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1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原卷版)
命题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力与运动关系的重点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能正确、深入的认识二力
平衡的概念,加深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解答此考点试题的关键是熟悉二力平衡,不同的实验设计都
是围绕二力平衡关系而展开,有了这一主要思路,对此类考题的解答也就不再是问题。
虽然在课标要求上,没有列出《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但此实验在中考试卷中也有出现,此实验所占
分值一般在3-7分之间,题型大都是实验探究题。该实验应着重从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和牛顿
第一定律的得出等方面入手,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
实验梳理
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设计实验】实验时,让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两个力R和F?的作用,我们从力的大小、方向去探
究在水平方向上用和F?满足什么关系时,小车可以保持平衡,最后再验证二力平衡时需要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这一条件。
【实验器材】滑轮两个、祛码若干(选最大的)、两个相同托盘(为了使两边拉力相等)、小车、细
绳、光滑桌面(阻力小,以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等。
【实验步骤】(1)将细绳分别系于小车的两个挂钩上且保持两根细绳在一条直线上(图甲),在两
个托盘中放入祛码,第一次左盘中祛码质量大,即FDFz,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第二次左右两盘中祛码质
量相等,即Fi=Fz,观察小车运动情况;第三次左盘中祛码质量小,即FK&,观察小车运动情况。比较三
次实验现象,可得只有当FFFZ,时小车才能静止。
(2)如图乙所示,在两个托盘中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祛码,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使两个拉力不在
一条直线上,观察到小车会发生转动,最终直到B和F?在同一条直线上时静止下来;
(3)如图丙所示,把两个托盘上的细绳都系于一个挂钩上,两盘中的祛码质量相等,让两个托盘都
向左拉小车时,会发现小车向左运动。
(4)如图丁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车用细绳连接,分别系住一个托盘,保证两侧拉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剪断连接的细绳后观察到左边的小车向左运动,右边小车向右运动。
【实验记录】
两个力的大小(相两个力的方向(相两个力是否在是否作用在小车是否
等或不相等)同或不相同)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平衡
不相等相反是是否
操作(1)
相等相反是是是
操作(2)相等相反否是否
操作(3)相等相同是是否
操作(4)相等相反是否否
【分析论证】当作用在同一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小车处于平衡状
态,当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时,小车都不能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
[川JLI川等大、反向、共线的
为了消除小车和桌面之间的摩擦给实验带来的影响,也可以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系于轻质小卡片
(重力可以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
钩码,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小卡片受到两边细线的fI
拉力作用,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作褥税
考向点拨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常考问题:
i.两边托盘必须相同的目的:为了使两边的拉力相同;
2.使用光滑桌面的目的: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3.我们为什么不用木块做这个实验呢?因为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大,对实验结果影响大。我们之所以
用小车进行实验,就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了小车与桌面的摩擦,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答:摩擦力。
5.如何减小实验木块的不足之处:可以将物块改为小车或者使用更光滑的桌面。
6.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答: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都可以判定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
7.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答:通过改变祛码的个数,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大小。
8.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答:改变拉力的方向。
9.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将纸板从中间剪开,观察纸板是否还处于平衡状态。
10.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答:把纸板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1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2.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匀速运动状态不好控制。
13.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14.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必须保持研究物体两端受力相同,使研究物体转过一定角度,
观察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5.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必须保持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端托盘里的祛码质量不相
等或两端钩码的数目不相同,观察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6.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必须保持平衡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让两个力不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17.实验一般选择物体在静止状态的原因:静止状态便于观察和操作;
18.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题组训练
A组(中考真题感知)
1.(2023•成都)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小车置于水平桌面,两端的轻质细
绳绕过定滑轮挂有等重钩码。曾是小车受到的向左的拉力,工是小车受到的向右的拉力,目与尸2在同一
水平直线上。下列说法不E琥的是()。
A.因为摩擦可忽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耳、心作用
B.增减钩码个数,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C.耳、工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工、工仍在同一直线上
2.(2023•绥化)如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h>
(1)把小车放在比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小车不动,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放
手后小车静止;在两托盘中放入质量不相等的祛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两个托盘放在小车的同一侧,放入质量相等的祛码,放手后小车运动,这说明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
(2)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两托盘祛码质量相等,使小车静止,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观察到小车,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_____;
(3)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质量较的祛码进行实验。(选填“大”或
“小”)
3.(2022•江西省)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某同学在妈妈的协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
条件。
【实验器材】晾衣架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细线、水、剪刀等。
【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1)将小卡片两侧各系一根细线,再把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晾衣架;
(2)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绑在细线两端,请妈妈用两手各提起一个晾农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小卡片的受力及运动情况。
【进行实验】
(1)如图1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不等的矿泉水瓶;
(2)如图2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相等的矿泉水瓶,再将其中一只手逐渐放低,使小卡片倾斜至
如图3所示;
(3)用剪刀把图3中的小卡片从中间剪断;
(4)更换小卡片,重新组装,如图4所示,使小卡片扭转一定的角度。
图2图3ra4
小卡片所受二力情况
小卡片的运动状
实验步骤
是否作用在同是否作用在同
态是否改变
大小方向
一物体上一直线上
(1)是不等相反是是
(2)是相等相反是否
(3)否—
(4)是相等相反①是
请将表格中①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①;
【结论】上述实验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方向相
反,并作用在_____上;
【交流与评估】
(1)本实验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变拉力的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
(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它受到的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
4.(2021•泸州)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
用的钩码均为100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与右端受到的拉力K的方
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
动,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No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任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他”或“不能”)。
5.(2021•衡阳)小华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用直径略小于滑轮孔径的铁钉把三个滑轮A、B.C分别钉在木板上,木板竖直
挂起待用,用大号缝衣针把细线沿轻质塑料块的中心轴线穿过,并在紧靠塑料块的两侧各打一线结,使塑
料块与细线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块不与木板接触。将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个物
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不相等,则这两个力不平衡。
(2)按住塑料块,把跨过3轮的细线移到C轮上,在两线端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松手后塑料块由
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乙所示。按住塑料块,把跨过C轮的细线移到B轮上,把塑料块转过90。,松手后塑
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仅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
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这两个力不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另一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
小华的实验优于此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塑料块容易扭转
B.塑料块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2020•常德)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祛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
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祛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
(2)现保持F1和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一定。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祛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IONB.5NC.ON
7.(2020•铜仁)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甲乙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3)保持两盘中祛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
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
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o
B组(限时针对训练)
1.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为
100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o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o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与右端受到的拉力用的
方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
运动,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N„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在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
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小卡片才
能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甲同学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瞬间小卡片(选填“能”或“不
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若乙同学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选填“能”
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丙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方案,同学们认为该方案没有甲同学的
好,主要原因是丙同学的实验o
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
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不能)平衡。设计
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
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_(水
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现象,
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发现左右两侧悬挂祛码质量不等时木块也能平衡,其原因是。
(2)经过思考后,小明采用如图乙所示装置继续实验,该方案中由于,故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
不计。
(3)为了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明在图乙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
了图丙、图丁所示操作,其中操作(丙/丁/丙和丁都)是正确的。
(4)小明最后将小卡片用剪刀剪断(分为左右两半),这是为了验证。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燕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彤同学采用的实验
装置如图乙所示。
_A
乙
(1)当图甲中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或;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2)甲图中木块静止时,左右两盘总重________相等(选填“可能”或“一定”),为了完成该实
验,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_____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理由是o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
满足作用在同一_________上,物体才能平衡。
6.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先将细线系于卡片对角的线分别跨过支架上的滑轮。
a।/
oooo
(1)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
衡时,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挤压/翻转/旋转),释放
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
又一个条件是;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5)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异,你认为
形成差异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Lk公au
甲乙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祛码的来探究二力
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
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o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O
8.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为了忽略小卡片的对实验的影响。
(2)要验证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同一直线的力”是否平衡,实验
中的操作是将小卡片(选填“翻转”或“扭转”),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当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时,若用剪刀将小卡片剪成两半,再观察两半小卡片是否平衡,这样做是
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o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老师认为还是小明
的方案更好,小华的方案存在的缺陷是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小卡片
9.某实验小组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为一轻薄塑料片,实验中所用的钩码均为100g,
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o
(1)在图甲的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2)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1个钩码时,塑料片静止,其左端受到的拉力£与右端受到的拉力用的方
向;当左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乙所示,塑料片将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
动,此时塑料片受到的合力为N。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用剪刀将塑料片从中间剪断,断开的塑料片向两边加速运动,说明不在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
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两端所挂钩码质量相等时,小卡片才能
保持静止,说明平衡的两个力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甲同学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瞬间小卡片(选填“能”或“不
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⑶若乙同学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选填“能”
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丙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方案,同学们认为该方案没有甲同学的好,
主要原因是丙同学的实验O
11.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滑轮户_.jtt轮々4
内叫
用7.丙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V、"的方向,大小;
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凡%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
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R凡。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的问题
是O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还能看
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
12.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能/不能)平衡,设计
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小红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
图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
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补充协议书
- 2025年excel实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历年中级内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专业素养面试题库及答案
- 村里换届协议书
- 林地租卖协议书
- 果树认购协议书
- 柑橘代销协议书
- 标准分家协议书
- 2025年肾内科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医生避免在公共区域谈论病情
- 2025河南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 道路标线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招商新检及成员公司招聘(5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FZ∕T 63013-2021 涤纶长丝织带
- 雅思翻译练习
- 与客户接触的六个阶段
- 上海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表
- t+amusicplayer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