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二轮·讲练测
课标要求总体要求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具体要求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课标要求具体要求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4.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主要考点一、写法赏析考点1.选材特点: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多角度性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3.表现手法:衬托、伏笔与照应、象征、对比二、语言赏析考点1.修辞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反复2.用词赏析: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3.句式特点: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特殊句式4.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5.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平实、幽默讽刺、典雅凝练。主要题型一、修辞手法赏析题1.辨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2.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增强语势、突出情感等)。二、词语/句子赏析题1.赏析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关键词的表达效果。2.分析句子的描写方法或句式特点(如长短句、整散句)。主要题型三、表现手法分析题1.分析象征、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2.理解手法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或主题揭示的作用。四、构思技法分析题1.分析段落或标题的结构技法。2.理解线索、伏笔与照应等结构技巧的功能。命题预测一、选材范围拓展化1.课内外结合:选文从课本延伸至《读者》《青年文摘》等课外读物,注重文化多样性与人文精神的传递,如2024年多地试卷出现反映青少年成长、社会热点或革命文化的文章。2.贴近生活实际:聚焦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校园、家庭),增强情感共鸣,例如通过成长经历类文章考查学生对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理解。二、题型设置主观化1.主观题比重增加:传统选择题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结合文本分析的主观题,如“分析某段环境描写的作用”“赏析句子的修辞手法”。2.开放性试题增多: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如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谈对主题的感悟,或对比不同文本的写作手法差异。命题预测三、能力考查综合化1.深层理解能力:从识别修辞手法转向分析其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例如要求解释比喻的相似点如何服务于主题。2.结构与主题关联:强调表现手法(如象征、伏笔)对情节推进和主题深化的作用,例如通过双线结构分析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3.文化素养渗透:结合革命文化、传统文化等内容,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挖掘,如通过历史事件类文章分析象征手法的运用。命题预测四、考点聚焦精细化1.语言赏析:侧重动词、形容词的精准性分析,关注描写方法与情感表达的关系。2写作手法:高频考点包括对比、象征、衬托等,要求结合文本具体说明手法如何塑造人物或深化主题。结构作用题从单一段落扩展到标题、线索的综合分析。3.主题探究:强调手法与主题的关联性,例如通过对比手法揭示社会矛盾,或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变化。五、命题方向创新化1.跨文本比较:引入多篇文本进行对比阅读,考查写作手法的异同。2.情境化任务:设置模拟真实阅读场景的问题。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二轮·讲练测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二轮·讲练测考点写法与语言赏析【真题研析】►考法一修辞手法赏析题►考法二词语/句子赏析题►考法三表现手法分析题►考法四构思技法分析题 【核心精讲】►知识点一记叙文语言鉴赏►知识点二记叙文表现手法►知识点三记叙文构思技巧【命题预测】
《馕》
李娟(内容略)(选自散文集《羊道》,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品味语言。(1)这个过程无时无刻地,一点点地降解着一切生命的突兀尖锐之处。(2)浓烈而幸福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毡房。每当我进进出出,都挣扎其中,扯心扯肺。典例1(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修辞手法赏析题考法01(1)降解,化学术语,此处用来比喻矛盾冲突在生命中的化解过程,生活让人逐渐变得成熟、平和。(2)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香气对“我”产生的强大诱惑和“我”全力对抗诱惑的心理感受,不仅突出了“我”对馕的喜爱,而且写出了馕带给“我”诸多的生活感悟。《海棠花开》曹志芳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扎进”“大摇大摆”“畅快地”用语活泼,生动地描绘了蜜蜂的辛劳,侧面写出了海棠花开得旺盛饱满。B.第⑦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爱比作心牢,把“我爱你”这句话比作隆冬,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爱的厌恶之情。C.第⑧段画线句子中“沉默的青山”“静谧的大海”,“无声也震耳欲聋”“无形也宽广深邃”,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D.第⑨段以景结情,用“落英缤纷”“果子在夏日的阳光里笑嘻嘻地捉着迷藏”照应开头,升华了情感,深化了主题。典例2(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修辞手法赏析题考法01“我”年少时不善于表达爱,情感内敛,不敢对别人说“我爱你”这句话,把“我爱你”这句话比作隆冬,表现“我”对表达爱的困难B《巴颜顺的作战靴》李宏⑦巴颜顺蹬上靴子,轻轻一跃,身手矫健地攀上一米多高的驾驶室,踩离合,点火,轰油门,平稳地将重达数十吨的导弹发射车开到了对岸。⑰又到了进坑道驻训的日子,没有阳光,与世隔绝。(节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请结合语境,品味小说的语言。(1)第⑦段画线处,句式短小,富于表现力,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请品味第⑰段中加点字“又”的精妙之处。典例3(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词语/句子赏析题考法02(1)句式短小,简洁有力,突出了巴颜顺行动的迅速和果断,表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勇敢和担当。(2)“又”字表明巴颜顺多次向新兵吹嘘自己的经历,体现了他对过去荣誉的自豪和对新兵的激励,也表现了他性格中的直爽和本真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以汪曾祺的散文《夏天》作为阅读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1.作者笔下的花草、瓜果、昆虫皆有意趣,如苍耳叫做“万把钩”,因为它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请再找出两例赏析命名的生动之处。典例4(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词语/句子赏析题考法02示例:①“巴根草”,因贴地生长,见缝扎根,非常顽强,拉扯不断而得名,既写出了巴根草的附地性,也写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②“臭芝麻”,芝麻言其形、色,又奇臭无比,以此命名。③“奶奶哼”,突出它的瓜肉极面,适宜老人吃,奶奶一边吃,一边“哼”,故此得名,极具画面感,生活气息浓郁。④“侉叫蛐子”,因叫声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呱呱呱呱”很吵人而得名。2.汪曾祺的散文,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品读下面的画线句子,体会语言的独特韵味。(1)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2)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典例4(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词语/句子赏析题考法02(1)示例:白描手法写它的颜色;拟人手法,“命薄,楚楚可怜”描绘了它的情状,也写出它的单薄、脆弱、花期不长,表达了作者对秋葵的心疼怜爱。(2)示例:语言如话,描写生动,短句紧凑活泼。剖瓜的咔嚓之声,瓜破时的凉气,有声音,有感官,特别是写眼睛的凉表现出惬意之情。班级开展“自然·感悟”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遇见白玉兰》赵克红(选自《散文选刊》2024年第6期,有删改)托物言志是文学作品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下面的小贴士,请你说说本文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的。典例5
(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表现手法分析题考法03小贴士所谓“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关键要有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找到物象的主要特点与所要抒发的情志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在此基础上写景状物,寄富情思,抒发志向。本文借助白玉兰这一形象,通过描绘它直立向上的花姿、洁白温润的花色、清幽淡雅的花香这些外在美,进而挖掘出其高冷又热情的气质、独自灿烂的孤勇、魂归泥土的从容这些内在美,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白玉兰花及其内在品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具有白玉兰内在美的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典例5
(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表现手法分析题考法03小贴士所谓“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关键要有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体验,找到物象的主要特点与所要抒发的情志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在此基础上写景状物,寄富情思,抒发志向。《秤砣消》木兰②父亲在乡镇工作的那几年,是我儿时在大自然的游乐场里玩得最“野”的时光。下河,上树,去大山里走访每一处溶洞,乐此不疲。脸晒黑了是小事,裤子刮破了也是小事,只是在乡野里混久了不太讲卫生,脏了的小手照旧在身上乱擦乱搓。于是疹子一拨又一拨长出,全身奇痒无比,按捺不住把它抓破,又演变成一个个脓疱,每每疼得我心发慌、茶饭不思、眼泪巴巴。父亲气极,严厉呵斥我的顽劣和自食其果。母亲惯我宠我,每次都内疚万分:“都怪我,太忙了,没有好好看管她。我去采点秤砣消来。”在父亲的叱责中,“秤砣消”三个字无疑是我的救星。(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04月20日第08版)第②段中,父亲和母亲对“我”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典例6(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表现手法分析题考法0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结合第②段“父亲气极,严厉呵斥我的顽劣和自食其果。母亲惯我宠我,每次都内疚万分:‘都怪我,太忙了,没有好好看管她。我去采点秤砣消来。’”可知,父亲对我态度严厉,满是责怪,而母亲对我百般宠爱,满是自责和愧疚;以父亲的严厉和责怪与母亲的宠爱和自责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衬托出母亲对我的包容和宠爱。结合第⑥段“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今天天气太热,太阳太大,她不想我去受热,便在中午时一个人采了秤砣消回来,我只管去她那里拿就是了”和第⑦段“即使我已成人,她还像老牛护犊一样护着我”可知此处母亲的宠爱女儿的描写为下文记叙母亲怕女儿受热而独自去采“秤砣消”的事情做铺垫,塑造了一位深爱女儿,呵护女儿的伟大母亲形象。典例6(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表现手法分析题考法03
《陪
考》(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6月6日,有改动)文章有多处伏笔暗示父亲在公园的长椅上睡觉,请写出其中两处。典例7(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构思技法分析题考法04①翌日,我一觉醒来,发现父亲不在,床铺收拾得齐齐整整,床单也平展得没有一丝皱痕,就好像昨晚根本没有人睡过似的。②吃饭时,我发现父亲脸上有些倦色,还不断地打着哈欠。③晚饭后,父亲又像昨天那样,对着我扔下一句:“你早些睡吧,好好养足精神,明天继续好好考!”然后就又出门去公园里纳凉了。《契
阔①》王若冰(节选自《尘世疆界》,有删改)【注】①契阔:出自于《诗经》中的《国风·邶风·击鼓》,原句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巧妙的设置往往能使简单的情节尺水兴波。本文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两种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暗示在小说中就是指不把意思完全说破,而是适可而止,留给读者发挥想象的空间,让文章意蕴悠长。本文也有多处暗示,请找出其中三处并加以分析。典例8(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构思技法分析题考法04(1)设置悬念。小说开头写父亲“一定要去住养老院”“怒火像是要把整个房子点燃了一般”,使读者急切想知道父亲“双眼喷火”的原因。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情节的发展。(2)运用对比。母亲吵架时的气势逼人和父亲离家后的“崩溃大哭”“不唱不跳”“发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亲一开始离家的潇洒和后来想急切回家的表现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父亲的沉隐内敛和母亲的开朗活泼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对比突出了父母之间的相互挂念和关爱,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爱情的真挚和美好。(3)铺垫蓄势。作品中父亲先后多次说要去养老院,为下文真去养老院做了铺垫,突出了父亲对母亲的依恋。典例8(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构思技法分析题考法041.巧妙的设置往往能使简单的情节尺水兴波。本文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两种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标题“契阔”,暗示父亲和母亲会相爱相伴、终老一生。(2)第⑨段父亲劝三十多岁的“我”要成家,表现了父亲对美好婚姻生活充满信心。(3)第⑨段中父亲说“我和你妈的事你不用操心,我自有分寸”暗示父亲对母亲很了解,会妥善处理这次矛盾。(4)第⑭段母亲不唱不跳,整天一句话也不说,坐在院子里发愣,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的依恋。(5)第⑲段母亲为父亲备酒、炒菜、泡茶,表现母亲对父亲的关爱。(6)结尾母亲唱《凤还巢》,暗示了父亲归来,父母和好如初。典例8(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构思技法分析题考法042.暗示在小说中就是指不把意思完全说破,而是适可而止,留给读者发挥想象的空间,让文章意蕴悠长。本文也有多处暗示,请找出其中三处并加以分析。知识点1记叙文语言鉴赏方法一、修辞手法角度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表达作者情感2.排比:增强语势,突出情感或事物特点3.对比:突出事物差异,深化主题二、词语运用角度1.动词:精准描绘动作,体现动态感2.形容词:细腻刻画事物特征3.叠词:增强节奏感和画面感三、句式结构角度1.长短句结合:增强语言节奏感2.设问/反问:引发思考,强调情感3.整散句结合:灵活表达情感知识点1记叙文语言鉴赏方法四、表达方式角度1.描写:(1)环境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2)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2.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五、语言风格角度1.平实自然:如朱自清《背影》的质朴语言2.生动活泼: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趣描写3.含蓄隽永: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留白艺术知识点2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一、对比手法:将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作用: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情感表达或主题。二、象征手法: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概念或思想情感。作用:含蓄深刻,引发联想。三、伏笔与铺垫1.伏笔:前文暗示后文情节,形成呼应。2.铺垫:为关键情节的出现进行准备。四、欲扬先抑:先贬低后褒扬,形成情感反差。作用:突出人物形象,增强感染力。五、托物言志:借助特定事物表达作者的志向或情感。作用:使抽象情感具体化。知识点2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六、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作用:情景交融,营造意境。七、设置悬念:通过疑问或矛盾吸引读者兴趣。作用:增强文章吸引力,引发思考。八、以小见大:通过小事反映重大主题或普遍道理。作用:以平凡见深刻,增强作品现实意义。九、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或环境间接表现主要对象。作用:避免直白,丰富人物形象。十、首尾呼应:开头与结尾内容相呼应,形成结构闭环。作用:强化主题,使文章结构严谨。知识点3记叙文构思技巧1.线索贯穿:以某一事物、人物或情感为脉络串联全文。作用:使情节紧凑,主题集中。2.悬念设置:通过疑问或矛盾引发读者好奇。作用:激发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3.双线结构:明线(事件/人物)与暗线(情感/主题)交织。作用:深化主题,丰富文章层次。4.首尾呼应:定义:开头与结尾内容、情感或主题呼应。作用:强化主题,结构严谨。知识点3记叙文构思技巧5.倒叙插叙(1)倒叙:先写结局或高潮,再回溯事件。(2)插叙:中断主线,插入相关往事。6.以小见大:通过细微事物反映深刻主题。作用:使主题具象化,增强感染力。7.误会巧合(1)误会:因信息差引发矛盾冲突。(2)巧合:偶然事件推动情节发展。
(2024·广东中山·一模)1.新考法《送行淡月微云①》包利民①天微微放亮,无声无息的风带着尖锐的冷意时常钻进眼睛里。我们都不说话,低头往前走,只有脚下的雪不沉默,村庄里还残留着过年的氛围,几户人家院子里高高的红灯笼还亮着。到了村口的高坡上,父亲停下来,回头看我们,我们也看着他。②父亲笑了一声,背起那个大旅行包,大步向村外走去。他要步行十八里路,去镇上坐火车。我的眼中有泪,却不是因为溜进去了冷风。抬头,一片薄薄的月印在天上,也有云,却轻淡如风里稀散的炊烟。父亲的背影把我们的目光越牵越长。我不知道那样的时刻,父亲是怎样的心情,能不能感受到排在背上的濡湿的目光。③在清晨送别,那份离情便和新的一天一同开始,和太阳的脚步一同启程的,还有心底的思念。云和月,不管多少里的相随,都是来自故地的情思。④我离开故乡的小城时,也是一个清晨,母亲送我到门口。我能感受到母亲的目光,还有目光里流淌的不舍。我一路穿过几条冷清的街道,走向城外的火车站,感受到了秋的凉意。看到天上淡淡的月,还有几片浅浅的云,心底那份漂泊之感愈发浓重,我知道,当我踏出这个小城,便开始了无依无着的岁月。
(2024·广东中山·一模)1.新考法⑤从此,每在清晨看到淡月微云,都会记起曾经的那次离别,心里依然缠绕着母亲的目光和自己空空的足音。⑥相比于清晨的送别,黄昏的送别就多了几分凄清,特别是秋日的黄昏。许是山间水畔总有西风芦苇,再加上斜阳涂抹衰草连天,那样的情境与心底的离愁相互洇染,自然天地间满是骊歌。⑦很多年前的秋天,年轻的我去那个偏远的山村,当了一个月的代课老师,虽然那么短的时光,却让我失落烦躁的心平复如岭树山云,并葱茏着许多的希望。离开的时候,也是将近傍晚,山里的黄昏来得早,那群孩子送我。孩子们陪我上山下山,穿林过桥,转过一个弯,便遇见天上那弯月。而远山正吞没着夕阳,丝丝缕缕的云变幻着颜色,在孩子们眼中写下生动的影子。⑧我回头看那群上山的小小身影,他们也不停地回头看我,我们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在我们中间不但隔着重山叠水,还隔着那么悠长的岁月。即使近三十年过去,他们眼中的月光云影,依然是我生命中永远的暖。
(2024·广东中山·一模)1.新考法⑨而有一种送别,却是那么疼痛。那是我带着父亲的骨灰,驾车回老家的祖坟入土为安。启程的时候,天还未明,山回路转间,我能看见若隐若现的月。天渐渐地亮了,就像车从黑夜驶出来,我在心底不停地念着:爸,三年了,我今天送你回家!一路上,喜鹊一群又一群地飞,出了山口,大平原扑面而来,心底涌动着亲切而熟悉的感受。⑩离开墓地的时候,清晨还未散去,月不见了,云却悠悠而来。走在田间细细的路上,我知道父亲在看着我,爷爷奶奶也在看着我,他们送我离开。这样的送和别,回想起,总能疼出许多怀念。⑪云和月一直都会在,无言地看着这世间的别离。可我却希望,每一次别离,每一次漂泊,都能如云洁净,如月无尘。那么,送行我的那些目光,也会温暖而清澈,照亮我脚前的路。【注释】①出自苏轼《临江仙·送钱稳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惘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24·广东中山·一模)1.新考法1.梳理文章内容,围绕“送行”,完成表格。送行“我”的情感家人送行父亲伤感(1)
漂泊学生送行老师(2)送行父亲入土疼痛2.根据理解,为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设计一处朗读的重音和语速,并简述理由。母亲送行孩子温暖示例:朗读“悠长的岁月”时语速要慢,在舒缓的朗读节奏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漫长悠久,更体现出孩子们送行体现出的纯真的爱对“我”人生影响之久。
(2024·广东中山·一模)1.新考法3.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1)我们都不说话,低头往前走,只有脚下的雪不沉默,村庄里还残留着过年的氛围,几户人家院子里高高的红灯笼还亮着。(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2)虽然那么短的时光,却让我失落烦躁的心平复如岭树山云,并葱茏着许多的希望。(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运用衬托(或:反衬、侧面烘托、对比等)的表现手法,通过雪的“不沉默”反衬“我们”的沉默不语,代表温暖与团聚的“红灯笼”反衬“我们”的送行与别离,突出了“我们”对送行父亲的不舍与伤感。(2)“葱茏”意思是草木青翠而茂盛,这里活用作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给山区孩子当代课老师的短暂时光使“我”内心充满了希望。
(2024·广东中山·一模)1.新考法4.分析标题《送行淡月微云》的妙处。【注释】①出自苏轼《临江仙·送钱稳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惘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①概括文章内容,文章围绕着“送行”这一主题展开,分别讲述了四个关于送行的故事;②充当文章线索,送行时的云、月景色的描写贯穿全文;③引用古诗词,富有诗意,吸引读者;④暗示文章主题:人生中有很多离别,但这些送行也如云月般洁净无尘,寄托亲友的美好祝愿,温暖而清澈。《春风》林斤澜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2024·广东江门·一模)2.新考法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叛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楂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2024·广东江门·一模)2.新考法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得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 课件 09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山东省平邑县温水镇中学2025年中考模拟调研卷语文试题(二)含解析
- 枣庄职业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结构与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实验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一中2025届高考英语试题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陵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张北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五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文登市2025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
- 机动车检测站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作业指导书
- 关于环保的英文
- 物业交接流程、表单和注意事项
- 架子工班组管理协议和奖罚制度
- 汕尾品清湖新区揭牌仪式活动V1-0110
-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
- 腹部按压技巧肠镜检查辅助技巧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地籍与地籍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