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共中央党校考研真题_第1页
2024年中共中央党校考研真题_第2页
2024年中共中央党校考研真题_第3页
2024年中共中央党校考研真题_第4页
2024年中共中央党校考研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党史与党建一,名詞解释八七會议三支两軍党的建设研究的問題党的作風5,總揽全局、协调各方6,《中国土地法大纲》二,简答1,大生产运動及其意义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发言的重要内容和意义3,执政党与革命党的不一样4,论党的制度問題更带有主线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長期性三,论述1,大跃進运動的发動及其导致的危害2,改革開放与我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一,1,中山舰事件2,“三三制”政权3,“批林批孔”4,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5,依法执政6,党管人才原则二,1,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經济大纲2,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三次批判运動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4,改革開放以来反腐败斗争获得的成果和經验三,1,论述中共拾一届三中全會的重要内容和奉献。2,试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1香港海员罢工2重庆談判3,《有关對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4,党的三大建设5,以人為本6,党的建设的主线問題二,1党的七届二中全會规定的新中国的五种經济成分2党的拾二大有关党的领导和组织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3发展党内民主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4社會主义关键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三,1简述“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行和历史作用。2试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社會主义友好社會中的作用和任务。一1,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2,《论拾大关系》3,中共八届拾中全會4,党的思想路线5,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6,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针二1,中共六届六中全會的重要内容和意义2,“一国两制”设想的形成過程3,简述共产党执政的本质4,简述执政党建设研究包括的基本問題三1,试论真理原则問題的讨论的历史背景、重要過程和伟大意义。2,试论深入開展党風廉政建设与全面推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一1,洛川會议2,“米棉之战”3,經济特区4,党的群众路线5,“两個务必”6,党员的基本权利二1,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會的重要内容是什么?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样逐渐确立起来的?3,科學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怎样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三1,试述中共拾五大的历史奉献及重大意义。2,试论“開拓创新”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党的建设理论)一简答1,為何“只有以先進理论為指南的党,才能实現先進的战士的作用”?2,简述毛泽東“著重從思想上建设党”思想的重要内容。3,简述邓小平對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奉献。4,简述党的拾六大對党的先進性涵义的新概括。二论述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发明性回答了党的建设問題?2,談談你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解。3,试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中共党史)一解释題西湖會议2,“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3,“四馬分肥”4,中央文革小组5,《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二简答題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简述中共八大二次會议的重要内容。简述邓小平南方談话的背景。三论述題1,论三大法宝的内容及其對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意义。2,试论社會主义市場經济体制目的确立的過程及意义。03(中共党史)一1,西山會议派2,八七會议3全面抗战路线4,二•二八起义5,工业七拾条6,“一月風暴”7,拾四届三中全會二1,简评建党前後有关社會主义的论战。2,简述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3,简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演变。三1,從农村包围都市道路的開辟,看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2,试论中共拾三大以来党對社會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的深化及其意义。(党的建设理论)简答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主线工作路线列宁的新型無产阶级政党學說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内涵。5,党内监督的实质。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特點。论述題论亲密联络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试论坚持和改善共产党方的领导。论述党的拾六大汇报中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新观點。政治學原理一,1,正义2,权利3,政治制度4,协商民主5,政治组织二,1,政治社团的功能2,政党的政治作用3,实現政治合法性的途径4,政治权利的构成要素三,1,精英主义与多元主义民主理论模式的联络与区别2,发展中国家实現政治稳定的途径一1,政治2,政治人3,平等4,政治合法性5,政治稳定二1,简述政治权力的特性2,简述权力、权威、权利的区别。3,简述社群主义的重要主张。4,简述經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三1,试论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2,试评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观點。一,1公民2政治组织3政治民主4新自由主义5政治社會化二,1简述政治研究科學化的途径。2简述政治监督与政治制约的联络与区别。3简述政治文化的类型4简述經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三,1试论实現政治合法性的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