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36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36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36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赢在微点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高效作业36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高效作业(三十六)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4·吉林高三统测)李贽并未确定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确定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解析依据题干中“李贽并未确定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确定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等信息分析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这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C项正确;明清之际儒学并不是背离传统儒学思想,李贽言行的价值在于其批判性,故A项错误;依据设问中“在当时”可解除B、D两项,这两项都是明清儒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答案C2.(2024·营口高三调研)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A.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B.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C.确定人的私欲的正值性D.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解析李贽批判传统权威,提倡思想自由,“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说明李贽主见确定人的私欲的正值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对程朱理学观点进行批判,故A项错误;B项中“唯一的人性”说法过于确定;D项中“大公无私”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C3.(2024·沧州高三联考)对于法律与君主的关系,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君主要用严刑峻法确立和维护君主的确定权威,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两者的观点迥然不同。形成这样的历史叙述,首先须要()A.据史料提出自己的相识B.考证相关史料真伪C.探讨分析比较史料异同D.搜集整理相关史料解析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观点进行考证之前首先要搜集整理相关史料,在考证相关史料真伪之后,再通过探讨分析比较史料的异同,依据史料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相识,因此D项是第一步,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的“首先须要”的要求,解除A、B、C三项。答案D4.(2024·滨州高三评估)顾炎武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认为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行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A.认为前人探讨成果不行超越B.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C.强调学术探讨的自主创新D.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调查探讨解析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行无,而后为之”说明顾炎武强调学术探讨的创新和独立思索,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的“必古人之所未及就”不符,解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世致用的精神,故B项解除;顾炎武只是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发表看法,故D项与材料不符,解除。答案C5.(2024·泉州高三期中)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主见人人同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解析顾炎武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全部人都有责任。这就否定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故选D;A、B、C三项与题意无关,解除。答案D6.(2024·广东韶关高三调研)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说明,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随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见()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解析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臣职责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认为君主及其官吏应当敬重百姓,不应当对百姓苛捐杂税以保证自己的享乐,这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传承,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经世致用,故A项错误;西方启蒙思想的兴起晚于黄宗羲时代,故B项错误;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故D项错误。答案C7.(2024·固原高三评估)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行得见”。由材料可知,王夫之()A.认为人欲也是天理B.主见“致良知”C.彻底批判儒家思想D.强调经世致用解析材料“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行得见”,可见王夫之认为天理人欲不行分,故选A;主见“致良知”的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解除B项;王夫之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没有彻底批判儒家思想,解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做学问要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解除D项。答案A8.(2024·张家界高三诊断)古代思想家唐甄大胆指责专制君主和官员,视其为盗贼。同时他又大谈为君之道:节俭、用贤、纳谏、重民、明赏罚等。这反映了唐甄()A.跳出了传统儒家的窠臼B.具有“君主立宪”思想的萌芽C.“经世致用”思想的进步D.缺乏反封建的建构蓝图解析从材料“指责专制君主和官员”“又大谈为君之道节俭、用贤、纳谏、重民、明赏罚等”可看出,唐甄在批判之余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设性看法,他的方案还是儒家传统的那一套,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言及对君权约束,所以与立宪毫无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项解除。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8分)9.(2024·十堰高三统考)黄宗羲、严复两人的思想具有理论视界的一样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静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材料二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而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严复《辟韩》(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10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严复和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缘由。(10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8分)解析(1)据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见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结合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回答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即可。(2)差异: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对该制度下君臣等关系进行改良,要求限制君权。依据材料二“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知严复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缘由: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汲取了先秦民本思想;严复则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3)意义:结合维新思潮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回答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树立:从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等角度来回答。答案(1)主见: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条件: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