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观沧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PPT课件。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过程

导入一:情境型

[设计意图]由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氛围中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导入二:关联型

[设计意图]由学生回忆所学的古诗入手,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文学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了解灿烂文化、回忆所学的古诗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指导学习《观沧海》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赏析《观沧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其学习古诗的经验。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师点拨完成。】

(1)解题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2)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3)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4)从诗的体裁看,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是一首抒情诗。

2.初读感知,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明确〕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精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山岛是那样的高耸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4.品读,师生释疑,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就是,“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5.悟读,合作探究,提炼主旨。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明确〕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突破: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了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6.背诵全诗。

【多媒体出示图片。】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按照对诗歌的理解背诵。】

课堂小结

以鉴赏古诗的方法指导作结。

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观沧海》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朗读《短歌行(其一)》,体会诗人的情感。

短歌行(其一)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