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县五中高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分。注意事项:第I卷(选择题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3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地球的历史好像是一本“书”,地层、化石就像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读图“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A.鱼类化石—新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C.裸子植物化石—新生代D.三叶虫化石—古生代2.下列对地层和化石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越新的地层中的生物化石越简单B.地层不能作为判断地球年代的标志C.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D.地层由老到新所含化石是陆生到水生生物的更替【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三叶虫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节肢动物,所以三叶虫化石出现在古生代,D正确;鱼类化石,形成于古生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化石对研究地球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地层及所含化石有助于研究古地理环境,C正确;越新的地层含有AB第1页/共12页生到陆生生物的更替,D错误。故选C。【点睛】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研究地层和它们所包含的化石,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下图为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A.①B.②C.③D.④4.关于洋流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海轮顺该洋流航行可节省燃料B.扩大了近海污染物的污染范围C.挟带大型冰山向极地地区漂移D.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CDBA正确。故选A。【4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气温从北向南递增,南半球气温从南向北递增,故①④表示北半球,②③表示南半球;暖流是从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寒流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故洋流③是南半球的寒流,顺洋流航行的海轮可以节省燃料,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海水温度可知,该洋流位于中低纬海域,不会挟带大型冰山向极地地区漂移,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扩大了BD合题意。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第2页/共12页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2021年5月22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中国空间站B.巡视探测的祝融号火星车C.待发射的卫星D.月球上的陨石6.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昼夜长短接近地球,但昼夜温差却高达100℃,造成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①弱,③弱B.②弱,④强C.③强,④弱D.②弱,③弱【答案】5A6.A【解析】【5题详解】天体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人类发射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则被称为人造天体。在太空中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天体,A正确。在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祝融号火星车、待发射的卫星、月球上的陨石不属于天体,BCD错。【6题详解】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因为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所以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白天气温高,①正确;因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低,③正确。所以昼夜温差大,故选A。【点睛】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当地时间2024年月14日晚,钱凯港正式开港,该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拉美地区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该港的建成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秘鲁的产业联系。下图为钱凯港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3页/共12页7.钱凯港在建设过程中需重点考虑()A.气温变化B.降水强度C.地质构造D.植被分布8.钱凯港成为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关键因素是()A.交通条件B.地理位置C.自然资源D.科技水平9.钱凯港建设的影响首先体现在()A.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B.减少我国对其他港口的依赖,降低运输风险C.加快秘鲁城镇化进程,扩大城市用地规模D.加强中秘合作,利于我国产业向秘鲁转移【答案】7.C8.A9.A【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钱开港地处南美洲西海岸,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钱凯港在建设过程中需重点考虑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港口建设的安全性,C正确。气温变化、降水强度、植被分布对港口建设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重点考虑因素,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据材料“该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拉美地区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可知,钱凯港成为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关键因素是其交通条件优越,是拉美地区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A正确。地理位置B错误;自然资源、科技水平不是成为重点项目的关键因素,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钱凯港建设首先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A正确。减少我国对其他港口的依赖、降低运输风险不是钱凯港建设的首要影响,B错误;加快秘鲁城镇化进程、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是后续影响,不是首先体现的,C错误;钱凯港建设利于加强中秘合作,但产业转移不是首要影响,D错误。故选A。【点睛】中秘两国联手建设钱凯港,一方面可以完善秘鲁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秘鲁今后的经济第4页/共12页发展奠定基础,推动秘鲁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两国企业间的广泛合作提供丰富的经验,互通有无,促进中秘贸易发展,深化中秘友谊。切变线是两股不同方向水平气流的分界线,云贵切变线常出现在冬半年的云贵地区。下图示意云贵地区冬季某日近地面气压分布,该日云贵地区有切变线生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云贵切变线大致走向为()A.自南向北B.自东向西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北向东南云贵切变线常出现在冬半年的云贵地区,是由于()A.副热带高压势力强B.冷空气受山地阻挡C.西南季风势力强盛D.地表水汽蒸发剧烈12.关于甲城市与切变线的位置关系及气流性质,下列描述符合的是()A.位于切变线西部,受暖气流影响B.位于切变线西部,受冷气流影响C.位于切变线东部,受湿气流影响D.位于切变线东部,受干气流影响【答案】10.DB12.A【解析】【10题详解】切变线是两股不同方向水平气流的分界线。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可知,该日云贵地区东部以东北风为主,西部以西南风为主,等压线数值由中部向两侧增加,中部低值等压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说明中部为两股不同方向水平气流交界处,则切变线大致走向为自西北向东南,D正确,ABC错误。故选D。【题详解】由材料及图可知,该切变线形成于冬季,停滞时间长,表示的是昆明(云贵)准静止锋天气系统,该准静止锋是南下冷空气遇高原山地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冷空气准静止下来形成,B正确,冬半年副热带AC第5页/共12页比夏半年弱,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第2题可知,该切变线是冷空气遇高原山地阻挡形成,常形成准静止锋,甲城市位于切变线西侧(暖气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信息找出新的天气系统的主干特征,结合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画出风向,进而找出切变线的位置及影响。一般方法是:结合材料抓主干信息,结合图示分析原理,利用基础原理解决新问题。本题涉及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有关问题:处于昆明准静止锋西南侧的云南大部分地区,由于地势较高,阳挡了冬季冷空气的入侵,受单一暖气团控制,碧空万里,阳光灿烂。四川凉山州东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因位于冷空气一侧,风向偏北,气温低。印钞业是防伪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安全保密级别高的产业。位于英国贝辛斯托克(右图)的德拉鲁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印钞公司,但近年来却濒临破产。随着我国印钞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多国将印钞业务从英国转移至我国。据此完成下题。13.德拉鲁公司曾是世界最大印钞公司的主要原因是()A贝辛斯托克土地成本低B.贝辛斯托克原材料充足C.伦敦周边劳动力成本低D.伦敦的辐射带动作用强14.我国承接印钞业务的公司最有可能位于()A.西宁B.上海C.贵阳D.哈尔滨【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德拉鲁公司所在的贝辛斯托克靠近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强,成为全球最大的印钞公司,D正确;印钞公司对技术要求高,土地成本、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对其发展影响较小,ABC错误。故选D。第6页/共12页【14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印钞业是防伪技术要求较高,资金投入大,安全保密级别高的产业,随着我国印钞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多国将印钞业务从英国转移到我国。因此,我国承接印钞业务的公司应位于科技发达,资金雄厚地区,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水平较高,人才密集,适合承接印钞业务,B正确;西宁、贵阳以及哈尔滨,其科技力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及上海,ACD错误。故选B。【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土地,资源,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地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优劣之分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只有达到某一质量标准,才能被人类利用。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成本是有差别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土地资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衡量土地资源质量的指标是经济效益高低B.衡量土地资源质量的指标都是相同的C.土地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断加强D.人类活动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在不断加强16.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开发成本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质量越高,经济成本越低,环境成本越低B.资源质量越高,经济成本越高,环境成本越高C.资源质量越高,经济成本越低,环境成本越高D.资源质量越高,经济成本越高,环境成本越低【答案】15.D16.A【解析】15题详解】衡量土地资源质量的指标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地表形态、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土地平整状况、土地区AB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弱化,而人类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却在不断增强。C错误,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成本是有差别的,自然资源质量越高,经济成本越低,环境成本越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按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第二卷非选择题(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第7页/共12页2.57万km²527年以来已喷发20图为西西里岛地形图。(1)简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2)分析火山灰导致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减小的原因。(3)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试对此成因作出解释。【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分布;地势北高南(2)大气中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3)地处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引发森林大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空气干燥,地物干燥易燃;地狭人稠,常有人为火灾。【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西里岛的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和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气的受热过程、森林火灾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及起伏、特殊地貌等。根据图例可知,西西里岛的人海拔大多高于200m,说明西西里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北部;沿海地区海拔较低,有狭窄合材料“2007年以来已喷发20余次”第8页/共12页识可知,该地位于地壳交界处,多火山活动,多火山地貌。【小问2详解】昼夜温差减小,说明白天气温降低,夜晚气温升高。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在大气上空弥漫,导致杂质增多,大气中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得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较低;夜晚火山灰吸收地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导致昼夜温差减小。【小问3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处板块消亡边界,结合材料“岛上东北部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活火山,2007年以来已喷发20余次”可知,西西里岛火山活动频发,易引发森林大火;该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炎热干燥,地物干燥易燃,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除此之外,该岛地狭人稠,人口密度较大,常有人为火灾的发生;所以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它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收获后要在避光、阴冷、干燥条件下贮存,避免发芽变质。马铃薯既可作为粮食或蔬菜食用、食品加工,又可用于以淀粉为代表的造纸、纺织、化工等非食品类加工。秘鲁年产马铃薯约300万吨,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00千克。下图为秘鲁局部地区示意图。(1)据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推测其生长习性。(2)简述马铃薯在世界得以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3)秘鲁政府计划利用马铃薯发展造纸、纺织、化工等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答案】(1)秘鲁南部属于高山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说明马铃薯喜冷凉;高山气候,降水少,说明其第9页/共12页(2)马铃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3)赞同。理由:秘鲁盛产马铃薯,原料丰富或产量大;能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带加工工业,会破坏环境,产生工业污染。【解析】【分析】本题以秘鲁南部的马铃薯生产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马铃薯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读图可知,秘鲁南部属于安第斯山区,海拔高,气温低,说明马铃薯喜冷凉气候;该地区降水少,光照强,说明马铃薯耐旱,喜光照;高山地区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浅薄,土壤贫瘠,说明马铃薯耐土壤瘠薄。【小问2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马铃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适合在世界许多地区种植;由材料可知,“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生长周期短,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块茎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丰富;“马铃薯既可作为粮食或蔬菜食用、食品加工,又可用于以淀粉为代表的造纸、纺织、化工等非食品类加工”,用途广泛。【小问3详解】300万吨,原料丰富,产量高;利用马铃薯发展造纸、纺织、化工等加工工业,能延长产业链,原本单纯作为粮食或蔬菜的马铃薯,经过加工后产品附加值增加,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相关加工工业的发展会带动上下游产业,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当地劳动力,同时也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不赞同理由:马铃薯是秘鲁人的主食,年人均消费量约为100千克,国内消费量较大;发展加工工业会大量消耗马铃薯,可能会加重国内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影响;造纸、纺织、化工等加工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引发环境污染问题。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学小组对青海湖布哈河流域表土DNADNA通常来源于地表生长的植物残存DNA、活动的动物遗存(如遗体、毛发、排泄物等)DNA等,表土DNA的浓度与土壤有机质含第10页/共12页量有关,也与土壤颗粒粗细有一定关系。布哈河流域海拔3000m以上,下游气温和降水都高于中游,布哈河干流的土壤颗粒组成表现出从上游到下游先粗变细再变粗的特征。布哈河干流各河段土地利用方式差异较大:畜牧主要集中在中游,下游以农耕和畜牧交互利用的方式为主。DNA平均浓度分别为0.65ug/g1.48ug/g,0.5lug/g理位置及采样点分布。(1)说明上游表土颗粒大小对其DNA浓度的影响。(2)指出上游采样点矿物颗粒的来源及外力作用方式。(3)分别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从气候角度分析中游表土DNA浓度大的原因。(4)指出下游农耕活动对表土DNA浓度的影响,并说明理由。【答案】(1)上游地区的土壤颗粒较粗,土壤的孔隙较大,导致土壤有机质易被冲刷流失,表土DNA的平均浓度较低。(2)来源于山体岩石冻融风化、冰川、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被河流搬运到采样点所在的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