎纸屑的作用是;体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写出两条)?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空气(℃)空气(℃)煤油(℃)水(常温)340346冰铜铝铁323037505000520013241500①;。②四.回声测距(共12小题)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8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位置相距为34m.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没有超速行驶D.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0.85s号间的时间差,可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现测速仪对准匀速行驶的汽车,隔固定时间01s的反射信号时间间隔分别ΔT=0.15s和ΔT=0.20s,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125340m/s大小为m/s。.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ms(•﹣)ms水(5℃)水(15水(20海水(251450冰软橡胶(常温)32301470~505001480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有关;依据是:。。声速大小可能跟有关;依据是:2)设海水温度为℃,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则此处海水深度为m。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1)汽艇静泊在水面时,它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秒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声呐发出声波碰到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6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到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1500m/s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440m2.5s听到隧340m/s1)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隧道口多远?空气温度℃/0510152025……声音速度v/m•s﹣13313343373403433461)如果测得今天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38.2m/s,则今天的气温是2)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沿平直的公路上分别以和10m/s同向行驶,当相距660m时,甲车鸣笛,经过多长时间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立即鸣笛,当甲车司机听到乙车的鸣笛声时,两车相距多远?(当时气温为15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7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在海面发出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用时间是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3)这种装置可用来探究月球等太空中的奥秘吗?为什么?.同学了解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后,为探测两山峰间的距离,来到试问:1)她利用的物理道理是:利用和公式。2。3)写出最后结果表达式:。.下面是两个旅行者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完成以下实验步骤来快速测出悬崖的高度。什么时候使计时工具启动:什么时候使计时工具停止:。。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围在洞口,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不能随便进去,但很想知道山洞大概有多深,这时,小3s后听到比较清楚的回声,你说这个山洞有多深?(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8体进行定位和测速的。如图是一艘静止军舰上的声呐装置的显示器所显示出声波信号发PPnn分别是PP被不明物体反射121212PP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v1500m/s,12不明物体是沿直线正对着军舰匀速行驶。求:1)信号P1遇到不明物体时,该物体到军舰的距离;23)求不明物体的速度。五.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共10小题)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A.振幅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表:甲10cm10cm5cm紧0.2mm20.1mm20.1mm20.1mm2乙紧丙紧丁5cm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的结论是: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有关。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和两根钢丝。3。9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长度/cm直径/cm1.50频率2131125.0031.0048.5022.00128432.50656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2减小”的结论,你觉得他的理由是什么:。3上,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越大时,鼓声越大且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这说明,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27.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想1)利用几根弦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相同。若他选择、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和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小明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2)请你据图2判断,在松紧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点,最低的是按住.关于声现象:101)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空气(15℃)340空气(25℃)3465001531铜(棒)3750大理石3810铝(棒)5000铁(棒)52001324水1497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至少写出两条):。真空中的声速是27出“、654、、21”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的振动引起的。吹(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1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理由是。进行哪项研究:。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小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华的发现及示意图,推理填空: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112)右图的Ⅰ区是口琴的(3)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发生变化的是色音可以在声音的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其目的是改变.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弦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3)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琴、小鼓、钢尺、木板、梳子、若干相同的试管、水等,请你也参与研究,完成实验。选择的器材:。12主要实验步骤:。。记录的实验现象:由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六.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共3小题)发声的音调高低也可能与弦的粗细、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横截面积/cm60/mm20.760.760.761.021.021.02123456铁铁80铁10080铁801001)如果小丽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应选用表中的编号为2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A.分析归纳;B.实验研究;C.D.得出结论。3)如果小丽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应选用表中的编号为4)若选择编号为12、3的实验数据,研究的问题是5学的方法叫做。。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甲10cm10cm5cm紧0.2mm20.1mm20.1mm20.1mm2乙紧丙紧丁5cm松13(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钢丝和钢丝。3)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方法是动。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甲10cm10cm5cm紧0.2mm20.1mm20.1mm20.1mm2乙紧丙紧丁5cm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有关。2)为了探究发声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钢丝和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是为了探究4)该实验的实验方法是七.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关系(共2小题))图甲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的关系;2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143来探究音调与的关系。.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1明声音是由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2声音可以在传播。3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隔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有关。八.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共2小题).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锯条,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151。2A;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3B可听到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大;若拨动钢尺的力的大小保持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尺振动振动产生的。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一.声音的传播条件(共2小题)1.实验桌上有A、B两个能正常使用且体积较小的手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一个金属刀,满足实验要求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细线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能够传声。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用手机B拨通手机A.小明听到了手机A发出的声音。于是小明认为:水能够传声。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手提细线,听到的声音不能排除是固体传声2使用能浸没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物体放置手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小明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16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用手机B拨通手机A,小明听到的声音可能是通过液体传来的,也可能是通过细线传来的,因此得出水能够传声的结论有些牵强;2体放置手机。12)使用能浸没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物体放置手机。2(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能听见手机铃声。22)小华抽尽瓶中的空气后,拨打手机,他还能听到的手机铃声吗:。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真空不能传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当没有抽气时,有传声的介质,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能听见手机铃声;2逐渐变小3)当把空气抽净以后,由于没有传声介质,所以听不到声音;4)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真空不能传声。1234)真空不能传声。二.探究声音在真空能否传声(共3小题)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靠介质。2乒乓球被弹起跳动,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乒乓球在实验中的起到什么作用?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17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近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两个同学的操作合理的是小丽。说明理由因为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使乒乓球跳动,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增大;2a.当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小丽的做法较好。1)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声音的传播靠介质;2a.乒乓球被弹起跳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声音的响度变大,乒乓球弹起的幅度变大;乒乓球跳动。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1)同学们初步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2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18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纸屑3。小不能传声。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得出结论;、分析归纳;D、实验搜集证据;、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EADCB【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讲话时声带发生振动、发声的音叉使水振动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两个现象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据此可以推测如果空气全部抽净时,瓶内是真空时,将听不到声音,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5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据上面的过程知,其探究过程中的步骤依次是:EADCB。1234)EADCB。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19来,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探究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2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看到塑料球弹起。(4)如图④所示,把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并由此推理可知【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真空不能传声。1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2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如图③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泡沫小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4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12)在桌面上撒一些34)变小;真空不能传声。三.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共6小题)615m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A1次敲击声【答案】AB3次敲击声C4次敲击声D5次敲击声【解答】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20由于铁管长15m,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v=可知,t=0.00288s;=≈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0.0441s;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0.1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故选:A。7.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小红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小明沿铁管在水管的v气=340m/s播速度是v=1700m/sv5100m/s水铁一次响声,则小明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范围是()As<42.5m.≤255m【答案】ABs36.43mD.255m>s36.4m【解答】解: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顺序(传声物质)依次是:铁、水、空气。设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水传来的声音,应有:,解得:s≥42.5m,要分辨(相邻的)水和铁传来的声音,应有:,解得:s≥255m,要分辨(相邻的)空气和铁传来的声音,应有:,解得:s≥36.4m,所以小明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s≥255m时,三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均等于或大于0.1s,能听到三次敲击声。255m>≥42.5m间隔小于0.1s0.1s次敲击声。21小明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当36.4m≤s<42.5m时,虽然空气和铁传来的声音时间间隔大于等于0.1s,但两次声音中夹杂着一次从水中传来的声音,使得相邻的两次声音时间间隔小于0.1s,所以,只能听见一次声音。实验中小明只听到一次响声,则小明的位置距离敲击点的距离范围是s42.5m。故选:A。8v,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有人用锤子敲了12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钢轨的长度为.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答案】1)设钢轨的长度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时间间隔ttt=﹣;12所以钢管的长度=B正确;2=C正确;==A错误,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故选:BCD。==D正确。9.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2010010203022℃声音速度/(m/s)3183243303363423481)请你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时声速为339m/s。(3)若某人站在两边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0.3s和0.7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空气温度为0℃,则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A。A.165mB.198mC.231mD.330m4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更容易成功。低温下(高温下/低温下)试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采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如下:26m/s的速度升高3m/s10336m/s℃,声音的速度变为339m/s。(3)根据题意听到两次回声的和为声音从一个峭壁处传到另一个峭壁又反射回来的时那么声音从一个峭壁传到另一个峭壁的时间为听到两次回声的和的一半,即为t=0.3s+0.7s)=0.5s,23根据速度公式峡谷之间的宽度为svt330m/s0.5s=165m。A;4)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而且温度越低时,声音传播的越慢;12339)A4)低温下。.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A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2)分析与论证: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3验中,碎纸屑的作用是放大桌面的振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的声音会大些;2因此听到的声音会小些;3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面上放纸屑的作用是放大桌面的振动。故答案为:1)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课桌(固体)空气(气体)两张课桌紧挨时大小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2)放大桌面的振动。.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写出两条)?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空气(℃)340冰323024空气(℃)煤油(℃)水(常温)34613241500铜铝铁375050005200;①②声速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越快固体中的声速比液体、气体要快。【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较慢。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越12)固体中的声速比液体、气体要快。四.回声测距(共12小题)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8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位置相距为34m.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没有超速行驶D.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0.85s【答案】C【解答】解:A、测试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0.5s=0.25s,由v=可知,测速仪此时与汽车的距离s=v声340m/s0.25s=85mA错误;25、测试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0.4s=0.2s,由v=可知,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时测速仪与汽车的距离s=v声340m/s0.2s=68m信号的位置相距:Δsss85m68m17mB错误;12CD、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是:Δt=0.85s﹣0.25s+0.2s=0.8s,则汽车这段时间的速度:v车===21.25m/s=76.5km/h<80km/hC准确,D错故选:C。号间的时间差,可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现测速仪对准匀速行驶的汽车,隔固定时间01s的反射信号时间间隔分别ΔT=0.15s和ΔT=0.20s,现已知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1340m/s,则根据信息可判断所测汽车在速度大小为8.29m/s。2【答案】远离;8.29。1)因为两次发出和接收时间间隔变大,则说明汽车在远离测速仪。2)由图乙和题意可知,测试仪发出第一次信号到接收信号用时Δ=0.15s,则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与测试仪之间的距离:sv×T=340m/s×0.15s1025.5m,测试仪发出第二次信号到接收信号用时Δ=0.20s,则汽车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时与测试仪之间的距离:sv×T=340m/s×0.20s2034m,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sss34m25.5m8.5m;21=﹣Δ+T=1s﹣×0.15s+0.2s1.025s,26则汽车的速度:。故答案为:远离;8.29。.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m•s﹣)v/(ms﹣)3230水(5℃)水(15水(20海水(251450147014801531冰软橡胶(常温)~50500铁(棒)5200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的温度同一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不同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依据是: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不一样2)设海水温度为℃,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则此处海水深度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3062m。(1)①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故可以看出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据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可以看出,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2)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2s,由v=得海水深度为:=vt=1531m/s×=3062m。1介质的温度;同一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不同;2)3062。27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1)汽艇静泊在水面时,它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秒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声音传播到高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5s2.5s,由v=得汽艇到高山的距离:=vt=340m/s×2.5s=850m。2)由题知汽艇由A→B所用时间:t=,汽艇行驶的路程:=vt艇声音传播的距离为:s+s=v声,s+s+s=2s,v=艇声10m/s+340m/s)×=2ss875m,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850m2)若汽艇以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叫时离高崖875m.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声呐发出声波碰到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到20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7500m速度为1500m/s28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10kHz~20kHz。2)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10s5s,由B与潜艇A的距离:s=vt=1500m/s5s=7500m。3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1020;27500m;3和月球之间的距离。440m2.5s听到隧340m/s1)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隧道口多远?【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设汽车的行驶速度为v,由v=可得:2.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vt,112.5s内鸣笛声传播的总路程为sv,22根据题意:s2s,12即:vt2s,122.5s+340m/s×2.5s=2440m,29解得:v=12m/s。2)由速度公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t340m/s2.5s=850m,如图,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隧道口的距离:d=s声﹣440m=850m﹣440m=410m;1)汽车的行驶速度是12m/s;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隧道口有410m。空气温度0510152025……℃/声音速度331334337340343346v/m•s﹣11)如果测得今天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38.2m/s,则今天的气温是12℃。2)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沿平直的公路上分别以和10m/s同向行驶,当相距660m时,甲车鸣笛,经过多长时间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立即鸣笛,当甲车司机听到乙车的鸣笛声时,两车相距多远?(当时气温为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3m/s338.2m/s时,温度为×5℃=℃。2)此时声音的方向与两车运动的方向相同,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的时间为,所以:340m/st10m/st+660m解得:=2s此时两车间的距离为:=660m﹣(20m/s﹣10m/s)×=640m;甲车听到鸣笛声时所用的时间为t340m/st′+20m/st′=640m甲车听鸣笛声时所用的时间为:′≈1.8s30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40m﹣1.8s×(20m/s10m/s)=622m1122)当相距660m时,甲车鸣笛,经过2s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立即鸣笛,当甲车司机听到乙车的鸣笛声时,两车相距622m。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在海面发出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用时间是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3)这种装置可用来探究月球等太空中的奥秘吗?为什么?【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仪﹣﹣﹣﹣﹣﹣声呐,用声呐来探测海底沉船、鱼群等。2)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沉船的时间:=0.24s=0.12s,v=,∴海面到沉船的距离:=vt=1500m/s×0.12s180m。3奥秘。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声呐;2)沉船在海面下180m;3)这种装置发射的是超声波,太空中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学了解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后,为探测两山峰间的距离,来到31试问:1)她利用的物理道理是:利用和公式SVt(2大喊一声后测出两山回声时间即第一次听到回声的时间1和第二次听到的回声时间23)写出最后结果表达式:=170(t)。。。1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该实验利用的物理道理是回声,测出时间后用S=Vt计算出距离;故答案为:回声;=。2时间是t,声音到达右边山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t;12故答案为:大喊一声后测出两山回声时间即第一次听到回声的时间1和第二次听到的回声时间。3)则两山峰之间的距离是SVt340m/s×170t12故答案为:S170(t12.下面是两个旅行者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完成以下实验步骤来快速测出悬崖的高度。什么时候使计时工具启动:看到石头落入水中时。什么时候使计时工具停止:听到石头落入水中的声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从看到石头落入水中时开始计时,到听到石头落入水中时停止计时,根据声速即可计算声音的传播距离,即为悬崖的高度。故答案为:①看到石头落入水中时;②听到石头落入水中的声音时;③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围在洞口,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不能随便进去,但很想知道山洞大概有多深,这时,小3s后听到比较清楚的回声,你说这个山洞有多深?(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32【答案】山洞深为510m。【解答】解:声音从山洞底传到人耳的时间:=3s=1.5s,由v=知,山洞深:svt340m/s1.5s=510m。答:山洞深为510m。体进行定位和测速的。如图是一艘静止军舰上的声呐装置的显示器所显示出声波信号发PPnn分别是PP被不明物体反射121212PP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v1500m/s,12不明物体是沿直线正对着军舰匀速行驶。求:1)信号P1遇到不明物体时,该物体到军舰的距离;23)求不明物体的速度。1)信号P1遇到不明物体时,该物体到军舰的距离为18000m;2)不明物体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75m;3)不明物体的速度为78.9m/s。1)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信号P到接收到信号n经历的时间为24s,11v=可得,信号P1遇到不明物体时,该物体到军舰的距离为:=vt=1500m/s×24s18000m;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发出信号P到接收到信号n经历的时间为23.9s,22v=可得,信号P2遇到不明物体时,该物体到军舰的距离为:′=vt′=1500m/s×23.9s=17925m;不明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ss′=18000m17925m=75m;3)如图:33第一列波单程运动的时间=第二列波单程运动的时间==12s,=,﹣=12s1s=(因为晚发出由于不明物体和第二列波相向运动,剩下的问题就是相遇问题,相遇过程它们运动时间相等。所以,不明物体移动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不明物t=t﹣(t1s)=0.95s。21列剩余2第所以,不明物体移动的速度:′==78.9m/s。1)信号P1遇到不明物体时,该物体到军舰的距离为18000m;2)不明物体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75m;3)不明物体的速度为78.9m/s。五.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共10小题)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A.振幅不同【答案】D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解答】解:按下慢速的按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的频率变小了,所以听到的声音比原来的女声低沉。故选:D。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表:34甲乙丙丁10cm10cm5cm0.2mm20.1mm20.1mm20.1mm2紧紧紧松5cm(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粗细有关。(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乙和丙两根钢丝。3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123)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1)由于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因此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123)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长度/cm直径/cm频率125.0031.0048.501.502.002.502131128465623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32减小”的结论,你觉得他的理由是什么:不能,因为该过程中并没有控制变量,长度35和直径都在变化。3上,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越大时,鼓声越大且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这说明鼓声越大,振幅越大,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起放大作用,用乒乓球弹起的高度代替鼓面的振幅。【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2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3面的力度越大时,鼓声越大且乒乓球跳动的高度越高,这说明鼓声越大,振幅越大,该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起放大作用,用乒乓球弹起的高度代替鼓面的振幅;1323)鼓声越大,振幅越大;起放大作用,用乒乓球弹起的高度代替鼓面的振幅。27.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想1)利用几根弦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相同。若他选择、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a和b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小明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请你据图2判断,在松紧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A点,最低的是按住B36【解答】解:(1)①由图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选择琴弦b、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由图示可知,可以选琴弦a、b进行实验;小明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由图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低的是按住B1长度;ab;2)AB。.关于声现象:1)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空气(15℃)340空气(25℃)3465001531铜(棒)3750大理石3810铝(棒)5000铁(棒)52001324水1497①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至少写出两条)真空中的声速是介质种类:。027出“、654、、21”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吹(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瓶内的空气柱的振动引起的。G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声速是0m/s。372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G瓶中的空气柱最短,所以吹G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若敲击瓶口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水的质量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敲A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1介质种类;温度;02)瓶内的空气柱;②G;1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ad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理由是材料不同,长度也不同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a、c进行哪项研究: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选择a和d。2)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3)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4)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1a24a、;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小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华的发现及示意图,推理填空:1)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慢2)右图的Ⅰ区是口琴的低(3)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发生变化的是响度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口琴在发生时是由于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2较的铜片薄较短,故Ⅰ区发出的音调最低,Ⅲ区发出的音调最高。3)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故发生变化的是响度。123)响度。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音色紧程度,其目的是改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公园里,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来的;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我们还能分辨不同种类的鸟发出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小鸟的音色不同;弹吉他时要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故答案为:空气;音色;音调。.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弦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为了研究猜想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39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2)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3)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小李在实验过程中,粗细和松紧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2弦的长短,改变弦的音调;3)使琴弦的粗细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1)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2)改变弦长、改变音调;3)增加粗细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的琴弦。琴、小鼓、钢尺、木板、梳子、若干相同的试管、水等,请你也参与研究,完成实验。选择的器材:小提琴。主要实验步骤:手不按琴弦拉小提琴的琴弓,听声音的高低。用手按住一部分琴弦再拉小提琴的琴弓,听声音的高低。记录的实验现象:手不按琴弦时,听到声音的音调低。。按琴弦时,听到声音的音调高。。由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音调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选择的器材:小提琴。实验步骤:手不按琴弦拉小提琴的琴弓,听声音的高低。用手按住一部分琴弦再拉小提琴的琴弓,听声音的高低。实验现象:手不按琴弦时,听到声音的音调低。按琴弦时,听到声音的音调高。结论: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音调低。40六.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共3小题)发声的音调高低也可能与弦的粗细、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横截面积/cm60/mm20.760.760.761.021.021.02123456铁铁80铁10080铁801001)如果小丽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应选用表中的编号为2、42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A.分析归纳;B.实验研究;C.D.得出结论。3)如果小丽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应选用表中的编号为4)若选择编号为12、3的实验数据,研究的问题是5学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4、5音调与长度的关系。。1242CBAD34545)控制变量法。【解答】解:实验中弦的松紧保持不变。1择材料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2、。2C提出问题B实验探究;A分析归纳;D得出结论。所以顺序为。3择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加油罐采购合同范本
- 锡山区餐饮投资合同范本
- 物业空调安装免责协议书
- 灌溉水渠修复协议书范本
- 用工程货款买房合同范本
- 法律欠款回收协议书范本
- 腻子工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 父母卖房给子女合同范本
- 机械厂临时工合同协议书
- 砖窑摊位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5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解析)
- 2025届江苏省镇江市联考英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河道采砂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 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城市极端复合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美术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 北森心理测评试题及答案
- 政府补助专项管理制度
- T/CECS 10064-2019绿色建材评价LED照明产品
- DB32/T 3669-2019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规范
- 2023 植入式静脉给药装置护理技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解读
- 药房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