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差异(2大重难点+考点思辨+分阶训练)-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中国的地理差异(2大重难点+考点思辨+分阶训练)-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中国的地理差异(2大重难点+考点思辨+分阶训练)-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中国的地理差异(2大重难点+考点思辨+分阶训练)-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中国的地理差异(2大重难点+考点思辨+分阶训练)-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专题13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录

【体系构建】

【重难诠释】

重难点0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重难点0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征

【分阶训练】

重难通关练

培优争分练(含新考法、新情境)

室目限系构建

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气候、主要地形区

河流、典型植被

的农业、传统民居

地传统运输方式

异南、北方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气候

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降水

的划分及特征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地形、地势

重难诠释

重难点0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

(1)自然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均温低于0_℃高于0℃

候年降水量少于800mm多于800mm

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主要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形区地、东南丘陵

河流流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流量大,汛期箕,无结冰期

典型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人文差异:

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

业作物熟制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一年西熟至三熟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甜菜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

传统运输方式以陆运为主:马生以水运为主:船区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防寒保暖)屋顶坡度大,墙体较高(通风散热)

重难点0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征

1.南、北方地区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在气温和降水方面产生较大差异,所以南、北方地区界定的

主导因素是气候。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加上高山的阻挡,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景观特

点,所以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是隆水。

3.青藏高原独占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所以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彩空势。

【考点思辨】

主导因素:

降水

‘主导因素:

地形、地势干旱

西北地区主导因素:

气候

第淮河一线

青藏地区

界0OOjnm,l月0t)

高寒线南方地区"►湿热

重难通关练

(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具特色:北方平畴沃野,麦浪如金;南方河湖纵横,稻香

千里;西北大漠孤烟,水草肥美;青藏地区雪峰连绵,冰川晶莹。下图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某

区域景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

A.内流区和外流区界线B.水田和旱地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D.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2.右图景观位于左图中的()

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

3.导致右图景观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水分B.光照C.热量D.土壤

(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景亦写理。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从气象规律看,诗句描写4月初“雨纷纷”的区域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5.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A.1月份(FC等温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023・湖北荆门•模拟预测)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来,南北宽100至150千米,海

拔多在1500至2500米之间,读秦岭及周边地理环境图,完成下面小题。

6.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山西省与四川省的分界线B.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C.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7.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气候及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干旱地区,以温带沙漠为主B.乙地位于湿润地区,以温带草原为主

C,甲地位于中温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乙地位于亚热带,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023•吉林•二模)我国地城辽阔,不仅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读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秦岭山脉两侧地理事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以北耕地多旱地,大部分为半湿润地区②以南耕地多水田,一年一熟或两熟

③以北河流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④以南河流流量大,汛期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特色食品与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①酸菜炖血肠②过桥米线③手抓羊肉④青棵饼

A.北方地区——①B.南方地区——③

C.西北地区----④D.青藏地区----②

培优争分练

一、选择题

(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与区域乙和区域丁的分界线大致一致的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2.下列诗句的描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区域甲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区域丙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区域乙

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区域丁

3.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甲黑土广布,沃野千里B.区域乙广泛种植水稻和热带作物

C.区域丙山岳纵横,冰川广布D.区域丁是我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2023・陕西・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

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假期结束

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地势

5.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6.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暴雨B.沙尘暴C.大风D.火山

(2023•广西河池•二模)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1月10℃等温线D.7月20℃等温线

8.下列描述符合甲、乙区域特征的是()

A.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B.农作物熟制均为一年三熟

C.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D.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9.造成丙、丁区域气候类型不一样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C.经度D.地形地势

(2023・宁夏•中考真题)下面两幅水墨画展示的是长江不同河段的景观。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烟雨》《江南晓云》

10.两幅水墨画所展示的地区()

A.①位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B.②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C.①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D.②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

11.可在《江南晓云》图所绘地区看到的景观是()

A.稻花飘香B.旱地麦浪C.雪域耗牛D.大漠驼铃

(2023・北京・中考真题)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12.长城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3.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①沙漠②草原③大海④椰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③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江苏徐州•一模)上海一所学校的某班同学利用暑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深

刻感受到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确定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甲、乙、丙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地形、气候、降水B.地形、降水、气温

C.降水、地形、气温D.气候、降水、地形

16.到了拉萨之后,同学们发现他们带去的食品袋膨胀“发胖”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A.光照好,气温日较差大B.天气晴朗,降水少

C.海拔高,气压低D.紫外线强,气压高

(2022•江苏淮安•模拟预测)读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四大雄理区陵用

17.图二所在的甲区域,位于我国()

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

18.下列关于甲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田多为水田B.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

C.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D.居民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024•福建泉州•一模)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①区域自东向西大致()

A.植被增多B.气温升高C.降水减少D.地势降低

20.下列描述区域②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冰川熠熠,珠峰擎天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二、解答题

21.(新考法:探究式学习)(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区域差异与联系】

图1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传统民居素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读地图、知位置

(1)图中丁所代表的区域名称是—,确定丁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o

(2)甲、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是A——B——线,此界线与我国1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基本吻

合。

找差异、探原因

(3)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

自然的杰作。图2中①和②所代表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甲、乙、丙、丁中的—地区和—地区。

(4)有位同学想要品尝正宗的过桥米线,参与“三月三”歌节、泼水节等民族节日,这位同学应去甲、乙、

丙、丁中的地区。

(5)导致图1中③④⑤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o

(6)丙和丁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丙地区贺兰山以西以高山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丁地

区以高寒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均答出一种即可)

同命运、共发展

(7)华北地区和丙地区缺水严重,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建设了—工程。

(8)将丙地区西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

是O

22.(2023•陕西渭南•一模)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地理界线,读“秦岭一淮河附近地区地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1)《科普中国》中说:“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冬季供暖与不供暖的分界线”,这是因为我国1月—等温

线大致经过该线,因此该线也成为了我国苹果和柑橘的盛产地分界线。

(2)《中国国家地理》中说:“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东西绵延,横亘在中国中部“,北部黄土高原,

盛产小麦;南部有—盆地,盛产稻谷北部;北部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南部植被以—为主。

(3)《人民长江》中说:“秦岭是我国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线”,我国—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该线,该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有“国家中央公园”和“国家绿肺”之称。多年来,秦岭大规模开发别墅,导致秦岭生态环境严重破

坏。对于秦岭的开发与保护,小山和小水的观点不同,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你赞成

'小水:

/泰崎是我国重要生秦岭环境优美,

态安全屏障,坚决通利大规模砍伐森林,兴

奏岭违建别曳,有利五戊旅游度假村,增加

生态环境保护,r营地财政收入。

(5)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秦岭一淮河以北的生活习惯、民居、饮食中最让你深刻的一

项具体内容是_,请从当地的地形、气候、河流中任选两个要素,阐明它与具体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o

2024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专题13中国的地理差异

目录

【体系构建】

【重难诠释】

重难点0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重难点0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征

【分阶训练】

重难通关练

培优争分练(含新考法、新情境)

g体系构建

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气候、主要地形区

河流、典型植被

的农业、传统民居

地传统运输方式

异南、北方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气候

0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降水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地形、地势

g直难诠释

重难点0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

(1)自然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均温低于0_℃高于0℃

候年降水量少于800mm多于800mm

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主要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形区地、东南丘陵

河流流量小,汛期短,直结冰期流量大,汛期是,无结冰期

典型植被温萤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人文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

业作物熟制一年二熟或两年三熟一年百熟至三熟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甜菜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

传统运输方式以陆运为主:马车以水运为主:船只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防寒保暖)屋顶坡度大,墙体较高(通风散热)

重难点0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征

1.南、北方地区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在气温和降水方面产生较大差异,所以南、北方地区界定的

主导因素是气候。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加上高山的阻挡,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景观特

点,所以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是隆水。

3.青藏高原独占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所以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界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娶空>。

【考点思辨】

主导因素:

降水

‘主导因素:

地形、地势干旱

西北地区主导因素:

气候

第淮河一线

青藏地区

界0OOjnm,l月0t)

高寒线南方地区"►湿热

重难通关练

(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具特色:北方平畴沃野,麦浪如金;南方河湖纵横,稻香

千里;西北大漠孤烟,水草肥美;青藏地区雪峰连绵,冰川晶莹。下图分别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某

区域景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的是()

A.内流区和外流区界线B.水田和旱地分界线

C.400mm年等降水量线D.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2.右图景观位于左图中的()

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

3.导致右图景观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水分B.光照C.热量D.土壤

【答案】1.B2.D3.A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

水线通过的地方;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B正确,C错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

底斯山,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A错误;我国草原和森林的分界线,大致就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或者大致相当于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CD错误。故选B。

2.右图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位于左图中的丁西北地区,故选D。

3.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从东到

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选A。

(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景亦写理。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从气象规律看,诗句描写4月初“雨纷纷”的区域在()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5.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A.1月份(FC等温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答案】4.B5.A

【解析】4.4月初出现降雨的地区一般在南方地区,因为此时冷暖气流交汇在南方,故答案选B。

5.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以上,所以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大体一

致的是1月份0℃等温线,A正确;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并不通过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错误;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位于南方地区内部,C错误;湿润区与半旱区并不接壤,不存在分界线,D错误。因

此答案选A。

(2023・湖北荆门•模拟预测)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千来,南北宽100至150千米,海

拔多在1500至2500米之间,读秦岭及周边地理环境图,完成下面小题。

6.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是山西省与四川省的分界线B.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

C.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7.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气候及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干旱地区,以温带沙漠为主B.乙地位于湿润地区,以温带草原为主

C.甲地位于中温带,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乙地位于亚热带,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答案】6.D7.D

【解析】6.由图可知,秦岭主要位于陕西省,不是山西与四川的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种植业和

畜牧业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以东

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秦岭南侧为长江流域,北侧为黄河流域,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D

正确,B、C、D错误,故选D。

7.由图可知,甲位于秦岭以北,位于半干旱区,暖温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A、C错误。乙位于秦岭

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B错误,D正确,故选D。

(2023•吉林•二模)我国地城辽阔,不仅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读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秦岭山脉两侧地理事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以北耕地多旱地,大部分为半湿润地区②以南耕地多水田,一年一熟或两熟

③以北河流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④以南河流流量大,汛期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下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特色食品与所在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①酸菜炖血肠②过桥米线③手抓羊肉④青棵饼

A.北方地区——①B.南方地区——③

C.西北地区一④D.青藏地区一②

【答案】8.A9.A

【解析】8.秦岭以北耕地多旱地,年降水量位于400至800毫米之间,大部分为半湿润地区,①正确;以

南耕地多水田,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②错误;以北的北方地区河流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水位变化大,

河流有结冰期,③正确;以南河流流量大,汛期长,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酸菜炖血肠是北方地区的特色食品,A正确;过桥米线是南方地区的特色食品,南方地区对应②,排除

B;手抓羊肉是西北地区的特色食品,西北地区对应③,排除C;青棵饼为青藏地区的特色食品,青藏地区

对应④,排除D;故选A。

培优争分练

一、选择题

(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与区域乙和区域丁的分界线大致一致的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2.下列诗句的描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区域甲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区域丙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区域乙

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区域丁

3.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甲黑土广布,沃野千里B.区域乙广泛种植水稻和热带作物

C.区域丙山岳纵横,冰川广布D.区域丁是我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答案】1.D2.A3.C

【解析】1.读图甲为我国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乙和丁的分界线为秦

岭一淮河,秦岭-淮河大致和800mm年等降水量、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一致,D正确,400mm年等降

水量大致经过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大

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ABC错误,该题选D。

2.读图甲为我国西北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

的是西北沙漠景观,A正确;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B错误;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C错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述的是北

方的景观,D错误,该题选A。

3.黑土广布,沃野千里描述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事物,属于乙;乙区域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广泛种植小麦和玉米,B错误;丙区域为我国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山岳纵横,冰川广布,C正确;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能源产区,D错误,该题选C。

(2023•陕西・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小丽一家从陕南出发,自驾去革命圣地延安旅游,途中游览了终南

山国家森林公园。小丽在登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诗中描写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在假期结束

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高速公路受山体滑坡影响而临时关闭。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地势

5.小丽在终南山景区内看到一则标语“人杰地灵名胜迹,和合南北贯东西”,联想到地理课堂上学习的“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是()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6.引发此次山体滑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暴雨B.沙尘暴C.大风D.火山

【答案】4.D5.D6.A

【解析】4.“同一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终南阴岭秀,积雪浮

云端”,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山顶被积雪覆盖,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故选D。

5.秦岭一淮河一线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

界线等;故D正确。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200mm等降水量线,A错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是400mm等降水量线,B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

斯山,C错误。故选D。

6.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结合题干可

知,引起山体滑坡最有可能是暴雨,A正确;沙尘暴、大风、火山与山体滑坡无关,BCD错误。故选A。

(2023・广西河池・二模)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是()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1月10℃等温线D.7月20℃等温线

8.下列描述符合甲、乙区域特征的是()

A.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B.农作物熟制均为一年三熟

C.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D.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9.造成丙、丁区域气候类型不一样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C.经度D.地形地势

【答案】7.A8.A9.D

【解析】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气温:1月份0℃等温线经过;2、气候带:

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3、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4、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

分界线;5、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6、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故选A。

8.甲区域是我国北方地区,乙区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随着距离海洋变远,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甲、

乙区域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A正确、C错误。农作物熟制均为一年三熟是纬度低的

南方地区,B错误;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D错误。故选A。

9.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世界屋脊”之称,形成高原和高山气候,丁地纬度低、海拔低,

气温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造成丙、丁区域气候类型不一样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D正确。跟海陆位

置、纬度和经度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2023•宁夏•中考真题)下面两幅水墨画展示的是长江不同河段的景观。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烟雨》《江南晓云》

10.两幅水墨画所展示的地区()

A.①位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B.②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C.①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D.②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

11.可在《江南晓云》图所绘地区看到的景观是()

A.稻花飘香B.旱地麦浪C.雪域耗牛D.大漠驼铃

【答案】10.C11.A

【解析】10.由图可知,①图的主题为《三峡烟雨》,长江三峡位于长江干流上的上游河段,长江三峡位

于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A错误、C正确。②图的主题为《江南晓云》,

江南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现象,BD错误。故选C。

11.由上题可知,②图的主题为《江南晓云》,江南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地处长江中下

游平原,可能看到的景观是稻花飘香,A正确;在我国北方地区可以看见旱地麦浪的景观,青藏地区可以

看见雪域耗牛的景观,西北地区可以看见大漠驼铃的景观,BCD错误。故选A。

(2023•北京・中考真题)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图为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12.长城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3.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①沙漠②草原③大海④椰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③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2.C13.A14.D

【解析】12.读图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故选C。

13.长城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原和荒漠广布,长城上可能看到的

自然景观有:①沙漠、②草原,在山海关等处的长城还可以见到③大海,①②③正确。④椰林主要分布在

我国低纬度的热带地区,长城没有穿越,④错误。故选A。

14.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这有助于: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③保护长城沿线的

文化遗址、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②③④正确。对于现代战争来说,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意

义不大,①错误。故选D。

(2024•江苏徐州•一模)上海一所学校的某班同学利用暑假开展了“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深

刻感受到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确定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甲、乙、丙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A.地形、气候、降水B.地形、降水、气温

C.降水、地形、气温D.气候、降水、地形

16.到了拉萨之后,同学们发现他们带去的食品袋膨胀“发胖”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A.光照好,气温日较差大B.天气晴朗,降水少

C.海拔高,气压低D.紫外线强,气压高

【答案】15.D16.C

【解析】15.甲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即秦岭一淮河,秦岭一淮河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确定甲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乙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与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确定乙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丙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

界线,确定丙线的主导因素的地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气压低,使得食品袋内部气压高于外部气

压,所以食品袋会膨胀“发胖”,C正确;与光照、降水、紫外线无关,ABD错误;故选C。

(2022•江苏淮安・模拟预测)读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四大爆理区域图

17.图二所在的甲区域,位于我国()

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

18.下列关于甲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田多为水田B.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

C.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D.居民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答案】17.D18.A

【解析】17.读图分析,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右图所示位于北

方地区,D正确,故选D。

18.甲是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居民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较厚,A错误,BCD正确;故选A。

(2024•福建泉州•一模)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①区域自东向西大致()

A.植被增多B.气温升高C.降水减少D.地势降低

20.下列描述区域②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冰川熠熠,珠峰擎天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19.C20.D

【解析】19.①区位于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

被越来越低矮稀疏,A错误,C正确;①区域自东向西气温、地势差异不大,BD错误。故选C。

20.②区域是南方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北方地区,“冰川熠熠,珠峰擎天”描述的是青藏地

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述的是南方地区,ABC

错误,D正确。故选D。

二、解答题

21.(新考法:探究式学习)(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区域差异与联系】

图1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传统民居素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读地图、知位置

(1)图中丁所代表的区域名称是—,确定丁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