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134∕T 29-2023 艾草(农副产品)种植技术规程_第1页
(高清版)DB5134∕T 29-2023 艾草(农副产品)种植技术规程_第2页
(高清版)DB5134∕T 29-2023 艾草(农副产品)种植技术规程_第3页
(高清版)DB5134∕T 29-2023 艾草(农副产品)种植技术规程_第4页
(高清版)DB5134∕T 29-2023 艾草(农副产品)种植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B05艾草(农副产品)种植技术规程2023-06-08发布2023-06-08发布凉山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凉山州艾草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5种植地选择及整理 26分株繁殖栽培技术 27根状茎繁殖栽培技术 38田间管理 39病虫害防控 410采收 4 6附录A(规范性附录)艾草艾草常见的病虫害症状及防控措施 7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凉山蓝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巧、朱富华、魏平、毛祥敏、李明春、罗良英、卢照宇、晏琳、向明、王涛。本标准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1艾草(农副产品)种植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凉山州内艾草的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应用于本文件。凡未标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NY/T496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艾草(又称艾叶草、艾蒿、艾叶):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植株有浓烈香4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产地气候和区域条件应符合表1规定。≥260天年日照2阳光充足,空气洁净,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规定。4.3产地灌溉水质量附近无居民生活水和工业水污染,产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标准规定。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PH值在5.5—6.5之间,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标准规定。5种植地选择及整理选择背风向阳,交通方便,地势平缓,水源保证,有机质丰富的壤土5.2种植地整理种植前20天,清除前茬作物或杂草,深翻土壤20cm以上,翻耕晾晒并整平。5.3开厢提埂将整理好的地块按1.9m开沟做厢,厢面宽1.5m,沟上口宽40cm,沟底宽30cm,沟深40cm,厢面中间略高,两边略低,厢体呈“鱼背”型,地块四周开排水沟,沟深50cm,宽50cm。开厢提埂示意图6分株繁殖栽培技术2月下旬至3月上旬。从母株茎基部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幼苗,长至5cm~15cm时分株移栽。6.3移栽规格3每厢栽植10行,株行距20cm×15cm,每穴1-3株,每亩种植17000~51000株。6.4开厢提埂参照5.3进行。栽种时扶正种苗并覆土压实,栽后浇足底水一次。7根状茎繁殖栽培技术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进行,种根采挖后,及时进行播种,无需贮藏。7.2开厢提埂参照5.3进行。7.3种根选择标准要求根茎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品种纯度达到98%以上;用河沙进行覆盖保存,栽植时,保证2~-3个芽眼一段,用铡刀切成10cm左右根茎。7.4栽植规格每厢栽植10行,株行距20cm×15cm,每穴1~3株,每亩种植17000~51000株。7.5.1.1定植定植在厢体上,深度为15cm。7.5.1.2水分管理种植一周内,保持土壤湿润,以在手中成团,又7.5.2沟种7.5.2.1开挖种植沟沟深0.15m,沟宽0.30m。每2m为一厢,留1根排水沟,沟与沟间距0.30m,将艾根均匀排入沟中,用细土复盖10cm,每亩用种根120~150kg。7.5.2.2水分管理参照7.5.1.2进行。在艾苗长至20cm左右,清除杂草,勤查苗补苗。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提倡使用水溶性肥料,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提倡叶4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所施用的肥料应符合NY/T496要求。8.1.2施肥方法每亩施底肥农家肥2000kg或50kg复合肥、40kg钾肥,待艾苗长至20cm左右施追肥。每采收1茬后均需施追肥1次,追肥采用生物肥50kg或尿素25kg兑水撒施。8.2.1水质要求要求灌溉水无污染,水质应符合GB5084规定。8.2.2灌溉原则每年1-5月,干旱季节,需保证水分供给,勤浇水。以自然沟系设主排水沟,主干道和生产道两侧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水沟,每台背沟指向主(支)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中耕1次,要求中耕均匀,及时拔除艾草根部杂草。实行轮作制度,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绿色防控,公共植保”的植保方针,从基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9.2.1每次收获后及时清场,去除残枝败叶,深埋腐熟发酵作为有机肥。9.2.4改善生态环境,搞好田园卫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割草覆盖、抗旱排渍。10采收一年收获3茬,第1茬收获期为5月中下旬,第2茬7月上中旬,第3茬9月前后。宜选择晴天的早晨,气温在18℃~28℃。株高60cm~80cm左右,叶片有2片变黄时及时采收。5距根部10cm处采割其上端嫩茎和叶,收割后打捆,留下根茎。采收的新鲜嫩茎和叶,应置于室内干燥处阴干,至含水率≤15%以下。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杂质无肉眼可见杂质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部木质化,被灰白色软毛,从中部以上分枝。色灰白,绒毛稍多,香气浓叶片稍大而厚,背面色偏整齐度(%)叶片新鲜、无萎蔫叶片新鲜、无萎蔫;曲叶片新鲜、允许有轻微微弯曲杂质611包装、运输、贮存无异味,不影响艾草品质,严禁使用有毒有害包装材料。11.2运输运输时应保持干燥,不得与有毒物品或异物混装,应防潮、防晒、防污染。须贮于清洁、干燥、通风、无污染的专用仓库中,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7防控措施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减少养增强抗病能力。5~10月易发生。初期叶片上出现散生的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暗褐色病斑,上有黑色小点时拔除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