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文具店(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文具店一、课题名称教材章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人民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和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重点:认识元、角、分,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操作教学法、讨论法。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人民币模型、购物清单、计算器。2.学具:人民币卡片、计算器。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文具店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文具店里有各种文具。(2)提问:如果我们要买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如何支付?2.新课讲解(1)课本原文内容:“文具店里有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价格分别为1元、0.5元、2元。小华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把尺子,他应该支付多少钱?”(2)具体分析:①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模型,认识元、角、分。②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即1元=10角,1角=10分。③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3.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2)提问问答步骤和话术:①教师提问:“同学们,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②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纠正。4.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总价。(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元、角、分,学会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文具店这个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购物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材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教师提问:“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提问问答步骤和话术:①教师提问:“同学们,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②学生回答:“小华最多能买10支铅笔。”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小明去文具店买书,一本语文书15元,一本数学书12元,他应该支付多少钱?2.答案:小明应该支付27元。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2.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人购物,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重点和难点解析我认为情景的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导入新课时,我特别注意了通过展示文具店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文具店里有各种文具这一步骤。我补充说明,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购物场景,我会在课堂上提前布置一个模拟的文具店环境,包括各种文具的模型和价格标签,让学生在进入正式学习之前,就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在讲解人民币时,特别注重让学生观察人民币模型,认识元、角、分。我详细说明,我会使用不同颜色的人民币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元、角、分的大小和形状差异,并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触摸和感受这些货币。在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时,我强调了一个重点,即1元=10角,1角=10分。我详细补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会使用实物教具,比如10个一角硬币和10个一元硬币,让他们亲自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进率的理解。在教学方法上,我特别注重情景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我详细说明,在讲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我会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器,进行实际计算,而不是仅仅口头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让他们在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互动交流环节,我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我详细说明,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详细说明,我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尝试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第1课时文具店一、课题名称教材章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人民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和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重点:认识元、角、分,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操作教学法、讨论法。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人民币模型、购物清单、计算器。2.学具:人民币卡片、计算器。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情景引入:展示文具店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文具店里有各种文具。(2)提问:如果我们要买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如何支付?2.新课讲解(1)课本原文内容:“文具店里有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价格分别为1元、0.5元、2元。小华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把尺子,他应该支付多少钱?”(2)具体分析:①展示人民币模型,认识元、角、分。②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即1元=10角,1角=10分。③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3.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提出问题:“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2)提问问答步骤和话术:①教师提问:“同学们,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②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纠正。4.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总价。(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元、角、分,学会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文具店这个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购物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材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教师提问:“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提问问答步骤和话术:①教师提问:“同学们,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②学生回答:“小华最多能买10支铅笔。”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小明去文具店买书,一本语文书15元,一本数学书12元,他应该支付多少钱?2.答案:小明应该支付27元。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2.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人购物,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重点和难点解析我认为情景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至关重要。在导入新课环节,我特别关注了通过展示文具店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文具店里有各种文具这一步骤。我会在课堂上准备一幅色彩鲜艳、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具店图片,让学生在进入正式学习之前,就能被这种熟悉而有趣的场景吸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情景创设:我会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一个小型的文具店,放置真实的文具和价格标签,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购物的氛围。我在讲解人民币时,特别关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元、角、分。我详细说明,我会使用不同颜色的人民币模型,让学生亲自触摸和比较,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观察与操作:我会设计一系列活动,如“人民币连连看”,让学生通过匹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在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时,我深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详细说明,我会通过实物教具,如10个一角硬币和10个一元硬币,让学生亲自进行对比,通过实际的视觉和触觉体验,来理解进率的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进率讲解:我会设计一个“进率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交换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来巩固对进率的理解。在互动交流环节,我特别关注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提问。我详细说明,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这样的问题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讨论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重点和难点解析:互动交流:我会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假设,然后通过计算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1课时文具店一、课题名称教材章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人民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元、角、分,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和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重点:认识元、角、分,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操作教学法、讨论法。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人民币模型、购物清单、计算器。2.学具:人民币卡片、计算器。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情景引入:展示文具店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文具店里有各种文具。(2)提问:如果我们要买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如何支付?2.新课讲解(1)课本原文内容:“文具店里有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价格分别为1元、0.5元、2元。小华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把尺子,他应该支付多少钱?”(2)具体分析:①展示人民币模型,认识元、角、分。②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即1元=10角,1角=10分。③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3.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提出问题:“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2)提问问答步骤和话术:①教师提问:“同学们,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②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纠正。4.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学生计算总价。(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元、角、分,学会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文具店这个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购物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材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八、互动交流讨论环节:教师提问:“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提问问答步骤和话术:①教师提问:“同学们,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②学生回答:“小华最多能买10支铅笔。”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小明去文具店买书,一本语文书15元,一本数学书12元,他应该支付多少钱?2.答案:小明应该支付27元。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2.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人购物,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情境创设:我特别注重在导入环节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我会精心挑选一幅充满活力的文具店场景图,挂上教室的投影仪上,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感受到购物的氛围。我计划在图中展示各种文具和价格标签,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商品的种类和价格。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人民币的换算,我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人民币模型,包括元、角、分的不同面值。这些模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货币,还能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他们对货币单位间关系的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元、角、分的认识与操作:在讲解元、角、分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人民币模型来学习。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分发一套人民币模型,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展示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每种货币的形态和面值。重点和难点解析:进率的讲解: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时,我会使用一个直观的教具,比如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分别放置10个一元硬币和10个一角硬币。我会让学生亲自数一数,感受1元等于10角的事实,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进率。重点和难点解析:互动交流:在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如果小华有10元,他最多能买几支铅笔?”这样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来寻找答案。我会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无论是提出观点还是倾听他人的想法。重点和难点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 项目六任务二思考与练习答案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解析
- 代理销售合同
- 房屋抵债协议书参考
- 不要孩子双方同意离婚合同
- 2025年公司迁移是否合法地导致员工合同终止
- 2025综合装修合同范本
- 项目合作协议范本
- 讲师合作合同协议
- 2025租房合同附件格式
- 防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AD培训课件(基础教程)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大学生心理朋辈技能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DB32T 3544-2019 临床级人体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质量控制管理规范
- 国药茶色素讲稿30课件
- 鲁科版五年级英语下How many ducks do you have?课件2
- 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DOC)
- isa-381g站用变接地保护测控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南网版v3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
- 完整版健康管理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