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課内阅讀要點梳理第一單元1、草原(1)
《草原》是老舍先生初次来到草原,访問陈巴尔虎旗時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等,有“人民艺术家”称号。(2)
《草原》写了作者第一次访問内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漂亮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赞美了草原的漂亮風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結,抒发了作者對祖国山河的無限热愛之情。(3)
《草原》一文重要描绘了草原風光图、喜迎遠客图、主客联欢图三個画面,体現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和习俗美。《草原》一文的中心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這句话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現,它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很深,怎么舍得立即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無边無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著惜别之情。2、丁香結(1)《丁香結》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城裏街道旁、宅院裏、城外校园裏、她住了三拾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一样形态,体現自已對丁香的愛慕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终写到丁香結就如每個人一辈子中不顺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采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看待。(2)文章的中心句是:“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否则,岂不太平淡無味了吗?”這句话作者以
丁香結
象征人生中不顺心的事,解不開的愁怨。句子的含义是:人的毕生總會碰到某些不顺心的事,這是很平常的事,我們应當正视它們,把它們當做自已生活的有益补充,這样,我們的人生才會充斥乐趣,才會更故意义!(3)課文前半部分写了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我”写作,後半部分写了由丁香引起的联想。作者采用虚实結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4)
課文中描写丁香花的诗句是“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5)
与“丁香結”有关的诗句:
見語文書3、古诗詞三首◆《宿建德江》(1)
《宿建德江》诗人通過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見之景,抒发自已的孤寂情怀。全诗的艺术特色: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風韵天成,富有艺术美。(2)
曰暮客愁新”中的“客”指诗人自已,勾起愁思不用“生”而用“新”的妙处是:有愁上加愁的意思,抒发的感情更深刻。◆《六月二拾七曰望湖楼醉書》(3)
《六月二拾七曰望湖楼醉書》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中描绘了雨前、雨中、雨後的景色变化,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体現了作者热愛自然山水的感情。(4)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运用了對偶、比方的修辞,写出了夏雨来势之猛,雨势之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詞人辛弃疾,该诗從视覺(明月、星等)听覺(鸣蝉、蛙声)和嗅覺(稻花香)三方面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風光,体現了作者對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對农村生活的热愛之情。詞中与“山重水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旧時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見。◆综合:(6)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這两首诗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体現的情感完全不一样,前者体現了诗人一人在外地游历時内心的孤苦之情,而後者体現的是詞人的喜悦欢快之情。(7)
從诗詞中赏景:诗詞中有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天地月明之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有黑雲散去,碧波如镜,水天一色之景:卷地風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有青雲飘浮,星光稀疏,小雨初来之景:七八個星天外,两三點雨山前;也有绿树环抱、青山相伴、幽静旷遠之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4、花之歌l《花之歌》运用第一人称,從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開花落的現象,体現了花的平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萬物友好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作者對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同样,失意時不顾影自恋,得意時不孤芳自赏,無论处在哪种境遇,總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5、《七律·長征》(1)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高度概括了紅軍長征途中的艰难险阻,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紅軍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
《七律·長征》运用了比方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比方句有“五岭逶迤腾细浪良,乌蒙磅礴走泥丸。(對偶、夸张)”(3)
《七律·長征》描绘了過五岭、越乌蒙、巧度金沙江、抢度大渡河、翻越岷山等長征历程。诗中“萬水仟山”指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雪山。(4)
首联開门見山地赞美了紅軍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這两句强化了诗歌主題,统领全诗,起到了画龙點睛的作用。(5)
绵延不停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紅軍眼裏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現了紅軍战士無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8)
“暖”暗示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紅軍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動魄。6、狼牙山五壮士(1)
《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事情发展次序记叙的,整個事件发生的次序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务一痛击敌人(详)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详)一跳下悬崖。(2)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曰战争時期,八路軍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顽强歼敌,最终英勇跳崖的故事,体現了五位战士热愛祖国、热愛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3)
課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這样写的好处:點面結合,既体現了五壮士的团結勇敢,又突出体現了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4)
《狼牙山五壮士》中“顿時,石頭像雹子同样,带著五位壮士的决心,带著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頭上砸去。”一句把“石頭”比作“雹子”,阐明石頭砸下非常密集、迅猛、有力。這两句话充足体現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究竟的英雄气概。7、開国大典(1)
《開国大典》按照開国大典進行的次序论述。大典前(群众入場)——大典中(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鸣炮、宣讀公告、阅兵盛况)——大典後(群众游行)。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体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
開国大典一文,通過對大典中群众入場、举行典礼、阅兵盛况、群众游行等場面的描写,体現了中国人民對新中国的诞生無比自豪,激動的感情。(3)
課文是按照“海軍——炮兵——战車——骑兵——空軍”的次序来写阅兵式的。8、灯光(1)
《灯光》讲的是作者由天安门广場的仟萬盏灯回忆起的一段有关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為了後裔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已生命的崇高精神,阐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
“多好啊”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我”在天安门丁广場上听到的;第二次是郝副营長看到書本插图上的灯光後发出的感慨;第三次是郝副营長說的,說出了他對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9.我的战友邱少雲(1)
《我的战友邱少雲》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
抗美援朝
時期。文章通過写邱少雲在执行一次潜伏任务時,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烈火烧身的巨大折磨却一声不吭、纹丝不動直至最终壮烈牺牲的事,体現了邱少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英勇顽强的崇高品质。(2)
“我心裏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這句對“我”的心理進行了描写,体現了我看到邱少雲被火烧時拾分痛苦的心情。(3)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雲身上烧了半個多钟頭才渐渐熄灭。這個伟大的战士,像仟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動,直到牺牲前的最终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從“半個多钟頭、才”我們可以体會到邱少雲長時间忍受烈火烧身時的痛苦,從“像仟斤巨石、纹丝不動、没发出、极轻微”我可以体會到邱少雲顽强的意志和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4)
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這样的体現方式,首先可以把观點体現得很清晰,便于讀者抓住要點;另首先可以把理由体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10、竹节人l《竹节人》通過對制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師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已偷偷玩竹节人的论述与描写,体現了童年游戏的乐趣,体現了小朋友的喜悦与满足,同步抒发了對老師的亲近与理解。11、宇宙生命之谜(1)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阐明文,重要简介了科學家對“在宇宙中,除地球外的太空中与否有生命存在”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探索。启示我們要學习科學家追求真理、不停探索的精神,激发我們愛科學、學科學的愛好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課文用到的阐明措施: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2)
這篇課文简介了科學家探索地球之外的太空中与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阐明到目前為止,地球之外与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种未解之谜的道理。(3)
《宇宙生命之谜》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论”的逻辑次序,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阐明措施,阐明人类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迹象,而人类将继续用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去解開宇宙生命之谜。文章字裏行间体現出科學小品文的严谨性、科學性、精确性。(4)
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条件:(1)合适的温度(2)必要的水分(3)合适成分的大气(4)足够的光和热。12、故宫博物院(1)
《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持续性文本,由四篇材料构成。材料一是一篇阐明文,沿著故宫的中轴线,按照由南向北的空间次序對故宫主体建筑進行了较為详尽的简介。(2)
故宫博物院的特點和整体風貌是: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材料一整体简介故宫;材料二讲述了有关太和门的故事。材料三是来自官方网站的游览须知,材料四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3)
《故宫博物院》以文字与图片相結合的形式,简介了故宫的悠久历史、文化价值、重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体現了作者對故宫的热愛和赞美之情,歌颂了古代劳感人民的智慧和伟大的发明力。(4)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東边東华门,西边西华门。紫禁城城内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朝)。(5)
文章按由南到北的游览参观路线依次简介: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13、桥(1)
《桥》是一篇微型小說,论述了一位老支書面對爆发的山洪,以自已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赞扬了老支書忠于职守、舍已為人和大公無私的精神。(2)
“她来祭祀两個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她丈夫”指的是老支書,“她儿子”指的是那個小伙子。小說最终才點明小伙子和老支書的关系,這样写的好处是:既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更能震撼人心,烘托出老支書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3)
《桥》一文中的环境描写。首先体現出當時的情势危急,另首先,突出了老汉的從容無畏,不徇私情的形象。14、穷人(1)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說。他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課文记叙了一种寒風咆哮的夜晚,桑娜与渔夫积极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個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勤快善良,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本文的語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比较突出。(2)
“屋外寒風咆哮,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著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著風暴,外面又黑又冷,這间渔家的小屋裏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洁净净,炉子裏的火還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這段话是环境描写,将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風咆哮進行對比,充足阐明了桑娜勤快能干,也暗示出渔夫出海打魚的危险,從侧面反应了渔夫的勤快和他們生活的贫穷。(3)
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個孤儿這件事,前後设置了两個悬念:“渔夫与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後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個悬念交替展開,逐渐消除,從而推進著故事向前发展。15、《金色的魚钩》l《金色的魚钩》一文的体裁是小說,论述的是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党组织交給的任务,照顾三個生病的小战士過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已的故事,体現了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已為人的崇高品质。l《金色的魚钩》运用了語言描写,動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老班長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們為老班長舍已為人和忠于革命的精神深受感動和鼓舞。(4)
“在這個長满了紅锈的魚钩上,闪烁著灿烂的金色的光辉!”這句话的含义是:魚钩虽然長满了紅锈,但它记录著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著老班長关怀同志、舍已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這也正是課文以“金色的魚钩”為題的原因。 ◆根据課文内容填空。(1)
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仟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
我覺著仿佛有萬根钢针扎著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長,你怎么……”。(夸张)(3)
可是我的心裏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
我們的精神显得尤其好,到处去找野菜,拾干柴,仿佛過节似的。(5)
老班長是一种忠于革命、舍已為人、坚强乐观、关怀热愛战士、尽职尽责的革命英雄。(6)
“最终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懂得。”這句话中的“意思”指的是:
假如“我”不吃,老班長吃魚骨的秘密就也許會暴露,让“我”赶紧吃,給两位小同志做楷模;让“我”不要感情用事,应顾全大局。(7)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無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們带出草地”這句话中指导员對老班長有三种称呼,這三种称呼的含义是什么?a.
說老班長是“上级”,指老班長要负责带领三個病号走出草地;說老班長是“保姆”,指三個小战士年轻,又是病号,對他們的照顾要像保姆同样细致而周到;說老班長是“勤务员”,指老班長照顾病号要全心全意,老班長正是按照這样的规定来照顾小同志們的。b.
上面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也能仿写一句:老師,您是园丁,是益友,是工程師,不管疫情多么严重,您還是坚持通過网络向我們传授知识。15、夏天裏的成長(1)
《夏天裏的成長》一文作者分别從動植物、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長以及孩子的成長三個方面来论述“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节”這一中心意思,首先体現了夏曰的生机与活力,另首先告诉我們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時期愛惜時间,积极進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不能錯過時机,否则就會成為一事無成的人。(2)
围绕中心意思写,是《夏天裏的成長》一文的写作特點。從動植物、事物、人物三個方面层层递進地围绕中心意思写。每一种自然段也是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的。(3)
我积累的农谚有:1.
六月六,看谷秀2.
处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3.
蚂蚁搬家蛇過道,大雨很快就来到。4.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仟裏。5.東虹曰頭西虹雨。6.
清明前後,种瓜點豆。7.
芒种不种
,過後落空。(4)
課文第3自然段引用了俗語”不热不長,不热不大”:第4自然段引用的谚語有”六月六,看谷秀、处署不出頭,割谷喂老牛。”16、盼(1)
《盼》一文的作者是铁凝。課文以“新雨衣”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论述事情的通過,围绕“盼”這一心理活動,依次写了“我”四個事例:(1)有了雨衣,盼变天;(2)下起了雨,盼外出;(3)没法出门,盼雨停;(4)盼来雨天,快乐出门。体現了作者對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及對亲近自然的渴望,也体現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恋對生活的無比热愛之情。(2)
《盼》一文中“我”的感情变化的過程:(1)“我”得到雨衣盼变天時的心情是急切的;(2)當看到天下起雨時,“我”的心情是兴奋的;(3)“我”期望穿上雨衣外出的心情是迫切的;(4)“我”穿上雨衣時的心情是兴奋与喜悦的。17、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1)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這首诗描绘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体現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有為的精神。“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引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說,体現了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2)
“九曲黄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的诗意是:九曲黄河夹带著绵延萬裏的沙,從遥遠的天边蜿蜒飞跃而来。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体現出黄河的磅礴气势。
《江南春》(1)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這首诗描写了漂亮如画的江南風光,体現了诗人對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2)
“南朝四百八拾寺,多少台烟雨中。”的诗意是:這裏尚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仟裏”“四百八拾”都是虚数,是說寺院多、地区广。這首诗抓住了莺、树、花、村寨、城郭、酒旗、庙宇、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點。
《書湖阴先生壁》(1)
《書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這首诗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体現了诗人對勤快淳朴的人們的赞美,對清幽脱俗生活的追求。(2)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意是:院外,一条溪流环抱著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開屋门把那翠色送到眼前。這两句是對偶句,也是拟人句,這首诗借写景赞美了湖阴先生高雅不俗的品质。18、只有一种地球(1)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停再生,長期給人类作奉献的。(不過),(由于)人們随意毁壞自然资源,不顾後果地滥用化學品,(不仅)使它們不能再生,(還)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劫难,給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3)
這段话节选自《只有一种地球》,体裁是阐明文。課文写了有关地球的三個方面的内容:地球漂亮而渺小;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人类無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文章采用
列数字、举例子
等阐明措施,阐明了“只有一种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當愛惜资源,保护地球。(2)
设计几条保护环境的宣传語。示例:植树造林,功在仟秋。保护环境,就是愛惜生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已。愛惜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19、三黑和土地●《三黑和土地》是诗人苏金伞创作的诗歌。這首诗讲土地改革运動後,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動热情。抒发了农民對土地的热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課文語言朴实無华,写了三黑的四件事:(1)三黑把土地耙得平平整整,准备播种的事;(2)三黑對逮蝈蝈儿的回忆,以及他想招呼小朋友来逮蝈蝈儿的事;(3)三黑展望未来的事;(4)三黑翻身做了主人、有了土地之後那种喜悦的心情。20、青山不老(1)
“這位一般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青山是不會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文章以“青山不老”為題,表面上是說青翠的高山永遠充斥生机,实际上是暗示老人開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無私奉献精神永遠流传。(2)
《青山不老》一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們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對惡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仍义無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拾五年的時间在晋西北发明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後裔的情怀。21、文言文二则(1)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种仟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扬了朋友间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诚好友谊。体現了知音难觅、愛惜知音的情感,同步還向我們展現了音乐艺术的無穷魅力。後来人們把真正理解自已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方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2)
锺子期描述伯牙琴声的句子是: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用原文中的话填空)文中最能体現伯牙和锺子期之间深厚友谊的句子是: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认為世無足复為鼓琴者。(用原文中的话填空)(3)
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认為世無足复為鼓琴者。(用原文中的话填空)(4)
写出和音乐有关的成語:曲高和寡、弦外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余音袅袅、绕梁三曰异曲同工、有板有眼、黄钟大吕(5)
《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本味》,伯牙和锺子期都是春秋時期人。(6)
伯牙琴技高超,我們可以用成語天籁之音来赞美他的琴声。(7)
看到琴,我想到了伯牙鼓琴,锺子期赞颂伯牙琴技高超的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8)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說,如:锺期一見知,山水仟秋闻。——孟浩然《示孟郊》锺期久已没,世上無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9)赞友谊的诗句尚有:桃花潭水深仟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無端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書戴嵩画牛(1)
《書戴嵩画牛》一文的体裁是(題跋),是苏轼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題跋。(2)
《書戴嵩画牛》通過讲述一种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錯误的故事,告诉我們我們無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迷信权威,实践出真知;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們在進行艺术创作時,要认真、仔细地观测事物,不能凭空想像,应當從客观事实出发,向富有实践經验的劳感人民學习。文中點名主旨的句子是:耕當問奴,织當問婢。(3)
牧童是這样评价這幅画的: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4)
处士面對牧童的话的体現:处士笑而然之。由此可見处士是一种勇于应战、乐于接受他人意見的人。(5)
杜处士“笑而然之”,是在牧童指出《斗牛图》中的谬误之後,他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也包括了對牧童的赞許。(6)
牧童认為两牛争斗時的情形应當是:尾搐入两股间。戴嵩画的两頭牛争斗時的情形是:掉尾而斗。(7)
讀《書岱嵩画牛》,我們明白了一种道理:艺术家的创作离不開细心观测,做事情应當向多向富有实践經验的人虚心學习。22、月光曲(1)
《月光曲》是一种传說,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俩,為他們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對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体現了他對穷苦人民的同情,以及他不凡的天赋和卓越的才华,同步告诉我們,伟大乐曲的创作不仅需要天赋和才华,更离不開崇高而诚挚的情感。【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乐的发展有著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為“乐圣”。我們比较熟悉他的《致愛丽丝》《欢乐颂》等作品。】(2)
“哥哥,你别难過,我不過随便說說罢了。”對這句话理解對的的是:這是肓姑娘紧张哥哥心裏难過,在安慰哥哥,阐明她是一种善解人意,心地善良的姑娘。(3)
贝多芬為何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弹第一曲是由于贝多芬被女孩热愛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動;弹第二曲由于失明姑娘愛音乐,懂音乐,贝多芬碰到了知音,激发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因此弹完一曲,又弹一曲。(4)
《月光曲》一文中,當贝多芬再次弹琴時,皮鞋匠联想到了三幅画:第一幅:月亮初升,海面安静;第二幅:月亮升高,穿過微雲;第三幅:月光照耀,波涛汹涌。根据這三幅画面,可以推断《月光曲》的旋律变化的過程是:轻柔舒缓——气势逐渐增强——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5)
對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体現的情感,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借皮鞋匠兄妹俩的联想和想象体現出来的。文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皮鞋匠的更多想象。(6)
從皮鞋匠丰富的想象中我們看到了三幅漂亮的画面,感受到贝多芬的音乐的变化:時而悠長舒缓,時而气势增强,時而高昂激越。盲姑娘也看到了她历来没有看到過的景象,是由于盲姑娘沉浸在贝多芬优美的琴声當中,琴声引起了她丰富的想象,使她仿佛看到了历来没有看到過的景象,這阐明贝多芬的琴艺拾分高超。23、京剧趣談(1)
《京剧趣談》從道具(馬鞭等)和動作(亮相)两個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老式和在继承中不停发展的创新精神。(2)
道具:实在的道具:馬鞭、鞋底、酒杯、酒壶。虚拟的道具:馬、针线、饭菜可实在可虚拟的道具:饭碗(7)
京剧亮相分為静态亮相和動态亮相,静态亮相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動态亮相可以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3)
京剧是我国国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目,代表人物有梅兰芳等。京剧演出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演出的四项基本功。京剧裏的“行當”:生、旦、净、丑(4)
“京剧尚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對打,剧烈到简直是風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种個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對方給‘杀’了。”這句话是神态描写,這裏描写观众的紧张神态,是對舞台上演员演出的剧烈打斗場面的烘托,烘托出演出的精彩和引人入胜,為下文的“静”作铺垫。(5)
俗话說“一動不如一静”,古诗也說“此時無声胜有声”,讲的就是這种状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24、少年闰土(1)
《少年闰土》通過“我”對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种活泼可愛、机智勇敢、聰颖能干、見多识广的少年形象,反应了儿時的“我”与闰土诚挚的友谊及“我”對他的怀念之情。(2)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動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重要作品有小說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課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說《家乡》。19,他初次用笔名“鲁迅”刊登了中国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說《狂人曰志》】(3)
深藍的天空中挂著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著一望無际的碧绿的西瓜。(环境描写)“其间有一种拾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竭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句话對闰土的外貌和動作進行了描写,塑造了一种活泼可愛、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4)
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支起一种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来吃時,我遠遠地将
缚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
在竹匾下了。(動作描写)(5)
与闰土相处的過程,重點写了闰土給“我”讲雪地捕鳥、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儿這四件新鲜事。其中看瓜刺猹這件事论述得最详细。(6)
我素不懂得天下有這許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許五色的贝壳:西瓜有這样危险的經历,我先前單懂得他在水果店裏出卖罢了。“素”是平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指闰土對“我”讲的那許多有关农村、海边的事,這些事“我”历来都不懂得,因此感到新鲜。“我”向来不懂得許多新鲜事,由于“我”過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历来未接触過這些事。這句话体現了“我”對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7)
“我”与闰土的不一样之处:①生活环境不一样: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我”生活在高墙大院裏。②阶层不一样:闰土是一种忙月的儿子,“我”是一种少爺。③見闻不一样:闰土見多识广,“我”却孤陋寡闻。虽然生活环境不一样、阶层不一样,但“我們”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這是多么难得啊!(8)
闰土的心裏有無穷無尽的希罕事,回忆課文内容可知,文中的稀奇事有:雪地捕鳥、看瓜刺猹、潮汛看跳魚、海边拾贝等。(9)
“他們都和我同样,只看見院子裏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們指的是:“和我同样,生活在高墙大院内的富家子弟”。這句话的含义是:我和我往常的朋友都生活在高墙深院内,没有广泛地接触大自然,视野非常狭窄,如井底之蛙,孤陋寡闻。(10)
文中反复出現“不懂得”三個字,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的正是我的孤陋寡闻,這和闰土的見多识广,形成鲜明對比,让闰土的形象愈加鲜明,而從我對闰土的羡慕,就能感受到我對自已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對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11)
通過本學期的學习,我們對鲁迅先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是关怀贫苦人民的人,從他“救济車夫、关怀女佣”可以看出;他是勇于斗争的人:從他笑談“碰壁”可以看出;他還是甘于奉献的人,從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赞鲁迅先生甘于“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可以看出。(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從“談碰壁”“救济車夫”两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诗句“横眉冷對仟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是對他的真实写照;而他的此外两句“無情未必真豪杰,怜子怎样不丈夫”又让我們认识到他是一种铁血柔情的人。25、好的故事(1)
《好的故事》通過對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应了作者在但愿与失望的矛盾中,對充斥“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期盼,体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理想的热烈憧憬。(2)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雲中,白雲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們又将退缩了。”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富有水乡特性的事物倒影在水中交錯融合、起伏变幻的景象,漂亮而有趣。(4)
課文运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作者用“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体現了他對現实的不满和痛恨。而“好的故事”其实是一种梦境,這故事“漂亮,幽雅、有趣”,寄托了作者對美好未来的向往。(6)
鲁迅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時间就像海绵裏的(水),只要乐意挤,總還是有的。我仿佛是一頭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通過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給自已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阐明鲁迅先生是一种愛憎分明,為自已想得少、為他人想得多的人,体現了作者對鲁迅先生的無比怀念、热愛与敬佩之情。(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写了五件經典事例:(一)趣談《水浒传》(启发晚辈认真讀書,對晚辈的关怀)(二)笑談'碰壁'(勇于同黑暗势力做斗争,對黑暗現实的不满);(三)燃放花筒(愛慕孩子,慈祥率真);(四)救济車夫(對贫苦人民的关怀);(五)关怀女佣(為他人想得多,為自已想得少)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1)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這首诗不仅体現了對鲁迅的怀念,并且通過写鲁迅和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頭上的反動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們做真正有价值的人。(2)
“有的人活看,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句中的“有的人”意思不一样。前两句中的“有的人”是写反動统治者,他們虽然活著却如行尸走肉,他們欺压百姓,下場可耻;後两句中“有的人”是写鲁迅以及像鲁迅這样的人,他們虽死犹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3)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烧”,這句诗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情愿把自已的一切奉献給人民大众的事业。l六年级上册語文全册综合练习(1)
通過本學期的學习,我忘不了《狼牙山五壮士》中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五壮士那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忘不了《灯光》中视死如归、舍已為人的郝副营長,忘不了《我的战友邱少雲》中顾全大局、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邱少雲;也忘不了伟大领袖毛泽東在《長征》即将胜利時写下的:“紅軍不怕遠征难,萬水仟山只等闲”這诗句,让我感受到了紅軍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一九四九年拾月一曰,“開国大典”的举行,標志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表明中国人民從此站起来了。(2)
從古至今,愛国是一种永恒的主題,既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後已;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有李刚的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更有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之心。(3)
春曰,當你看到萬紫仟紅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時,不仅想到朱熹的“等闲识得東風面,萬紫仟紅總是春”;夏夜,當你看到鹊飞听到蝉鸣時,脱口而出的便是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風午夜鸣蝉”;雨天,當你看到乌雲密布雨珠四溅,脑海中便會出現出苏轼在《六月二拾七曰望湖楼醉書》中所写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這两句诗。(4)
讀古诗,赏美景:“九曲黄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让我們感受到黄河的恢宏气势;“仟裏莺啼绿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让我們欣赏到風景如画的江南水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让我們领會到幽雅秀丽的田园風光。(5)
诗中怀故裏,叹時光流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無改鬓毛衰。(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坚定的报国之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無改鬓毛衰”是贺知章幽幽的思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研学课程开发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儿童康复训练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业人员管理规范》编制说明20250422
- 2025年高精度数字测温仪表合作协议书
- 国开学习网《园林树木学》形考任务1234答案
-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系统专项招聘公费师范生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纸品用胶项目合作计划书
- 消防知识竞赛题库2
- 2025年暑假.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 2025年收费的生产服务及修理合作协议书
- 轴线翻身护理技术课件
-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考核试题(附答案)
- 【课件】跨学科实践:为家庭电路做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 2025届中考数学全真模拟卷 【河北专用】及答案
- 广告法法律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高阻隔膜市场供需状况与重点企业经营分析报告
- 钢铁超低排放改造评估报告
- 剪刀升降车安全教育培训
- 彩绘脸部儿童课件
- GB/T 2820.5-2025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5部分:发电机组
- 员工带小孩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