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管理规定TOC\o"1-2"\h\u7273第一章总则 126081.1目的与依据 1259411.2适用范围 1174441.3基本原则 232240第二章信息安全组织与职责 264192.1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2195952.2部门与人员职责 218478第三章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3258743.1风险评估 3105443.2风险处置 328135第四章信息安全技术防护 321064.1访问控制 3278524.2加密技术 47585第五章数据保护管理 4173975.1数据分类与分级 4269345.2数据存储与传输 410411第六章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4135226.1事件监测与报告 4266806.2事件处置与恢复 524615第七章监督与检查 5135467.1内部监督 5266567.2外部检查 517518第八章附则 6282588.1解释权 645708.2施行日期 6第一章总则1.1目的与依据为加强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防范信息安全风险,保障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定。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活动中涉及的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管理,均应遵守本规定。1.3基本原则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金融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保证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工作的合法性。保密性原则:金融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客户信息和金融机构商业秘密的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完整性原则:金融机构应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防止信息被篡改、破坏或丢失。可用性原则:金融机构应保证信息系统的可用性,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第二章信息安全组织与职责2.1信息安全管理机构金融机构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工作。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应具备以下职责:制定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策略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工作。协调处理信息安全事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推动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措施的实施和优化。组织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2.2部门与人员职责金融机构各部门和人员应在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工作中承担相应的职责:业务部门应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工作,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措施,对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负责。技术部门应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采取技术手段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应将信息安全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工作进行审计,发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员工应遵守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规章制度,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客户信息和金融机构商业秘密。第三章信息安全风险管理3.1风险评估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资产识别:对金融机构的信息资产进行识别和分类,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等。威胁评估:分析可能对信息资产造成威胁的因素,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自然灾害等。脆弱性评估:评估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中存在的脆弱性,如系统漏洞、安全配置不当、人员操作失误等。风险分析:根据资产价值、威胁可能性和脆弱性严重程度,计算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3.2风险处置金融机构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险处置措施包括:风险降低:通过采取安全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如安装防火墙、加密数据、加强访问控制等。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风险规避:对风险过高的业务或活动,采取停止或避免的措施。风险接受:对风险较低且在可承受范围内的风险,采取接受的措施,但应持续监测风险变化情况。第四章信息安全技术防护4.1访问控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机制,保证授权人员能够访问信息系统和数据。访问控制应包括以下方面:用户身份认证:采用多种身份认证方式,如密码、指纹、令牌等,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授权管理:根据用户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细粒度的授权管理,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和功能。访问日志记录:记录用户的访问行为,包括登录时间、访问地址、操作内容等,以便进行审计和追溯。4.2加密技术金融机构应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加密技术应包括以下方面:数据加密: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密钥管理:建立密钥管理体系,保证密钥的安全、存储、分发和更新。加密算法选择:选择安全可靠的加密算法,如AES、RSA等。第五章数据保护管理5.1数据分类与分级金融机构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数据分类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数据用途进行,如客户信息、交易数据、财务数据等。数据分级应根据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要求进行,如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等。金融机构应根据数据分类和分级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5.2数据存储与传输金融机构应保证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数据存储应采取以下措施: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恢复性。存储介质管理:对存储数据的介质进行管理,防止介质丢失或损坏。数据销毁:对不再使用的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防止数据泄露。数据传输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密传输: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传输通道管理: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管理,保证传输通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六章信息安全事件管理6.1事件监测与报告金融机构应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监测机制,及时发觉和报告信息安全事件。事件监测应包括以下方面:安全监控:通过安全设备和系统,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安全异常情况。事件预警:建立事件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预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事件报告: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件,金融机构应按照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6.2事件处置与恢复金融机构应制定信息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及时处置信息安全事件,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事件处置应包括以下方面: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事件调查:对事件进行调查,查明事件的原因和责任。数据恢复:对受到影响的数据进行恢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整改措施:针对事件暴露的问题,采取整改措施,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第七章监督与检查7.1内部监督金融机构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内部监督应包括以下方面: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定期检查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发觉问题及时纠正。风险评估和监测: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觉新的风险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检查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和数据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保证其有效性。7.2外部检查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金融机构落实信息安全及数据保护责任。外部检查应包括以下方面:合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1 My English Clas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清华大学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微笑的演讲稿集锦(17篇)
- 计划方案集锦(16篇)
- 《刑法案例分析》课件
- 商标注册代理合同集锦(19篇)
- 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的心得体会个人感悟(8篇)
- 北京市农作物种子买卖合同书(17篇)
- 《爱的教育》初中阅读心得(4篇)
- 作文评语大全2025(20篇)
- 国旗下演讲稿(19篇)3
- GB/T 44127-2024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建设与运行指南
- 工装装修合同电子版
- Q195L板坯工艺方案
- 2024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二)
- 14-10 投资项目敏感性分析的方法
- 脱挂式客运索道报价说明(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车厢式索道)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调研数学押题卷(苏教版)
- 老年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
-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
- APQP可行性分析报告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分数乘法第2课时 简便运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