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老师姓名上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时数1课时课

题《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材分析本文是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本课主要内容是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别意义。教材整体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对先秦诸子基本思想的了解,同时兼顾文言学问的学习补充,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实力。同时,要留意联系实际,留意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提升。学情分析经过必修课本的学习,学生对于学习本单元及本课,不仅有爱好而且有基础,所以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自己解读文本,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采纳完成学案“质疑问难”的形式,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索后发觉问题,并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性。但是,《论语》的内容言简义丰,博大精深,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一些困难,须要老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指导。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索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相识孔子的学习观与其核心思想“仁”“礼”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1.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2.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索,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难点:1.第4、6、11则如何提现孔子的学习观

2.引导学生驾驭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教法与学法激趣、引导、朗读、探讨、点拨(1)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代价值。(2)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那些要素。(3)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4)留意培育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一、

教学导入二、整体感知三、内容讲解四、小结,探讨五、联系现实,提升修养六、小结本课今日我们一起学习《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进入课文之前,先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你们现在一共开设几门文化课?哪些是和提升道德修养有关的?语文,语文也是实力家修养,也就是六门学科中五科以上是在学习学问与实力,不到一科在提升道德与修养。请同学们看本课的“引入话题”部分。假如只留意学问与实力的学习,那么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现阶段的教化现状明显存在着重学问技能而轻道德修养的状况,今日我们来一起探讨孔子的学习观,了解孔子关于学的相识。材料节选自《论语》各章,我们进行一下梳理。学习观:为什么学1—4什么是好学7、8学什么5、6、10、11(一)为什么学1.齐读第1—3则,疏通句意。2.第1则孔子把人分成四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然后2、3则明确自己并非生而知之,三则承认自己的才能都是学来的,其实孔子并未确定过谁是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说这种人是不存在的,那么既然没有为什么还要说呢,这就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有什么作用呢?“可去弊”板书:人非生而知之(二)什么是好学,齐读7、8则,回答。7则: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8则:不迁怒,不贰过(文言词:贰过)共同都指向了品德修养。但是,我们总觉得孔子给出的好学的定义有些难以理解,缘由是什么?与孔子强调的学的内容有关。孔子究竟要人们学什么?学什么1.自读选文4、5、6、10、11则,回答:孔子所说的“学”的内容?我找同学举手回答。4则:仁、智、信、直、勇、刚(礼)5则:礼6则:品德修养、修身(礼)10则:修身先(礼)后文11则:《诗》《礼》同属于:品德修养因此,孔子所受的学指的是学礼、学修身,相对于如今我们学习强调学问与实力,孔子明显更留意人的品德与修养。【第4则】串讲。(言,弊,居,语,知,荡,贼,绞,乱,狂)题目: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一味喜爱仁而不喜爱学,它的弊病是愚蠢(滥施仁爱)一个人的品质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去把握一个“度”,假如不加强学习,不擅长运用,即使有“仁”“智”等美德也会害人害己。如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和“农夫与蛇”中的主子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思索:“仁”和“愚”的关系,“知”和“荡”、“信”和“贼”、“直”和“绞”、“勇”和“乱”、“刚”和“狂”的关系。明确:把握度—仁得过度则愚,“知”得过度则“荡”、“信”得过度则“贼”、“直”得过度则“绞”、“勇”得过度则“乱”、“刚”得过度则“狂”。如何把握度?学。学什么?学的内容是“礼”。第五则也正好回答了这一点。【第5则】齐读这一则。明确说出了无礼的弊端。无礼则“恭”“慎”“勇”“直”变为“劳”“葸”“乱”“绞”有礼则“民兴于仁”“不偷”“学”指向“礼”。【第6则】什么是学?对父母尽孝,对君主尽忠,对挚友诚信就是学了。这里的学明显不是文化学问。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学问好坏主要不看文化学问而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忠、孝、信等道德原则。也就是父兄之礼、君臣之礼、挚友之礼。“学”指向品德与修养。【第10则】说得更加明确:先礼后文。【第11则】讲解重点词,快速串讲大意。问:本则孔子说要学什么?《诗》《礼》。孔子只以《诗》《礼》来教化孩子和学生。且“不学礼,无以立身处世。”足以见得其重要性。我们发觉孔子所谓的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和修身,也就是说孔子的学指向了品德和修养,而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学问和技能的学习放在其后。你赞同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吗?你认为先进的学问技能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哪个更重要?哪一个更能使你成就华蜜的生活?学问和技能:保证基本的生存,温饱,享受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气(科技革命)可以用来挣钱只拥有了道德修养而忽视学问技能明显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的规律,人人拥有高尚的道德却没有基本的生存本事、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为毫无贡献,怎么算得上高尚?当然假如只拥有学问和技能而缺乏道德规范,唯恐学问实力学得越好,给人类带来的祸害越深重,有多少驾驭了高科技的人让自己的学问与实力用错了地方。当然,这二者确定是缺一不行的,但是我们也必需相识到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对学问和实力的重视已经无需再来强调现实一次次给我们的道德修养的提升敲响警钟。我们来看摘自报纸网络的一些新闻标题:1.电话诈骗受害者状告银行,消退管理漏洞成关2.珠海出重拳打击银行卡犯罪3.洛杉矶警方设立高科技反恐中心4.苏州破网络犯大案5.网络黑客盗虚产50亿6.福建电力严厉打击高科技窃电行为7.往奶粉里掺三聚氰胺,地沟油的提炼,用瘦肉精喂猪……我们必需看到由于学校教化的缺位、家庭教化缺位、自我教化的缺位,品德修养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正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完孔子的学习观之后,首先,希望大家学会在道德的层面去思索现实问题,我们这些就是我们常见的时评类作文的材料,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须要从道德层面加以考虑分析,如2015年高考作文“小陈举报父亲”,再如上次月考作文“奖孝金制度”,其次,我们必需看到由于学校教化的缺位、家庭教化缺位、自我教化的缺位,品德修养的提升任重而道远。正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希望大家把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毕生的不懈追求。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紧扣教材及学情绽开,教学设计能从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动身。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