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然资源》知识点梳理第9课《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知识点1、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有:用于运输和制作染料的石油和天然气,用于制作辅料和加工工具的金属矿物,用于生产棉花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用于磨毛的水和洗水石等。2、我们可以从组成、工艺、运输等方面分析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3、自然界有许多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水、空气、土地、动植物、矿物等,它们被称为自然资源。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和物品制造有关,有的和能量利用有关,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它们。4、冰川、地下水属于水资源;煤、石油、岩石、矿物属于矿产资源;土壤属于土地资源;植物和动物属于生物资源;空气、太阳、风属于气候资源。5、根据资源的物质种类和圈层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位于地表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位于地下的矿产资源,还有同时分布于地表和地下的水资源。6、可以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有:太阳、煤、石油、风、植物、动物、海洋。7、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8、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这两种资源都是复合型资源。9、热带雨林有五大功能:①蒸腾作用大,提供了50%的大气水;②光合作用强烈,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③能保持生物多样性;④植物多,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供多种植物资源;⑤具有保水能力,是巨大的“储水库”。10、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等资源。11、海洋面积大,海洋物产丰富,被称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能量的源泉”“物质的宝库”“风雨的故乡”。12、海洋资源成为21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的原因:海洋资源储量巨大。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海洋,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97%。海洋资源品种丰富,包括食品、能源、药物、矿产、旅游、运输、生物、水等。地球上所有天然元素海水中都有。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风能、潮汐能永远不会用完,每天都在更新;海洋生物也在不断繁衍。海洋资源目前被开发利用的程度较低。受技术水平限制,绝大部分海洋资源没有得到开发。第10课《煤、石油和天然气》知识点1、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2、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共同构成常规能源。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被称为能源,如木材、煤、石油等。能源的共同特征——能储存和提供各种能量。4、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在燃烧时会转换为光能、热能或动能。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能释放出比煤更多的热量。5、煤是由树木和生长在沼泽中的其他植物的枝叶,经过几亿年演变而成的。呈现了煤形成的三个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6、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煤除了用于燃烧发电、烧水取暖,还可通过干馏法来制造焦炭、煤气、煤焦油和氨水,可制造染料、炸药、消毒剂、化肥、杀虫剂、塑料等。在炼油厂,石油经过分级蒸馏,可以分离出很多有用物质。除了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润滑油、凡士林、沥青,还能加工成塑料、人造橡胶、化肥、农药、油漆、化妆品。天然气的用途包括:城市燃气、制造氮肥、发电、焊接、汽车燃料等。7、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成因相同,都具有可燃性,都能提供能量,储存的是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状态不同,热值不同,成分不同,用途不同,价格不同,开采方式不同等。煤运输方便,燃烧产生的废气容易污染大气。第11课《开发新能源》知识点1、新能源指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潮汐能等。为解决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能源。2、太阳能路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夜晚能点亮路灯。太阳能汽车: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能让汽车发动机运转起来。空间站: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为空间站供电。太阳灶:收集太阳能,用来加热食物。太阳能冰箱: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为冰箱供电,使冰箱制冷。3、在不改变车体及重量、地面材料的前提下,光电板受光面积和受光角度对小车速度有影响。4、常见新能源: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资源总储量非常大,据估算,全球可利用的潜在风能相当于全球总能量需求的10~20倍。风能的利用主要是风力发电,即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地热来自地球深处,这种热能储量非常大。通过钻井,可以把这些热能从地下储层引入水池、房间、温室和发电站等。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清洁能源,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和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对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大多可直接利用。生物质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制取沼气用于燃烧、发电,还可以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液体燃料。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12课《善用自然资源》知识点1、土地、太阳能、水、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再生或再循环,被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在地下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2、面临短缺的自然资源主要有: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粮食资源、森林资源。3、自然资源短缺将给人类生存带来种种威胁:影响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甚至推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容易发生资源抢夺行为,引发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导致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不稳定的安全局势;引起制造业停滞,经济下滑,社会事业滑坡,失业率上升等连锁问题,使得人们生活更加困难。4、六种能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做法:使用节能电器:减少对电能的消耗。不浪费粮食:能减少对食物和加工食物所用能源的消耗,按需取用。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生产和运输一次性用品用到的资源,充分利用可重复使用的日用品。回收利用纸、塑料、玻璃等:使用它们加工成再生原料,能大幅度减少生产新原料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建设垂直农场:种植面积没有减少,垂直种植减少了占地面积,使土地资源和空间得到了重复利用。绿色出行:少乘私家车,多骑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单次服务人数和重复利用率。5、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一是减少消耗——尽可能少用,只买真正要用的东西。二是重复使用——尽可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三是回收利用——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加工成再生材料。这座建筑是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附课本图片)小型风力发电机——利用永不枯竭的风能为建筑供电;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建筑供电;软木双层玻璃窗——利用自然光源采光,利用真空腔阻隔室内外热传递;LED灯具——将绝大部分电能转换为光能,提高利用率;地源热泵——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为建筑供暖;地板供暖系统——地板辐射采暖具有舒适性、节能性两大优点;小型热电联产——由天然气供电以产生电力和热能,为建筑供暖,为通风系统和空调提供电力;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根据需求将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可以节约水资源;改良的房屋隔热板——更有效阻隔室内外热传递,起到保温作用,降低空调使用需求。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织生命周期与战略选择考核试卷
- 电机制造中的电机运行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 棉麻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与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实践考核试卷
- 十年后的家乡初一语文作文
- 前方初二语文作文
- 描写风景的初二语文作文大全
- 皮革制品的环保标准与国际认证考核试卷
- 电路分析与仪器设计考核试卷
- 电视机制造业的企业文化塑造与传承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质量管理规范与标准考核试卷
- 图文转换-图表(小题训练)(解析版)-2025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与数列相结合的概率综合问题-2022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之大题专练(解析版)
- 中考数学函数一次函数复习课件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倍他司汀推广方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 智鼎在线测评题图形题
- 高考新题型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之双文本比较阅读答题攻略-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小升初英语试卷
- 智慧园区规划和建设咨询服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