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上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上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核心素养:诵读短文,疏通文意,了解苏轼其人,感受苏轼在“闲"字中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思维核心素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细致味读,深切感受苏轼其文,其情,其人。
审美核心素养:能欣赏苏轼一生被贬,抑郁感伤,但却随缘自适、豁达乐观的崇高的人格之美。
文化核心素养:体味中国古代文人的深切的济世情怀和怀才不遇的抑郁情结。
教学重点
品味作者与知几赏月的欣喜与闲适心情。
教学难点
了解苏轼的人生际遇及其乐观旷达人生选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代美学家蒋勋先生说,忙碌,是心灵的死亡。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我们回到汉字的结构一起来看看。
屏显:“忙,心亡也。”
那按照这个思路来看,“闲"是什么呢?(生答)
老师觉得,闲,是月色入户。为什么这么解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体的“闲”字,
请同学们朗读文本,结合注释,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解读“闲"字为月色入户。
(屏显:月+户即“門”=繁体“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里看一场“闲”者的生命“突围"。
二、阅读文本,感知情绪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通常最能激发文人情思,李白就曾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的苏轼又怀着怎样的一种情绪呢?我们一起来文本中找一找。(重点品读:“欣然”、“乐"、“亦”、“相与"等词语。)
(预设:喜悦,开心,快乐,引导深入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心情,因何而乐?)
感受悠然赏月之乐,知己同游之喜。品读此时之“闲”,是“悠闲喜乐"之意。
过渡语:有人说,人生的旅途,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同游之人和路上的风景。
三、赏读文本,品味景语
友人相伴,共赏月色,的确是人生幸事。我们也跟着一起穿越千年时光,去赏一赏苏轼彼时所见的景色吧,他在文中都用语言将其描写下来了,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请生回答并赏析)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又是如何描写的这些景物?试品鉴其特点。
(月、竹柏。比喻水、藻荇。澄澈透亮、纵横交错。)
中国人写诗写文讲究含蓄之美,你看苏轼这句写景的句子,写月而不见月,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短短几个字,就为我们营造出一个光影交错、情景交融的自然境界。这样的景色如此清幽动人,但诗人却又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样的景色是随处可见的,并不稀奇呀。那作者所喜的美景到底美在何处呢?
(美在作者的心中)
过渡语: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之观物,则世界皆着我之色彩。这纵横交错的哪里是竹柏影子,分明是我们生活的纷繁复杂的世界,澄澈透亮的哪里是月色,分明是“我”的心境。
小结:其实世界上本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我们所看见的,都是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情感而已。正因为这月色有了“我"的情感投射,有了与“我”的情感连接,所以在我们眼里,才显得分外美丽啊。所以,美丽的哪里是这月色,而是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我们赏月的闲适时光,分明是“我"此时充满闲情雅致之心。
四、延读文本,体会人生
每一段情绪背后往往藏着我们的一个需求和一段人生。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文章,重点关注两处地方“元丰六年”“闲人"。结合助读资料,感受苏轼此时的人生境遇。
黄州的他生活困顿,不得不向朋友借租东坡一块土地,亲自耕作,维持生计。很无奈,命运将他闲置于此。
所以苏轼才写下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自称“闲人"。试想一下,如果你也是满腹才华,心怀“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你此刻心中会作何感想?
(明确:怀才不遇的苦闷,壮志难酬的无奈……)
所以诗人才发出“闲人"的自我嘲讽之语啊,命运面前人们是多么无力啊。
但是,作者又说了(生齐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次我们将重点放在“耳"字上。借助注释,看看“耳”字什么意思。(语气词,罢了)
屏显(罢了:算了。表示容忍,勉强放过,不深究的意思。有冲淡语意的作用。)
再读作者这句话,看看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无奈、看淡)罢了罢了,别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其实,作者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此时同游的朋友张怀民说的。
因为,张怀民此时也是被贬于此,你看作者这里有暗示我们。
屏显:“两人"。
师:那你猜一猜,张怀民有没有一样无奈、苦闷的情绪?
预设:所以,作者这句话,应当不止是对自己说的,更是对好友的劝勉。那你觉得,作者应该是哪种语气,说出这句话的呢?老师模仿,学生判断。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预设:这是一种自我宽慰的说法,作者自嘲为“闲人”,其中有安享此刻闲适之意。自嘲之中,暗含旷达。罢了罢了,别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没有被“闲"下来的话,如何有机会享受这月下美景呢?
五、文本升华,打通活法
人生低处,理想也被放逐,许多人会顿感生命失去意义,开始自怨自艾,随波逐流。苏轼是如何做的呢?
屏显:《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齐读标注语句:“拣尽寒枝不肯栖”。
是的,他不曾向现实低头。
人生理想被流放时,他用文化作品来实现生命的突围。
屏显:苏东坡黄州书画诗文作品。
六、课堂小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生命将苏轼贬谪至蛮荒之地,他却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开始人生的另一番天地,成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不朽的苏东坡。他用一腔对生活的最赤诚的热爱,诠释了“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他的这些创造,就是他生活中的月亮,带他实现人生的突围。所以,当我们的人生不如意的时候,不妨也给自己一轮明月,让它带领我们去实现生命的突围。
七、设计作业
1.研读苏轼在黄州时的诗歌散文作品,感悟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课件
- 《服务器机箱设计》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解读课件
-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路基路面养护江西交通胡凤辉
- 水平角测量方向法课件
- 中医课件教学课件
- 中亚饮食文化课件
- 版个人反担保保证函合同样本
- 2025版二手设备销售合同模板
-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图形创意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美容师考试与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及试题答案
-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路径优化中的实践案例
-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
- 汉服实体店创业计划书
- 2025-2030中国滑雪板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竹鼠养殖及深加工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2(新高考Ⅱ卷专用)(解析版)
- CNAS-CC160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第五单元检测题附答案(各一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