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小红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是什么物质,小红采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定,小红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2.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六月份镇江的平均气温约为50℃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D.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液体跟周围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因为不能吸热,所以液体不会蒸发在1标准大气压下,100oC的水不一定在沸腾,但水一定在蒸发青藏铁路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D.尽管南极洲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C左右,但这样的环境里,空气中仍存在水蒸气4.196℃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A.碗里液体“沸腾”因为液氮汽化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放热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5.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光漫反射现象,因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乙图中人通过镜子能看到视力表的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1丙图小明和小猫通过平面镜可以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丁图中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6.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人们用一条带箭头的实线来表示光线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7.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④物理学中采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①②④②③④D.①③④8.)A.D.9.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甲乙两图中,都不能成AB完整像甲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甲乙两图中,都能成AB完整的像D.甲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10.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可以直接会聚于P点,若在P点之前如图放置一平面镜,则(A.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交于一点三条反射光线有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面背后一点2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①将光屏靠近“水透镜”②将光屏远离“水透镜”③对“水透镜”注水A.④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②和③都行D.②和④都行①和④都行12.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0.5s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8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位置相距为34m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没有超速行驶D.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0.85s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2分)13.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响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宫、商、角、微、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___________14.固点较_______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3的结构是相似的。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如图乙所示。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15.“猫眼”实际上就是安装在房间小空内的一枚___________a)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___________a”、“bcbAB透镜是___________文字;当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等时,看到如图甲、乙两种不同的像,甲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乙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那么f___________f(选填“<”“”或“=”)·乙甲乙16.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反光处的黑板发生___________反射。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应该在___________(填“”、“”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面镜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___________。17.2019年6月华为发布麒麟8102款7nm7nm=________m,芯片是把电路小型化,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cm;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该物体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_;3)如图所示指针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s。18.4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19.如图所示,被固定好的激光源L发射的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入射角为α=45°,这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M的D1点上,光电转换器M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D点移至DDD之间距离为10cm,1212说明容器中的液面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___________cm,此过程折射入水照到杯底的光点向___________20.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人眼所看到的太阳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21.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cm列测量与上述测量铜丝的直径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有___________。A.①②④.②③④CD①测量课本长度时取五次测量的平均值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③用量筒和水测出100枚大头针的体积,求一枚大头针的体积④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得出一张纸的厚度22.娜娜透过凸透镜看书时,看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如果她将凸透镜靠近书本,像会___________23.于光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桥和灯光在水中的倒影,两相辉映,格外漂亮。桥的中央主塔高约130塔尖距水中倒影的塔尖约___________bc三点中,5___________丽的夜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___________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共44分)24.如图,一盏路灯下站着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俩的影子,通过光路作图的方法画出路灯灯泡S的位置。25.画出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26.AB通过小孔所成的像。27.28.1)该车以速度表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到武夷山需要多少时间?2)实际行驶中,小明发现该车从标志处到达目的地用时5min,则该车在实际行驶中是否存在超速?2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6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读数:012345678909294969899999999①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___图(选填“C”或“D②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3)通过学习,小燕明白了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_____的原因(选填“保持大火”30.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①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_________;②如图乙,移去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按照眼睛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方法观察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③如图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和k,12k的像距为(填“v”或“vk和k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11212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通过玻璃板能看到___________(选填“只有k”k”或“k和k”1212④如图丁,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一个偏θMN′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S′的轨迹为圆弧.S′M越来越近.S′轨迹对M轴的张角为θ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D.当θ90°时物体将不在此平面镜中成像71f=____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实际生活中应用为___________。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_____刻度线处。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不改变图乙中蜡烛和透镜位置: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填“完整变小”“完整变暗”或“变不完整”)了;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屏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比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了;4)如图丙,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________________6P点时将成________个像。32.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11中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纸片,截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出如图2中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选填“2”或“3图4___________/相同路程比时2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纸锥竖直下落高度或换用锥角较大的纸锥进行测量。3)用闪光照相机拍摄某一纸锥的下落过程,照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5验中纸锥下落过程中,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最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___。A.D.33.VR眼镜是一种可以虚拟现实的头戴式显示设备,它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系统,用户通过看眼镜内的电子屏幕上的画面,再结合封闭性的音效,给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81)VR眼镜内有一块电子屏,它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2)因为电子屏距离眼睛很近,为了让用户可以看清图像,需在眼睛和电子屏之间配置一块透镜。为了弄清VR眼镜内置透镜的作用,小珩同学做了以下实验:①用“F灯模拟VR需要调节灯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它的折光能力;32021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______的实像。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如图己,图己是注入气泡后水球的截面图,由图可知一正的像是因为中间部分(两虚线间)相当于两个______910D.尽管南极洲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C左右,但这样的环境里,空气中仍存在水蒸气【答案】A【解析】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无论液体跟周围物体的温度是否相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1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达到沸点,达到沸点不一定就会沸腾,还需要继续吸热,而蒸发在任何1100℃B合题意;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56℃温度在﹣℃左右时水蒸气会凝华成冰,但也会有冰升华为水蒸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A。4.196℃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放热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AB.液氮的沸点很低,在常温就可沸腾,故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了,液氮的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不是水的沸腾,故A正确,B错误;.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时吸热,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属于小水珠,过一会消失是小水珠吸热后汽化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A。5.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光的漫反射现象,因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乙图中人通过镜子能看到视力表的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丙图小明和小猫通过平面镜可以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丁图中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C【解析】A反射也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乙图中在镜中看到视力表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故B错误;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D.影子是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被遮挡光线照不到的位置,所以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6.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人们用一条带箭头的实线来表示光线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答案】B【解析】【详解】光实际存在,而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构建的一个理想模型——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它实际上并不存在;A.光源是能发光的物体,所以能发光,但不是射出光线,故A错误;.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它实际上并不存在,用到模型法,故B正确;.光线只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一条直线,并不是很细的光束,故C错误;D实线来表示,故D错误。。7.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②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③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④物理学中采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A.①②③【答案】A【解析】①②④②③④D.①③④【详解】①所有运动员同时起跑同时开始计时,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该运动员此时跑过的路程最长,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速度定义是路程与时间的比,采用的是观众的方法定义的,故①正确,④错误;②终点裁判要等所有运动员到达终点,即跑过相同的路程,通过记录用时长短判断快慢,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②正确;sv③根据速度的定义,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故③正确。t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③,故A正确,A。8.)12A.D.【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烛焰的光通过纸板上很小的小孔,心形光斑的每个亮点为烛焰倒立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B故符合题意。。9.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甲乙两图中,都不能成AB完整的像甲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甲乙两图中,都能成AB完整的像D.甲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答案】C【解析】B点作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的像点′A点的任意两条光线沿下边缘射到镜面上,由光的反射定律先作出2条反射光线,这2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即为像点′接A′B′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在平面镜内仍有AB完整的虚像B点下方合适的位置才能看到AB1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乙图中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故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10.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可以直接会聚于P点,若在P点之前如图放置一平面镜,则()A.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交于一点三条反射光线有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面背后一点【答案】A【解析】abcPP′abc三条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交于平面镜前一点,这一点与P点关于平面镜对称,如图所示故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A。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①将光屏靠近“水透镜”②将光屏远离“水透镜”③对“水透镜”注水A.①和④都行【答案】B④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②和③都行D.②和④都行【解析】【详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当他把自己的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若将光屏靠近“水透镜”,像更不清晰,故①不可行,②可行;若对“水透镜”注水,使其变厚、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原来像的前方,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③可行;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将蜡烛靠近“水透镜”,所成的像远离凸透镜,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方,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当将光屏和14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像更不清晰,故④不可行,故②③可行,故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12.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0.5s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8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位置相距为34m1516【答案】.男中音②.甲【解析】【详解】[1]响度是声音的大小。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响度较大的是男中音。[2]“宫、商、角、微、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阶中的doremisolla音是图甲。14.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固点较____________(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如图乙所示。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_____【答案】.低②.体温计③.大【解析】【详解】[1][2]温度计升到最高气温后,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它和体温计结构是相似的。[3]计示数的差别越小。15.“猫眼”实际上就是安装在房间小空内的一枚___________a)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___________a”、“bcbAB透镜是___________文字;当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等时,看到如图甲、乙两种不同的像,甲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乙图中凸透镜17的焦距为f,那么f___________f(选填“<”“”或“=”)·乙甲乙【答案】.凹②.、c.凹④.>【解析】【详解】[1]通过“猫眼”看到门外的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实际上就是安装在房间小空内的一枚凹透[2]acb为凹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导致温度更高,故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有、c。[3]bAB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4]如图所示,均成正立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乙图中像更大,表明物体距乙透镜的焦点更近,而物距是相同的,那么ff。甲乙16.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反光处的黑板发生___________反射。如图是一条盘山公路,为了让司机看到对向车道情况,应该在___________(填“”、“”或“C”)位置安装一块面镜。双向车道的司机能通过面镜彼此看见对方,这是由于___________。【答案】.镜面②.③.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解析】【详解】[1]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反光处的黑板发生镜面反射。[2][3]当汽车在B面镜的反射射向路段上能够看清楚路段上能够看清楚路段的情况,这是利用了光反射的可逆性。17.2019年6月华为发布麒麟8102款7nm7nm=________m,芯片是把电路小型化,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cm;18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该物体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_;3)如图所示指针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s。【答案】.7×10.3.90③.12.35④.126【解析】)[1]1m=109,所以7nm=7×10。[2]如图所示,刻度尺分度值0.1cm,铅笔左端对准2.00cm处,右端对准5.90cm处,则铅笔的长度为5.90cm-2.00cm=3.90cm。212.75cm度应记为12.3412.36L33)秒表的读数为分钟数与秒钟数之和,分针指在2min~3min之间,偏向2min,即小于30s,所以秒针示数为6s,所以图中指针所指时间为2min+6s=126s。18.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答案】.37.43【解析】【详解】[1][2]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的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图如下:1953°射角为90°-53°=37°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7°,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53°,因为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100°-53°=47°因此折射角为90°-47°=43°19.如图所示,被固定好的激光源L发射的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入射角为α=45°,这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M的D1点上,光电转换器M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D点移至DDD之间距离为10cm,1212说明容器中的液面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___________cm,此过程折射入水照到杯底的光点向___________【答案】.下降②.5.右【解析】【详解】[1][2][3]如图所示,如果光信号由D点移至D点,表明入射光线位置不变,表明液面下降了,入12DD之间距离为10cm,12α,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入射点下降的高度即液面下降的高度为112hDD10cm12220.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人眼所看到的太阳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20【答案】.折射②.乙③.虚【解析】【分析】【详解】[1][2][3]21.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cm。2122时,即物距变小,同时像会变小。23.于光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桥和灯光在水中的倒影,两相辉映,格外漂亮。桥的中央主塔高约130塔尖距水中倒影的塔尖约___________bc三点中,___________丽的夜景,如图甲、乙所示。结合图分析可知,拍摄照片___________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答案】.反射②.260③.④.乙【解析】【详解】[1]桥和灯光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2]桥的中央主塔高约130米,则塔尖距水面约130米,即物距约130米,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距等于物距,则像距约130米,所以塔尖距水中倒影的塔尖约260[3]由于凸透镜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焦点,由图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经过主光轴上的a点,所以a点表示凸透镜的焦点。[4]由甲、乙两图可知,乙图的像较大,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物体距离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变近,由于桥和照相机的位置没变,所以是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变大,即镜头焦距调的较大。三、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共44分)24.如图,一盏路灯下站着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俩的影子,通过光路作图的方法画出路灯灯泡S的位置。【答案】【解析】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的位置,如图所示:2325.画出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答案】【解析】【详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26.AB通过小孔所成的像。24【答案】【解析】A'B'27.【答案】【解析】25【详解】小球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人逆着光线看去看到小球在平面镜里面的像。所以S射点,连接小球与入射点、人眼与入射点,如图所示:28.1)该车以速度表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到武夷山需要多少时间?2)实际行驶中,小明发现该车从标志处到达目的地用时5min,则该车在实际行驶中是否存在超速?【答案】()0.15h2)该车在实际行驶中存在超速【解析】160km/h60km/h交通标志牌处到武夷山的路程s=9km,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武夷山至少需要的时间s9kmt=0.15hv60km/h2)该车从标志牌到武夷山实际行驶速度s9kmv5th由图乙可知,该路段汽车的限速为80km/h,由于v′>80km/h所以该车已超速。)该车以速度表上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到武夷山需要0.15h;2)该车在实际行驶中存在超速。2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26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读数:012345678909294969899999999/℃①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___图(选填“C”或“D②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3)通过学习,小燕明白了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_____的原因(选填“保持大火”【答案】.68.③.④.调为小火【解析】)[1]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8℃。(2)①[2]沸腾时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有大量水蒸气生成,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会不断有水蒸气进入,气泡小由变大,故图丙中C为沸腾时的情景。[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温度,并连接起来,如图所示273[4]态即可,此时温度保持不变。30.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①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_________;②如图乙,移去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按照眼睛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方法观察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③如图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和k,12k的像距为(填“v”或“vk和k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11212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通过玻璃板能看到___________(选填“只有k”k”或“k和k”1212④如图丁,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一个偏θMN′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S′的轨迹为圆弧.S′M越来越近.S′轨迹对M轴的张角为θD.当θ90°时物体将不在此平面镜中成像【答案】.大小相等②.②③.v.k和k⑤.A212【解析】【详解】①[1]拿未点燃的蜡烛B代替蜡烛,与A的像比较大小,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②[2]法观察到平面镜所反射的光线,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③[3]更近,此时的像应位于左边,则像k玻璃板左边的面反射形成的,故其像距为v。12[4]k和k两个像中间放置12一块不透明薄挡板,不影响对反射光线的观察,故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通过玻璃板能看到k和k。12[5]A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平面镜在处SS'和平面镜在MN'处SS",如图S所成的像'与S"到M的距离与S到MSM以SMS'MA正确,B错误;'轨迹对M轴的张角大于θθ90°时物体仍能在此平面镜中成像,故错误。28A。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f=____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实际生活中应用为___________。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_____刻度线处。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不改变图乙中蜡烛和透镜位置: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填“完整变小”“完整变暗”或“变不完整”)了;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屏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比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了;4)如图丙,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