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1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2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3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4页
新课标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4·临沂模拟)民国建立,强调服制的“整齐划一”,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这一举措()A.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B.增加了传统服饰的西化色调C.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D.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同等C[依据材料“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可知,传统服饰和西式服饰并存,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故C项正确。]2.(2024·西宁检测)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这是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中的记述。促使缠足陋俗起先变更的重要历史事务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斗争B[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见“废止缠足”,但未付诸实践,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禁止缠足法令,使缠足陋俗起先变更,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缠足陋俗已经有所变更,并且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与废止缠足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北伐斗争时缠足陋俗已经有所变更,并且北伐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与废止缠足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3.(2024·浙江高考)《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照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A[材料显示出清末北京的汉族妇女缠足之风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极为普遍,说明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习俗,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对缠足习俗的变革,与社会启蒙和进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妇女缠足之风仍旧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甚精工”反映出近代女鞋制造工艺精湛,不是删繁就简,故D项错误。]4.(2024·廊坊中学联合体联考)下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心委员兼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主持制定并通过的决议。据此可知()会议通过的决议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三大《妇女运动决议案》四大《对于妇女运动之决议案》A.政府推动妇女运动稳步向前B.学问分子推动社会进步C.中国共产党解放妇女工作成果显著D.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视妇女工作D[材料中主要是关于妇女的决议,说明中共早期重视妇女工作,故选D项;材料是中共的决议,不是政府通过的决议,解除A项;决议并未体现学问分子的作用,解除B项;材料与妇女运动有关,但没有涉及解放妇女的详细成果,解除C项。]5.(2024·济南一模)近代以来,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近自妇女解放声起,离婚别嫁亦日益见多”,女子也渐渐能继承遗产。这说明()A.“男女同等”成为社会共识B.女权运动推动时代变革C.“西学东渐”变更婚恋观念D.社会变革促进观念转变D[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几个历史事务中都有关于妇女地位变更的内容,即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几个事务影响下,中国社会渐渐发生了变更,在这种变革之下,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6.下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运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阔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D[漫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无法点火,说明当时不行能普遍运用电灯,故A项错误;漫画讽刺了当时民众的无知,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活贫困落后”,故C项错误;用电灯点烟枪说明白“认知反差”,故D项正确。]7.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需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需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阔人民所接受D.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B[依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需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需时间经济”可知,该广告夸大了西方交通工具的作用,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上海公共汽车公司的营业广告关键信息“时间经济”“愈来愈省时间”得出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学问结合材料可知,新式交通尚未被广阔人民接受,因而打出营业广告,故C项错误;由交通广告得出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的说法属于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8.(2024·湘赣十四校联考)驮运(用牲口运物)、驿运(驿站式)和木船运输是中国古老的运输方式,近代以来日渐衰落,但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却快速发展起来。这说明()A.传统运输方式比较适应大后方的形势B.传统运输比现代运输方式更具优越性C.物资产地分散,只能用传统方式运输D.大后方的百姓只熟识传统运输方式A[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主要是在农村地区,相对落后,所以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不适合当时的须要,而传统的运输方式则与当时的形势相适应,故选A项。]9.(2024·百校联盟联考)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A.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B[依据材料“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可知,山东的电话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10.《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学问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时间主题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学问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学问界的宣扬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俗D.随社会发展学问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D[依据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禁缠足、兴女学和介绍外国妇女的文章越来越多,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问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万国公报》于1868年9月在上海创刊,发行人为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不是中国人创办的,故A项错误;言论自由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清政府革除陋俗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11.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建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一般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C[《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故A项错误;开创国人办报先例的是《昭文新报》,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时务报》销量的增加反映出维新派有效地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扬维新变法思想,开启了民智,故C项正确;“需求极大”夸大了事实,故D项错误。]12.(2024·洛阳统考)20世纪初,“女性读书”成为上海《良友》画报中的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她所阅读的书是《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一状况的出现说明()A.上海成为女性思想解放的中心B.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C.民族危机冲击传统的社会观念D.新式学堂学习内容的变更C[依据材料“20世纪初”“女性读书”“《女子读〈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该时期民族危机严峻,女子阅读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的书,说明传统的社会观念受到民族危机的冲击,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24·德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6年,清政府成立铁路总公司,提出铁路安排,主见由铁路总公司出面募集4000万两,先募集商股700万两,入官股300万两,借官款1000万两,借洋债2000万两,先办芦汉,后办苏沪、粤汉等路。1898年,清政府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全部各省开矿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归统辖。”同年,总局颁布章程,规定此后各省开办路矿,无论官商华洋,均应依据本章程办理;借用外资须由总局核准。章程还规定,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据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材料二1949年1月,军委铁道部成立,明确提出人民铁路的办路方针是“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复原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为最终歼灭反动残余力气,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斗争”;提出以“建设一个精确、快速、平安、经济、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人民铁路为奋斗目标。到1949年底,中国大陆原有铁路基本均被铁道部接管。“一五”安排期间,政府拨出59亿元用于铁路的基本建设,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7条铁路干线,共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摘编自丛树海编《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19世纪末清政府铁路政策的变更,并简析其缘由。(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与清政府铁路政策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全部各省开矿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归统辖。”得出由商办转变为官办,逐步加强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统一管理;依据材料一“章程还规定,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得出由借助洋债为主转变为以华资为主。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可以得出政治上:清政府抵制列强侵略,收回利权的须要,列强加大资本输出,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政治改革运动的推动;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本。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复原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为最终歼灭反动残余力气,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斗争”得出依靠自身力气建设铁路,铁路建设为革命和建设服务,政府驾驭铁路主权;依据材料二“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7条铁路干线,共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得出注意铁路建设的均衡发展。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得出变更了我国铁路发展滞后的状况,推动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革命的成功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建了条件;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平安的巩固。[答案](1)变更:由商办转变为官办;由借助洋债为主转变为以华资为主;逐步加强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统一管理。缘由:列强扩大资本输出,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清政府出于抵制列强侵略,收回利权的须要;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本;国内政治改革运动的推动。(2)特点:依靠自身力气建设铁路;铁路建设要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人民政府完全驾驭铁路的主权;注意铁路建设的均衡发展。意义:变更了我国铁路发展滞后的状况,推动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革命的成功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建了条件;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平安的巩固。14.(2024·哈尔滨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描绘中国近代农村社会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很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白鹿原是陕西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白鹿两姓的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已。“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辫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很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长工黑娃带头成立了“白鹿原农夫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很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鹿子霖之子兆鹏辗转到了陕北依据地,并在中条山抗战中因功提拔为八路军团长。1948年5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结合晚清民国历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