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者先概括地介绍了这幅画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然后具体介绍了这幅画的内容:画面结构、画上的街市、人物和历史故事。最后讲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感受《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的艺术价值,体会我国古代画家的爱国情怀;二是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表达情感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3-5小节,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爱国情怀。3.在前两节的学习基础上,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的表达方法,并能有所选择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三、教学重点: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学生通过读、思、议、说、看各种方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四、教学难点:本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十分丰富,错综复杂,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物展台、教学软件《清明上河图》。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教师配乐解说:这样气魄雄伟的画卷,在我国堪称独一无二,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收藏了一件复制品。它就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幅举世闻名的古画吧!板书课题。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教师出示图片并配乐解说,学生交流后概括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学生只要说到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即可)3.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面和概括内容,学生对这幅画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互查。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随机出示词语:名扬中外举世闻名风俗画绝技崭新追溯一览无余惟妙惟肖啧啧称赞欺行霸市乘机勒索官运亨通前俯后仰呼啸而过戛然而止寒暄大腹便便神情自若熟视无睹耳闻目睹等。学生读词并正音。4.再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文章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及艺术价值。按照“总一分一总”的顺序来写)【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地位,可以看作是文章的“总起”。)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它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为“分说”部分。)重点指导朗读。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进一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它是文章的“总结”部分。)重点指导朗读。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它是“分说”部分的前奏。)重点指导朗读。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各段之间的联系,弄清文章的结构特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四)品读课文,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画面内容的?2.指名说。3.对照画面,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画面内容的?分别写了画中的哪些具体内容?重点写了什么?4.学生交流后归纳:(1)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有的正待过拱桥,有的经过踏青扫墓归来的队伍,从驮工挥动的梢棒和帽檐一动一策中,我们好像听到了那嘀嘀咕咕的驴蹄声。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简简单单几笔,就使画作开卷处洋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2)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两岸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行人如织,车水马龙,“街衢”一词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同时,画面上还有“脚店”、“香铺”、“狮子楼”等各色店铺,医药、饮食、书画等经营行业一应俱全。特别是各店铺前挂着的不同形状的招牌旗帜,这些“彩楼欢门”和“九经路”,使整幅画面大而有序,小而不繁。(3)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店铺,车水马龙的街道,“每一举手,所向千万人”的气势扑面而来,可以看到,画面中段的那些骑着牲畜或徒步的人、以及船运工们,都往这里聚集。在“上土桥”和“穿过大街”的自然过渡中,“桥头的一对大宋官兵”仿佛正目不转睛监视着过往行人。两旁的屋宇、树木等仍历历在目,“一缕斜阳”也未忽略。这些细节都十分严谨而熨帖。5.齐读第三自然段。6.品读第四自然段。这幅画有什么艺术价值?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艺术价值的?再读这一段,学生交流后归纳:作者引用名人的话和其他内容来衬托《清明上河图》的价值,还举了例子来说明《清明上河图》的重要地位。最后再次点明了这幅画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部不朽作品”。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思、议、说、看各种方式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齐读全文。2.总结: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著名作品,展示了它所描绘的北宋城市的风俗人情,使读者对这幅图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产生了仔细观察图画的兴趣。同时作者条理清楚、用词准确,也使我们对说明性文章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感受作者的写作方法及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课后作业,拓展延伸。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试着向别人介绍一幅你喜欢的艺术品或画作,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语言要生动。【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感受本文生动的语言和作者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的写作方法。通过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还感受到了作者条理清晰、用词准确的写作方法。这幅画作为我国绘画史上的不朽之作,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以及感受作者条理清晰、用词准确的写作方法。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传播的法律与道德考量计划
- 银行事后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2025年总结
- 探索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知识深化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众筹智慧的网络编辑师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语种考试的课程设置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时间节点试题及答案
- 评估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学习效果的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多元视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专业技巧试题及答案
- 方太营销案例分析
- 2023年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通信与广电工程)》考试真题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表
-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示范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
- GB/T 25742.4-2022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第4部分:表示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GB/T 14823.2-1993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刚性绝缘材料平导管
- 北医安全法规考试题
- 2023年宜昌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 抗拔桩裂缝计算表格(自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