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云南省腾冲县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假如你是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当地发大水,你会派谁去治水()A.黄帝B.尧C.舜D.禹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被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A.尧B.舜C.黄帝D.女娲4.《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由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5.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A.秦孝公B.光武帝C.汉高祖D.秦王嬴政7.汉武帝时,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加强中央的监察权D.铸造五铢钱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A.云南B.陕西C.甘肃D.新疆9.对三国鼎立局面最恰当的评价是()A.包含着统一的局势,实现了局部统一B.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D.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10.“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这些关键词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分封制B.商鞅变法C.郡县制D.北魏孝文帝改革11.2014年3月1日晚,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14“.秦……以为周制衰微,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迟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15、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B、张骞C、王昭君D、呼韩邪单于16、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17、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A、《尚书》B、《春秋》C、《史记》D、《道德经》18.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19、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2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22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A.水稻B.桑麻C.葡萄D.粟23.要龙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了解孔子,以下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是()A.温故而知新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改革、法治2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是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A.隶书B.金文C.小篆D.甲骨文25.水利工程的修建对农业发展作用很大,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千里沃野,得益于()A.白渠B.都江堰C.郑国渠.D灵渠

二、材料题26、读图并回答问题(共12分)(1)此人是谁?(2分)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分)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3分)谈谈那一条对你启发最大,并说出自己的认识。(3分)

27、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12分)(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名与以上面两幅图片没有关联的诗句是()(2分)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3)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分)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2分)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3分)

28、(共10分)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3分)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材料三:北方某民族姓拓跋拔拔步六狐贺赖独狐汉姓元长孙陆贺刘(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2分)?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2分)?(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2分)?“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2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3分)(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3分)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答题卡(考试科目: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评卷人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二卷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评卷人得分26、读图并回答问题(共12分)(1)此人是谁?(2分)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分)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3分)谈谈那一条对你启发最大,并说出自己的认识。(3分)27、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共12分)(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名以上面两幅图片没有关联的诗句是()(2分)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3)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分)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2分)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3分)28、(共10分)(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3分)29.(共16分)(1)材料一提出的中心问题是迁都。“魏主”指谁(2分)?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2分)?(2)材料二体现了“魏主”哪一方面的改革(2分)?“北语”指哪一民族的语言?(2分)

(3)材料三指的是“魏主”采用汉姓,“魏主”采用了什么汉姓?(2分)(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3分)(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3分)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28、(共10分)①由荒凉、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