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一、书写水平(5分)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无数匠人孜孜不倦地努力与持之以héng①的坚守,得以灌溉、生根、发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悠扬的古琴旋律,从精致的陶瓷工艺到生动的皮影戏表演,每一件作品都契hé②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当凝视这些精湛的非遗作品时,我们仿佛徜徉于历史长河,身临其境地感受艺人们的匠心独运,以及他们妙手回春却恰到好处的技艺。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扇神秘的大门,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满怀jǐngyǎng③之情体会那份跨越时空的意蕴!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漫漫 B.灌溉 C.身临其境 D.妙手回春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①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②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③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④_______________,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⑤以中有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⑥是绯红的____________,正在喷薄……(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⑦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心理和情感。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C.《范进中举》节选自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施耐庵,元代小说家。D.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一)整本书阅读5.下列关于简·爱的生活地点与人生经历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选项生活地点人生经历A盖茨海德府寄人篱下,被人欺辱B洛伍德学校做了学生又当了老师C桑菲尔德庄园与男主人相爱并接受遗产D芬丁庄园找回真爱A.A B.B C.C D.D6.《儒林外史》是中国讽刺小说的代表,作者常用夸张、对比、描写等手法增强讽刺效果。结合选段内容,分析选段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刻画“吝啬鬼”严监生的。选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二)现代文阅读非遗传承人陈国斌:大道至“剪”纸上飞花①在淮北矿业集团,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员工,他的作品如同一张张精美的“名片”,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他就是陈国斌,一位专注剪纸艺术50载的非遗传承人,用一把刻刀、一张纸,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②剪纸也被称“窗花”“铰花”,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③姥姥施陈氏是村里有名的剪花能手,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与祝福。每当村里有人需要剪窗花、鞋样时,姥姥总是乐此不疲地帮忙,而小小的陈国斌则陪伴在侧,那双好奇的眼睛里,闪烁着对剪纸艺术的无限向往。④母亲传承了姥姥的剪花技艺,婚后常给街坊邻里剪些花样、喜字、窗花。陈国斌介绍说,“那时候在矿上,谁家有个红白事都会找到母亲帮忙剪纸。只要是答应别人的事,母亲都会认真细致对待,按时交付,从不会耽误事。”在母亲言传身教下,陈国斌暗下决心,潜心学习技艺,让更多人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那年,陈国斌不到8岁。⑤起初,陈国斌跟随长辈学习传统刺绣和剪纸的基本方法,对照剪纸书籍上的作品研究揣摩。随着手艺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他四处拜访求教远近闻名的绘画高手和剪纸艺人,足迹遍及安徽、江苏、山西、上海、北京等地。⑥“国斌先生的作品,是画其貌、刻其形、见其神,形成了他浑然天成、清新高雅的剪纸艺术风格与特色。”这是诸多剪纸艺术大师对其作品的评价。⑦一把刻刀、一张纸,陈国斌的世界简单而丰富。⑧陈国斌的剪纸艺术不仅在于技艺高超,更在于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将传统绘画、戏曲、宗教、民间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精华融入作品,将“心的感悟”倾注于每一刀一刻。他的作品多幅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藏,并赠销于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⑨陈国斌本人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80余次,2017年被命名为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陈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⑩艺人老前辈说过:“能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句春。”而陈国斌不仅愿意传授,更是承诺免费传授手艺,他向来访者承诺:“凡是奔着我来学习的,只要是真心实意学,我不会收任何费用,免费教。”⑪多年来,他言传身教,面向煤矿职工、中小学生、福利院儿童义务教授剪纸技艺,并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藏族班开设剪纸艺术课程,义务授课100余场,受众达3000余人次,先后收授弟子16人,其中2名徒弟先后获评淮北市“陈氏剪纸”非遗传承人、淮北市工艺美术大师。⑫2024年10月,陈国斌应外地友人邀约20天创作一幅5米长卷。期间正值腰病发作,犹豫再三,他还是不顾家人反对,每天坚持创作到深夜。当友人来取作品看到陈国斌腰疼得站不起来时,不禁对他由衷赞叹。⑬“学习剪纸,首先要学会做人。”陈国斌认为,剪纸艺术体现的是人们对真、善、美、信的追求,只有将美好的心灵和艺术融为一体,才能真正领会剪纸艺术的真谛。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国斌得知广州狮子会通过捐赠作品拍卖资助困难学生,便主动联系感召人,连续捐赠数十幅作品。⑭在陈国斌创作的剪纸作品中,红色主题是他最喜爱也最擅长的领域。2024年国庆前夕,陈国斌带领他的学生,完成剪纸作品《实干兴邦》。陈国斌把对祖国的深情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感悟,融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之中。多年来,陈国斌先后创作的红色主题的作品多达1600余幅。陈国斌以刀为笔,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展现祖国的巨大变化,以艺术之美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⑮大道至“剪”,叹为观“纸”,纸上飞花。一把小剪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辈子的“非遗”情缘。回顾陈国斌的50载剪纸人生,他不仅在剪纸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文化传承为己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深度,用行动书写了一部关于匠心、诚信和传承的壮丽篇章。选自《淮北日报》2025年01月09日,有改动。7.下列关于陈国斌的事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专注剪纸艺术50载 B.在全省大赛中获奖80次C.义务授课100余场 D.红色主题作品1600余幅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既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又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文章多处引用陈国斌的话及他人对陈国斌的评价,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C.文章采用总分结构讲述了陈国斌的剪纸经历,展现他为非遗文化作出的卓越贡献。D.文章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非遗传承人陈国斌的仰慕、崇敬之情。9.文章花了不少笔墨叙述姥姥、母亲剪纸的内容,请简析这些内容的作用。10.结尾段写到“大道至‘剪’,叹为观‘纸’,纸上飞花”,请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非遗,它涵盖了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比如传统的口头文学、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舞蹈等等。那悠扬婉转的贵州侗族大歌、精美绝伦的苏绣、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都是非遗的生动体现。——选自“学习强国”材料二: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个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含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项目分为十大门类,每个国家级项目都有一个专属的项目编号,其中的罗马数字代表所属门类,如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项目“侗族大歌”的项目编号是“Ⅱ—28”。——选自《非遗数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4年12月10日材料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身份认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瑰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展现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独特性。________①________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材料四:①得益于互联网和媒体技术的发展,诸多非遗技艺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不仅“活”了起来,而且还“潮”了起来。②中国的非遗文化“不仅火出了圈,还火出了国”,这其中,短视频传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短视频的传播,非遗经历了“线下体验—线上爆火—反哺线下”的路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原汁原味的文化内容通过新的表达手段,融入现代生活,解锁了非遗的更多可能;其次,非遗与现代价值观念、现代生活美学的交融,为其传播摁下了“加速键”;再次,非遗通过创意转化,突破地方性、历史性局限,成为可以共享的当代审美文化。“非遗”二字,自带“曲高和寡”的气质,但当其遇上短视频,忽然就变得生动、接地气、有灵气。③【甲】短视频的碎片化特点,可能导致非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得到充分展现;短视频的娱乐化倾向,可能扭曲非遗文化的本质;短视频的广泛传播,还可能加剧非遗文化的无序或过度开发。比如一些商家可能会把非遗当噱头,罔顾非遗的标识意义和文化内涵,胡乱开发文创产品、体验服务等,影响公众对非遗的正确认知和观感。这种不良的商业化趋势不仅无助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反而有可能导致非遗的失真甚至灭失。④既要充分利用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又要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下我们在开展非遗文化传播时应追求的方向。⑤【乙】赓续中华文脉,谱写非遗华章。如何更好地利用短视频做好非遗传播、助力非遗发展,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而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观念:不是掌握了非遗技艺的才是非遗传承人,在“人人都是广播站”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选自《短视频时代,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有改动11.下列内容,在上述材料中没有呈现的是()A.保护非遗的法律 B.非遗作品的类别 C.保护非遗的意义 D.非遗的传播方式12.下列从材料二中获取的信息,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共有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分为十个类别。B.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数量最少的是传统医药类。C.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传统技艺类别的数量比传统舞蹈类别的数量多。D.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曲艺是属于传统音乐类别。13.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完成材料三①处内容。链接材料:当前,各地民俗节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打造了一批文旅品牌。例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文化和旅游活动深度融合成为亮点,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迅猛。2024年广西“三月三”假期,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文旅市场火爆,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增长。14.从全文内容来看,下面语句放在材料四【甲】【乙】哪处更合适?请说明理由。短视频表达直观生动,且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对于非遗文化传播的意义,无须赘述。值得警惕的是短视频碎片化、娱乐化传播有可能给非遗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四)古代诗文阅读彭天锡串戏(节选)①张岱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三春②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③,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④,一肚皮磥砢⑤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⑥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注释】①选自《陶庵梦忆》。②三春:春季三个月。③佞幸:以诋毁媚而得宠幸者。④机械:机巧。⑤磥砢:lěiluǒ,委积、众多的样子。⑥法锦: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的一种丝织品。亦名古刺锦。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B.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C.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D.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16.“彭天锡串戏妙天下”,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妙”在何处。1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延其人至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陶渊明《桃花源记》)B.天锡多扮丑净风烟俱净(吴均《与朱元思书》)C.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而不知人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D.其实珍惜之不尽也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③。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④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⑤,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⑥。【注释】①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②梅花何处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③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④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⑤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⑥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18.下列内容在这两首诗中属于诗人想象的是()A冰雪消融 B.明月朗照 C.笛声悠扬 D.梅花飘落19.借物抒情是诗人常用的手法。这两首诗都借“笛”抒情,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任选一首诗歌,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链接材料:《塞上听吹笛》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是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一说此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所作。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学校组织到“蜡染之乡”——贵州安顺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20.下列关于蜡染介绍,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蜡染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②常见的纹样包括菊花、莲花、鸟、鱼等自然纹样和云纹等几何纹样。③既染去蜡后,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多种纹样。④正如龙纹代表着驱祸迎福,鸟纹则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⑤其制作步骤大致要经过画稿、上蜡、染色、脱蜡等。⑥这些纹样尽管色调素雅,但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⑦它以布为纸,以蜡为媒,以蓝为墨,书写了这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A.①⑤③②⑥④⑦ B.⑦③⑤②④⑥① C.①③⑤⑥④②⑦ D.⑦⑤③②⑥④①21.实践课上,小智同学向老师询问蜡染制作流程,请根据下图补全对话。小智:老师,请问蜡染的制作有哪些步骤呢?老师:第一步是_______。先在布料上轻轻画出你想要的图案轮廓,这就像打草稿,能确定蜡染的整体样子。小智:画好图案后呢?老师:接下来是上蜡。把蜡加热熔化成液体,用铁制的铜刀蘸蜡,沿着画好的线条和图案填充,蜡液冷却后就会在布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小智:明白了。这样就行了吗?老师:不行,还有关键的一步——染色。要选好染料,调好颜色,把上蜡的布放进去泡,而且要搅拌使得上色均匀,_______,这样就能得到理想的颜色。小智:原来如此。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坡成就介绍课件
- 上海市奉贤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
- 专业职业课件
- 合伙合同与终止合同
- 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考模拟试卷(1)语文试题含解析
- 山东理工大学《数据结构中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六中学2025年重庆一中初三4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销售合同书范文
- 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云南省德宏市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5月模拟考试自选试题含解析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教案泰山出版社
- 化学性及药物性颌骨骨髓炎
- 神奇的植物王国课件
- 员工岗位技能考核评定表
- 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垂体瘤-PPT课件
- 钻井井控装置
- 赣美版(江西)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 12队淘汰赛_对阵表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